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园林技术学分学时开课部门执笔人审核人编写日期2课程定位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是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生理、园林植物保护、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测量、园林生态学等课程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见园林树木栽植与移植、园林树木病虫草害防治、修剪整形及土壤、水分及养分管理等理论内容和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依据施工图独立完成放线、起苗、栽植及栽后养护等工作,熟悉一般施工机械的使用和操作。并为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概预算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3课程设计思路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
2、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本课程在园林技术培养目标中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并参照园林绿化企业相关施工流程和标准,课程设计理念以园林绿化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基于园林绿化工岗位工作过程,并对应园林绿化工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开展园林树木养护与栽培与园林企业职业岗位群、对各类人才知识、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搞清楚了这类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必须具备基本的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技术。经过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研讨、分析岗位工作过程,理清、整合不同类型企业相关职业岗位对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技术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了基于岗
3、位核心能力的课程内容,按照行业发展要求设计了六大学习项目: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园林树木的栽植、园林树木的大树移植、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共18个典型任务,实现以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为主线,依据企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整合、序化教学,形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教学方案设计学习项目工作任务子任务学时学习项目1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基础知识任务1常见园林树木的识别L园林树木的分类及其生长环境;2、常见园林树木种类及其形态特征;3、园林树木的美学特性。4任务2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L园林树木的生
4、命周期;2、园林树木的年周期;3、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1O学习项目工作任务子任务学时规律。任务3园林树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L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3、各器官间的相关。2学习项目2园林树木的栽植任务1园林树木栽植成活原理L园林树木栽植的有关概念;2、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2任务2园林树木的栽植季节与栽植前的准备工作L园林树木的栽植季节;2、园林树木栽植前的准备工作;3、高质量苗木应具备的条件。4任务3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1、园林树木栽植工程的技术环节;2、裸根苗栽植技术;3、土球苗的栽植技术。12任务4园林树木容器栽植L容器栽植的特点;2、栽植的容器与基
5、质;3、容器栽植的养护管理。4任务5园林树木栽后养护管理L栽植后的扶正与培土;2、栽植后的修剪;3、栽植后的水、肥、土的管理;4、补植的时期与要求。6学习项目工作任务子任务学时学习项目3园林树木的大树移植任务1大树移植的概念及移植前的准备与处理L大树移植的概念与特点;2、大树移植的选择、时期与断根处理;3、大树移植前的修剪。2任务2大树移植技术L树体挖掘与装运;2、大树的栽植;3、栽植后的养护管理。4学习项目4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任务1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基础知识L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意义及原则;2、园林树木的枝、芽特性;3、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时期及方法。6任务2各类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L园林树木
6、修剪的程序与注意事项;2、各类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2O学习项目5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任务1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L土壤改良;2、土壤管理。4任务2园林树木的施肥L园林树木施肥时期和原则;2、肥料的种类与施肥量的确定;3、施肥的方法。6任务3园林树木的灌L园林树木的灌水时期与方法;4学习项目工作任务子任务学时水与排水2、园林树木的排水时期与方法。学习项目6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任务1古树名木的意义及其衰老的原因L古树名木的含义;2、古树名木的作用;3、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2任务2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与复壮L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2、古树名木的复壮的措施。6合计102教学实施任务一:常见园林树木的识别授课
7、班级上课地点学时4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L园林树木的分类及其生长环境;2、常见园林树木种类及其形态特征;3、园林树木的美学特性。1、具备一定的园林树木的形态学观察育2、能根据观察到的常见园林树木的形房点进行种类的识别与评价。能力训练任务L具备一定的园林树木形态学观察能力,如:叶形、叶脉、叶序、叶Z基、花萼、花冠、花茎等观察能力;2、能根据观察到的常见园林树木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种类的识别与美学i任务二: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参考资料1.吴泽民.园林树木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3.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8、社.2001.4.陈自新.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龚维红,赖九江.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6 .李承水.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让学生一起进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由园林树木配置造出的美景引入园林树木分类与选择;步骤二:介绍园林树木分类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结合园林树木识别相关知识布置相关任务。步骤三:总结归纳行总结归纳。步骤四:解决实际识别问题对常见园林树木图库资源进行学习,对常见的园林树木分类布置识别和生长环境观3务。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内容授课班级上课地点学时10学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目
