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0548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pdf(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一) 第 1 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62 页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 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 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 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30,计算时想2 个十加 3 个十是 5 个十,就是5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 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扎实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 前置知识,再学习本节

2、内容,理解起来相对较容易。整十数加、减整 十数的口算是本单元按难易程度分成的三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可运用直 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便于学生打好口算基础,形成口算 技能。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口算100 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培养学生的 口算能力。 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口算题卡。 【情境导入】 1一起来数一数。 师: ( 师伸出双手 ) 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10 个手指是几个十?请 大家 10 个 10 个地数,一直数到九十。这些数就是

3、我们已经学过的 “整十数”。 2课件出示教材第62 页的主题图。 师:新学期开学,同学们都在准备学习用品,小明和小红正在帮 老师给大家发书。请认真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一、尝试学习加法 1尝试自学,发现问题。 (1) 观察,获取数学信息。 (2) 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师:大家的眼睛可真亮!你们能根据“讲桌左边有10 本环保 小卫士,右边有 20 本环保小卫士”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有关加 法的数学问题吗?那么怎么解决呢? 生 1:讲桌左边有 10 本环保小卫士,右边有 20 本环保小卫 士,一共有多少本环保小卫士? 生 2:有 30 本,因为 102030( 本) 。 2尝试交流

4、,生成问题。 (1) 分析,尝试列式。 (2) 交流展示,解决问题。 师: ( 边表扬边板书算式1020) 你是怎么算出102030 的 呢? 生 1: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摆 1 捆,再摆 2 捆,合起来一共是 3 捆, 就是 30 根。 生 2:用计数器表示,十位上有 1 个珠子,再拨 2 个珠子,十位上 一 共是 3 个珠子,就表示 30。 生 3:1 个十加 2 个十得 3 个十,是 30。 生 4:123,102030。 ? 师:你们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 102030 的。 (3) 师生小结,提升算法,理解算理。 师:现

5、在同学们想一想,看哪种方法最简便?要口算10 20, 可以直接算什么? 教师小结:口算时,可以以十为单位,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然后在个位添上0 就可以了。 二、尝试学习减法 1尝试自学,发现问题。 (1) 观察,获取信息。 (2) 思考,提出问题。 师:根据 “ 讲桌左边有10 本环保小卫士,右边有 20 本环 保小卫士”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吗?怎么 解决呢? 2尝试交流,生成问题。 ( 一共有 30 本环保小卫士,发给同 学们 20 本,还剩多少本? ) (1) 列式: 302010 (2) 交流:展示算法、理解算理。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 302010 的呢? 生 1

6、:用摆小棒的方法,一共摆 3 捆小棒,拿走 2 捆,还剩 1 捆, 就是 10 根。 生 2:用计数器表示,十位上有 3 个珠子,拨走 2 个珠子,十位上 还剩 1 个珠子,就表示 10。 生 3:3 个十减 2 个十得 1 个十,是 10。 生 4:321,302010。 生 5:因为 102030,所以 302010。 ? (3) 师生小结,提升算法,理解算理。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看哪种方法最简便?要口算30 20, 可以直接算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时,可以以十为单位,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 减,再在个位上添上0。 三、尝试概括,整理知识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 102030 和 3010

7、20 这两个算式里面 10、20、30 都是什么数呢? ( 整十数 )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整 十数加、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 ) 小结:每一个整十数都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以 十为单位,直接把十位上的一位数相加或相减 ( 师边说边用手指着这几 个一位数 ) ,算出几个十就是几十。 【巩固练习】 1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 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 电脑演示) “花花, 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 “能!”“好! 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电脑演示: 40206020 2出示口算题卡: 3 24 56

