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2381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期末优选】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1word版含答案.doc.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一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下列措施不对的是 () A.大力发展氢能源B.充分利用太阳能 C.使用含碳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 是吸热反应B.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 反应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C.放热反砬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D.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 3.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浄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 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 世界先进

2、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原料来源广易燃烧、热值高储存方便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B.C.? D.? 4.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 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的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e+O2=BeO AH= 564.3 kJ/mol B.Be(s) +|o2(g)=BeO(s) AH=+564.3 kJ/mol C. Be(s)+|o2(g)=BeO(s) AH=-564.3 kJ/mol D. Be(s)+|o2(g)=BeO(g) 564.3 kJ 5.下列

3、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s)+CuSO4(aq)=ZnSO4(aq)+Cu(s) AH=-216 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 成物总能量 B.若一定条件下,A=B AHAW2B. AH,AW2 法计算 B.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 D. AH3=AH,-AH2 = -110.5 kJ/mol ) c. AH,=AH 2 D.无 13.含1 mol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kJ。下列屮 和热 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aq) + 2HCl(aq)=BaCl2(aq)+2H2O(1) AH= + 114.6 kJ/

4、mol B.Ba(OH)2(aq) + 2HCl (aq)=BaCl2(aq)+2H2O(l) 14.6 kJ/mol CBa(OH)2(aq) + HCl(aq)=|BaCl2(aq) + H2O(l) AH= 57.3 kJ/mol 化合物燃烧热/kJ/mol化合物燃烧热/kJ/mol 甲烷891.0正丁烷2878.0 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 内院2221.5异戊烷3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正戊烷的燃烧热小于3531.3 kJ/mol B.稳定性:止丁烷异丁烷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15

5、60.8 kJ/mol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二、非选择题 ( 本 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 (4分)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请冋答下列问题: 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 关反应为: CH4(g)+CO2(g)=2CO(g)+2H2(g) AH= +260 kJ/mol 已知:2CO(g) + O2(g)=2CO2(g) AH=-566 kJ/mol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 (6分)己知某反应A(g) + B(g)#C(g) + D(g)过程屮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6、示, 回答问题。 该反应是 _(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该反应的AH= _ kJ/mol(用含卜 2的代数式表示 ) ,1 mol气体A和1 mol气 体B具脊的总能量比1 mol气体C和1 mol气4本D具有的总能量( 填 “一定高” “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 19. (14分)己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l) H= -285.8 kJ/mol H2(g)+|o2(g)=H2O(g) AH=-241.8 kJ/mol C(s)+|o2(g)=CO(g) H= -110.5 kJ/mol C(s)+O2(g)=CO2(g) A/=-393.5 kJ/m

7、ol 冋答下 列问题: (1)_ 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H2的燃烧热为 _ , C的燃烧热为 _ 。 (3)燃烧10 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 。 (4) CO的燃烧热为 _ ,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0. (8分)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 系如阁所示 (阁中的A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下阁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1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_ P和Cl2 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15的AH3= _ , P和 Cl2步反应生成lmolPCl5的A/4 _ AH3( fi “

8、大于”、“小于”、或“等 于”)。 21. (10分)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K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这两步 的 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第二步反应是_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判断依裾是 (2)1 mol NH4 +(aq) 全部氧化成NO2_(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HJ(aq)+1.502 (g) 1r A/Z=-273 kJ/mol NO2 (aq) +2H* (aq) +H2() (1) 反皮过程 ( 第一步反应 ) 能 量 N() 2( aq)+0.5O2(g) r AZ/=-73 kJ/niol Vi 而( 叫) 反应过程 ( 第二 步反应 ) 22. (

9、10分)某种优质燃油由中、乙两种有机物混合而成, 甲、乙两种物质含有C、 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已知甲、乙及CO、出的燃烧热如 下: 取甲、乙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油23 g,在足量的O2中燃烧吋,放出的热量2 与混 合物屮乙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 _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甲) = _ , (乙)二 _ 。 (2)1 mol由甲、乙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放出 热 量2 876 kJ,则反应中生成CO _ mol。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训练一 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解析:目前全球能源还

10、主要依靠含碳物质的燃烧。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在幵 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下工夫。 答案:C 2.解析: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选项A、 B错误;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 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无关。选项C错误;任何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 的变化。 答案:D 3.解析:水是广泛的氢能来源,但是氢气储存不方便,制备时要消耗大量能源。 答案:A 4.解析:根据题意,1 mol Be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 (l 000+9) mol = 564.3 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

11、书写规则,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可知A 错误 ; 放出热量的反应,A/符号为“一”,B错误;的单位应该是“kJ/mol ”, D错误。 答案:C 物质甲乙 CO H2 燃烧热/kJ/mol1 3665 518283 286 5.解析:AH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 性越好,B物质更稳定,B错误;燃烧热是1 mol该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C 项错误;在 稀溶液中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才放出57.3 kJ热量,D项错 j天。 答案:A 6.解析:为了减少热量散失,HC1和NaOH应有一方过量,取HC1和NaOH 溶液 不能用同一个量筒。 答

12、案:D 7.解析:*C4H10?4CO2?8NaOim /7(C4Hio) = gXO.l LX 5 mol L _I=yT mol, 所以丁貌的燃烧热为产kJ = i6g kJ/mol。 l6 mo1 答案:A 8.解析:根据生成物总能量和反应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 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 反应物总能量;等量H2在0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比生成H2O(1) 放出的能量少;同 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 所以该反应的A/相同。 答案:C 9.

