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2387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 (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二九年十二月 1 前言 为客观评价水电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工作绩效,指导有关 单位改进水电调度运行和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南方电网水电经 济运行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中调及以上调度机构及其调管的 水电厂(或集控中心) 。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制定、修订,并 负责解释。 本规范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晋柏、曾勇刚、李矛、唐红兵、李 崇浩、陈标、方彬。 - 1 -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 (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的各项统

2、计及评价的专业技 术指标。 本规范适用于南网总调、五省区中调以及总调和中调调管的水电 厂(或集控中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 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规范,鼓励使用本规范的相关单位及个人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规范。 GB 17621 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DL/T 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SL 250-2000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南方电网调 2008

3、15 号中国南方电网水库调度管理规定 - 2 - 3 总则 3.1为客观评价水电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工作绩效,指导有关单 位改进水电调度运行和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水 平,制定本规范。 3.2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3.2.1 导向性原则:符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节能减排政策导向, 明确工作努力方向。 3.2.2 先进性原则:客观反映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调度和运行水平, 向国内外先进水平看齐。 3.2.3 可行性原则: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技术可行,指标可 达,促进共同提高。 3.3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统计及评价指标内容覆盖水电调度 运行工作主要过程并包括最终绩

4、效。 3.4按照责任主体划分为电网调度机构和水电厂(或集控中心) 两类不同的对象,相应采用不同的统计及评价指标。水电厂指标侧重 评价来水预测、洪水调度、水情信息报送等方面的工作,电网调度机 构的指标侧重评价水电优化调度、水电吸纳等方面的工作。 4 水电厂指标 4.1 来水预测准确率 4.1.1 目的 评价水电厂在来水预测方面的预测水平和工作成效。 - 3 - 4.1.2 定义 在某一时段内,预测的平均入库流量与实际的平均入库流量相比 较的准确程度。按预见期分为年、月、周、日来水预测准确率。 4.1.3 计算公式 来水预测准确率 :%100)1( s ys Q QQ P 式中: Qy水电厂预测入

5、库流量; Qs水电厂实际入库流量。 注: (1)在预测来水大于实际来水2 倍以上时,来水预测准确率计算结果小于0, 这种情况下预测准确率按等于0 处理。 (2)对梯级水电厂,需要分别预测总入库流量Qy和梯级区间来水 Qqj,计算 周、月、年来水预测准确率时,为去除上一级电站(可能有多个电站)发电计划 调整对其入库流量预报的影响,计算时对预测入库流量值Qy进行修正: QyQck+ Qqj 式中: Qck上游梯级水电厂实际出库流量; Qqj预测的梯级区间流量。 4.1.4 数据来源 来水预测数据来自DMIS 系统(各水电厂报送的计划建议报表) , 来水实测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 4 - 4.

6、1.5 统计要求 (1)日来水预测准确率主要适用日调节及以下调节性能水电厂; 周、月、年来水预测准确率则主要适用季调节及以上性能水电厂。 (2)日来水预测准确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均按水电厂的总入库流 量进行计算。 (3)日、周、月、年来水预测准确率分别按日、周、月、年统计。 4.2 调洪优化增发率 4.2.1 目的 反映水电厂优化洪水调度所取得的电量增发效益。 4.2.2 定义 水电厂通过采取拦蓄洪尾、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等洪水优化调度措 施,增加水库的可发电水量所产生的增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的比值。 其中: (1)拦蓄洪尾的增发电量:水电厂在某场洪水泄洪过程中,在入 库流量大于满发流量的情况下,通过

