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会流动.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6192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社会流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看待社会流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社会流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社会流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如何看待社会流动 特征码 rTfDfgzNAcDVNXZtmqQn 如何看待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一般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 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例如通过农民起义从被统 治阶级变成统治阶级,这一借阶级上的转变。或从一种社会地 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例如女性从封建时期男人的附属地位, 到现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的转变。或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 业的转变,例如从保险销售成为教师的职业转变。这样的过程 叫做社会流动。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而社会流 动的分类又有两种: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一般多见于 阶级流动,职位的升迁,社会地位的上升下降等。而水平

2、流动 多见于地域间的流动,如从北京出差到 x 藏。 1、家庭因素。家庭对于个人的社会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 现代社会而言,这样的影响一方面是表现在子承父业上,例如 家庭成员中大多数人从事教育工作,那么自然希望子女也从事 相关工作,或者子女子在就业时也会有这样的选择倾向,书香 门第,医学世家等等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则更多表现在通 第 2 页 过让子女受到良好教育来支持子女的职场发展。 2、教育因素。对于当代社会而言,一个人无论出身于什么阶层, 一旦他无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获得被这个社会所承认的人力资 本,那就意味着他可能很难获得一个良好的社会地位。从这个 意义上说,受教育程度对人的社会阶层以及

3、阶层的流动都是具 有重大影响的。 3、社会发展因素。社会流动有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越上层的 位置就越难流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西方国家也不例 外。尤其是当经济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时,社会上层阶级的 一些工作岗位对人们的专业技能、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工 作能力等方面都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人们向上层阶级 流动的难度不断增加。 四、具体举措 1、动力机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法律手段保护劳动者合法 权益,促进农村劳动者的合理流动。 2、管理机制。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加快对户籍制度、就业和人 事制度的改革,同时以法律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 人口的流动,增加社会流动的活力。 3、产业结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时代 1.0 向知 识经济 2.0 转变,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创新创业经济,为流动 人口提供更多的岗位和流动机会,解除社会流动的后顾之忧。 4、教育分配。平衡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分配。教育资源的不公 第 3 页 平成为阻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面对城市薄弱地区之间,城 乡之间的教育不公的问题,应对症下药,对教育薄弱地区给予 人力和资金上的倾斜和支持,广泛普及基础教育,开展成人教 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