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2024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解题技巧.pdf(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第 1 计芝麻开门点到成功 计名释义 七品芝麻官,说的是这个官很小,就是芝麻那么小的一点. 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讲的是“以小见 大” . 就是那点芝麻,竟把那个庞然大门给“点”开了. 数学中,以点成线、以点带面、两线交点、三线共点、还有顶点、焦点、极限点等等,这些足以说明“点” 的重要性 . 因此,以点破题,点到成功就成了自然之中、情理之中的事了. 典例示范 例题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 r n C 都换成分数 r n Cn) 1( 1 ,就得到一个 如下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称来莱布尼茨三角形. 从莱布尼茨三角形可以 看出 r n x n r n nCCnCn 1

2、 1 )1( 1 )1( 1 ,其中 x . 令 22 1 )1( 11 60 1 30 1 12 1 3 1 nn n CnnC a , 则 n n alim . 分析一看此题,图文并举,篇幅很大,还有省略号省去的有无穷之多,真乃是个庞然大物. 从何处破 门呢?我们仍然在“点”上打主意. 莱布三角形,它虽然没有底边,但有个顶点,我们就打这个顶点 1 1 的主意 . 解将等式 r n x n r n nCCnCn 1 1 )1( 1 )1( 1 与右边的顶点三角形对应(图右),自然有 2 1 ) 1( 1 r n Cn 2 1 )1( 1 x n Cn 1 11 1 r n nC 对此,心算可

3、以得到:n =1,r =0,x=1 对一般情况讲,就是x = r+1 这就是本题第1 空的答案 . 插语本题是填空题,只要结果,不讲道理. 因此没有必要就一般情况进行 解析,而是以点带面,点到成功. 要点明的是,这个顶点也可以不选大三角形的 顶点 . 因为三角形中任一个数,都等于对应的“脚下”两数之和,所以选择任何 一个“一头两脚”式的小三角形,都能解出x = r+1. 第 2 道填空,仍考虑以点带面,先抓无穷数列的首项 3 1 . 解在三角形中先找到了数列首项 3 1 ,并将和数列 60 1 30 1 12 1 3 1 n a 中的各项依次“以点 连线” (图右实线) ,实线所串各数之和就是

4、an . 这个 an,就等于首项 3 1 左上角的那个 2 1 . 因为 2 1 在向下一 分为二进行依次列项时,我们总是“取右舍左”,而舍去的各项(虚线所串)所成数列的极限是0. 因此得到 n n alim 2 1 这就是本题第2 空的答案 .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以点破门”,这里的点是一个具体的数 3 1 ,采用的方法是以点串线三角形中 的实线,实线上端折线所对的那个数 2 1 就是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 三角形中的任何一个数(点)都有这个性质. 例如从 20 1 这个数开始, 向左下连线 (无穷射线) , 所连各数之和(的极限)就是 20 1 这个数的左上角的那个数 12 1 . 用等式表

5、示就是 12 1 140 1 60 1 20 1 链接本题型为填空题,若改编成解答题,那就不是只有4 分的小题,而是一个10 分以上的大题. 有关解答附录如下. 法 1 由 r n r n r n nCCnCn 1 1 1 )1( 1 )1( 1 知,可用合项的办法,将 n a 的和式逐步合项. 22 1 )1( 11 30 1 12 1 3 1 nn n CnnC a 1122 1 2 4 2 3 2 2 )1( 1 ) 1( 1 )1( 11 5 1 4 1 3 1 nnnn CnCnCnnCCCC 11 1 2 1 2 4 2 3 2 2 ) 1( 111 5 1 4 1 3 1 nnn

6、 CnnCnCCCC 11 2 2 2 ) 1( 1 3 1 3 1 n CnCC 11 1 )1( 1 2 1 n CnCnn)1( 1 2 1 2 1 法 2 第二问实质上是求莱布尼茨三角形中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倒数的和,即 23 1 2 4 1 3 0 2 ) 1( 11 5 1 4 1 3 1 n n n n n CnnCCCC a 根据第一问所推出的结论只需在原式基础上增加一 项 1 )1( 1 n n Cn , 则由每一行中的任一数都等于其“脚下”两数的和, 结合给出的数表可逐次向上求和为 2 1 , 故 1 )1( 1 2 1 n n n Cn a ,从而 2 1 ) 1( 1 2