8、4 3020 4050 60 4070 20 10 30 7030 0 80 80 50 10020 课件演示: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 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 妈妈的话,得数是40 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哪 些式子的得数是40?( 学生活动 ) 2030 100 60 0 40 30 0 4010 90 50 30 10 70 20 5010 50 20 70 30 40 30 2完成教材第62 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63 页“练习十四”第15 题。 【课堂小结】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9、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用计数器表示。 (3)1 个十加 2 个十得 3 个十,是 30。 (4)1 23 102030 (2) 用计数器表示。 (3)3 个十减 2 个十得 1 个十,是 10。 (4)3 21 302010 (5) 因为 102030,所以 302010。 计算方法:以十为单位,直接把十位上的一位数相加或相减。 【板书设计】 本节课是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本节课的难度不高,只要知道是几 个十加减几个十,那么计算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 第 2 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 ( 不进位 ) 、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64 页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

10、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 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 10 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 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 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 100 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 20 以内 数的计算。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学生用点数等方法进行 计算也是允许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 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经常出现看错数位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变换练

11、习 形式,突出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 ( 不进位 )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 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 ) 和整十数的计算方 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 接相加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复习导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5030503 2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探究新知】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教材第64 页例 1 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到什么? 生 1:小林已经

12、写了 25 个字,还要写 2 个字。 生 2:小红才写了 20 个字。 ?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 ( 不进位 ) 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好不 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 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因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 1:先摆 5 根小棒,加上

13、2 根得到 7 根小棒,再和 2 捆小棒合 起来是 27 根。 小组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 25 根、 26 根、 27 根。不利用小棒 直接计算。 小组 3:先算 527,再计算 20727。 小组 4:用点数的方法算: 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 2 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 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 1:先摆 2 捆加 2 捆是 40 根,再和 5 根合起来是 45 根。 生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 2520:25、

14、35、45。 生 3:先算 202040,再算 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 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巩固练习】 1口算。 4017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 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快与你的同学说 一说吧。 【板书设计】 两位

15、数加一位数 ( 不进位 ) 、整十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内容,学习的难度 不高,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第 3 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 ) 【教学内容】教材第65 页例 2 【教材分析】 通过联欢会上大家分矿泉水作为教学情境,用学生动手摆小棒的 活动理解进位加法的基本思想,进而得到算理,通过课后的相应练习 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明白了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 学生完全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并掌握这一新知识,新、 旧知识的接触点和新知识的

16、生长点找准了,学习这部分知识就会很顺利。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师: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口算,老师想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看谁反应最快?请你们直接说得数。 出示口算卡片: 4768897597 315 4 41 80 17 1260 20 16 找两道题让学生说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计算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两位 数加一位数

17、( 进位 ) 【探究新知】 1教学例 2 (1) 课件出示例 2 情境图:一 (2) 班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准备了什 么? (24 瓶一箱的水和 9 瓶散装水 ) 看到这些,同学们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 少瓶矿泉水? )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 1:学生直接说出算式249。 师:看来同学们想到了计算,计算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24 9 等于多少?应该怎样算呢? 预设 2:24933 师: 33 是怎么得到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2) 动手摆学具,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 (3) 反馈交流,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方法

18、一:摆小棒点数法 摆出 24 根小棒,用点数的方法再数出 9 根, 25、26、27、28? 33, 会数到 33 根,所以 24933。 方法二:“凑整十”法 把 9 根小棒分成 6 根和 3 根,拿出 6 根与 2 捆 4 根凑成 2 捆 10 根小 棒,可将 10 根捆成一捆,也就是 3 捆。再加上剩下的 3 根,一共是 3 捆 3 根,即 33 根。所以 24 933。也可以把 24 根分成 23 根和 1 根,1 根和 9 根合在一起是 10 根,再和 23 根相加,是 33 根。 小结:先将两位数或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剩下的数相加。 方法三:“进位加”法 用 4 根小棒加 9 根

19、小棒是 13 根,捆成 1 捆 3 根,再加上 2 捆,一 共是 3 捆 3 根,即 33 根。 先算 4913,再算 132033。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小结:先把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和整十数相加。个位相加 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2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 ( 进位加法 ) 的计算方法: (1) 点数法; (2) “凑整十”法; (3) “进位加”法。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 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5、9、11、 14 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以前学的知识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板书设计】 两

