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374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强化突破21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专题.doc.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强化突破21 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 专题集训一 1.苯胺为无色液体,还原性 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常用硝基苯与 IL 制备苯胺: N() 2 + 3IL - 14-C- +211?()。其部分装置及 有关数据如下: 沸点/ c密度/g ? mL 1 溶解性 硝基苯210.9 1.20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储 苯胺184.4 1.02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瞇 乙瞇34.60. 71不溶于水,易溶于硝基苯、苯胺 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C 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及硝基苯,再取下恒压滴液漏斗,换上温度计。 打开装置 A、B 间活塞,向

2、A4 4 力口入酸生成比,向B 屮通入比一段时间。 点燃 B 处的酒精灯,加热,使温度维持在140 C 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关闭装置A、B 间活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生石灰。 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继续加热,收集182? 186 C 憾分,得到较纯苯胺。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 。 (2) _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o A.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b进从 a岀 B.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C.装置 A 中应使用锌粉,有利于加快生成山的速率 D.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若实验屮步骤和的顺序颠倒,则实验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4) 蒸懈

3、前,步骤屮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 (5)有学生质疑反应完成后,直接蒸馅得到苯胺的纯度不高,提出以卞流程: 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萃取,在碱性溶液屮又生成苯胺被有机溶剂反萃 取,这种萃取一反萃取法简称反萃。实验中反萃的作用是_ : 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収分液时,应注意适时放气,其目的是 解析:步骤中收集182? 186 C 镭分,得到较纯苯胺,反应时温度计需测量苯胺蒸气 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三颈烧瓶出气口附近。(2)A.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 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该实验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 a进 b 115, A 错误; B.用硝基苯与出制备苯胺,

4、反应温度为140 C,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 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B 正确; C.装置 A 为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使用锌粉,虽有利 于加快生成出的速率,但固液无法分离,无法控制反应速率,C错误; D.由于沸石的多孔结构, 液体变气体会逐步释放,防止突然迸发,所以沸石能防暴沸,D 正 确。(3)若实验中步骤和 的顺序颠倒,则实验装置屮的空气无法排除,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且生成的苯胺被 氧气氧化。 (4)生石灰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苯胺有碱性,与生石灰不反应, 所以蒸饰前加入生石灰,能除去反应屮生成的水。(5)苯胺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苹 取,去除了一

5、部分不溶于水的朵质,在碱性溶液中又生成苯胺被有机溶剂反萃取,又去除了一 部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杂质,实验中反萃能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有利于蒸憎提纯;在分液 漏斗屮进行萃取分液时,适时放气,减小漏斗内的压强,使漏斗内外压强一致,防止液体喷出 造成安全事故。 答案: (1)三颈烧瓶出气口附近(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 AC (3) 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生成的苯胺被氧气氧化 (4) 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5) 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 有利于蒸馄提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减小漏斗内的压强 , 使 漏斗内外压强一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H2SO4

6、卜 noNO2 : - 50 ? 60 C 水溶 液 A NaOII 溶液+乙瞇 萃取芬液 II 11,0 AIK0 a 主要副反应: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 冇关数据和性质如下表 : 物质 熔点/ c 沸点/ c密度/g? cm-3 溶解性 苯 5. 5 800. 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5. 7210.91.205难溶于水 间二硝基苯893011. 57微溶于水 浓硝酸831.4易溶于水 浓硫酸3381.84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取 100汕烧杯,用 20 ml,浓硫酸与 18汕浓硝酸配制混合酸,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 屮; 把 18 mL(15.84 g)苯加入 A 中; 向室

7、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合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 60 C 下发生反应 , 直 至反应结束;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 NaOH溶液、水洗涤并分 液; 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然后倒入蒸僧烧瓶,弃去CaCl2,进行 蒸憎 纯化,收集 205? 210 C 憎分,得到纯硝基苯18 go 回答下列问题: (1)图屮仪器 C 的作用是 配制混合酸时,能否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并说明理由: (3) 为了使反应在 50? 60 C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 _ o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A 中液体就是粗硝基苯,粗硝基苯呈黄色的 原因是 _ o (4

8、) 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_ o (5) 在蒸馅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140 C,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 冷凝管的原因是 _ o (6)_ 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o 解析: (1)由仪器的结构特征分析,仪器C 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为冷凝回流。(2)浓 硝 酸与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 可 能导致液体迸溅。 (3)因为反应在 50? 60 C下进行,低于水的沸点,可以利用水浴加热。反 应后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O2 (或硝酸)等杂质,使粗硝基苯呈黄色。(4)先用少 量 水洗除去浓硫酸和浓硝酸,再用氢氧化钠除去

9、溶解的少暈的酸,最后水洗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 钠以及生成的钠盐。 (5)硝基苯沸点高,用空气冷凝与用水冷凝相比效果几乎无差异,且直形 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可能发生炸裂,所以选用空气冷凝管。(6)苯完全反 应生成硝 基苯的理论产量为(15. 84X123/78) g ,所以硝基苯的产率为18 gF (15. 84X123/78) gX 100%=72. 06%。 答案: (1)冷凝回流 (2)不能,液体易暴沸飞溅 (3) 水浴加热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沏2(或硝酸)等杂质 (4) 洗去残留的 NaOH 及生成的钠盐 (5) 硝基苯沸点高,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对能发生炸裂 (6) 72. 06% (或 72%或 7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