7、 1 limlim 1n n n n n Cn a 法 3 (2)将 1rx 代入条件式,并变形得 r n r n r nCnnCCn)1( 11 )1( 1 1 1 取 , 1r 令 ,3, 2nn 得 1 2 1 1 2 2 3 1 2 1 ) 12( 1 3 1 CCC 1 3 1 2 2 3 4 1 3 1 ) 13( 1 12 1 CCC , 1 4 1 3 2 4 5 1 4 1 )14( 1 30 1 CCC 1 1 1 1 2 1 1 ) 1( 11 nnn nCCnnC 11 1 2 )1( 11 )1( 1 nnn CnnCCn 以上诸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1( 1 2 1

8、 nn an 2 1 说明以上三法,都是对解答题而言. 如果用在以上填空题中,则是杀鸡动用了牛刀. 为此我们认识到 “芝麻开门,点到成功”在使用对象上的真正意义. 对应训练 1如图把椭圆 1 1625 22 yx 的长轴 AB分成 8 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 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P1,P2, P7 七个点, 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P1F|+|P2F|+ +|P7F|=_. 2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P,Q 分别是侧棱AA1,CC1 上的点, 且 A1P=CQ , 则四棱锥B1A1PQC1的体积与多面体ABCPB1Q的体 积比值为. 参考解答 1找“点” 椭圆的另一个焦

9、点F2. 连接 P1F2 、P2F2 、 P7F2,由椭圆的定义FP5+P5 F2 = 2a =10 如此类推FP1+P1F2 = FP2 + P2F2 = =FP7 + P7F2 = 7 10 = 70 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本题的答案是70 的一半即35. 2找“点”动点P、 Q 的极限点 . 如图所示,令A1P = CQ = 0. 即动点 P与 A1 重合,动点Q 与 C重合 . 则多面体蜕变为四棱锥C AA1B1B,四棱锥蜕化为三棱锥CA1B1C1 . 显然 3 1 111 CBAC V V棱柱 . 111 CBAC V BBAAC V 11 = 2 1 于是奇兵天降答案为 2 1 .

10、点评“点到成功”的点,都是非一般的特殊点,它能以点带面,揭示整体,制约全局. 这些特殊点, 在没被认识之前,往往是人们的盲点,只是在经过点示之后成为亮点的. 这个“点”字,既是名词,又是 动词,是“点亮”和“亮点”的合一. 第 2 计西瓜开门滚到成功 计名释义 比起 “ 芝麻 ” 来, “ 西瓜 ” 则不是一个 “ 点” ,而一个球 . 因为它能够 “ 滚” ,所以靠 “ 滚到成功 ”. 球能不断地变换 碰撞面,在滚动中能选出有效的“ 触面 ”. 数学命题是二维的. 一是知识内容, 二是思想方法 . 基本的数学思想并不多,只有五种: 函数方程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划分讨论思想, 等价交换思想

11、, 特殊一般思想. 数学破题,不妨将这五种思想 “ 滚动 ” 一遍,总有一种思想方法能与题目对上号. 典例示范 题 1 对于 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 ,若满足( x 1)f (x) 0,则必有 A. f(0) f( 2)0( f (1)对应选项C,D (右图下拱曲线). 则满足条件 (x-1) f (x) 0. 探索本题涉及的抽象函数f (x),没有给出解析式,只给出了它的一 个性质: (x-1) f (x)0 ,并由此可以判定f (0)+ f (2) f (1). 自然,有这种 性质的具体函 数是很多的,我们希望再找到一些这样的函数. 变题以下函数f (x),具有性质 (x-1) f

12、(x)0 从而有 f (0)+ f (2) 2 f (1)的函数是 A. f(x)= (x-1)3 B. f(x)= (x-1) 2 1 C. f(x)= (x-1) 3 5 D. f(x)= (x-1) 2005 2006 解析对 A,f (0)= -1, f (2) =1,f (1)=0,不符合要求;对B,f (0)无意义; 对 C,f (0)= -1, f (2) =1,f (1)=0,不符合要求; 0 答案只能是D. 对 D, f (0)= 1, f (1) =0,f (2)=1. 且 f (x)= 2005 2006 (x-1) 2005 1 使得(x-1) f(x) =(x-1)

