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396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2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docx.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一以黄土高原为例 (限时 :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8 ?怀化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 回答1?2题。 1.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进行炉灶革新,提高 能源利用率 A.B. C.D. 1. B 2.C 第1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图乙可知该 地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

2、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 流失。第2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 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薪柴林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 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2018?温州模拟)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 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吋关系。据此回答3?4 题。 3.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暈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2015105 0 截

3、 留 总 si- 5Q 1 历时 0 卜 ? ? ? ? z -_ - a 25 降雨 / “L z z r fO 75. O 50. 5.0 2 100.0降雨燃毫米) 面 积 比 例 %) 4.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 3.C 4. A 第3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 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故C项正确。笫4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

4、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 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 利于水土保持。 (2018 ?宜吕模拟)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园,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 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 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园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 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t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4月 C. 11 月 6.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5、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I:壤被大量冲走 5. B 6.D 第5题,长江中上游地区6、7月降水量最为集中,所以6、7月锄草最易造成水土流失。 第6题,植被破坏后,表层土壤被坡面径流带走,土层变薄,营养元素流失,所以茶园肥力下降。 (2018 ?山西4月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 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 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7?8题。 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7.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屮,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6、A.土壤厚度增大B. 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 B. 7月 D. 4月和11月 常绿马足次生京丛牛肝地阔叶林松 林灌丛 .8.5.2.9.6.3O 1 1 1 o o O 土 壤 右 机 质 A 址 (%) C. 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 土壤肥力提高 8.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的变化 C. 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 7.C &D 第7题,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 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稈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 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

7、质组成,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 增大了。第8题,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的是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2018 ?湖南十三校联考)红碱淖屈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 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下图为我国北方局地某工程建设信息图。读图,回答9? 10题。 图例 省界 市界 河流及淹向 因水库 煤矿区 红織沖(湖泊) 9.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原因包括 ()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太阳活动频繁水库截留水源矿区大量引水冬季结冰矿区采煤 渗漏 黃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A.B. C.D. 10.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

8、是() 节能减排,防治酸雨、雾霾开发水电,减少煤量节约用水,适度开发迁出人口,减轻环 境压力 A.B. C.D. 沙 / 风 C/. 、 、 、 - 一 肃 ,/1 、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交 廿 榆林市 一丫黄土高、原 : 、 西 安市 III 内蒙古自治区 ;2009年 建) ?鄂尔多斯市 9. B 10. A 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在流入红碱淖湖泊的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水库能够截留水 源,使湖泊水位下降。该地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由于矿区开采需要大量引水,以及矿区采煤渗漏, 使得红碱淖湖泊水位下降。全球气候变暧对湖泊水位下降影响不大,湖泊水位下降与太阳活动、冬季结冰 无关,黄河全

9、流域调配水资源使得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不会出现湖泊水位大大下降的情况。故B项正 确。笫10题,该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红碱淖湖泊水位下 降,因此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适度开发,故A项正确。 11.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封沙育草,涵养水源 B.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 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 B 为大小兴安岭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为三江平原地区,应改善湿地;为阴山北部,禁 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为黄土高原,应植树种草,涵养水源。 二、

10、非选择题 12. (2018 ?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 ( 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 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待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屮任选一项,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方案,并阐明选择该方案的 理由。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年等降水量

11、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降水的分布特点。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 自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人的地区降水多,所以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第(2)题,根 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 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的侵蚀强度变化曲线,分四段( 降水量在300 mm 以下、300?450 mm、450? 600 mm、大于600 mm)来描述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第(3) 题,根据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看出 甲地降水量超过450価,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 Z间;再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 系示意图来看,降水量超过450 mm的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故甲地釆用方案2合 理;降水量在300

12、?450 mm之间的地区,植被生长条件差,侵蚀强度大,故乙地采用方案1合理。 【答案】(1)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 mm时, 森林 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 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 和森林覆盖率增大 ) 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 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 (3)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

13、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inni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 上 壤 侵 蚀 (ukm ? 年 ) 10() )0 30 100 25 100 20 100 15 100 10 100 5 100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年降水量 (mm) 廡 林 覆 盖 率 ( ) 80604020 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13. (2014 ?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

14、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屮 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 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笫(1)题,提収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 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來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 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

15、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第(2)题, 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 得出答案。 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 沙源裸露, 再加上多 风力强劲的西风, 故易起沙。 第(3) 题,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 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第(4)题,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 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 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血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 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 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 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