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0277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姓名 _ 1、几年前,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 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 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 色固体 。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 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 色固体是: 氧化钙、氢

2、氧化钙或碳酸钙。 大家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白色 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 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气体燃烧, 产生黄色火焰并伴 有浓烈黑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 气体是 (2) 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 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 固体不是碳酸钙 (3) 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 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23 滴。 溶液变红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 固体是氢氧化钙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

3、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下水道堵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管道通 ” 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某同学 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 管道通 ” 中物质的成分请与该同学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 管道通 ” 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呈银灰色铝与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打开一盒管道

4、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在玻璃片上,放置一会儿 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 触摸试管外壁 向步骤 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 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加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均呈 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 管道通 ” 时,先将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

5、加入白色固体 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B产生大量气体C反应放出大量热 D气体燃烧后,火焰成淡蓝色 3、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右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 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 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 高温 2 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 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 和黑色粉末B 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 中可能有 CO2, 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乙组认

6、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只含有。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 分 为 :, 中 浓 硫 酸 的 作 用 是:。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取少量黑色粉末B 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 的稀盐酸 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 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

7、保的缺陷,请指出来。 4、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 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 一定不是 (1)_ O2 Fe2O3、C 无色气体A 高温 黑色粉末B 无色气体A 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 灼热氧化铜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 甲同学的结论:A 是氯化钡溶液。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_ 。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 于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_ 溶液, 观察

8、到的明显现象是(4)_ 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 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观察到C 中产生气泡, D 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 写出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_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 (6)_ _。 5、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 验探究。 步骤 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 说明 Na2CO3溶液显 _ 性; 步骤 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

9、最终有白色沉 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 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 (选填答案: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 步骤 3 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NaCl Na2CO3; NaCl CaCl2和 NaOH; NaCl Na2CO3和 NaOH ; 实验验证 (提示: 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 CaCl2溶液 猜想成立 反思评价 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 明猜想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_。 6、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

10、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 如题 18 图所示 (已知: CaCl 2溶液呈中性, CaCl2 +Na2CO3=CaCO3 +2NaCl)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 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 Ca(OH) 2溶 液呈 _(填“酸性” 、 “碱性”或“中性” ) ; (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 中含有的溶质有_(酸碱指示剂除外) ; (3)丙同学根据反应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 Ca(OH) 2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

11、 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酸碱指示剂除外)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 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 7、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2Na2S4+O2+2H2O=8S +4NaOH。 【实验资料】 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 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取碳酸钠、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 1 所示, 夹持装置已略去) ,制得 Na2S4, 反应为 4N

12、a2CO3+12S+X 2Na2S4+2Na2S2O3+4CO2, X 的化学式为 , 蘸有浓 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 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 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 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 2 所示) 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 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 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 按照 - 再重复实验2 次, 3 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

13、论】根据第1 次实验数据,计划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 到 0.1%) 【反应与评价】若实验过程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 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答案: 1、 【猜想假设】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CaO + H2O = Ca(OH)2; 【实验探究】乙炔(或C2 H2 ) ;没有气泡产生;酚酞;放热 4、 5、碱;A;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红色不消失;红色消失无法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7、 (1)O2;吸收 CO2和 Na2S4受热产生的有毒气体 H2S; (2)试管内液面上升,有色固体 产生;(3)4:5; (4)20.9;若未放置一段时间,结果将偏小,原因是第一步反应消耗了试 管中空气中的氧气,若不静置第二步反应中氧气含量偏低,则测量结果偏小。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