13、2005 2006 (x-1) 2005 1 0. 说明以 x=1 为对称轴、开口向上的函数都属这类抽象函数. 如 f (x)=(x-1) 12 2 m n ,其中 m,n 都是正 整数,且nm. 点评解决抽象函数的办法,切忌“ 一般解决 ” ,只须按给定的具体性质“ 就事论事 ” ,抽象函数具体化, 这是 “ 一般特殊思想 ” 在解题中具体应用. 题 2 已知实数 x,y 满足等式 3694 22 yx ,试求分式 5x y 的最值。 分析“最值”涉及函数, “等式”连接方程,函数方程思想最易想到. 解一(函数方程思想运用) 令 k x y 5 y = k (x-5) 与方程 3694 22

14、 yx 联立 消 y,得: 03625990)94( 2222 kxkxk 根据 x 的范围 3, 3x 应用根的分布得不等式组: 3 )49(2 90 3 036259990)49(9)3( 036259990)49(9)3( 0)36259)(49(4)90( 2 2 222 222 222 k k kkkf kkkf kkk 解得 2 1 2 1 k 即 2 1 5x y 2 1 即所求的最小值为 2 1 ,最大值为 2 1 . 插语解出 2 1 5x y 2 1 ,谈何易!十人九错,早就应该“滚开”,用别的思想方法试试. 解二(数形结合思想运用) 由 3694 22 yx 得椭圆方程

15、1 49 22 yx , 5x y k 看成是过椭圆上的点(x,y) , (5,0)的直 线斜率(图右). 联立 )5( 3694 22 xky yx 得 03625990)94( 2222 kxkxk 令 0得2 1 k ,故 5x y 的最小值为 2 1 ,最大值为 2 1 . 插语这就是“滚动”的好处,解二比解一容易多了. 因此,滚动开门,不仅要善于“滚到”,还要善 于“滚开” . 点评“西瓜开门”把运动学带进了考场解题. 滚动能克服解题的思维定势. 解题时, 要打破思维固化,在思想方法上要 “滚动”,在知识链接上要 “滚动”,在基本技能技巧上也要“滚 动” . 总之,面对考题,在看法、

16、想法和办法上要注意“滚动”. 对应训练 1. 若 动 点P 的 坐 标 为 (x,y), 且lgy , lg|x| , lg 2 xy 成 等 差 数 列 , 则 动 点P 的 轨 迹 应 为 图 中 的 ( ) 2.函数 y=1- 2 1x (-1 x0,a+2b+cac C.b2ac且 a0 D.b2ac且 a0 且 yx.选项 B 中无 x0 的图 像,均应否定;当x=yR+时, lg 2 xy 无意义,否定A,选 C 【点评】上面的解法中条件与选项一并使用,滚滚碰碰中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选项.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当 x0 且 yx 时,由 lgy+lg 2 xy =2lg|x| ,化简可得

17、(x+y)(2x-y)=0.y=-x 或 y=2x(x 0,y0). 2.【思考】分析各选项,仅解析式符号有区别.定义域中等号的位置有区别,所以拟从这两方面滚动着手 排除错误的选项. 原函数定义域为-1x0,a+2b+c0, f(1)=a+2b+c0,即 b2ac,故选 B. 【点评】在解题时易受题设条件的干扰,企图从已知不等式出发: 4b0)与连结 A(1,2),B(3,4)两点的线段没有公共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 参考答案 1. 6 9 2 命 sin2=sin2=sin2=3 1 ,则 cos2=cos2=cos2= 3 2 .、为锐角时,cos=cos=cos = 3 2 . co

18、scos cos= 6 9 2 27 8 . (注:根据解题常识,最大值应在cos=cos=cos时取得 ). 2.解析按常规 ,设椭圆中心为(x0,y0),并列出过已知点P的切线方程 ,联立消参可求得椭圆方程. 若借极限思想,将点椭圆视为椭圆的极限情况,则可简化运算过程. 已知 e= 5 2 ,则 a2=5b2.设长轴平行于y 轴且离心率e= 5 2 的椭圆系为 (x+ ky 22 ) 3 5 ( 5 1 ) 3 2 ,把点 P(- ) 3 5 , 3 2 看做当 k 0 时的极限情形(点椭圆 ),则与直线l:2x-y+3=0 相切于该 点的椭圆系即为过直线l 与“点椭圆”的公共点的椭圆系方