7、预报提前关闸拦蓄洪尾,则从停 止泄洪开始,至本场洪水退至入库流量小于等于满发流量为止,期间 多拦蓄且被发电利用的水量所对应的发电量,即为拦蓄洪尾的增发电 量。 (2)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增发电量:汛期在保证水库大坝防洪安 全的前提下,经防汛主管部门批准或同意,水电厂通过动态控制汛限 水位,在未发生开闸泄洪的情况下,在本汛期内,库水位从原设计汛 限水位上升又回落至原设计汛限水位期间,利用超汛限水位的蓄水量 - 5 - 所发的电量,即为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增发电量。 注:为避免重复计算拦蓄水量,以上定义中明确了在未开启闸门 的情况下才计算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超蓄水量;凡是通过闸门控制增 加的蓄水(无论是

8、否超过汛限水位) ,均计入拦蓄洪尾的水量中。 4.2.3 计算公式 电厂调洪优化增发率:%100 )( 1 年 动态控制拦蓄洪尾 E EE B n i ii E 式中: n 全年发生洪水的场次数; i E拦蓄洪尾水电厂在第 i 场洪水中拦蓄洪尾的增发电量; i E动态控制水电厂在第 i 场洪水中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增发电量; E年水电厂的全年实际发电量。 E拦蓄洪尾、E动态控制的计算公式如下: T WTQQW E 弃满发入库 平均 拦发 拦蓄洪尾 )( 式中: W拦发水电厂拦蓄洪尾并用于发电的水量; 平均拦蓄洪尾全过程的平均发电耗水率; 入库 Q拦蓄洪尾期间的平均入库流量; Q满发水电厂的满发流

9、量; T 拦蓄洪尾全过程的时长(秒) ; W弃拦蓄洪尾期间再次开闸产生的弃水量。 - 6 - 动态控制汛限水位增发电量: T n i i W W E 1 平均 超蓄 动态控制 式中: W超蓄水电厂动态控制汛限水位期间超蓄且发电利用的总水量; n 库水位回落至汛限水位前重复利用库容进行调蓄的次数; Wi库水位回落至汛限水位前第i 次重复利用库容的调蓄水量; 平均动态控制汛限水位过程的平均发电耗水率。 W超蓄的具体计算的方法参见附录B。 4.2.4 数据来源 计算所用的流量、水位、耗水率、发电量均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4.2.5 统计要求 按逐场洪水进行统计。 4.3 水情数据合格率 4.3.1

10、目的 通过统计水电厂水情数据传送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评价水电厂(或 集控中心)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情况。 4.3.2 定义 水情数据合格率指水电厂的水位、雨量、流量等数据传送的合格 天数占评价总天数的百分比。 按水情数据的时间属性分为实时数据合格率、小时数据合格率、 日数据合格率和月数据合格率。 - 7 - 水电厂的水情数据合格率按月进行统计,采用实时数据合格率、 小时数据合格率、日数据合格率和月数据合格率四项的加权平均值。 其中,实时、小时、日、月数据合格率的定义如下: 实时数据合格率 :任一评价日内,电厂的可用测站数占其总测站数 的百分比即为该日的实时数据合格率,任一月的合格率为

11、月内逐日合 格率的平均值。其中, 测站不可用的定义如下 : (1)测站的实时水位、雨量数值出现错误; (2)坝上、坝下水位站实时数据缺数超过2 小时,其它水位测站 实时数据缺数超过6 小时;雨量站实时数据缺数超过24 小时。 小时数据合格率: 评价月内水电厂小时数据合格的天数占月总天 数的百分比。其中,任一日内小时数据不合格 的定义如下 : (1)水电厂的小时平均坝上水位、小时平均坝下水位、小时平均 入库流量、小时平均发电流量、小时平均弃水流量、小时平均出库流 量、小时发电量等小时数据出现错误; (2)水电厂的小时平均坝上、坝下水位数据缺数超过2 小时,其 它小时数据缺数超过6 小时。 日数据

