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7265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 实词活用 一、名词 1.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 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 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鞭数十鞭:鞭子打 3.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做王 4.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二、动词 1. 动词

2、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 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 2.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3. 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 三、形容词 1.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 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故、新:旧的(新的)知识。 2. 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

3、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 变化发展。 见贤思齐焉。齐:看起 3.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 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4.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 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感到惭愧。 四、数词 . -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 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以其无礼于晋且

4、贰于楚也贰:背离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 常见文言虚词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他“(他们)、 “ 它“ (它们)。 例: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 可不译。例:物外之趣:的。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 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 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

5、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 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 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核舟 记) 5 、指示代词 . 表示“其

6、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三、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 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四、于 1、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

7、富者曰。 2、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温故而知新。 3、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

8、“着”、“地”等,或不译。 例: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六、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数年恒不一见 3、助词分两种情况: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尘气莽莽然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 “像似的” 通假字(“通假”指“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 方式构

9、成: 1. 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是知也。 3. “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 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 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主语省略 (1)(孤塔)高插青冥。 2. 谓语省略 (1)陈涉自立为将军, 立 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 宾语省略 (l )使之与台齐 4. 介词省略 (l )见二虫斗(于)草间。

10、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 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 用“为 +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3. 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1. 宾语前置 a. 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b.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 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惟危楼一座。 (2)见宫殿数十所 3. 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徐喷以烟 (

11、2)留蚊于素帐中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一、 保留(像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 二、 删除(删掉无意义的或没必要翻译的虚词、累赘部分) 三、 添加(补出省略或隐含的内容) 四、 对换(通假字换成本字,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五、 调整(特殊句式调换,比喻、典故灵活翻译) 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

12、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 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 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 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 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 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 殍殣

13、( pi o j n):饿死的人。 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 吃。 敖仓:粮仓。 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 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 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4)依据选文,回答问

14、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 居庙堂之高 ” 还是 “ 处江湖之远” ,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 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 ”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 【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 ” 和“C_ ”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 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 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答案】 (1)B (2) (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 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 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3)既已恤饥 /因之以成就民利/ 此先王之美泽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司农之菜;募

15、民兴利 【解析】 【分析】 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暗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D发放指被任用;B都是 “ 很,非常 十分 ” 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 翻译要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 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作” ,新建; “ 日” , 每天: “ 惟” ,只; “ 晏然 ” ,安宁; “ 徒” ,迁移; “ 惠” ,恩惠。 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译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辅助。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 既已恤饥因之以 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翻译为: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 绩。意思有三层:救

16、灾、利民、先王功绩,标志性的词语有“ 因 ”“此 ” ,在这两个词语前面 画“/ ”即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 概括即可。 A 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C 考查的 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 故答案为: B; (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 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 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既已恤饥 /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发司农之菜; 募民兴利 。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

17、申义、比喻义和假 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 较,得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的原则,把文言 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 原文,通顺规范。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 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按词语断,主谓之间断句;语词后停顿;句首表连接的词后 停顿;介词前停顿。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 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

18、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 括作答。 【附参考译文】 【乙】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 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 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 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 灾荒年 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 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 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 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

19、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 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 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 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 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 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 先王的功绩。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文正与之同年 , 友善,爱其 才,恐后贻 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

20、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 岳阳楼记。故记中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摘自过庭录) 【注】 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 贻:遗留。 隙:时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罕受人言 _ 其意盖在谏故人耳_ (2)范仲淹与滕子京为同年进士,在滕子京“ 愤郁 ” 之时,范仲淹有何反应。请用自己的语 言加以概括。 (3)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文中那些光照千秋的经典名句已成为后代贤者志士 的崇高追求和人生准则。从短文中你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 (1)少;规劝 (2)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

21、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 (3)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忧国忧民。 【解析】 【分析】( 1) 句意:很少听人劝。“ 罕” ,少。 句意: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规 劝于想好友了。“ 谏” ,规劝。 (2)根据 “ 爱其才,恐后贻祸” 的意思 “ 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 ,可解答此 题。 (3)根据文意,范仲淹亲写岳阳楼记,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来宽慰悲愤郁闷的 滕子京,可知范仲淹是一个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的人,同时他用“ 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抒发远大的抱负,可知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故答案为: 少、规劝 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

22、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 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忧国忧民。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意,在文 中找到答案,按照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意思,注意对 人物的描写语句和事例的分析理解。 【附参考译文】 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 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

