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2952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290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0页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0页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0页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0页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pdf(2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ii 目录 一、总则 . 1 (一)导言 . 1 (二)规划思路 . 2 (三)规划原则 . 8 (四)工作要求 . 9 (五)基本规定 12 (六)进度安排 13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5 (一)基本要求 15 (二)降水 16 (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8 (四)河流泥沙 20 (五)地表水资源量 20 (六)地下水资源量 25 (七)地表水水质 35 (八)地下水水质 40 (九)水资源总量 46 (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47 (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 53 (一)基本要求 53 (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54

2、(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56 (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58 (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59 (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60 (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61 iii (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62 (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63 (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65 (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7 (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68 (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68 (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69 四、需水预测 70 (一)基本要求 70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75 (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78 (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83 (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84 (六)需水

3、预测汇总 84 (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84 五、节约用水 86 (一)基本要求 86 (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87 (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90 (四)节水潜力分析 91 (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92 (六)节水方案拟订 95 六、水资源保护 98 (一)基本要求 98 (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99 (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 102 (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 103 (五)纳污能力计算 . 105 (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 106 (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 108 (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 109 (九)地下水保护 . 111 (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

4、复. 112 iv 七、供水预测. 114 (一)基本要求 . 114 (二)地表水供水 . 115 (三)地下水供水 . 118 (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 120 (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 122 八、水资源配置. 126 (一)基本要求 . 126 (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 128 (三)方案生成 . 129 (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 130 (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133 (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 135 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39 (一)基本要求 . 139 (二)总体布局 . 139 (三)工程实施方案 . 141 (四)非工程措施 . 144 十、规划实

5、施效果评价. 146 (一)基本要求 . 146 (二)评价内容 . 146 附录 -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149 附录 -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156 附录 -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58 附录 -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160 附录 -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166 附录 -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 168 附录 -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 173 附录 -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 175 附录 -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 177 v 图表目录 图 1-1 全国水资源综

6、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 3 图 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 5 图 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 7 图 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 97 表 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26 表 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37 表 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 71 表 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 72 附件 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 附件 2 全国水资源分区 附件 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1 一、总则 (一)导言 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 实施可持续

7、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 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 水规计 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 水利 部 以水 规 计 2002330号 文印 发 了全 国 水 资源 综合规 划 技 术大 纲 。 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 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 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 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

8、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 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 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 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 下简称细则 ) 。 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 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 2 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 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 细则 提

9、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 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 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 规范和规定。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 为“全国水资源综 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 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 3 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7. 各地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请及时与本次规划技术总 负责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联系,以便相互沟通,协调 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8. 各流域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细则, 编制流域和省(自治区

10、、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二)规划思路 1. 规划任务。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 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 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 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 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 。 2.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 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 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 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 生态环境保护。 3 图 1-1

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3. 技术思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 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 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 。 (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 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 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 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 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 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

12、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划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划 有 关 专 题 研 究 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供水预测 实施效果评价 4 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 5 图 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地表 水 地下 水 其他 水源 纳污 能力 排污 总量 保护 生态 总则 落实任务、明确思路、程序、 途径与成果要求 水资 源调查评价 水循环规律与参数分析 水资源数量、质量评价 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开发

13、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开发利用程度 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水资源配置的 可能方案 需水 预测 发展趋势与需求 生活、生产与生态需水 城乡及区域需水 可能抑制需求的措施和方案 供水 预测 开发可能与潜力 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方案 其他水源开发潜力与方案 可能增加供水的措施和方案 节约 用水 潜力估算 效果与代价 水资 源保护 水功能区划 总量控制与生态保护 抑制需求方案增加供水方案保护生态环境方案 水资 源配置 各种组合方案供需分析 方案比较与判别 推荐配置方案 特殊干旱期对策 水量水质 节水 量 需水 量 工程 措施实施方案 实施 效果评价 非工 程措施实施计划 总体 布局 用水需求

14、可供水量 控制目标 6 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 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 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 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 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 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 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 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 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

15、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 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 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 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 成果输入的同时, 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 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 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 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 。 (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 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 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

16、态环境的 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7 图 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现状供需分析 水与经济社会 推荐合理配置方案 供需分析计算 水量水质 规划方案集生成 分区平衡节点平衡 可持续 规划方案比较 水系统及配置方案 作用效果比较与判别 抑制需求 保护生态环境 增加供给 用水需求控制目标可供水量 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社会经济环境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用水与供水 公平 高效 8 4. 规划重点。 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 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 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 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