12、合格率 : 评价月内水电厂日数据合格的天数占月总天数的 百分比。其中,任一日内小时数据不合格 的定义如下 : (1)水电厂的日降雨量、日平均入库流量、日平均发电流量、日 平均弃水流量、日平均出库流量、日末库水位、日发电量等日数据出 现错误; (2)上述日数据缺数超过10 小时。 - 8 - 月数据合格率:评价月内,按月数据是否合格相应取100% 或 0%。 其中,月数据不合格 的定义如下: (1)水电厂的月降雨量、月平均入库流量、月平均发电流量、月 平均弃水流量、月平均出库流量、月末库水位、月发电量等月数据出 现错误; (2)上述月数据缺数超过48 小时。 以下情况造成的水情数据缺数,可免考核

13、: (1)水电厂对水情系统进行正常维护,已按规定报检修申请且检 修时间不超过 6 小时; (2)电网调度机构进行水调中心站系统或通信通道的维护。 4.3.3 计算公式 水情数据合格率:%100)1 .05 .02 .02 .0( 月日小时实时 AAAAA 其中, 0.2、0.2、0.5、0.1 为实时数据合格率A实时、小时数据合格率 A小时、 日数据合格率 A日和月数据合格率A月的权重系数。其中: 实时数据合格率:%100 D d A 合格 实时 式中: d合格评价月内实时数据合格的(可用率大于98)天数; D 评价月的总天数; 小时数据合格率、日数据合格率计算公式同上,月数据合格率根据月数据

14、是 否合格直接取 100%或 0%。 4.3.4 数据来源 - 9 - 统计的实时、小时、日、月水情数据均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4.3.5 统计要求 按月统计。 4.4 计划报表合格率 4.4.1 目的 评价水电厂的运行计划建议报表的报送情况及完成质量,包括日、 周、月运行计划建议报表。 4.4.2 定义 计划报表合格率指水电厂的日、周、月计划建议报表在报送及时 性和内容正确性方面的合格程度。 其中,不合格报表的定义为:缺报、迟报或者内容出现1 处以上 错误的报表。 4.4.3 计算公式 计算计划报表合格率时,月、周、日计划报表合格率分别按0.2、0.2、0.6 的 权重系数进行加权平均统计,

15、即: 计划报表合格率:%1002 .02.06.0)( 月周日 qqqQ 式中: q日日计划报表合格率; q周周计划报表合格率; q 月月计划报表合格率。 其中,日计划报表合格率:%100 日报总数 合格日报数 日 T t q q周计算方法同 q日,q月按月报表是否合格取100%或 0%。 - 10 - 4.4.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 DMIS 系统 (各电厂在 DMIS 上报的计划建议报表)。 4.4.5 统计要求 按月统计。 4.5 水能利用提高率 4.5.1 目的 综合评价水电厂运行的节水增发成效。 4.5.2 定义 水能利用提高率:水电厂的实际发电量与考核发电量相比的提高 程度,用

16、节水增发电量占考核发电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考核发电量:评价期内水电厂按设计运行的理论发电量。 节水增发电量: 评价期内水电厂实际发电量与考核发电量的差值。 4.5.3 计算公式 水能利用提高率:%100 考核 蓄考核实际 E EEE 式中: E实际统计时期内水电厂的实际发电量; E 考核统计时期内水电厂的考核发电量; E蓄统计时期末与时期初库容差电量。 其中,水电厂考核发电量E考核的计算,按日调节及以下性能、季调节及以上 性能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算法计算,具体计算方法详见附录C。 4.5.4 数据来源 - 11 - 计算统计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4.5.5 统计要求 (1)日调节及以下水电厂以

17、日为时段单位进行计算;季调节及以 上水电厂汛期以日为时段单位计算,非汛期以旬为时段单位计算。 (2)按月、年统计。 4.6 弃水日平均负荷率 4.6.1 目的 反映水电厂弃水日的发电负荷率情况。 4.6.2 定义 统计时期内所有弃水日水电厂发电负荷率的平均值。 4.6.3 计算公式 %100 1 1max, n ii i N N n L 式中: i N水电厂在第 i 个弃水日的平均出力; Ni,max当日的最大出力。 注:如果 Ni,max大于装机容量,则按等于装机容量计算。如果计算的负荷率大 于 100% ,则按 100%算。 4.6.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4.6.5