23、仲淹和他同龄,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 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正在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的时 候,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文中写到:“ 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规劝于想好友了。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24、“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 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文最能概括作者情怀的一个字是:_ (2)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上下一白 /余一小舟 B. 湖中人鸟声俱绝/四时俱备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余舟一芥D. 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3)作者写景采用了怎样的顺序突显西湖雪妆之神韵? (4)“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 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5)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结束全文? 【答案】 (1)痴 (2)B (3)釆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整体描写部分采用由上到下

25、的顺序;局部描写部分 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4)围绕 “ 写出雪后路无行人,天无飞鸟,万籁俱寂,天地苍茫的意境;为下文 独往湖心 亭看雪 做铺垫 “ 回答即可。 (5)围绕 “ 画龙点睛,意味深长;对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感叹;侧面烘托了作者清高孤 傲的性格及超凡脱俗的志趣” 回答即可。 【解析】 【分析】( 1)“ 痴” ,痴迷,表达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这个词最 能概括作者的情怀。 (2)A 全 /数词; B 全、都; C欣赏、领悟 /连词,和; D 判断动词 /代词,这。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是从整体描写西湖的 景色,

26、 “ 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是从局部描 写西湖景色,整体部分,先写“ 天和云 ” ,再写 “ 山和水 ” 属于从上到下的顺序,局部部分先 写“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是大、远处的角度写的,而“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是从 小、近处的角度写的。据此答题即可。 (4)内容方面,这句话营造了写出雪后路无行人,天无飞鸟,万籁俱寂,天地苍茫的意 境,结构方面,总领全文,并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5) 从内容方面来看,“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是用舟子的话说明作者清高孤傲 的性格及超凡脱俗的志趣,也是作者在大雪三日后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原因,起

27、到总结上 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故答案为: 痴 B 釆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整体描写部分采用由上到下的顺序;局部描写部分采 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围绕 “ 写出雪后路无行人,天无飞鸟,万籁俱寂,天地苍茫的意境;为下文 独往湖心亭 看雪 做铺垫 “ 回答即可。 围绕 “ 画龙点睛,意味深长;对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感叹;侧面烘托了作者清高孤傲 的性格及超凡脱俗的志趣” 回答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过分析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体会 作者的心境,然后从文中筛选出一个最能表示作者心境的字即可。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题目

28、,要着眼“ 用 法” ,“ 用法 ” 是就词性而言的。首先理解句意,然后再按照题干要求分析用法,根据句子成 分功用来判断词性,进而判断用法。 此题考查记叙顺序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记叙顺序的种类及特征,一般来说 可以从和时间有关的词语去判断,然后从结构、内容、主旨等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句开头作用的能力。散文开头句的作用是: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 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揭示主题等。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 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散文结尾段作用的能力。散文结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 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

29、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 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蛛与蚕 蛛语蚕曰: “ 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 , 黄口灿然 , 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 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 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蚕答蛛曰:“ 我固自 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 , 天子衮龙 , 百官绂绣 , 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 , 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 何其忍也! ” 蛛曰: “ 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 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注】 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此指所吐之丝

30、。 黄口灿然:即言蚕黄 色的嘴金光灿灿。 厥( ju ):作代词用,意为“ 其” ,“ 他(它) ” 。 文章:带花纹的 织品。 衮龙:衮( g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 绂绣:绂( f ),绂秀,祭祀时穿 的礼服。 枵腹而营口:枵(xi o),枵腹,空腹。营,经营,此为“ 寻找 ” 意;营口,即 寻找食物糊口。 (1)下列划线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 固之自裹 /汝心之固 C. 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寡不敌众 D.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汤熨之所及也 (2)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然 则 其 巧 也 适 以 自

31、杀 不 亦 愚 乎 (3)蚕答蛛的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 【答案】 (1)C (2)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 /不亦愚乎 (3)对比,既表现了蚕的自豪,又表现了对蛛的憎恶。 【解析】 【分析】( 1)A 项,吃 /通“ 饲” ,饲养、喂养。B 项,固然 /顽固。 C 项,都解释 为“ 少” 。D 项,热水 /是通假字,同“ 烫” ,用热水焐。故选C。 (2)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蠢了吗?据 此可断句为: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 /不亦愚乎。 (3)分析蚕的话“ 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 乃枵腹而营口,吐经