19、程: (x+ 0)32() 3 5 ( 5 1 ) 3 222 yxy 又所求的椭圆过(1,0)点 ,代入求得 =-3 2 . 因此所求椭圆方程为x2+ 5 2 y =1. 点评将点椭圆视为椭圆的极限情况处理问题,减少了运算量 ,简化了运算过程. 3.解析若按常规 ,需分两种情况考虑: A,B 两点都在椭圆外; A,B 两点都在椭圆内. 若借用补集思想则避免了分情况讨论,使计算简洁 . 设 a 的允许值的集合为全集I=a|a R,a0,先求椭圆和线段AB 有公共点时的取值范围. 易得线段AB的方程为y=x+1,x 1,3, 由方程组 12 2 3 1 2 22 22 xxa xy ay x 得

20、 ,x 1,3, a2 的值在 1,3内递增 ,且 x=1 和 x=3 时分别得a2= 2 9 或 a2= 2 41 ,故 2 9 a2 2 41 . a0, 2 23 a 2 82 . 故当椭圆与线段AB无公共点时 ,a 的取值范围为0 2 82 . 第 4 计关羽开门刀举成功 计名释义 关羽不同于诸葛. 诸葛是智星,靠着扇子;关羽是武士,用的大刀. “过关斩将”用这大刀,“水淹七军” 用这大刀 . 数学上的“分析” 、 “分解”、 “分割”等,讲的都是刀工. 关羽的“切瓜分片”是什么意思?切者,七刀也, 分者,八刀也!再难的数学题,经过这七刀、八刀,最后不就粉碎了吗! 典例示范 例 1 如

21、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E、P分别是 BC、A1D1 的 中点, M、N 分别是 AE、CD1 的中点, AD=AA1=a,AB=2a. ()求证:MN面 ADD1A1; ()求二面角PAED 的大小; ()求三棱锥PDEN的体积 . 分析这是个长方体,而“长”正好是“宽”和“高”的2 倍, 这正是“关羽开门”的对象:用刀从中一劈,则分成2 个相等的正方体. 对于正方体,我们该多么熟悉啊! 有关线段的长度,各线段间的位置关系,我们都了如指掌. 解取 D1C1的中点 Q ,过 Q 和 MN 作平面 QRST. 显然, M、N 都在这平面里. 易知 QN 和 SM都平行于平面BC

22、C1B1 MNBCC1B1MN面 ADD1A1(证毕) . 插语 其所以这么简单, 是因为我们对正方体熟悉. 正方体从何而来, 感谢关羽的大刀之功. 以后的() 和(),都可转化到正方体里进行(从略). 【例 2】 设 p0 是一常数,过点Q(2p,0)的直线与抛物线y2=2px 交于相异两点A、B,以线段 AB为直 径作圆 H(H 为圆心) . ()试证:抛物线顶点在圆H 的圆周上; ()并求圆H 的面积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 . 【分析】() AB 是圆 H 的直径, 欲证抛物线的顶点在圆上,有如下各种对策:( 1)证|OH|= 2 1 |AB|. (2)证|OA|2+|OB|2=|AB|2

23、 (3)证 AOB=90 ,即 OAOB,等 . 显然,利用向量知识证 OBOA ? =0,当为明智之举. 【解答】()当 ABx 轴时,直线AB的方程为x=2p,代入 y2=2px;y2=4p2,y= 2p, |AB|=|y1-y2|=4p. 显然,满足 |OQ|= 2 1 |AB|, 此时 Q、H 重合 ,点 Q 在 H 上 . 如直线 AB与 x 轴不垂直,设直线AB:y=tan(x -2p), x= p y 2 2 ,代入: y=tan p y 2 2 -2ptan .即 tan y2-2py-4p2tan =0. 此方程有不同二实根y1y2, y1+y2=tan 2 p ,y1y2=

24、-4p2. OBOA ? =x1x2+y1y2= p y p y 22 2 2 2 1 ? +y1y2= 2 4 4 16 p p -4p2=0. OBOA ,故点 O 仍在以 AB为直径的圆上. 【分析】()为使圆面积最小只须圆半径取到最小值,为此不可避免的要给出直径AB 之长的函数表达式, 直观上我们已可推测到当ABx 轴时,弦AB之长最短 (这就是论证方向),为此又有多种途径: (1)用直线的点斜式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关于x(或 y)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写出|AB|2 的函数 式,再用二次函数或均值不等式的知识求其最值. (2)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关于参数t 的一