18、统计要求 按月、年统计。 - 12 - 4.7 发电耗水率 4.7.1 目的 反映水电厂发电运行的能耗水平。 4.7.2 定义 统计时期内水电厂发出单位电能所消耗的发电水量。 4.7.3 计算公式 发电耗水率: E WE 式中: WE统计时段内的发电用水量; E该时期的总发电量。 4.7.4 数据来源 计算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4.7.5 统计要求 按日、月、年统计。 4.8 可用水量利用率 4.8.1 目的 反映水电厂在一定时期内可发电水量的利用程度。 4.8.2 定义 可用水量利用率指水电厂的实际发电水量与时段库容差之和占总 可发电水量的百分比。 4.8.3 计算公式 可用水量利用率:

19、%100 kf E W WW U - 13 - 式中: WE 水电厂在统计时段内的发电水量; ?W水电厂在统计时段期末与期初的库容差; Wkf水电厂在统计时段内的可发电水量。 其中, Wkf的计算公式如下: )( 321qqqEkf EEEWWW 式中: Eq1水电厂在统计时段的设备故障损失电量; Eq2水电厂在统计时段的调峰弃水损失电量; Eq3水电厂在统计时段其它原因导致的损失电量; 水电厂在统计时段内弃水计算日的平均发电耗水率。 4.8.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4.8.5 统计要求 按月、年统计。 5 电网调度机构指标 5.1 来水预测平均准确率 5.1.1 目的 评

20、价电网调度机构在水电来水预测方面的工作成效。 5.1.2 定义 来水预测平均准确率指省区电网调度机构对主要水电厂来水预测 - 14 - 的平均准确程度。 5.1.3 计算公式 来水预测平均准确率: n P P n i i 1 式中: n 水电厂的个数; Pi水电厂 i 的来水预测准确率,计算公式参见水电厂部分。 5.1.4 数据来源 来水预测数据来自DMIS 系统(水电发电计划报表) ,实测来水数 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1.5 统计要求 (1)采用各中调调管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水电厂,原则上调 管范围内每条流域应包括至少1 个水电厂。 (2)日、周、月、年来水预测平均准确率分别按日、周

21、、月、年 统计。 5.2 小水电发电量预测准确率 5.2.1 目的 评价电网调度机构在地区小水电调度发电计划管理方面的工作成 效。 5.2.2 定义 小水电发电量:本省区电网范围内的全部小水电发电量,包括地 调、县调调度以及趸售上网的能够监测和统计到的小水电电量。 - 15 - 小水电发电量预测准确率指小水电预测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相比 的准确程度。 5.2.3 计算公式 小水电发电量预测准确率:1100% ys s EE P E 式中: Ey预测的小水电发电量; Es实际的小水电发电量。 5.2.4 数据来源 小水电发电量预测数据来自DMIS 系统(中调上报的水电发电计 划报表) ,实际发电量

22、数据来自DMIS 系统(中调上报的调度日报) 。 5.2.5 统计要求 按月统计。 5.3 电网水能利用提高率 5.3.1 目的 综合评价电网水电调度的节水增发和经济运行水平。 5.3.2 定义 电网调度机构(包括总调及各中调)直调水电厂的实际发电量与 总考核发电量相比的提高程度。 5.3.3 计算公式 电网水能利用提高率:%100 ) 1 1 n i i n i iii E EEE 考核 蓄考核实际( - 16 - 式中: E i 实际水电厂 i 的实际发电量; E i 考核考核发电量; E i 蓄水电厂 i 统计时期末与时期初的库容差电量; n 水电厂的个数。 注:水电厂考核发电量E考核的