17、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 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 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 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 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 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 做好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注重水资源问题的同时, 更要重视其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 社会发展协调;第二,在注重工程项目布局和规划的同时,更要加 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安排;第三, 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更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实现水资

18、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 综合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思路、格局、措施的总体安排,规划的 对策措施要有指导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原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规划。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 利用现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 理等做出总体安排。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 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 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 2. 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 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 市发展、生产力布

19、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 9 水资源条件。 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 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其他多 种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 保护。 4. 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 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模式与对策,提出各类 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 护的重点。 5. 依法治水。 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 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 制、法制问题。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的

20、法规、政策与制度,规范和 调节水事活动。 6. 科学治水。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 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 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 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 (四)工作要求 1. 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 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 性和综合性, 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 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 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

21、责范 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工 作,经过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平 衡和协调, 再经上下多次成果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10 2.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 划纲要等国家计划及相关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 防洪减灾、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按照自然和经济规 律,采用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统筹解决水资源 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3

22、. 把握规划深度。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 总体思路、布局与方案,为制定相关专业规划提供依据,要对专业 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全国规划重点在流域之间、区域 之间、行业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宏观配置,把握全国水资源配置的总 体框架、发展方向和重点。流域规划重点反映跨省或省际河流的水 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针对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把握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向和重点。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特点,按照统 一的技术要求和步骤,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4. 加强规划的组织与协调。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与协

23、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研究 成果,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开展规划工作,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开 展。要合理划分规划工作阶段,注重规划各个环节间的协调,适时 有序地进行有关流域及区域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指标与中间成果等 方面的协调与汇总,按时提出阶段性汇总成果。 5. 求实创新地编制规划。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 水情和各流域、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解决重大水资源问题为出发 点,按照科学和求实精神编制规划。同时,规划编制应具有较高的 起点和前瞻性,要在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针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现代的规 11 划手段和方

24、法,按照“四新”(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 的要求编制规划。 6. 提高规划开放程度。规划要全面总结、合理吸收已有的规划 和有关研究成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专家的 积极作用和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广泛听 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7. 协调统一、 平衡汇总。 本次规划的编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国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工作,对涉及全 局性的问题,应提出宏观控制的目标与方向,采取上下协调的方式 确定;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平 衡与汇总。工作方式采取一次性布置任务,分阶段开展工作,保持 各阶段工作相互衔接,

25、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批提交规划成果,分 期进行阶段成果的平衡、协调与汇总,并按流域和省(自治区、直 辖市)进行反复协调平衡。 8. 加强规划的基础工作。要保证基本资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有关规划的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以及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 问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工作,各流域和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应按要求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时提交相关资 料与成果(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见附件1) 。 9. 严格控制规划进度。各地要遵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 组的部署和安排开展规划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协调、 严格管理,保证工作进度。对于以往规划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加 强领导、认

26、真组织,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规划工作按进度计划 顺利进行。 10. 确保规划成果质量。各层次规划都要严格按照细则的 要求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与规划有关的基础数据一致性的审查、 复核与分析工作,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平衡,进行 12 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对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检查、 协调、汇总与平衡。要求各流域机构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统一管理 等宏观角度对本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提出的有关基础 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供需预测成果以及配置方案进行统筹协调。 (五)基本规定 1.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我 国全部地区, 各流域、各省(自治区、

27、直辖市)应按照职责范围和分 工,组织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2. 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水资源分区是编制规划的重要基 础。本次规划采用全国统一的三级水资源分区(详见附件2全国 水资源分区 ) ,三级以下分区由流域机构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划分,并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备案。地表水水质评价及 保护规划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并需将有关资料及成果归并 到相应的水资源三级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主要水功能区的对照关 系详见附件3。 3. 规划水平年。 2000 年为基准年, 2010 年为近期水平年,2020 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 年为远期水平年。 4. 水文系列。本次规划要求水文系列延长

28、到2000 年,水资源 调查评价按19562000 年同步系列进行。 供需水预测与水资源配置 部分涉及调节计算时应尽可能采用长系列。 5. 价格与投资估算水平。为使有关经济发展指标及投资具有可 比性,要求对有关经济发展指标按照当年价和2000 年可比价同时进 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于缺乏2000 年末可比价计算的统计数据,可 按照统计年鉴中的环比指数逐年推算。投资估算要求以2002 年末的 价格水平为准。 6. 水资源。 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规划所指的水资源是指通过水 13 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对于可利用的 其他水源(含通过集雨工程利用的雨水、处理并再利用的污水、可 利用