25、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写出|AB|2= (t1-t2 ) 2 的函数表达式,再依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求其最值.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长,但都须牵涉到两个变量x,y,以下我们推荐,利用投影公式得出的|AB| 函数式,只牵 涉一个变量 . 【解答】()直线AB的倾角为, 当 =90时, H 的半径为2p,SH=4p2. 当 90时,不妨设 0, 2 ),则 pp p p p yyyy p p p yyyy p yyxx AB 422 4 tan 1 sin 2 16 tan 4 sin 1 4)( tan 2 cos2 1 cos2 |)(| cos2 | cos | | 2 2 2 2 21 2

26、21 2121 2 2 2 121 ? 综上,|AB|min=4p, 当且仅当=90时,(S H)min=4p2,相应的直线AB 的方程为: x=2p. 别解:由( 1)知恒有 AOB=90 . |AB|2=| 22 |OBOA = 2 2 2 2 2 1 2 1 yxyx 2x1x2+2p(x1+x2) 2x1x2+4p 21x x . y1y2=-4p2,x1x2= 2 2 2 2 1 4 22 p p y p y ? 于是 |AB|2 16p2,| AB|min=4p. 当且仅当 x1=x2=2p 时, S H=4 p2. 【点评】斧子开门,只要你说要进去,直接在墙上打洞最直接了. 对应

27、训练 1.已知函数 f(x)=a1x+a2x2+a3x3+ +anxn,nN+,且 a1,a2,,an 构成一个数列an,满足 f(1)=n2. (1)求数列 an的通项公式,并求 1 lim n n n a a 之值 . (2)证明 0 3 3ln 5 5ln 旁白才子一看,发现是个错解,于是有以下的评语. 评语学了导数可糟糕,杀鸡到处用牛刀,单调区间不清楚,乱用函数比大小. 解二作差比较法 2 2ln - 3 3ln = 9 8 ln 6 1 6 9ln8ln 32 3ln22ln3 0 旁白才子一看,答案虽是对的,但解题人有点过于得意,因此得到以下评语. 评语解题成本你不管,别人求近你走

28、远,作差通分太费力,面对结果向回转. 旁白大家听才子这么说,纷纷要求才子本人拿出自己的解法来,于是有了以下的奇解. 奇解 2 2ln 3ln 3 = 9ln 8ln 1 3 3ln 2 2ln 5 5ln 5 5ln 2 2ln 3 3ln 旁白大家一看,十分惊喜,但对解法的来历有点奇怪. 于是才子有了如下的自评. 自评标新本来在立意,别人作商我作积,结果可由心算出,不用花费纸和笔. 旁白这时,上面那位提供解法一的人有点不服气:难道“求导法”就不能解出此题吗? 才子回答:当然能!不过需要“统一单调区间”,请看下解 正解f (x) = x xln f(x)= 2 1 x ln x e 4 4ln

29、 5 5ln 3 3ln 2 2ln 5 5ln 旁白大家一看,齐声说妙,要求才子再评说一下. 于是又有了下面的奇文. 评语因为数 3 比 e 大,单调区间从3 划,数 4 也在本区间,故把数2 搬个家 . 【例 1】 已知向量 a=( 3 ,1),b 是不平行于x 轴的单位向量,且ab= 3 ,则 b= ( ) A( 2 3 ,2 1 ) B (2 1 , 2 3 ) C.( 4 33 4 1 , ) D (1,0) 【特解】由|b|=1 ,排除 C;又 b 与 x 轴不平行,排除D;易知 b 与 a 不平行,排除A.答案只能为B. 【评说】本解看似简单,但想时不易,要看出向量b 与 A(