23、计算,应按日调节及以下水电厂、季调节及以 上水电厂分别采用相应的算法计算,计算方法详见附录C。 5.3.4 数据来源 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3.5 统计要求 按月、年统计。 5.4 水情数据合格率 5.4.1 目的 评价中调水调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情况。 5.4.2 定义 指中调水调自动化系统的水情数据传送的合格程度。 按水情数据的时间属性分为实时数据合格率、小时数据合格率、 日数据合格率和月数据合格率(各项数据合格率的定义参见水电厂部 分) 。统计时采用中调全部水电厂该项数据合格率的平均值作为中调水 调自动化系统该项数据的合格率。 中调水情数据合格率等于实时数据合格率、小时数据合格

24、率、日 数据合格率和月数据合格率四项的加权平均值。 5.4.3 计算公式 - 17 - 水情数据合格率:%100)1 .05 .02 .02 .0(月日 小时实时 AAAAA 其中, 0.2、0.2、0.5、0.1 为实时数据合格率A实时、小时数据合格率 A小时、 日数据合格率 A日和月数据合格率 A月的权重系数。其中: 实时数据合格率: n i i A n A 1 1 实时 式中: Ai 中调水电厂 i 的实时数据合格率; n 中调水电厂的个数; 小时、日数据合格率计算公式同实时数据合格率,月数据合格率根据月数据 是否合格取 1 或 0。 5.4.4 数据来源 统计的实时、日、月水情数据均来

25、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4.5 统计要求 按月统计。 5.5 计划报表合格率 5.5.1 目的 评价中调的水电发电计划报表的报送情况及完成质量,包括日、 周、月发电计划报表。 5.5.2 定义 计划报表合格率指中调的日、周、月发电计划报表在报送及时性 和内容正确性方面的合格程度。 其中,不合格报表的定义为:缺报、迟报或者内容出现1 处以上 - 18 - 错误的报表。 5.5.3 计算公式 计算计划报表月合格率时,月、周、日计划报表合格率分别按0.2、0.2、0.6 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平均统计,即: 计划报表合格率:%1002 .02.06.0)(月 周日 qqqQ 式中: q日日计划报表合格率

26、; q周周计划报表合格率; q月月计划报表合格率。 其中,日计划报表合格率:%100 日报总数 合格日报数 日 T t q q 周计算方法同 q日,q月按月报表是否合格取100%或 0%。 5.5.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DMIS 系统(中调上报的水电日、周、月发电计划 报表) 。 5.5.5 统计要求 按月统计。 5.6 弃水电厂平均日负荷率 5.6.1 目的 反映省区电网弃水水电厂的平均日发电负荷率情况。 5.6.2 定义 在统计日发生弃水的所有水电厂的日发电负荷率的平均值。 5.6.3 计算公式 - 19 - %100 1 1 max n i i i N N n L 其中, i N 为

27、发生弃水的第i 个水电厂在该弃水日的平均出力, max i N 为该电厂 当日的最大出力, n 为弃水水电厂的个数。 注:如果 max i N 大于装机容量,则按等于装机容量计算。如果计算的负荷率大 于 100% ,则按 100%算 5.6.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6.5 统计要求 按日统计。 5.7 调峰弃水损失率 5.7.1 目的 反映省区电网在水电弃水日的调峰弃水电量损失情况。 5.7.2 定义 水电厂在某弃水日的调峰弃水损失电量占该日总可发电量(实际 发电量加上调峰弃水损失电量)的百分比。 其中,调峰弃水损失电量是指水电厂在弃水日因参与电网调峰而 损失的电量称为

28、调峰弃水损失电量。 5.7.3 计算公式 %100 qt qt EE E S 其中: Eqt = Min Eqt1,Eqt2 - 20 - Eqt1= Nmax 24E Eqt2 = Wq / 式中: Eqt水电厂在弃水日的调峰弃水损失电量; E 当日实际发电量; Eqt1按实际最大出力计算的调峰弃水损失电量; Eqt2按实际弃水量计算的调峰弃水损失电量; Nmax当日高峰时段的实际最大出力; Wq当日弃水水量; 当日平均发电耗水率。 注:为避免水电厂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出力受阻而导致计算的调峰弃水电量 偏大的情况, Nmax取电网负荷 高峰时段 的实际最大出力,而非全天最大出力。 5.7.4