9、标L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2、园林树木的年周期;3、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L具备一定的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能力;2、能根据观察到的常见园林树木生长特点进行生活规律的判断。能力训练任务L具备一定的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能力,如:萌芽物候期、开花物候期、枝梢生长物候期等观察能力;2、能根据观察到的常见园林树木生长特点进行生长与衰亡规律的判断。参考资料1 .吴泽民.园林树木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3 .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 .陈自新.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0、5 .龚维红,赖九江.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 .李承水.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由人的生活史引入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步骤二:比较园林树木生命周期与年周期;介绍年周期与物候期的关系,用多媒体演示。步骤三:校园观察黄连木、山楂等的生长状况。让学生观察几种树木的生长情况,找出其生长与衰亡规律。步骤四:讨论、总结分组对实际识别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内容讲解任务三、园林树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授课班级上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L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3、各器官
11、间的相关。基本能根据观察到的生长特点判断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能力训练任务L具备一定的树木生长势观察能力,如:生长势强、中庸、弱等的观察能力;2、能根据观察到的常见现象分析园林树木地上与地下、各器官间的相关性。参考资料1 .吴泽民.园林树木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3 .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 .陈自新.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龚维红,赖九江.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 .李承水.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2、2007.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由小老树的特征引入园林树木各器官间的关系。步骤二:介绍园林树木地上和地下的相关性、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相关性。边讲解边观看多媒体的资料。步骤三:比较发现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关系及地上与地下的相关性。让学生观看根系发达情况与枝叶的繁茂之间的关系,枝叶生长强弱与果实生长的关系。步骤四:讨论、总结分组对实际识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内容讲解4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园林树木常见分类方法;了解各类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各类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进行常见园林树木的识别;(2)掌握常见园林树木修剪与造型方法与技术;(3)掌握不同园林绿地园林树木的栽植
13、养护技术;(4)了解大树移植操作规程。(2)能力目标(1)能识别200种左右的园林树木;(2)把握园林苗木的选择标准并进行正确选苗;(3)能正确地对各类园林树木进行挖掘与包装、运输;(4)能正确操作各种园林树木的栽植与栽后的管理;(5)能对园林绿地的各类树木进行恰当的整形修剪;(6)能及时对各类绿地进行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保存绿化成果。(3)素质目标(1)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较强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2)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的精神;(3)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顾全大局的精神;(4)善于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国内外园林树木养护管理与应用的新技术,并具备
14、消化吸收和转化的能力。(4)证书目标5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单元(情景或项目,或模块或实训或实习等)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学时安排1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园林树木形掌握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识别200种左右树木能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正确判断教师先对相关内容进行指导性讲解,然后带领学生找出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任务分解,由学生对某一绿地树木进行观察、分析,并写出相应分析报告。18园林树木栽植成活原理园林苗木的将学生分成小园林树木选择;组,分别分配到的栽植季节园林树木挖施工工地现场,与栽植前的掘与包装、运由老师和施工准备工作企业技术人员2园林树
15、木的栽植园林树木输;进行先期指导,24园林树木的的栽植技术栽植与栽后的然后布置任务,园林树木管理;由学生参与完容器栽植成树木栽植过园林树木程。栽后养护管理在工程施工现树移植的场,由教师和施概念及移植大树的包装工企业技术人前的准备与和吊运技术。员带领学生对3园林树木的大树移植处理大树栽植、支大树移植过程8大移植技撑固定技术进行观察,并要术求学生适当参与。4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基础知识各类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常见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技术修剪工具的使用教师先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实验场或绿地内,在老师或绿地管理人员指导下对树木进行修剪。265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园林树木的
16、土壤管理园林树木的施肥园林树木的灌水与排水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与复壮园林树木的浇水施肥管理技术园林树木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园林树木冬季、夏季管埋古树名木的调查、复壮根据季节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树木的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266教学条件(1)课程教学团队(1)双师素质结构:大于90%;(2)专兼教师比例:1:1,专兼职结构合理,能够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3)学缘结构:教师毕业院校不能单一,保证知识的多元化与先进性,能促进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改革和创新。(4)年龄结构:老中青三结合,年龄结构合理。(5)职称结构:高、中、初并存,职称结构优化。(6)职业资格结构:专职
17、教师要有企行业亲身工作经历,在园林产业生产第一线工作过。(2)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有园林植物综合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室,其设备能开设本课程的全部能力训练项目。也可以利用校园绿地养护管理的条件来让学生参与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1、园林植物综合实验室园林植物综合实验室主要承担园林树木、园林植物保护、插花艺术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任务。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各类植物标本识别、插花艺术制作等多项实验和技能。2、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主要由洗涤室、配药室、培养基制作室、接种室、培养室等组成。主要承担园林技术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及其他其它专业相应组培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的操作,如培养基的制作、