30、2 1 2 3 , )是平行向量,一般考生不能做到. 【别解】因为 b 是不平行于x 轴的单位向量,可排除C、D 两项 . 又 ab= 3 ,将 A 代入不满足题意,所 以答案只能为B. 【评说】本题通过三次筛选才得出正确答案,思维量很大 ,到 A、B 选项时还需动手计算,真是淘尽黄沙 始是金啊! 【另解】设 b=(cos,sin ),则 ab=( 3 ,1)(cos,sin)= 3 cos+sin= 3 sin(60+)= 2 3 在 区间( 0,)上解得:=60. 故 b=( 2 3 2 1 , ). 【评说】本题涉及解三角方程,并确定解答区间,这不是一个小题的份量. 【错解】选 A 者,

31、误在 ( 2 1 ) 2 1 2 3 , a, 选 C 者,误在 | ( 4 33 , 4 1 ) a|=1. 选 D 者,没有考虑到(1,0)与 x 轴平行 . 【评说】本题三个假支的设计,其质量很高,各有各的错因,相信各有各的“选择人”. 对应训练 1.若奇函数 f(x)在(0,+)上是增函数 ,又 f(-3)=0,则x|x f(x)3 或 -33 或 x0)的草图 (如图( 2)),x、f(x)均为 R上的奇函数 ,x f(x)为偶函数 ,不等式 x f(x)0,且 g(-3)=0, 则不等式f (x)g(x)0. F(x)在 R上为增函数 . F(-x)= f (-x)g (-x)=-

32、f (x)g (x).=-F(x). 故 F(x)为(-,0)(0,+)上的奇函数 . F(x)在 R 上亦为增函数. 已知 g(-3)=0,必有 F(-3)=F(3)=0. 构造如图的F(x)的图象,可知例 3 题解图 F(x)kMA=0; kMN(1-a) 2 1 B.log(1-a)(1+a)0 C.(1-a)3(1+a)2 D.(1-a)1+a1 【思考】本题关键点在a,我们一个特殊数值,作为本题的模特. 令 a=2 1 ,各选项依次化为:() A 2 1 3 1 2 1 2 1 B. 0 2 3 log 2 1 C 23 2 3 2 1 D. 1 2 1 2 3 显然,有且仅有A是正

33、确的,选A. 【点评】本题是一个选择题,因此可以选一个模特数代表一类数,一点动众. 你还需要讲“道理”吗? xy 2 1 log 为减函数, log 2 1 2 3 1log 2 1 0,B不对; x y) 2 1 ( 也是减函数, 1 2 1 2 1 0 2 3 ,D不对;直接计算,C 也不对;只有A 是对的 . 【例 2】已知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y=f (x)恒不为零,同时满足:f (x+y)=f (x)f (y),且当 x0 时, f (x)1, 那么当 x1 D.00 时, f (x)1,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 当 x0. 由条件: f (-x)1, 故 x0,由图( 2)知 g(x)

34、bc0, 且 a、b、 c 成等差数列,试证明: c ? ? b ? ? a 1 , 1 , 1 不能组成等差数列. 4.求证:抛物线y= 1 2 12 x 上不存在关于直线y=x 对称的两点 . 参考答案 1正难反收,先解决k 为何值时,直线可以垂直平分该抛物线的某弦,再求它的补 集,设弦两端点为A(x1, y1), B(x2, y2), 那么 : . 1 2121 21 21 2 2 2 1 2 2 2 1 2 1 yyxx yy kxxyy xy xy AB 设直线 l:y-1=k(x-1)垂直且平分AB, 则 kAB= k 1 , 设 AB 之中点为 M(x0, y0), y1+y2=

35、2y0, y0= 2 k , 又由 y0-1= k(x0-1),得 x0= kk y1 2 1 1 1 0 , 而 M 在抛物线内部. y 2 0 0, -2,在(0, 2 )内 y=sinx 为增函数,必sinsin0, 由条件: sin (cos -2) +cossin=0. .1 sin sin cos2 cos cos+cos2,这是不可能的. 故不能成立,必有bc0 矛盾 . c ? ? b ? ? a 1 , 1 , 1 不能组成等差数列. 4.假定抛物线y= 1 2 1 2 x 上存在关于直线y=x 对称的两点A(a , b)与 B (b, a). kAB= -1, 知 ab.