29、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7.5 统计要求 按日统计。 5.8 梯级水量利用率 5.8.1 目的 反映梯级可发电水量的利用程度,该指标是体现梯级优化调度效 益的一个方面。 5.8.2 定义 梯级水量利用率指梯级水电厂的实际发电水量之和占梯级总可发 电水量的百分比。 - 21 - 5.8.3 计算公式 梯级水量利用率:%100 )( 1 1 n i i kf n i ii E W WW U 式中: i E W梯级水电厂 i 在统计时段内的发电水量; i W梯级水电厂 i 在统计时段期末与期初的库容差; i kf W 水电厂 i 在统计时段内的可发电水量。 其中, i kf W

30、的计算公式如下: ii q i q i q ii E i kf EEEWWW)( 321 式中: i q E 1梯级水电厂 i 在弃水日的设备故障损失电量; i q E 2梯级水电厂 i 在弃水日的调峰弃水损失电量; i q E 3梯级水电厂 i 在弃水日的其它原因导致的损失电量; i 梯级水电厂 i 在弃水日的平均发电耗水率。 5.8.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8.5 统计要求 按月、年统计。 5.9 梯级平均耗水率 5.9.1 目的 反映梯级水电厂发电运行的能耗水平。 - 22 - 5.9.2 定义 统计时段内水电厂梯级发出单位电能所消耗的平均发电水量。 5.9.3

31、计算公式 梯级平均耗水率: n i i n i i E W 1 1 式中: Wi统计时段内梯级水电厂i 的发电水量; Ei统计时段内梯级水电厂i 的发电量; n 梯级水电厂的个数。 5.9.4 数据来源 计算数据来自水调自动化系统。 5.9.5 统计要求 按月、年统计。 5.10 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5.10.1 目的 反映电网调度机构通过提高水电发电负荷率,充分吸纳水电电量 的工作成效。 5.10.2 定义 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指水电发电负荷率超过电网平均负荷率的 部分所对应的发电量(即这部分水电电量需要通过调减火电及其它发 电厂的出力来吸纳)。 - 23 - 全网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等于

32、各省区水电超负荷增发电量与直 调的天生桥一级、二级、龙滩的超负荷率增发电量之和。 5.10.3 计算公式 (1)全网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tl i icfh EcEcE 5 1 式中: Ecfh全网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Eci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各省区的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Ectl天生桥一级、二级、龙滩水电厂的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2)省区电网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1()1( xsd dw xsd sd dw sd EEEc 式中: Esd省区电网中调以上水电的实际发电量; Exsd省区电网地区小水电发电量; dw省区电网的平均负荷率; sd省区电网中调以上水电的平均发电

33、负荷率; xsd省区电网地区小水电的平均发电负荷率。 其中: 地区小水电平均发电负荷率:%100 max xsd xsd xsd P P (3)天生桥一级、二级、龙滩的超负荷率增发电量: 天一、天二和龙滩的超负荷率电量等于天一、天二、龙滩送广东与送广西的 - 24 - 超负荷率电量之和。即: gx tl gd tltl EcEcEc 其中,天一、天二和龙滩送广东的超负荷率电量为: )1()1()1( 2 2 1 1 gd lt gddwgd lt gd tsq gddwgd tsq gd tsq gddwgd tsq gd tl EEEEc 天一、天二和龙滩送广西的超负荷率电量: )1 ()1

