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863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36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 - 3、汉乐府长 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 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 -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 的诗句是 9、写出崔颠黄鹤楼诗中的颈联10、崔颖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11 崔颠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12、崔颖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

2、远眺,引起 无限乡愁的景象是 13、崔颖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相同 意境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句子 14、 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即景取喻的诗句是 - - 。 15、 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 -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_ 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 高大的语句二 3?表现 泰 山 高 峻 既是攀登泰山极

3、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 的语句 )写出作者襟怀之浩 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6、 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 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7、 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 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春望 1 .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二 4. 5、望岳中( 归园田居 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 句; _ 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 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 的地 的语句

4、: 春望中( 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暴, 石壕吏 吏凶 1. 表明 捕 2.老妇口述生死, 暗 3.表明家无壮男, )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 老妇凄苦的语句: 含凄苦无奈的语句 凄婉可怜的语句: 4. 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 5.写老妇为保家庭请应役的语句二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 活力的语句 : 1.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耳名句综合运用 1.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应该是 - 2.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二 3.表达

5、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引 用 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 4. 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 : 5.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的诗句; _ 6.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二 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二 名著导读 (一)、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体裁)集,共10篇。 最初在莽 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旧事重题,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2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 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

6、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 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 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 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 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 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五猖会 ,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 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骆驼祥子 1、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

7、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 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 事。祥子与车 , 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o 2、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 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 吃苦耐劳 , 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 o但是 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 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

8、忍霸道的车主刘四,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 妞,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掘壬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5、 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 最终堕落 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 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 的深切同情 , 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6、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结构简单 刘四 _ (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本书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 品。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 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

9、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2 阅读感受- 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3、保尔形象评价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 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 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 ?柯察金,作品是奥 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生活教科 基 保尔是鼓舞人们战胜困难、不断革命的“良师益友”,他的崇高形象和革命题对广大 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5、保尔以自己的

10、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 的 一 生 应 当 这 样 度 a: _ ”这是保 尔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 6、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 时说:我们这 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创作出来的。 文言文 桃花源记 1、解释加点的的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1、。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 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

12、,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乙欣然规往 ,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答案 _ 二、成 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 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三、 用 原 文 语 句 回 答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4? 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 6 ? 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1 7? 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13、丄 8 ? 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 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8.桃花源中人为

14、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 写出。 9.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0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 目的?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 的。 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如此”包括渔人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村中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作记 号的事。 12.请你用自

15、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1)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安宁、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富足、和乐。 五、 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态度)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 社会?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 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用意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 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 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

16、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六、 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写渔人的作用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短文两篇 1 ?有仙则名(就)(有名气) 2?有龙则灵(有灵气) 3.斯是陋室(这)(简陋的居室) 4?惟吾德馨(只)(品德高尚) 5?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 6?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7 ?可以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8

17、.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扰乱) 9?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身体) 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孔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课文理解题。 1?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 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

18、者称述 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了一种文体。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全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情 操。 3“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点拨: 4、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的用意何在? 5、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 主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 7、文章从哪三个角度表现了“陋室不陋” ? 8、 文章开头写山、写水,这与陋室有何关系? 用不高的山、不深的水比喻陋室,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陋室有了品德高尚的人

19、居住 就不觉得简陋了。作者运用类比论证,证明了全文的主旨。 9、 文章结尾列举诸葛亮的草庐、杨雄的亭子目的是表达作者的自况之意,作者以古代贤 人自比,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虽居陋室,却品德高尚,证明“陋室不陋”。 10、从正面写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表现环境之清幽宁静的语句是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胸襟的语句是 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喜爱的人该是很多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的爱好,和我一

20、样 的还有什么人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 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北宋朝哲学家。文中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洁身 自好的语句是 _ 2、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 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 _ 3、 爱莲说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全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 清白的品德。 4、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莲花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莲花? 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托物

21、言志,以莲花自喻,借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 表明 陋室铭文主旨的语句是 和情感。 6.爱莲说一文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 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 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象征君子美好的姿 质。 7.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用 “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 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8.爱莲说

22、第一段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 了描写。 本文还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托的是莲花的形象,言的是君子之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9、莲花是什么形象的化身?一一君子10、文中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有哪些? 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 12、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点拨 13、 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点拨 核舟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顺着、就着)(雕亥IJ) 5、舟首尾长约八分直奇(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

23、数。)(零数) 6、高可二黍连(大约)(上下)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起) 2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满)2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长而 窄) 二、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3、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个黄米粒左右。 4、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3、尝贻余核舟一(赠)4、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

24、测的句首语气词) 8、石青穆之(一种青翠色颜料)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i着咼咼的帽 子)10、如有所语(说话)1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12、佛印绝鏗弥勒(像)13、粧首昂视(举) 14、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曲) 16、珠可历历数也(分明可数的样子) 18、登听茶声怒(好像的样子) 15、迪右臂支船(同“屈”弯 17、左手倚一衡木(同“横”) 19、其船背稍墓(平) 20、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同“父”)21.钩画了了 , 其色墨(清楚明白)(黑) 5、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 6、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25、,神情与苏、黄不属。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部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庭坚不相同。 7、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8、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 9、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巧真是巧妙极了。 三、问题与理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介绍核舟内容的? 答2 _ 3、文中能概括王叔远高超技艺的- 5、 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 6、 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答: 7、 第三段描写

