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543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4.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5.知道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6.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7.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同时结合受力分析解决综合的力学问题。 【知识网络】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S杠杆的平衡 条件: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 著分杠需 I三种杠杆彳费力杠杆 I等臂杠杆 有用功:我们所需要时功

2、。 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瞬卜功的总和。 定义: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I公式: ?= 【要点梳理】要点一、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 和阻力臂,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2.力臂的画法: (1)明确支点,用0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0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L(或LJ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要点诠释: 1?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L二F丄2;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 或力 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iU, FIF2O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Fi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 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 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锹、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 LI=L2,FI=F2GBD.无法判断 9.分别用定 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其中机

4、械效率最高的是() (不计绳 重和摩擦)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无法确定 10.小玉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200N的拉力在10s内将重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了lnu在这个过 程中() C B A A.仍然平衡在水平位置 C.不再平衡,B端下降 A.拉力所做的功是500J C.拉力做功的功率是60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二、填空 11.超市里有种手推车,如图所示,某顾客推着空车前进时,当前轮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 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 点,此时手推车可看成是 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把,这时支点是 _ 力杠

5、杆。 11题 12._ 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 _ , 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 _ 又可以改变_ , 若不 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n股绳子承担,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13._ 使用 _ 滑轮不省力, 但能改变动力的 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_ 杠杆。使用 _ 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_ 的杠杆。 14. (2016-鸡西模拟)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_ 杠杆(选填“省 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 为 _ No 15?机械效率是 _ 功跟 _ 功的比值,公式

6、 _ 由于 _ 总是存在的,所以 机械效率总_ 1。 16._ 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 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若绳子自由端向前移动的速度 为0. 6m/s,则物体在lmin内移 动的距离为_ nio 三、实验探究 17. (2016-莘县二模)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 细线和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1) _ 在实验过 程中,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口的为了 _ (2) _ 杠杆调节 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

7、挂_ 个钩码。 (3)小红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 “动力 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二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这 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_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18.下面是小聪和小明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甲乙17题丙丁 (1) _ 小聪和小明两人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时的情形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_ 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 (2)他们正确进行实验后,测出如下表中的数据,实验装置如图丙、丁所示。 物理量试验1 试验2 试验3 钩码重G/N 4 4

8、 6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 1 0. 1 0. 1 绳端拉力F/N 2.0 1.4 2.8 绳端移动距离s/m 0. 3 0. 5 0. 3 机械效率-1 67% 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_ 图所示的装置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_ 图所示的装置做 的实验,实验2的机械效率为 _ , 实验3的机械效率为 _ o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 。 比较实验1和试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计算 19.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 他在楼

9、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所用的滑轮每只2Kg, 每次将一袋50陶的水泥提升5叽(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 (2)每次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题 20.小明健身用的拉力器结构如图所示. 他用250N的拉力向下拉动拉杆,使20kg的配重块在2s内匀速升高 40cm。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g取10N/kgo求: (1)所拉配重块的重力; (2)2s内配重块运动的速度; (3)此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配重 20题 【答案与解析】 _、选择 1.【答案】A 【解析】A、用扳手拧螺丝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是省力杠杆;B、用天平称量药品

10、时, 天平属等臂 杠 杆;C、用用钓鱼竿钓鱼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用银子夹物品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A。 2.【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杠杆左端力的大小为G,力臂为8L;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 其作用力为6G, 力 臂为2L,则GX8LV6GX2L;故A错误; 在位置4挂2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2G,力臂为4L,则GX8L二2GX4L ;故B 正确;在位置4挂4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4G,力臂为4L,则GX8K4GX4L;故C错误;在位置6 挂2个相同的 钩码,其作用力为2G,力臂为6L,则GX8K2GX6L;故D错误。 3.【

11、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做功不一定多;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 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功 率、机械效率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D说法正确。因为功率就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答案】B 5.【答案】D 【解析】绳子股数是3.所以绳子末端的拉力 F=nf ,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nF-3X60N=180No 6.【答案】C 【解析】两种情景下对物体做有用功和总功一样多,起重机做的额外功多,机械效率低,但所用的时间少, 做功快,功率大。 7.【答案】C 【解析】本题利用杠杆

12、平衡条件公式计算,如图所示的杠杆,AO、B0的长度即为力臂长, 所以加相同重力G 时, OBX (G?+G) 0AX (Gi+G)所以不再平衡,B端下降 57%; 71%;低;增大提升的物重 【解析】(1)弹簧测力计在测重力时应竖宜方向使用,故选甲 c 0 3/77 (2)在实验1中,hLO.lm, SFO. 3m,所以厲 =丄二匕一=3,故实验1是用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的实验; 人 0.1m 实验2 中,h2=0. Im, s 2=0. 5m,所以吗 = 0.5m 0.1m 故实验2是用丁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的实验, 机械效率7A= = 他 = 4“ 皿 乂 57% ; W总 F2S2 1.47V

13、xO.5m c f ) 3加 实验3中,仏 =0.1加,山=0.3加,所以禺 = 一=3,故实验3是用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的实验,机爲0.1m 二I给二G也二6“x0.1? _?% % 尸角 2.8Nx0.3m 实验1和2中,提升重物相同,距离相同,只是滑轮组不同,尤其是动滑轮的个数不同,实验2 的机械效率 低于实验1,因此可得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越低; 实验1和3中,滑轮组相同,实验3提升的重物大于实验1,机械效率也更高,说明: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 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四、计算 19.【答案与解析】(1) m每袋水泥受重力

14、的大小为:G二mg二50kgX10N/kg二500N。 (2)做的有用功为:= Gh = 500Nx5m = 2500J o (3)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 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为:= Gh = 2kgxlQN/kgx5m = 100J; 则总功为:W总=W仃 +% = 2500J + 100J = 2600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二咗二型96.2%。 % 2600J 答:(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为500N。 (2)每次做的有用功为25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6.2%。 20.【答案与解析】(1)所拉配重块的重力:G = mg = 20kgxiON/kg = 200N; v f) 4 加 (2)配重块运动的速度:v =-= =0.2m/5 ; t 2s (3)拉力做的总功: % = Fs = 250Nx0.4m = 100J 拉力做的有用功:=Gh = 2007Vx0.4m = 80J , 拉力器的机械效率:=也=卫吐=80% % 100J 答:(1)所拉配重块的重力为200N; (2) 2s内配重块运动的速度为0.2m/s ; (3)此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 率 为80%。 械效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