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73528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0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 是正整数B. 1 是素数C. 2 2 是分数D. 22 7 是有理数 2.关于 x 的方程 ? 2 -? -2 = 0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 3.将直线 ?= 2? 向下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的新直线一定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等于该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 B.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一定不相等 C.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有几

2、个 D. 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大于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5.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A. 等腰梯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 6.已知圆 ?1的半径长为 6cm,圆 ? 2的半径长为 4cm,圆心距 ? 1?2= 3? ,那么圆 ?1与圆 ?2的位 置关系是 () A. 外离B. 外切C. 相交D. 内切 二、填空题 7. 4 = _ 8.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419 米,用科学记数法把它表示为_米. 9.因式分解: ? 2 -4?= _ 10.不等式组 3? + 6 0 ?-1 0 的解集为 _ 11.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2 个白球、 8 个红球和5 个黄球,这些

3、球除了颜色不同之外,其余 均相同 .如果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是_ 12.方程 ? + 3 = 2的解是 ?= _ 13.近视眼镜的度数?( 度) 与镜片焦距 ?( 米)呈反比例,其函数关系式为?= 120 ?.如果近似眼镜镜片的 焦距 ?= 0.3米,那么近视眼镜的度数y 为_ 14.数据 1、2、3、 3、6 的方差是 _ 15.在?中,点 D是边BC的中点, ? = ?,? ? ? ? = ? ,那么 ? ? ? ? ? ? ? = _( 用? ?、? ? 表示 ) 16.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点 E 在边 CD 上, 点 F 在对角线BD 上,DF: ? = 2:

4、5,? ? ,那么 tan ?= _ 17.如图,点A、B、C 在圆 O 上,弦 AC 与半径 OB 互相平分,那么 ?度 数为 _度 . 18.如图,在 ?中,? = ? = 5,? = 6,点 D 在边 AB 上,且 ?= 90 .如果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使点C 与点 B 重合,点D 旋转至点 ?1,那么线段 ?1的长为 _ 三、解答题 19.先化简,再求值: 2? ? 2-4 + ?+1 ?+2 - 3 2-? ,其中 ?= 2 + 3 20.解方程组: 4? 2 -4? + ? 2 = 1 ?+2?=3 21.如图,在梯形ABCD 中, ?/?, ?= 90 ,? = ? (1)

5、 如果 ?- ?= 10 ,求 ? 的度数; (2) 若? = 10 ,cot ?= 1 3,求梯形 ABCD 的面积 22.有一座抛物线拱型桥,在正常水位时, 水面 BC 的宽为 10 米,拱桥的最高点D 到水面 BC 的距 离 DO 为 4米,点 O 是 BC 的中点,如图,以点O 为原点, 直线 BC 为 x,建立直角坐标xOy (1) 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 如果水面BC 上升 3米 (即? = 3)至水面 EF,点 E 在点 F 的左侧,求水面宽度EF 的长 2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 M 是边 BC 上的一点 (不与 B、C 重 合),点 N 在 CD 边的延长线上

6、,且满足?= 90 ,联结 MN、 AC, N与边 AD 交于点 E (1) 求证; ? = ? ; (2) 如果 ?= 2 ?,求证: ? 2 = ? ? 2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直线 ?= ?+ ?的经过点 ?(-4,0) 和点 ?(?, 3) (1) 求 m、n 的值; (2) 如果抛物线 ?= ? 2 + ? + ? 经过点 A、B,该抛物线的顶点为点P,求 sin ?的值; (3) 设点 Q 在直线 ?= ?+ ?上,且在第一象限内,直线?= ?+ ?与 y 轴的交点为点D,如果 ?= ?,求点 Q 的坐标 25.在圆 O 中, AO、BO 是圆 O 的半径,点C 在劣

7、弧 ? ? 上, ? = 10,? = 12,?/?,联结 AB (1) 如图 1,求证: AB 平分 ?; (2) 点 M 在弦 AC 的延长线上, 联结 BM,如果 ?是直角三角形, 请你在如图2 中画出点 M 的位置并求CM 的长; (3) 如图 3,点 D 在弦 AC 上,与点 A 不重合,联结OD 与弦 AB交于点 E,设点 D 与点 C 的距 离为 x,?的面积为y,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D2. A3. B4. C5. B6. C 7. 2 8. 4.19 10 -6 9. ?(? - 4) 10. -2 0,即 0,

8、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 A 先计算 = (-?) 2 -4 1 (-2)= ? 2 + 8,由于 ? 2为非负数,则 ? 2 + 8 0,即 0,根据一 元二次方程 ? 2 + ? + ? = 0(?0) 的根的判别式 = ? 2 -4?的意义即可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 2 + ? + ? = 0(?0) 的根与 = ? 2 - 4?有如下关系: 当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 0,?= 0函数图象过第一,三象限, 将直线 ?= 2? 向下平移2 个单位,所得直线的?= 2 0, ? ?+ ? ;外切,