36、有: 1 2 1 1 2 1 2 2 ? ? ? ? ? ? ? ? ? ?ba ? ? ? ? ? ? ? ? ? ?ab -: b-a =2 1 (a+b) (a-b). ab, a+b=-2 代入: -2-a= 1 2 1 2 a . 即a2+2a+3=0. 此方程无实根,故所设符合题设条件的点A(a, b) ,B (b, a)不存在 . 也就是抛物线y=2 1 x2-1 上不存在关于直线y=x 对称的两点 . 第 9 计瞎子开门伸手摸缝 计名释义 命题人本来为解题人设计了“题门”,即所谓题目的入口处.但对“瞎子”来讲,他不是在看,而是用手去 摸 .在摸的过程中,他没有能力关心整个大门,

37、而只是关心这个门的门缝.如果遇上了门缝,他便将手伸到 门的后面,轻轻地把门闩拉掉,题门也就随之开了. 典例示范 例题 已知不等式 log 2 11 3 1 2 1 2n n,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整数, log 2 n 表示不超过 n 2 log 的最大整数 设数列 n a 的各项为正,且满足 1 1 1 ,)0( n n n an na abba , ,4,3,2n ()证明: log2 2 2n b b an , ,5,4,3n ; ()猜测数列 n a 是否有极限?如果有,写出极限的值; ()试确定一个正整数N,使得当nN 时,对任意b0,都有 5 1 n a 分析此题有3 扇门,即

38、题问() , () , () .用手去摸,发现()是个门缝,因为()最轻 便:一是“猜” ,二是“写出” (不要求说道理). 于是,可以把手伸到()的后面,把()当作门闩抽掉. 解因为 0 N 时,都有 5 1 n a 插语(), ()已破,题门大开,回师攻()形势更好. 解问题简化为 已知: log 2 11 3 1 2 1 2n n 1 1 n n n an na a 求证: log2 2 2 nb b an 插语先抓住求证式,其右边的分母中有变量 log 2n ,顺藤摸瓜,找到已知式中的 log 2 n ,不 过它却在“分子”上.至此,快摸到问题()的“门闩”. 续解式变为 n ab n

39、b an 2 1 2 log 2 11 2 log21 得式 n aan 2 1 log 2 111 . 插语式即为题()的门闩. 以下用式与式连接,从式中变出 n a 1 . 续解由式得 nana an a nn n n 111 11 1 得式 naa nn 111 1 依次令 n=2,3,4,得 2 111 12 aa3 111 23 aa naa nn 111 1 两边相加得 naan 1 3 1 2 111 1 代式 n n 2 log 2 11 3 1 2 1 于 得 log 2 111 2 1 n aan .这就是要证的式. 从而证得式: log2 2 2 nb b an ,即问题

40、()得证. 插语变为,用的是分析法.变、为,用的是综合法. 条件(,)不等式()的证明,经常利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两边夹攻. 评论本题是一道难度很高的压轴大题,“伸手摸缝”的策略,改变了命题人原来设定的解题顺序,即 从()到() 、再到()的一般顺序.从而使得易解的()成为该大题的“题缝”. 对于最难的题(),仍然采用了中间突破的办法,成功的关键也是从中找到了题()的题缝: n aan 2 1 log 2 111 ,实际上,不等式的证明中,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接头处,正是问题的题缝. 对应训练 对以上例题第()问改为如下的问题: 已知不等式 log 2 11 3 1 2 1 2n n , 其中 n

41、 为大于 2 的整数, log 2 n 表示不超过 n 2 log 的最大整数 设数列 n a 的各项为正,且满足 1 1 1 ,)0( n n n an na abba , ,4,3,2n ()设f(n)= n 1 3 1 2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bnf b an )(1 ; ()求证: log2 2 2 nb b an , ,5,4,3n ; 参考答案 分析本题的() 、 ()问,显然第()问比第()问容易.因此我们可以先解第()问,这 时必需把第()问的结果当作已知题门从后面拨开. 解(): 由已知不等式 log 2 11 3 1 2 1 2n n 得 bnf b an )(1 ,

42、5,4,3, log2 2 log 2 1 1 2 2 n nb b bn b 解(): 设 n nf 1 3 1 2 1 )(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 ,5,4,3, )(1 n bnf b an ()当n=3 时,由 bf b a a a a a a )3(1 1 2 2 3 3 1 3 3 3 3 1 1 2 2 2 3 , 知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n=k( k3)时,不等式成立,即 bkf b ak )(1 ,则 , ) 1(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 1( )1( 1 bkf b b k kf b bbkfkk bk

