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关键政策部署。文件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动力,围绕粮食安全、防返贫、乡村治理等关键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我们可以感受到,不断变化的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复杂环境和历史任务,始终不变的是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念兹在兹的“为民初心”。铺好“改革破局”的“发展基石”,以“守正创新敢为先”的勇气推进土地制度变革。202
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围绕“三块地”做出重要部署。在承包地方面,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使其能够安心规划长期农业生产。在宅基地改革上,文件严守“禁止城镇居民下乡购房”底线,防止资本无序侵占农民权益,同时积极探索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推动乡村资源合理利用。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聚焦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充分享受土地增值收益。通过这些举措,破除农村要素流动的阻碍,让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活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领悟“中央一号文件”时不能“刻舟求剑”,要结合理论和实
3、际、中国和世界、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深入思考,领略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和因时制宜的“中国方案”。既要知道“一号文件”的重点要求,又要分析为什么“一号文件”会有这样的部署,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变”与“不变”中深刻领悟“中央一号文件”的根本内涵。筑牢“底线思维”的“稳固防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守护粮食与脱贫成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O文件首次将“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核心路径,强调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结合”,推动粮油作物整乡整县增产,并且强化耕地保护,严厉打击“大棚房”等违法占地行为,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
4、渡期的最后一年,文件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关注易地搬迁户的后续扶持,强化产业就业帮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时间考验,真正做到脱贫不返贫,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防返贫这两条“生命线”。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政策含义,强化政策解读,做细工作指导,不断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排查预警返贫风险,精准落实帮扶举措,切实防止返贫致贫。“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奋力擘画“村强民富”画卷。锻造“基层治理”的“坚实利刃”,以“刮骨疗毒除顽疾”的决心破除形式主义沉痛。针对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清理整合政务应用程序”“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
5、义”,通过清单化管理和网格化治理“多格合一”,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数据报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中。在移风易俗方面,综合治理高额彩礼、打击婚托诈骗等举措,直击农村社会痛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中央一号文件”中饱含的“为民初心”,深刻理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核心要义,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前线”,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引路子”“出点子”“橹袖子”“铺路子”,守护好农民朋友的“钱袋子”,当好农民朋友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同他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切实帮助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用自己
6、的“奉献指数”换取农民朋友的“幸福指数”,以“为民初心”奋力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为引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不断擦亮青春底色、锤炼责任担当、诠释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把“乡村振兴幸福图”绘进基层、绘成现实。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春为岁首,农为行先。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二个“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党员干部要在基层一线,深刻领悟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任其
7、职、尽其责,深耕乡村建设、深悟乡村治理、深研乡村发展。现将个人心得体会如下:一是以知促行为基础,践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理念。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基层干部要对标对表,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核心、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做到熟记于心、了然于胸。要深刻把握文件提出的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针
8、对性。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如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要结合文件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耕地保护、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用好中央一号文件这份乡村振兴“宝典”,做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三懂”干部。二是以调研助推为关键,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农业现代化水平如何?农村改革进展怎样?农民增收渠道是否通畅?这些答案只能到现场去看、到基层去找。“产业兴旺”作为
9、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发掘本地资源禀赋。作为基层干部,要围绕文件提出的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重点任务深入调研。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主动走到群众家里知冷暖、走到田间牧场看收成,用心感受民生、用脚步丈量民情,把真实情况摸清摸透摸准。尤其要深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推动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铭记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富民,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三是以服务为民为根本,践行永恒不变的为民情怀。中央
10、一号文件强调,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永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坚定决心。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公仆”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聚焦民心所向、民意所向,以点带面撬动群众力量,做到民事民解、民事民议,形成以上率下、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要结合文件提出的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持续整治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的要求,引导农民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
11、坚成果。要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奋斗目标,及时总结群众工作的经验、汲取草根乡土智慧,干好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把真情投入到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实事当中、把精力花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干事创业中,画好干群关系“同心圆”,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四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践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文件明确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要以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质增效。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要健全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征程承载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