26、人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答: - 个词语是: 8、 上 文 具 体 描 写 了“ 船 头 ” 和 “ 舟 尾 ” 人 物 各 异 的 情 态 , 其 目 的 是 什 么 ? 答: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这样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答2 _ 作用是写 出了核舟的精细,突出了雕刻者技艺超群。 大道之行也 一、文学常识 1、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2、 _ 四书j 亲二 子 _ 贼 作 _ 大同: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 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 男有分,女有归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在

27、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课文理解 1、大道大同指什么?大道 _ 大同 _ 2、 总领全文的语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照应此句的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3、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4、“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5、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人人受到关爱(人不独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人人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 物物尽其用人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6、 大同

28、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 社会的生活风貌。 7、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是不满现实向往美好的理想,但是只是一种美好的空想。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奋斗仍有积极作用 三峡 - * 文学常识 二 、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 zhang) : 从侧面烘托L1I峰陡峭幽邃的一 句 :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12 、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八问题研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答:也暗含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 6、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

29、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 答2 _ 夏季 : _ 答谢中书书注释 山川1之(的)美 ,2古来(自古以来)3共谈(共同谈论、赞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4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5交辉(交相辉映) 。6青林(青葱 的林木)7 翠竹(翠绿的竹林) ,8四时(四季)9俱(全、都)备。10晓雾(早晨的雾)11 将(将要)12 歇(消散) , 猿鸟13乱(此起彼伏)鸣 ; 夕日欲14颓(坠落) ,15沉鳞(游 在水中的鱼)16 竞跃(竞相跳跃)。17实(确实)18是(这)19欲界(人间)之20仙都(神 仙生活于其 中的美好世界)。21自(从)康乐以来 ,22未(没有)复有能23与

30、(处) (参与,这里指欣赏)其24奇(奇山异水)者。 答谢中书书识记 1、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 , 字通明 , 南朝 齐、梁间 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号“华阳隐居” , 著有陶隐居集。题目中的第二个 “书”字的意思是信。“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 总 领 全 文 的 b、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的对偶句是 C、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d、 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丄 e、 文章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感慨收束

31、全文。 f、 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是2 _ 3、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 ; 景物形象由显而微 ; 景物状态由静而动 ; 时间交代由朝而么好处使山川 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5、“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 言表。 6、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

32、达作用。 缶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 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1解(脱)衣2欲虑要)睡 , 月色3入 (进)4户(单扇的门) , 5欣然(高兴的样子)起6行(散步)。7念(考虑,想到)无 与为乐8者(的人) ,9 遂(于是,就)10至倒)承天寺11寻(寻找)张怀民。怀民 亦未12寝(睡觉) ,13相 与(共同、一起)14步徹步)15于(在)16中庭(院里)。 庭下17如(像)积水18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 水中藻、若19交横(交错纵 横),2()盖(原来是)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33、21但(只是)少22闲人 (清闲的人)如吾两人者23耳(而已,罢 Tie 记承天寺夜游识记 1、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作者苏轼 ,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父苏洵 , 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2、 全文的线索是月色(或月光), 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的 要 素 是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 “歇” “颓”拟人 , 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特点是: 6、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比喻: 拟人 _ 反问

34、土 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7、 _ 主 旨句 _ 表 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 8、 请找出能表现苏轼和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说你选择他们的理由。 答:理由: b 、怀民亦未寝。理由: C 、相与步于中庭。理由: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o 理 由 :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的)伟观( 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当? 雄伟的景象)也。自既望(农历十六日) ?时)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不久) 渐近,则玉城雪岭际(连)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冲洗太阳),势 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35、(指这种景象)。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朦腫(战船)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 平地。倏尔(忽然、突然)黄烟四起,人物略不(一点也不)相睹, 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船)无迹,仅有“敌船”为(被) 火所焚,随波而逝(去)。 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舞动)旗标(举)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踩)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画花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 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但是)旗尾略不沾湿,以(凭)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满)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高)常时,而 僦赁(租用)看幕,虽(即使)席地不容闲也。 一、句子翻译 1.既而渐

36、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3、 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车马堵塞了路途,饮食等各种食用之物都比平时价钱加倍的高,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 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崩山一样。 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 著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 一词多义 很快的黄烟四面升起, 人彼此一点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轰然震响,声音如同 二、按原文填空。1? 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匸 势变化多端

37、句子是 2、第一段在写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时,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来描绘的, - :_ 大雪三 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_ 六、 重点语句翻译 (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需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天五更过后, 我撑着一 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一人到湖心亭去看雪。 (2)雾淞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 上下下全是雪白。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 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

38、人两三粒 而已。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七、 课文内容理解 1、“大雪三日独往湖心亭看雪。”写了一具体写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 这一部分釆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 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 _ 一个 “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 图。 2、“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9、 ?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 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显示了天空、云层,山 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4、“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 何作用 ?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 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秋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 “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6、哪些动词表现

40、作者的“痴”?“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 情? 拿、拥、往、看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 格。 7、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朿全文? * 作者引 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 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 获颇大,印象极深。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 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9、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

41、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 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10、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 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感情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 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古诗鉴赏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42、小。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 联想到将来登岳。 答案 _ 答案 _ 答案 _ 首联是,颔联是,颈联是,尾联是O 答案 _ 答案 _ 答案 _ 它既是 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 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二 7、“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答案 _ 9、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