43、 b bkf k k a k k ak ak a k k k k 即当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知, ,5,4,3, )(1 n bnf b an 插语数学归纳法证题,在k 到 k+1 之间,存在着一个“题缝”.从 k 正推,属综合法;由k+1 反推, 属分析法 .“题缝”就藏在综合与分析的“接头处”.从考场策略上讲,若在“接头处”遇上困难,可用“因 为所以”的模糊法把前后的“裂缝拉拢”,以便逃脱阅卷人的苛求. 说明这里的解答,把()放在()的前面,只是“草纸”上的思考顺序.真正在试卷上答题时, 仍应把第()问的解答放在前面,除非对()没有解出. 第 10 计聋子开门慧眼识钟

44、计名释义 一群人到庙里上香,其中有一个聋子,还有一个小孩. 上香完毕,发现小孩不见了.半天找不到影子后,大家来“问”这聋子.聋子把手一指,发现小孩藏在大钟 底下,而且还在用手拍钟.大家奇怪,连我们都没有听见小孩拍钟的声音,聋子怎么听着了呢? 其实,大伙把事情想错了,聋子哪里听到了钟声,只是凭着他的亮眼,发现大钟底下是好藏小孩的地方. 聋子的直觉感往往超过常人.数学家黎曼是个聋子,据说, 他所以能创立他的黎曼几何,主要受益于他 的超人的直觉看图. 为了增强直觉思维,建议大家在解数学题时,不妨装装聋子,此时,难题的入口处,可能闪出耀眼的灯光. 典例示范 【例 1】若(1-2x)2008 = a0+

45、a1x+a2x2+a 2008 x2008(x R), 则 (a0+a1)+(a0+a2)+(a0+a3)+(a0+a2008)= (用数字作答 ) 【 思 考 】显 然a0=1, 且 当x=1 时 , a0+a1+ +a2008=1, 原 式 =2008a0+a1+a2+ +a2008 =2007+(a0+a1+a2008)=2007+1=2008. 【点评】本例的易错点是:必须将2008a0 拆成 2007a0+a0,否则若得出2008+1=2009 就错了 . 【例 2】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有下述命题: 若 f (x)是奇函数, 则 f (x-1)的图象关于点A ( 1,0

46、) 对称;若对 xR, 有 f (x+1)= f (x-1), 则 f (x)的图象关于直线x=1 对称;若函数f (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 对称,则f (x)是偶函数;函数f (1+x)与 f (1-x)的图象关于直线x=1 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 为. 【思考】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原点右移一单位得(1,0) ,故 f (x-1)的图象关于点A(1, 0) 对称,正确;f (x)= f(x+1)-1= f (x+2),只能说明f (x)为周期函数,不对;f (x-1)右移一单位得f (x)直 线 x=1 左移一单位得y 轴,故 f (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即为偶函数,正确

47、;显然不对,应改为关于 y 轴对称 .例如设 f (x)=x, 则 f (1+x)=1+x, f (1-x)=1-x,两图象关于y 轴对称 . 【点评】本例的陷沟是: 容易将 f (1+x)与 f (1-x)误认为 f (1+x)=f (1-x),这是容易鱼目混珠的地方, 而后者 才是 R 上的函数f (x)的图象关于直线x=1 对称的充要条件. 【例 3】关于函数f (x)=2x-2-x (xR).有下列三个结论:f (x)的值域为R; f (x)是 R上的增函数;对 任意 xR, 都有 f (x)+f (-x)=0 成立,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注: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 上). 【解

48、答】由 y x x 2 1 2 (2x)2-y2x-1=0. 关于 2x 的方程中,恒有=y2+40.y R 真 . y1=2x, y2= x 2 1 都是 R上的增函数,y=y1+y2=2x-2 x 也是 R上的增函数,真. f (-x)=2 x -2x = -(2x-2 x )=-f (x), 当 xR时,恒有f (x)+f (-x)=0(即 f (x)为 R上的奇函数 ) 真 . 【点评】高考试题中的小题,已出现了多项选择的苗头,其基本形式如本例所示,多选题中的正确答 案可能都是,也可能不都是,还有可能都不是(这种形式多反映在选择题中,其正确答案为零个).由于许 多考生的思维定势是以为多选题只有“不都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