32、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 则巧矣,何其忍也!” ,用自己和蜘蛛做对比,蚕所吐的丝,都成为带有花纹的织品,它很 自豪。蜘蛛只是为了自己吃饱,所以蜘蛛是自私的,冷血的,残忍的。表现出对蜘蛛的憎 恶。 故答案为: C; 然则其巧也 /适以自杀 /不亦愚乎 对比,既表现了蚕的自豪,又表现了对蛛的憎恶。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句意的理解,考生要结合 句意进行断句

33、。 本题考查考生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文章的理解, 注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附参考译文】 蜘蛛对蚕说: “ 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口吐出纵横的蚕丝,金光灿灿,使它牢固地裹住自 己。蚕妇拿着你们放入到沸腾的水中,抽取成为长丝,于是丧失你们的躯体。你可能吐丝 虽然巧妙,但用来自杀,难道不愚蠢吗?” 蚕回答蜘蛛说:“ 我固然自寻死路,我所吐的 丝,都成为带有花纹的织品,帝王穿的礼服,百官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哪个不是我吐的丝 做成的呢?你现在空腹制造(网),吐出纵横交叉的丝织成网,在那上面等候着。看见经 过的蚊、虫、蜂、蝶没有不杀了它们的,只为(让)自己(吃)饱。巧妙是巧妙

34、啊,多么 残忍啊! ” 蜘蛛说: “ 为别人着想就做你;为自己着想的宁愿做我。” 唉,世上做蚕不做蜘蛛 的人少啊! 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35、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去过怀乡去:离开B.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广阔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追求D. 吾谁与归归:归依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渔人甚异之B. 则有心旷神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D. 感极而悲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译文: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B. 商旅不

36、行,樯倾楫摧译文:商人旅客都不行了,桅杆倒下 ,船桨断折。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那些忧国忧民之士,当他在朝廷做官 时心里想的是黎民百姓,而当他流落于民间时则为想着如何为君主效力。 D.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文:(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 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 迁客骚人 ” 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 “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 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 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

37、乐以忘忧的思想情感。 【答案】 (1)C (2)C (3)B (4)D 【解析】 【分析】( 1)C. 求:探求。故选C。 ( 2) A.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代指桃花源。B.就/ 如果。 C.都是 “ 因为 ” 。D.表顺接 /表转 折。故选C。 (3)根据词语的意思,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句子翻译为:商人 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故B 项错误。 (4)D. “寄情山水、乐以忘忧” 错误,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 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 襟与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 的政治抱负。故选D。 故答案为: C; C ; B; D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 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要梳理归纳教材中常见虚词含义、用法,结合语境准确辨 析。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 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

39、正误。 【附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 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 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 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 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

40、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 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 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 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 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 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 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 真是无穷无尽啊

41、!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 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 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 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 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 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

42、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 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 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节选

43、)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连月不开开( _) 至若春和景明景( _) 则有去国怀乡去( _) 则有心旷神怡旷( _) 亦甚雄快甚(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时有小舫往来。 (3)从修辞角度,赏析(甲)文中“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的妙 处。 (4)“ 迁客骚人 ” 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境界,试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放晴;日光;离开;开阔;很,非常 (2)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在水

44、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 突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迁客骚人 ” 是带 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是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 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 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开” ,古今异义,今义为“ 打开 ” ,这里的意思为“ 放晴 ” ;“ 景” ,古今 异义,今义为“ 景色 ” ,古义为 “ 日光 ” ;“ 去” ,古今异义,今义为“ 由

45、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 来 相对 ” ,古义为 “ 离开 ” ;“ 旷 ” ,本义即为 “ 开阔 ” ;“ 甚” ,本义即为 “ 很,非常 ” 。做题时要 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 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 ”“调 ”“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 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曜,光 辉;潜,隐没。 时,时常;舫,船。 ( 3) “ 静影沉璧” ,把月亮在水中

46、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是比喻的修辞手 法。回答其作用,答题模板“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 事物的 特 点,表达作者 的情感 ” 。这里要写的对象是“ 月亮 ” ,结合上下文“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 可知,突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 或喜或悲。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表现了一种宽阔的胸 襟,而 “ 迁客骚人 ” 是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袁中道也是由景生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 引发自己的的联想和感慨。“ 迁客骚人 ” 和袁中道都属于“ 以物喜,以己

47、悲” 。 故答案为: 放晴;日光;离开;开阔;很,非常;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 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迁客骚人 ” 是带着 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是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语句通顺,成分完 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

48、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静影沉璧 ” 是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 玉。赏析是说明此处比喻手法的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附参考译文】 甲文: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 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 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 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 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