18、外植体的灭菌和转接、继代培养、试管苗的驯化炼苗等技能。3、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学院校园种植有100余种植物,组成各种绿地景观,有园林小品、雕塑、花架、假山等丰富的造园要素,学生不但在此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在此认识各种园林植物,学习各种园林植物造园手法,亲身参与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4.校外实训基地中牟县林业局、中牟县园林局、河南省高新科技示范园、中牟县刘集乡花木生产基地、河南省黄河园林绿化公司、河南全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鄢凌县姚家花园。(3)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李承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参考资料】1 .吴
19、泽民.园林树木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3 .关连珠.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 .陈自新.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龚维红,赖九江.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 .李承水.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4)其他课程资源园林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现场、工程教学实验场等。7实施建议(1)教学模式根据季节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合园林工程施工的规律和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及工学交替模式。(2)教学方法与手段
20、教学方法根据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的工作岗位,本课程特点以技能为主,在教学时不仅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加以科学引导。(1)启发式教学根据高职高专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采取启发式教学,侧重讲授课程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易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利用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2)案例分析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技能难于操作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提出案例问题,在各学生小组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讨论,提出合理的论证方案。如在实训基地养护的园林树木出现生长
21、发育不良或死亡时,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增长知识。(3)现场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在现场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情景模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职业习惯养成、组织与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如实践基地园林树木的周年管理历制定,教师引导学生以企业技术负责人的身份来完成,这样既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能力。(5)项目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真题真做。通过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
22、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教学手段根据园林树木直观性较强的特点,课程组老师利用现有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设备,制作了规范化的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对园林树木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课堂内容。建立校园网上园林树木原色图谱,满足学生自学和识别生活中不常见园林树木的需要的同时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3)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本课程设技能考核与理论考试两项成绩,每项按百分制考评,做到了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期终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具体方式如下:1、笔试适应于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操作中的客观指标、关键点、注意事
23、项等的考核。笔试成绩二考试成绩60%、+作业成绩20%、+平时成绩出勤和表现、20%so2、实训考核实训总成绩100%、二平时实训成绩20%、+口试成绩40%、+操作考核成绩40%、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我院教学效果测评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学院每学期都开展各种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教材选用、内容组织、信息量与涉及学科前沿成果、讲课效果、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实践环节组织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评价表评价指标优(9-10)良(8-9)中(6-8)差(6)得分L热爱教学、从严执教、教学态度端正、精神良好2、教学项目设计科学合理3、教学任务分解符合工
24、作过程导向4、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符合教学情境要求6、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7、教师态度和蔼,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8、教师作业布置适当,批改及时,并能排难答疑9、课程资料完整,有利于学生自学10、教学效果2、教师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测评实施院、系两级听课制度,学院每学期都开展各种听课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教材选用、内容组织、信息量与涉及学科前沿成果、讲课效果、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实践环节组织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表评价指标优(9-10)良(8-9)中(6-8)差(6)得分L教学态度端正2、教学方法灵活
25、手段先进3、教学项目设计合理4、教学任务分解符合工作实际5、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6、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7、课堂教学环节完整、堂评价指标优(9-10)良(8-9)中(6-8)差(6)得分气氛活跃8、作业布置适当,批改及时,并能排难答疑9、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案例,实例进行教学或示范,培养技能IOs教学效果3、社会评价教学效果测评除学生评教活动外,还要结合顶岗企业实践环节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素质状况进行评价。社会评价表评价指标优(9-10)良(8-9)中(6-8)差(6)得分L种植工程设计能力2、苗木选择能力3、栽培与养护管理能力4、保存绿化成果的能力5、各种生产工具使用能力6、现代化办公工具使用能力7、环境保护意识8、工作态度考勤等、9、组织领导、沟通协调能力IOs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