13、解析: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一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所以一286 kJ/mol=436 kJ/mol +(|)X498 kJ/mol2 (O H),解得 (O-H)=485.5 kJ/mol。 答案:A 10.解析: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 A错;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C错;1 molCH4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才是甲烷的燃烧热,D错。 答案:B 11.解析:由燃烧热的定义可知A正确;由于反应CO与02生成CO2为放热反应, 则CO2分解为CO和O2是吸热反应,B正确;由盖斯定律知A/3 = A/1-AH2, C错误,D正

14、确。 答案:C 12解析:本题考查AW的比较,解此类题目可依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相减得AH 的 差值。再根据所得方程式热效应的特点进行比较。由题干所给方程式相减可得4Al(s) + 2Fe2O3(s)=4Fe(s)+2Al2O3(s) H=AH1处。所得反应为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it AH,-AH20,则AHIAH2。 答案:B 13.解析: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每生成lmolH2O,放出热 量57.3 kJ。 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判断,B、C符合题意。 答案:C 14.解析:由题意可知:C(s) + O2(g)=CO2(g) “=393.5 kJ/mol H2(g)+|o2

15、(g)=H2O(I) AH= 285.8 kJ/mol CH3COOH(1) + 2O2(g)=2CO2(g)+2H2O(1) AH= 870.3 kJ/mol X2+X2即得: 2C(s) + 2H2(g)+O2(g)=CH3COOH(l)AH= 488.3 kJ/mol。 答案:A 15.解析:C2H2(g)+joiOe2(g)=2CO2(g) + H2O(l) /= 1 300 kJ/mol, 当有10 mol电子转移时, 生成1 mol液态水,生成2 mol CO2(O=C=O),其 中含8mol 碳氧共用电子对,放出1 300kJ的能量。 答案:D 16.解析:由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异

16、丁烷,可推得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异戊烷,A 正确;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越不稳定,B正确;C项中,乙烷应为lmol, 且生成的水应为液态;D项,通过比较如甲燒和乙綻燃烧数值,应是氢的质量分数越大, 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B 17.解析:利用盖斯定律求未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将第1个反应X2+第2 个反应 得: 2CH4(g)+O2(g)=2CO(g)+4H2(g); AH= 46 kJ/mol 答案:2CH4(g) + O2(g)=2CO(g)+4H2(g) -46 kJ/mol 18.解析:由于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于产物放出的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的給变大于零,

17、从图像中看出反应物的能量低,产物的能量高,该反应一定为吸 热反应。 答案?吸热EE2一定低 19.解析:(1)所有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均为放热反应。 (2)燃烧热为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 C 的燃烧热为393.5 kJ/mok (3) 2 放=; 10 气 -iX285.8 kJ/mol=l 429.0 kJ0 2 g mol (4)由一可得,CO(g)+|o2(g)=CO2(g) /= 393.5+110.5 = 283.0(kJ/mol), 故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 答案? (1) (2) 285.8

18、 kJ/mol 393.5 kJ/mol (3) 1 429.0 kJ (4)283.0 kJ/mol CO(g) +|o2(g)=CO2(g) AH= -283.0 kJ/mol 20.解析:(1)产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就等于反应热,结合图像可知,PC13 和反应物P和Cl2的能量差值为306 kJ,因此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P(s)+Cl2(g)=PCl3(g) AH= 306 kJ/mol。 (2)根据盖斯定律求得:AH3=-399kJ/mol,且AH3 = AH4,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起 始物质、最终物质有关。 3 答案:(l )Cl2(g) + P(s)=PCl3(g

19、) AH=-306 kJ/mol (2)-399 kJ/mol 等于 21.解析:(1)由题意知,NHt第一步氧化为NO7,第二步NO7氧化为NO7, 第二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 (2)1 mol NHz;全部氧化成NO2_时,放出273 kJ的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NHt(aq)+|o2(g)=NO7(aq) + 2H +(aq) + H2O(l) /=273 kJ/mol。 答案:(1)放热AH=-73 kJ/mol(或反应的总能量人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 _ (2)NH4(aq)+$O2(g)=NO2 (aq) + 2H (aq) + H2O(1) 273 kJ/mol 22.解析:(1)当x=1.0时,燃油全部是乙, n(C)= 5 5lS kJ/mol=0-201 7 mo1 23 a 则M( 乙)= 0 2017 & mol=114g mol,M = 114o 当又=0时,同理可得A/r( 甲)=46。 (2)1 mol混合物完全燃烧应放出热量 1366“5 518 RJ = 3442 kJ,实际放出热量 (2)2 2 876 kJ,所以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1)46 114 3 442 kJ-2 876 kJ 283 kJ/mol =2 mo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