20、位数加一位数 ( 进位 ) 24933 ( “凑整十”法 )( “凑整十”法 )( “进位加”法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要学习一个进位如何想办法把数字凑成整十数,然 后再进位,这里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还有少部分是 需要加强练习的。 第 4 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 ( 不退位 ) 、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69 页例 1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 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本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减法计算;二

21、是 有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实际应用问题两个方面。 【学情分析】 因为本课内容既是 20 以内减法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发展,同时又 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它在整个 100 以内减法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过去所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本 节计算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本节内容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生、发展过 程,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内容先出 现不退位的,再出现退位的。学生有了加法的基础,很容易类推出减法 应该怎样算。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 不退位减法 ) 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 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 不退

22、位减法 ) 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 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复习导入】 1小黑板出示口算题: 63350 406030542 3420 60 38052540 2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 们想知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板书课题 ) 【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1) 课件出示例 1 主题情境图,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一 (1) 班的“图书角”摆了好多书,大家快来看一看,图书借阅 情况是怎样呢? 生 1:

23、故事书有 35 本,借出去了 2 本。生 2:动漫书有 35 本,借出去了 20 本。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你能根据刚才看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 题吗? 生 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生 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 (2) 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用什么方法解决?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 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就是用35 本减去借 出去的 2 本,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52。同理,第二个问题列式为 3520。 (3) 探究算法。 师:同学们会计算上面的题吗?大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摆第一个问题:先摆 3 捆和 5 根小棒表示 35,从 35 根小棒中去 掉 2 根,也就是

24、从 5 根小棒中去掉 2 根,还剩 3 根,和 3 捆合起来是 3 捆加 3 根,共 33 根。 由此摆法可得出计算352 的方法:可以把 35 分成 30 和 5,先 用 523,再用 30333。 教师板书: 摆第二个问题:先摆 3 捆和 5 根小棒表示 35,从这些小棒中拿走 2 捆表示减 20,3 捆小棒拿走 2 捆还剩 1 捆小棒,即 10 根,与 5 根合起 来是 15 根小棒。 由此摆法可得出计算 3520 的方法:就是把 35 分成 30 和 5,先 用 302010,再用 10515。 教师板书: 师:也可以用拨珠子的方法计算这两道算式。 计算 352 时,从个位的 5 个珠

25、子中拨走 2 个,这样个位剩 3 个珠 子,十位是 3 个珠子,表示 33 ,即 35 233;计算 3520 时,从十 位的 3 个珠子中拨走 2 个,这样十位剩 1 个珠子,个位不变,还 是 5 个珠子,表示15,即 352015。 2归纳两位数减一位数 ( 不退位 ) 、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现在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第一道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 二道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 同? (1) 两位数减一位数,先从个位减,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即直接 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去减一位数得几个一,再将得数与两位数的十位数 合起来。 (2) 两位数减整十数,计算时先用几个十减

26、几个十,然后再加上 几个一。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9 页“做一做”。 2口算练习。 64 2065526 239 784 40 7539330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 ( 不退位 ) 、整十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让学生 在活动中合作学习,通过用学具摆一摆,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以达到掌握算理的目的。 第 5 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 ) 【教学内容】教材第70 页例 2 【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既是本单元的难点, 也是学生

27、学习的难点。教材中的摆小棒图,特别是右边的摆法和想的 过程非常重要,反映了退位减法的实质,为学生发现和总结两位数减 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和前面加法口算的学习,学生已理解 了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计算的道理,因此对两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的学习,学生可直接运用知识迁移进行计算。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找 到方法,但是由于退位减相对较难,教师要充分利用“6 减 8 不够减 怎么办”的认知冲突来启发学生思考并找到方法。由于计算比较枯 燥,学生会感到乏味,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计算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 口

28、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 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退位减法中“借1 当十”的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题卡。 104112179145127 158 13 6 12 3 14 6 16 8 2小黑板出示计算题。 273954566 278958567 比一比小黑板上各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上的个位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是不够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探究新知

