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

上传人:欣欣 文档编号:5589844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8(1).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基础夯实 中国 21 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 道远。下图是我国人口数(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 完成第 12 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A.深刻的环境危机B.生活贫困 C.资源短缺D.人口素质过低 2.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 大科技投入 ,改造一批中低产田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B.C.D. 解析 :第

2、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是资源短 缺问题。第2 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陡坡开垦耕地、修梯田,会造成 水土流失。 答案 :1.C 2.B 3.下列行为中 ,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解析 :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因此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 答案 :B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

3、概念成为一个 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完成第 45 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4.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商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5.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 ,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解析 :第 4 题,绿色消费亦可理解为环保消费,并不是指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第 5 题, 美国

4、拒签京都议定书违背共同性原则,大力开垦沼泽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单独包装会浪 费资源。使用沼气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又保护了环境。 答案 :4.A 5.C 导学号 51350099(2016 江苏南京模拟)读山东省兖州某农业产业化模式图,完成第 67 题。 6.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 ) 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 B.谷氨酸、味精、多糖 C.淀粉、复合肥、多糖 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 7.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 ) A.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 B.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C.新能源的合理开发 D.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解析 :第 6 题

5、,读图可知 ,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谷氨酸、味精、多糖。第7题 , 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使物质得到了循环利用。 答案 :6.B 7.D 8.导学号 51350100下面图甲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 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 乙 (1)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2)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乙,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 做如何调整 ?理由是什么 ? (3)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题,该地区的林地面积广,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 ,其环境效益主要是涵养水 源、保

6、持水土。第(2)题,图乙为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其核心农业是小麦、玉米,因此应减少水稻 的种植面积 ,增加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第(3)题,生态农业的意义主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分析。 答案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 ),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 )。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 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3)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能力提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单向流程式经济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一闭环式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低开采、

7、低投入、高利 用、低排放的目标。读我国某地区循环发展模式图,完成第 910 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9.上图中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应属于( ) 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10.该模式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粮食生产 B.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C.降低资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D.吸引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第 9 题,图中的主要工业部门为制糖厂,是典型的原料导向型工业。第10 题,实施循环经 济主要是加强对产品废弃物的利用,变废为宝 ,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环 境。

8、 答案 :9.A 10.B 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 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下图为江苏扬州静脉产业 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完成第 11题。 11.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主要是对废旧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则主要是 为了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答案 :C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导学号 5135010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曾拥有亚洲第一大造纸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环 保、水源、 原料 (林木 )等问

9、题。 引进山东泉林纸业后,依托创新技术,构建新型生产模式。据此 完成第 1213 题。 12.根据材料分析 ,该造纸企业 ( ) A.由原料导向型逐渐变为市场导向型 B.布局应考虑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 C.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且更新速度较快 D.能耗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13.关于该企业生产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 A.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 B.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C.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减轻大气污染 D.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 解析 :造纸厂产生大量污水,所以布局应考虑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避免污染水源和环境。 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

10、料,农田秸秆作为造纸原料能节省木材。 答案 :12.B 13.B 14.下面为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甲使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为人提供燃料,效益低下 ; 丙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没有综合利用 ;丁是用秸秆作饲料、肥料等,产生多方面的利用价值, 故效益最好。 答案 :D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完成第 1516 题。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整理 15.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

11、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16.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解析 :第 15 题,读图可知 ,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16 题,南方为 低山丘陵区 ,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燃 烧秸秆、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 答案 :15.B 16.A 17.(研究性学习 )读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图中的具体表现。 (2)此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 解析 :第(1)题,抓住题中关键词“指出”“对应说明”等,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准确回答。第(2) 题,由图示可知 ,此种模式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 :(1)经济持续发展 :橡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社会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 ,增加就 业。生态持续发展:废弃物 (废橡胶、废水等)的回收利用 ,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2)节约资源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