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05650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 以内的退位减 法,分类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 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 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 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

2、口算和 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 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 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 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 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 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 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 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 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

3、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 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 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 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 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 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 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4、”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 握 100 因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 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 据整理的关系; (5)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 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书写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一、教学内容 1. 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

6、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 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 认识七巧板,并学会 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二、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 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 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4.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的能力。 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就这个单元的练习来说,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涂色的、有统 计同类图形个数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 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

7、的,等等。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的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限于时间关 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学内容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联系上学期的进位加法,用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在学生探 究和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想加法算减法。新加入筛选信息的例题,其他与往 年一致。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一、教学内容 1. 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 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分

8、两段编排: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00 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 要教学: 1. 数数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 数数的经验。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 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 以内数的顺序。 2. 数的组成,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 以内的数是以“一”为计数单位, 以“十”为计算单位,在 1120 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 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9、再有这部分内容基 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 位数的基础。 3. 计算,会计算整十加减一位数。 4. 培养估算意识 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 100 以内数的认识仍然是从数概念的 几个方面来认识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 20 以内数的认识又有所 不同。因为它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十进位、比较 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 及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10、 角,1 角=10 分。 2.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 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解 决就可以了,当然找出所有答案就更好了。因此,大家可以从教材上看 到,每个孩子只找到了一种答案。小精灵的话提出了答案其实是不只 一种的。 在具体练习时,可以配的练习是P59 练习十三的第4、5 题,其实 可以广开思路,只要应用这种策略的都是可以的。我们限于教材都是 呈现的与人民币有关的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100 以内的加减法(一) 一、教学

11、内容 100 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 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一定要加以 重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正因为它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我们加强了算理的理解, 这一点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在我具体介绍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 教材安排了 3 个小节,共 8 个例题, 第七单元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本单元只教学简单 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 排列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的排列规律,仅限于简单的:循环出现的、等差数 列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规律就可以了, 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的意识,而不是在于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