34、()1( 2 2 1 1 gx lt gxdwgx lt gx tsq gxdwgx tsq gx tsq gxdwgx tsq gx tl EEEEc 式中: gd tsq E 1、 gd tsq E 2、 gd lt E分别为天一、天二、龙滩送广东电量; gx tsq E 1、 gx tsq E 2、 gx lt E分别为天一、天二、龙滩送广西电量; gddw、gxdw 分别为广东电网、广西电网的平均负荷率; gd tsq1、 gd tsq2、 gd lt 分别为天一、天二、龙滩送广东的送电平均负荷率; gx tsq1、 gx tsq2、 gx lt 分别为天一、天二、龙滩送广西的送电平均

35、负荷率。 注: 1水电发电(或送电)负荷率在低于电网负荷率的情况下,超负荷率电 量按等于 0 处理。 2目前地区小水电负荷率难以准确计算的情况下可采用经验值或直接采用 100%。 5.10.4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来自 DMIS 系统。 5.10.5 统计要求 - 25 - 以日为计算时段单位,按月、年统计。 - 26 - 附录 A 水电经济运行指标一览表 表 A.1 水电厂(或集控中心)的水电经济运行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类型 1 来水预测准确率评价指标 2 调洪优化增发率统计指标 3 水情数据合格率评价指标 4 计划报表合格率评价指标 5 水能利用提高率统计指标 6 弃水日平均负荷率统计指标

36、 7 发电耗水率统计指标 8 可用水量利用率统计指标 注:评价指标(带标注)为进行统计并且用于考核评价的指标;统计指标为只统计但不进行考核评价的 指标,下同。 表 A.2 电网调度机构的水电经济运行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类型 1 来水预测平均准确率评价指标 2 小水电发电量预测准确率评价指标 3 电网水能利用提高率统计指标 4 水情数据合格率评价指标 5 计划报表合格率评价指标 - 27 - 6 弃水电厂平均日负荷率统计指标 7 调峰弃水损失率统计指标 8 梯级水量利用率统计指标 9 梯级平均耗水率统计指标 10 水电超负荷率增发电量统计指标 - 28 - 附录 B 水电厂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超

37、蓄水量W超蓄计算方法 以下图为例说明动态控制汛限水位超蓄水量W 超蓄的计算方法。水 电厂从t1至t2为一次完整的动态控制汛限水位增发电过程,期间共重 复利用库容调蓄 3 次,则超蓄且被利用的总水量为: W超蓄= W1 + W2 + W3 =?V(Z1, Z2)+ ?V(Z3, Z4)+ ?V(Z5, Z汛限) 库水位 Z t1 t2 W1 W2 W3 时间 T Z汛限 Z1 Z2 Z3 Z4 Z5 - 29 - 附录 C 水电厂考核发电量计算方法 C.1 日调节及以下水电厂考核发电量计算方法 考核发电量用 E考表示,以日为计算时段: 当 Q入 Qmax时,E考=KHQ入 24 当 Q入Qmax

38、时,E考=KHQ入 24 当 Q入Qmax并且有弃水时, E考=KHQmax 24 式中: Q入水电厂日均入库流量; Qmax全厂机组最大引用流量; K水电厂近 5 年综合出力系数平均值; H计算水头,即考核库水位与实际下游尾水位之差; 水电厂近 5 年弃水日的平均发电负荷率。 C.2 季调节及以上水电厂考核发电量计算方法 当 Q入 Qmax时,E考=KHQ入 T 当 Q入Qmax时,E考=KHQmax T 式中: Q入水电厂平均入库流量; Qmax全厂机组最大引用流量; K水电厂近 5 年综合出力系数平均值; H计算水头,即考核库水位与实际平均下游水位之差; - 30 - 水电厂近 5 年弃水日的平均发电负荷率; T统计时期内的小时数。 注: 1 日考核发电量 E考全厂铭牌出力 24;当计算水头小于机组最小工作水 头时, E考=0。 2 综合出力系数 K 值:取前 5 年的实际平均值;完全投产未满5 年的,原 则上按设计值确定。 3 考核库水位:取经过复核的考核库水位。在无考核库水位的情况下,日 调节水电厂可取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的中间值,季调节及以上水电厂取多年平均 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