29、】 1教学例 2。 (1) 课件出示例 2 主题情境图,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图中显示筐中一共有 36 个足球,体育老师借走 8 个,问还剩多 少个足球? (2) 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一共有 36 个足球,借走 8 个,求还剩多少个,就是求36 里面减 去 8 得多少,列式为368。 (3) 探究算法。 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 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摆小棒的过程,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先拿出36 根小棒,减 8 就是去掉 8 根,从 6 根里去掉 8 根不够,就把打开的另一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 16 根, 16 根去掉 8 根等于 8,再用 8 根加

30、上 20 根,等于 28 根。 师:刚才摆小棒的时候先是从什么样的小棒里去掉8 根?( 单根 的) 体现到这道题中也就是用几减 8?(6 减 8) 够减吗? 6 减 8 不够减接 着怎么办的? ( 借一个整捆的和 6 根合在一起 ) 体现到这道题中也就是 怎么样? ( 从十位上借过来 1 个十和个位上的 6 合在一起 ) 也就是多少? (16) 对了,接着用 16 去减 8 等于 8。十位上被借走了 1 个十还剩多少? ( 还剩 2 个十 ) 再用 20 加上 8 等于 28,这样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方法二:先摆 36 根小棒,从整捆的里面拿出一捆,打开得到 10 根, 从这 10 根里去掉

31、 8 根,还剩两根,再和原来的 26 根合在一起得 到 28 根。 ( 结合摆小棒的方法总结算法) 方法三:先摆出 36 根小棒,先去掉 6 根,得到 30 根,再去掉 2 根, 得到 28 根。 2小结算法 ( 课件出示 ) :两位数减一位数,先从个位减起,如 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当作 10,与个位上的数合在一 起再减,同时十位数里必须减少1。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 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 71、72 页“练习十六”第5、6 题。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请同学上讲台,联系 板书说一说 )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 ( 退位 )

32、方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先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十位退1 当作 10,与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里 必须减少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退位减法、整十数,这里是这几个知识点里面最难的一个 知识,因为他需要考虑到我要不要退位,我要退多少来减,所以这样 的题目需要多加练习,把方法熟练化。 第 6 课时小括号 【教学内容】教材第 74 页例 3 【教材分析】 小括号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2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及两位 数减一位数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继续学习四则混合 运算的基础。本节课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 教材设计了剪五角星活动

3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有一定的认识,对小括号是初次接 触,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 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该不该加小括号,总是难以理解。为此,应通 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 探讨,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 2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算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 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 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和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34、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五角星纸卡、剪刀。 【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433503349321 934 10 37 10 52 7 06 师:先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从左往右算。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 利用课件动态出示例 3 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积累感性经验。 师:小明和小勇正在帮老师做五角星教具。请观察他们是怎样做 的? (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完整地说一 说? 生:有 10 个五角星,先剪掉了 2 个,又剪掉了 3 个,求还剩几个

35、五角星。 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1) 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并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学生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 2 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 3 个后还剩多 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3感受小括号存在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 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 师:

36、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 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 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可 以先算 23 吗?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 这里添上个符号,说 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 “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 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 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 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 23 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 23 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 ? (2) 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

37、书课题。 (3) 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将算式1023 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 在算式下面标注出运算顺序:计算10(2 3) 时,要先算 (2 3) 得 5,再算 1055。 (4) 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的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 74 页“做一做”。 ( 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再计算。完成后比较每组算式的特点,并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2完成教材第75 页“练习十七”第24 题。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

38、 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 起!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 小括号 【教学反思】 小括号的运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难免在学习上会存在 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多次的练习,他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带有小括号 算是的计算顺序。 【教学内容】教材第 第 7 课时 77 页例 4 解决问题(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2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及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对连加已经有了初步 的接触,掌握了连加的运算顺序,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并不存在困 难。 100 以内的连加计算是以后学生

39、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并掌握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在学习 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正确列出算式,提高学生解决生活 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加法的含义,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 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理解连加的运算顺序,并会计算。 难点:算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小星星。 【复习导入】