29、的微咸水以及已利用和规划利用的海水等)在规划中也应根据 各地情况,统筹考虑。 7. 统计资料的延续性。本次规划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 评价部分对历史用水情况的调查仍采用现“中国水资源公报”规定 的用水统计分类(其统计口径简称“原口径”) ;需水预测和供需分 析及水资源配置工作,依照水资源分区,区别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 分城镇和农村,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类分别进行(其统计 口径简称“新口径” ) ;对 2000 年的供用水及其相关统计资料,应同 时满足“原口径”和“新口径”的要求。 8. 本次规划要求提出全口径 的供、用、排、耗水调查统计与 开发利用规划。在现状调查及供需水预测中,要求

30、按城镇与农村分 别统计供、用、排水现状以及进行供需预测与水资源配置。城镇范 围指国家行政设立的建制镇、市、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除此之外, 还要求对国家行政设立的建制市进行单独统计,统计范围现状为建 成区 ,预测成果范围为规划区。 (六)进度安排 1. 规划编制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调查评价” : 重点完成水资源分区及计算面积的核定、 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已 开展)等工作;部署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及有关专题研究 工作等。 阶段二“合理配置” :重点完成节约用水、需求预测、供水预 全 口 径 : 指 评 价 区 范 围 内 的 完 整 成 果

31、。 建 成 区 : 指 城 市 建 筑 基 本 连 片 、 公 用 设 施 达 到 的 地 区 , 包 括 已 建 成 的 工 业 园 区 、 经 济 开 发 区 、 机 场 等 。 14 测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作。 阶段三“实施方案” :重点完成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和规划实 施效果检验等工作,并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最终成果。 2. 各阶段进度计划为: 2002 年 8 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工作; 2003 年 10 月:基本完成阶段一“调查评价”的工作,完成第 一批专题研究工作; 2004 年 6 月:初步完成阶段二“合理配置”的工作,完成第二 批专题研究工作; 2004 年 10 月

32、:初步完成阶段三“实施方案”的工作; 2004 年 12 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机构提交水资源 综合规划初步成果; 2005 年 8 月:提出全国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送审成果; 2005 年 12 月: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的审查与上报。 15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一)基本要求 1. 根据我国水文资料积累情况,并考虑系列代表性的要求,全 国统一采用19562000 年( 45 年)同步期水文系列作为水资源评 价的基本依据。 2. 对于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的水文站要进行水量还 原计算,对于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而造成天然径流明显变化的水文 站要进行天然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分析处理,提出

33、系列一致性较好、 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的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 3. 考虑地下水补给、 排泄条件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 的变化,按近期下垫面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实现 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按 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 然后将成果归入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 4. 为了更好地反映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解决大区和 小区之间的水量频率组合问题,要求以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为计算 分区(以下简称“计算分区”) ,计算降水量、天然径流量、降水入 渗补给量和水资源总量的45 年系列成果。 5. 根据近期水质监测资料,对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水 质进行分

34、区评价,并对主要供水水源地进行单独评价。 6.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综合考 虑河川径流特征、地下水开采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经济 等因素,估算流域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提供依据。 16 7. 对水资源情势变化较大的水资源分区或行政分区,应分析水 资源情势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照本次制订的规划方案实 施前后两种情况预测未来水资源量、水质和可利用量的变化趋势。 (二)降水 1. 绘制 19562000 年和 19802000 年两幅同步期的年降水量 均值等值线图(编号分别为附图2-2-1和附图 2-

35、2-2 ) ,以反映多年 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 (1)选择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且能反映地形 变化影响的雨量站作为绘制等值线图的主要点据。一般在降水量变 化梯度较大的山区应尽可能多选一些站点,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小 的平原区着重考虑站点的均匀分布。在点据稀少的地区,可增选一 些资料系列较短的雨量站,通过插补延长处理后作为辅助点据。按 附表 2-2-1内容填报选用雨量站年降水量特征值。 (2)选择准确、清晰、有经纬度且能分清高山、丘陵、坡地、 平原等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成图比例尺自行确定,统一要求根据1:100 万电子地图缩 放。 (3)

36、 年降水量等值线线距为:降水量 2000mm者,线距 1000mm ; 降水量8002000mm者,线距200mm ;降水量100800mm者,线距 100mm ;降水量50100mm者,线距50mm ;降水量50mm者,线值 25mm 。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 加密。 (4)勾绘等值线时,既要考虑各测站的统计数据,又不能完全 拘泥于个别点据,以避免等值线过于曲折或产生许多小的高、低值 中心和造成与当地地理、气候因素不相匹配的不合理现象。山区等 值线的勾绘,要考虑降水量随地面高程变化的相应关系,但也不应 17 将等值线完全按等高线的走向勾绘;等值线必须与大尺度地形

