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

上传人:欣欣 文档编号:5589730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版必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1文化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 (1)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 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 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

2、展过程中, 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形成有别于 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a表现: b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知识点一 |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情景导入先思考 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 人带”的奇怪现象。 (1)

3、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 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 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风俗习惯(地域文化 )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地域文化的含义 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 的。 二、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地区人口分布生产活动生活习惯 东部农耕区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

4、业以 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 量企业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 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 房增多 西部牧区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 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 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 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 品加工厂 以奶食品、牛羊肉为主 食,喝奶茶,住蒙古包, 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上海高考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 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据此回答12 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海鲜牛羊肉山货腌腊制品 AB

5、 CD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解析: 1.D 2.B 第 1 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货较多, 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 多。第 2 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 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知识点二 |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情景导入先思考 方圆的人文观, 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影响着

6、中 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 这一思想也有深刻的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 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西、南、北四门, 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上述材料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提示: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核心要点掌握好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以对城市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市建筑的布局、 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城市建筑表现原因 建 筑 布 局 美国城市 城市

7、中心多摩天大楼,建 筑高度向郊区递减 美国发展历史短,虽然早期 移民大量来自欧洲,接受了 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 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 同 欧洲城市 欧洲城市中心多为广场、 教堂等建筑,高层建筑在 中心以外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 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 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 的风采 建 筑 结 构 中国建筑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 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 庙有庙墙;园林讲究含蓄, 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 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 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 以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地域文 化差异 美国建筑 缺少围墙;园林强调整

8、齐 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 朗、和盘托出 建筑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 黄瓦、飞檐、斗拱,宫廷 中的楼、台、亭、阁与西 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 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 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 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 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 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统治权 力的不同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 形成, 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 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

9、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的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 列表说明。 解析: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 )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 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 和趟拢门, 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大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 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案: (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

10、 地域民居结构特点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 北方低矮,门、窗户均较小,严实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 南方高敞,门、窗户宽大,通透性好,屋檐多长廊潮湿多雨的天气 1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 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 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 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 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 解析: 选 B 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的影响。 2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科技

11、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解析: 选 C 潮音寺是古代人民对大海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的,天津港、海滨浴场是现 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 3近几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在城市建设中重点突出了徽派民居建筑样式,当地民居 与一批被整体迁移至此的安徽古宅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充分说明( ) A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影响 B政府政策对城市建筑格局的影响 C城市建设突出了现代化色彩 D这种城市建设是哗众取宠 解析:选 A 罗店镇城市建设突出徽派民居建筑样式,当地民居与安徽古宅交相辉映, 属于地域文化影响

12、建筑景观。 4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区多建有现代化高楼大厦 B上海城市建设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市” C华盛顿将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D在城市发展历史较短的美国、法国,大城市的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 解析:选 C 欧洲城市由于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已形成, 市中心很少建现代化高楼; 上海市临海、临河,属于临海城市; 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 主与法制精神。 城市富有特色, 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 心力, 创造出

13、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 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56 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5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 西文化的传统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B CD 6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 确的是 ( ) A西安的古朴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D拉萨的奇逸 解析: 5.C 6.A 第 5 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

14、发展的;纽约代表了 现代文明的崛起。第6 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 萨的风格是神秘。 读图,回答78 题。 7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方面的差异 ( ) 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 8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解析: 7.B 8.D 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 很大的差异。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 910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9民居中的正

15、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 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 A北面B南面 C东面D西面 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解析: 9.A 10.B 第 9 题,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首 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其次还受当地文化 的影响。第10 题,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种植春小麦,而种植冬小麦。 一、选择题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

16、甜北咸,东酸西辣” ,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南、湖北、 江西、 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 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 系。据此完成12 题。 1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2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 )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A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

17、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患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解析: 1.A 2.D 文化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人文社会环境在文化形成中 也具有作用, 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也有相似之处。环境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某一地区的习俗,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湖南气候热的时候潮湿,冷的时候涩寒, 吃辣椒可祛湿气,助消化,能缓解胸腹冷痛,增强食欲等。 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 5.28 km2, 其中浦西1.35 km

18、2,这里原有大片厂房及部分民居。结合地图,完成34 题。 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 吻合的是 ( ) A同心圆B扇形 C多核心D田园城市 4园区内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B经济 C文化D政策 解析: 3.D 4.C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即未来 的田园城市。城市的建筑景观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读图,回答56 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5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 ) A天人合一的思想B皇权的至高无上 C民主与法制精神D城市格

19、局历史的悠久 6影响日本东京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 C历史因素D环境因素 解析: 5.B 6.C 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明显,皇宫建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皇权 至上的思想。东京早期的城市建筑对现代城市格局的影响体现的是历史原因。 古人盛赞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据此回答78 题。 7 “泉城”为济南的别称,该名称源于( ) A黄河流经济南B泉水众多 C大明湖D小清河 8最能体现“泉城”特色的城市建筑物是( ) A众多的高架桥B山东大厦 C泉城广场的泉标D八一立交桥 解析: 7.B 8.C “泉城”源于济南泉水众多。泉城广场的泉标最能体现泉城的含义,

20、 体现泉城地域文化特色。 二、综合题 9下列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 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1)甲地分布在我国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_。 (2)乙地分布在我国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 _。 (3)丙地分布在我国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 _等特点。 (4)丁地分布在我国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 _为主。 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 解析: 民居尤其是传统民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更明显,如 屋顶坡度大小与雨量多少,陕北窑洞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土壤,西北平顶土拱与干旱气候等。 答案: (1)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2)西北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 (3)黄土高原气候冬寒夏热,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 (4)内蒙古草原游牧不断发展、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