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管理的三思.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5916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学管理的三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 特征码 LixjrnudyvqNufFjzvyY 对教学管理的三思 南方中学教科室 刘菊秋 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在现代汉语 规范词典中, “管”的解释为:管理并统辖;负责某项工作或事 务;参与、过问;“理”的解释为:治理、管理;修整;事物 的规律、道理。所以,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保管、整理、检查、 考核。它是一种科学理念指导下的为达成一定目标而采取的由 一系列制度、方案、行为策略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科学、 有效地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科学的 教学管理才可能产生科学的教学活动,只有有效的教学管理才 可能有有效的教学行为。针

2、对目前教学管理中较普遍存在的一 些现象我谈谈我对教学管理的三点思考。不当之处望各位指正。 一、管理理念上,重“管”而不重“理” 。 第 2 页 几千年来,中国是一种人治型的管理, “管”在前, “理”在后, 重“管”轻“理” ,而现代管理的重心逐渐由“管”转移到“理” 上来,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观念,在管理上其实就是: 管理别人就像是没有管理一样,这就是管理最高境界管理 的精髓在于理。 规划胜于监管,可在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 我们经常看到,一方面一味的强调“管” ,从重从严的管理,制 定严格的惩罚、考核制度并积极执行;另一方面:管理制度在 制订时并无章法,没有规律可寻,没有持续

3、改进的想法,对员 工没有积极的培训和教育也没有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重“管” 轻“理” 。其结果是:从管理者来说,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 关系紧张,管理成本加大。从被管理者来说,与管理者之间缺 少有效的沟通、理解和信任,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 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的教学管理中这种顾此失彼的认识和做法,直接影响了管 理者和教师潜力的正常发挥。当教师们只把它作为一种存在而 不信服与依靠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号召力。当然其 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管理与教师的行为各行其是,貌合神离 了。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而 第 3 页 是理,即理顺规律、理顺层序、理顺制度、理顺关系

4、,理清职 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以人性化的计划、战略、愿景,引 导教育发展和学校提升。科学、成功的管理应该是:超越“纷 繁复杂” ,提纲挈领地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管 而有度,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 之中,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明确、 正确地做事,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 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的温馨。 与“管”比起来“理”更难,对工作一定要“理”在前, “管” 在后, “管”中带“理” ,没有一定的理” ,你如何“管”?就像 治水一样,水往低处流是理,是自然之律,所以治水作为一种 “管” ,最好的办法是遵循

5、水流之理,应该“疏” ,而不是“堵” 。 一旦“理”顺了, “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管理思路上,重创新“创新”轻“规范” 。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教科研管理就是为学校为教师的教研 服务,最终让教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 改实施以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新 名词粉墨登场,学校教学管理思路迅速转向,与新理念、新概 念、新方法相关的研究成为重中之重,甚至成为全部。凡属贴 第 4 页 了“新”标签的一律倍受关注,与此相关的制度、方案陆续出 来,自上而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革命)教师们也唯 “新”是从,唯新课程是瞻,教学口号、教学行为上唯恐不 “新” 。与此

6、同时,原来一贯坚持倍受关注的教学规范很少提及、 被忽视,甚至被打入冷宫。 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在 20XX 年 12 月的 “ 新课改进程中的 校本教研与教科室建设”论坛中,谈到:八年课改,改变最大 的是什么,是观念,改变最小的是什么,是课堂。新课改唤醒 了教师对教育理想、教育本质的思考。但课改的重心必须下移, 所有的改革必须在课堂上体现。 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来评价,今天课堂就三个字:不规范。 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教学法规和程序。凯洛夫提出的:备、 教、批、复、考。而今天的课堂缺乏的正是规范。备课下载、 直接借用,拿来主义,老师本身还没有消化就用在了课堂上。 备学情就更谈不上了。课中明显

7、存在效益不高。有的教学内 容容量、难度明显不足,有的课堂教学难度和容量又明显偏大。 作业:只有布置,不设计、不挑选、不批改,造成学生过重的 作业负担。课外辅导: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典型的教学不作为 和教学环节的缺失。 第 5 页 这些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还应该及时自我反思。教学管理确 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我们必须固守,教学的基本规范我们多重视都不为过。创新是 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不是颠覆和全盘否定,创新是在规范的基础 上的创新,我们要有科学发展、科学创新的观念。否则也只能 是新瓶装旧酒。 三、管理对象上,重“教”轻“学” 。 教学,为了教的学还是为了学的教,到今天

8、应该是形成了普遍 的共识-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学习能力才是最大 的竞争力。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和评价方向已经开始渐变,由 过去的只关注老师的教转向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而且 颇有更关注学生的学、教对学的指导和启发的趋势。这是可喜 的,也是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重教轻学的一种拨乱反正。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普遍、 还较严重。重“备、教”的管理、指导和评价,轻“批、辅” 的管理、指导和评价。我们大都有教师教学行为规范、集体备 课、教案检查、推门课等等制度和方案实施对教师备课、教学 的管理,甚至也有对作业检查情况的登记和评比但很少去求证 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9、很少展开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 第 6 页 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研讨、督 导;很少对布置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 价。我们的管理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检查、评比,而这种检查、 评比又沦为了只看有没有、有多少,而不问有什么、怎么样的 简单粗糙的操作流程。从而导致重教轻学的同时只能关注到形 式无从把握教学实效。 教科室是学校的“一部” “两站” “三中心” 。一部,学校发展的 参谋部。两站,教师科研提升、教研骨干培训站。三中心,课 题研究、管理、培训中心。它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教 学管理要有质的转变,教科室必须发挥他的引领和桥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多一点主动的思考而不只是被动 的应对,多一些理性的反思而不只是机械的执行,多一些专业 的引领而不只是制度的要求。也希望我们的上级部门多提供一 些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只有在不断学习碰撞中才能逐渐 地接近真理,以有效地管理推动高效的教学、以教育的科学推 进科学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