9、则 ?= ?+ ? ;相 交,则 ?- ? 0,得: ? -2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 0 故本题答案为:?= 1 把方程两边平方去根号后求解 在解无理方程是最常用的方法是两边平方法及换元法,本题用了平方法 13. 解:把 ?= 0.3代入 120 ?, ?= 400, 故答案为: 400 把?= 0.3代入 ?= 120 ? ,即可算出y 的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本题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比较简单 14. 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 + 2 + 3 + 3 + 6) 5 = 3, 则方差 ? 2 = 1 5 (1 - 3) 2 + (2 - 3) 2 +

10、(3 - 3) 2 + (3 -3) 2 + (6 - 3) 2 = 2.8; 故答案为: 2.8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 ? 1,?2,?的平均数为 ? ,则方差 ? 2 = 1 ? (?1- ?) 2 + (? 2- ?) 2 + ? + (? ?- ?) 2 ,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 波动性越大, 反之也成立 15. 解:延长 AD 到 E,使得 ? = ? ,连接 B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 + ? ? ) , 故答案为 ? ? ? ? ? ? ? = 1 2 (? + ? ? ). 延长 AD 到 E,使得 ? = ? ,连接 ?. 首先证明 ? = ?,?/?,利用三角形法则求出? 即可 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法则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 学会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6. 解: ? ? , ?= 90 , 设 ? = 2? ,? = 5?,由勾股定理得:? = ? , 四边形 AB

12、CD 是矩形, ?= 90 , ?+ ?= 90 ,?+ ?= 90 , ?= ?, tan ?= tan ?= ? ? = 2? ? = 2, 故答案为: 2 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 90 ,根据垂直得出?= 90 ,设? = 2? ,? = 5? ,由勾股定 理得出 ? = ? ,求出 ?= ?,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能求出?= ?是解此题的关键 17. 解: 弦 AC 与半径 OB 互相平分, ? =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60 , ?= 120 , 故答案为120 首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到? = ?,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

13、质即可求出?的度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此题难度不大 18. 解:如图,作 ? ? 于 E ? = ? = 5,? = 6, ? = ? = 1 2 ? = 3, ? = ? 2 - ? 2 = 4 ? ? = 1 2 ? ? = 1 2 ? ?, ? = ? ? = 64 5 = 24 5 , ? = ? 2 - ? 2 = 7 5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使点C 与点 B 重合,点D 旋转至点 ?1, ? = ? 1,? = ? 1, ? = ?, ? ? 1, ? ? 1 = ? ? , 6 ? 1 = 5 7 5 , ? 1 = 42 25 故

14、答案为 42 25 作? ?于?.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 = ? = 1 2 ? = 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 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得出? = ? ? = 24 5 , 那么 ? = ? 2 - ? 2 = 7 5.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 ? = ? 1,? = ? 1,那么 ? ? 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 ? 1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 ? ? 1 19.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0. 把方

15、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变形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与组中的第一个方程构成新方程组,求解 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解决本题亦可变形方程组中的 式,代入 式得一元二次方 程求解 21. (1) 在 ?中, ? = 90 ,?- ?= 10 ,可求 ?,由 ?/?得?= ?, 由? = ? 可求 ? ; (2) 作? ? , 垂足为 H, 在? ?中, cot ?= 1 3 , 令? = ? , ? = 3? , ? = 10, ? = 10 - ? , 利用勾股定理求x,可得 ? = 3?= 6,? = ? = 10 -?= 8,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 本题考查了梯形中角的计算、面积的计算问题,

16、体现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的思想 22. (1) 直接假设出二次函数解析式进而得出答案; (2) 根据题意得出?= 3进而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正确得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23. (1)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 明; (2) 证明 ?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 解题的关键 24. (1) 分别将 A、B 两点的坐标代入直线?= ?+ ?中可得: m、n 的值; (2) 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配方

17、成顶点式,求点P 的坐标,作辅助线构建直角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结论; (3) 设?(?, ? + 4) ,证明 ? ?,列比例式 ? ?= ? ? ,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结论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函数的 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数形结合思想和方程思想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5. (1) 由? = ? 知 ?= ?,根据 ?/?知 ? = ?,据此可得 ?= ?,即可得 证; (2) ?= 90 时,作 ? ? 可得 ? = ? = 1 2 ? = 6,由勾股定理求得? = ? = 8,根 据矩形 OBMH 知?= ? =

18、10 , 由 ? = ? -? 可得答案;? = 90 时,由可知 ? = 8 5、 cos ?= ? ?= 2 5 5 , 在? ?中根据 cos?= ? ?= 2 5 5 可得 ? = 20, 继而得出答案; (3) 作? ? ,由 (1) 知sin ?= sin ?,从而 sin ? = 5 5 ,结合 ? = 10求得 ? = 2 5, 根据 ?/?知 ? ? = ? ? ,即 ? 8 5-? = 10 12-? ,据此求得 ? = 80 5 22-? ,利用 ?= 1 2 ? ? 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的有关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及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