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865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生于忧患期末复习.docx.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 2009 山东济宁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 乃复 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 曰: “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诵:背 诵。方:正在。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 止。喧:遗忘。引:拿来。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 其母引刀裂其织 9.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是之后

2、,孟子不复喧矣。:从此 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 分) 裂:割断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 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 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1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 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2011: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 15 题。(15 分) (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3、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 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 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 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 “, 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 ;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 乎? ”狐丘丈人曰 善

4、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心做不到呢。 【译文】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 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 糊 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 ; 俸 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 “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 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 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 这种事连尧、 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注仆:对自己的谦 称。 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 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 下层。尧,舜其

5、尤病诸: 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 说: “爵位咼的 , 人们会嫉妒他 ; 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 1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必先苦其心志()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仆闻之(听说) (4)官大者,主恶之(讨厌,厌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 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15?阅 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 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

6、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 点? 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舜发于吠亩之中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难甚至痛苦的磨练番 (2011 真题)绥化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 14 题。(共 11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

7、福也。” 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1)牺牲: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衡: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11 ?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何以战?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 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 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

8、,死于安乐中的 “ _ , _ ”。(用原句 回 答)(3 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 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2 分) 【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 14?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 谈 谈你的理解。 (2 分) ?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 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2007 年盐城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 题。(14 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9、后作;征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 孟子 )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 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 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 殖,然后连房夸 IJ 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 而来, 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 自 齐东野语 ) 注:血指:伤指夸(ku) 取:割取郭 索:急竞爬行的样子殒:死亡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 分) (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2) 入则无法以家拂士同“弼”,辅佐 (3 ) 江南蟹

10、雄,螯能敌虎匹敌、对抗 (4) 悉可俯拾完全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一个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译文: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 它们 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 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 括为:趋炎附势者没有好下场。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卒章显志。 *16 ? 短文先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 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 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 重要性,接着又从反

11、面论述死于安乐 , 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 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17. 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 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示倒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示 例 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2007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 题。(10 分) 9、孟子是战国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儘家经典著 作。(1 分) 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 论点: (2 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格言联璧中有一 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 1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 帝王

12、心怀忧危 , 就能任贤受谏 ; 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 单说明。 (2 分)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 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13、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 能够增加人的才能。 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 认为其中的 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 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3 分) 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 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 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 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