40、 1口算 ( 出示口算卡 ) : 431576914662 962 10 23 5 21 8 03 师:先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从左往右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探究新知】 1教学例 4。 (1) 课件出示例 4 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 有 3 个同学在折小 星星,每个人折了6 个,要求“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师:观察得很细致! (2)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求“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独立思

41、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我是用加法列式解答的,算式是66618( 个) 。 板书: 66618( 个)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吗?算式中的3 个“ 6”分别表 示什么呢? 生 1:题目说“每人折了 6 个”,也就是说佳佳折了 6 个,浩浩折 了 6 个,小芳也折了 6 个,求“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就 是把 3 个“ 6”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所以列式是66618( 个) 。 师:真聪明!说得真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2:我是用数数的方法解答的。因为有3 个同学,每人折6 个 小星星,那就是6 个

42、6 个地数 3 次。1 人折了6 个,2个人就折了12 个, 3 个人就折了18 个。 板书:6 个12 个18 个 生 3:还可以列表解答。列表方法: 人 123 数 11 6 28数 生 4:还可以先画图,再数出结果。 2总结、比较解答的方法。 师:同学们想了很多解题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喜欢的 理由。 生 1: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它简便些。 生 2:我喜欢画图、数数的方法,因为它不容易错。 师:解题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道理的都可以,可以根据自己 的喜好选择解答方法。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7 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9 页“练习十八”第1、2 题。( 第 2 题重点

43、练习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练习时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 )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快和你的同桌说一 说吧!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 66618( 个) 6 个12 个18 个 人 123 数 11 6 28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符号本节内容的有趣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成为所有 学生的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 8 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教材第78 页例 5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知 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 中首先出示了一些橘子,然后提

44、出“可以装满几袋?”这样的数学问 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难点在于橘子的个数不是正好装满3 袋,最 后还剩下 1 个橘子,为此可以让学生圈一圈以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知识前,学生已经多次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只是这次的问题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学习本节知识 时,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装满”这个词的意思,对于解决本节所学知 识相当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会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连减问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教

45、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激趣导入】 原来有 18 只小鸡,先跑了2 只,又跑了 2 只,你知道还剩几只 小鸡吗? 解决这个问题应怎样列式?(18 22) 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 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 【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 (1) 课件出示例 5 情景图,观察、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1:有 28 个橘子, 9 个装一袋。 生 2:问题是求“可以装满几袋”。 (2)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 谁先来汇报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 1:我们是把 9 个橘子圈一圈,圈了 3 个圈,还剩 1 个,所以 28

46、个橘子, 9 个装一袋,可以装满3 袋,还剩 1 个。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生 2:我们是用减法算出来的。装 1 袋用了 9 个, 28 个橘子减 9 个,还剩 19 个;再装第 2 袋,又用了 9 个,又要减去 9 个,还剩下 10 个;再装第 3 袋,又用了 9 个,又要减去 9 个,剩下 1 个。所以可 以装满 3 袋,还剩 1 个。 板书: 999 28 19 10 1 可以装满 3 袋,还剩 1 个。 (3) 检验。 师:怎样可以检验我们解答的结果正不正确呢? 生:每袋装 9 个, 3 袋一共是 99927( 个) ,再加剩下的 1 个,就是 28 个。 2比较、总结解答方

47、法。 计算连减时,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 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 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交流、汇报解答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 页“练习十八”第37 题。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圈一圈和连减法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 题。大家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解答方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2) 999 28 19 10 1 可以装满 3 袋,还剩 1 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有用的数学 信息,分析数

48、学问题,学会在小组中探讨问题,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 主人,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 9 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8184 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复习内容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 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本课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又是对全单元知识的整理和提炼。重点是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 加) 和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减 ) 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 100 以内加减法的知 识,但由于本单元内容较多,学生极易遗忘,这次的“整理和复习” 是对学过的知识的巩固。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 退) 位口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 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进一步掌握100 以内加减法的知识, 体会其实际意义。 3通过合作,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