37、分水 岭走向大体一致,切忌横穿山岭。 (5)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等值线的分布、 走向、弯曲情况及高值区、低值区的位置进行合理性检查。地理因 素对年降水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靠近水汽来源的地方降水量要大 于远离水汽来源的地方,山地要大于平原,迎风坡要大于背风坡。 (6)将本次绘制的等值线图与以往编制的有关图件进行对照, 对有明显差异的地区要进行分析论证或做必要的修改。 2. 绘制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 值等值线图,以反映降水量多年 变化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图编号为附图2-2-3 ,线值无量纲。 (1)采用 45 年( 19562000 年)同步期系列的单站Cv 值作为 勾绘等值线的

38、主要依据,选站要求同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单站 Cv 值用矩法计算,可不做适线调整。 (2)全国拼图要求的等值线线距为:Cv0.3 者,线距0.1 ;Cv 0.3 者,线距0.05 。 3. 采用网格法、泰森多边形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各分区1956 2000 年的年降水量系列。填报附表2-2-2 。 4. 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计算年降水量特征值,包 括统计参数(均值、Cv 值、 Cs/Cv 值)及不同频率(P=20% 、50% 、 75% 、95% )的年降水量,填报附表2-2-3 。 (1)为便于比较,要求计算19562000 年、 19561979 年、 19712000 年、 19

39、802000 年等四个年段统计系列的特征值。 (2)统计参数分析规定:均值一律采用算术平均值,适线时不 做调整; Cv 值先用矩法计算,再用适线法调整确定;Cs/Cv 值一般 可采用2.0 ,采用 2.0 确实拟合不好的地区(不是个别站),可以调 整 Cs/Cv 值;用电算优选参数时,也应进行固定倍比适线调整和检 验。 18 (3)适线要求: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P=m/(n+1)100% 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型;适线时应照顾大部分点据,主要 按平、枯水年份的点据趋势定线,对系列中特大、特小值不做处理。 5. 在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562000 年系 列且年、 月资料齐

40、全的雨量代表站,分析计算不同频率( P=20% 、 50% 、 75% 、95% )典型年和多年平均的降水量月分配。填报附表2-2-4 。 6. 选取有60 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 年资料的长系列雨量 站,通过长短系列的特征值和丰枯年数组成的对比分析,对45 年 (19562000 年)和 21 年(19802000 年)两个降水量系列的代表 性进行评价。填报附表2-2-5 。 7. 在各计算分区年降水量系列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级水 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各个年代年降水量均值的变化趋势。流域机构 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一级区、二级区和省级行政区,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三级区和

41、地级行政区。 8. 在各水资源一级区选取一些有60 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 年资料的雨量代表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规律,包括丰枯周 期、连丰连枯、极值比等。该项工作主要以水资源一级区为单元进 行。 (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 型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 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 2. 绘制 19802000 年同步期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编 号为附图2-3-1 ) ,以反映蒸发能力的地区分布规律。 (1)选取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的蒸发站作为 绘制年水面蒸发量均值

42、等值线图的主要依据。 19 (2)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应统一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的 蒸发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的折算系数,尽量利用不同 型号蒸发器的对比观测资料求得,并经过水资源一级区的统一协调 后选定。 (3)等值线线距为: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200mm ;水 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100mm 。 (4)参照湿度、气温、风速和日照等影响蒸发能力大小的主要 气象因子,对等值线图进行合理性检查。一般而言,气温随高程的 增加而降低,风速和日照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综合影响结果一般 是随高程的增加蒸发能力相应减少。平原区的蒸发能力大于山丘区, 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 干

43、旱高温地区的蒸发能力大于植被良好、 湿度较大的地区。 3. 在有蒸发站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80 2000 年系列且年资料齐全的蒸发代表站,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水面蒸 发量的月分配,填报附表2-3-1 。 4. 选择观测年数长、资料质量好、蒸发器型号不变的蒸发站, 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多年变化趋势。 5. 根据 19802000 年同步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水面 蒸发量年均等值线图绘制19802000 年同步期年干旱指数均值(无 量纲)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2 ) 。 (1) 将 19802000 年同步期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年水面蒸 发量均值等值线图重叠在一起,用交叉点法

44、(或网格法)求出交叉 点(或网格中心)的干旱指数,绘制干旱指数等值线图。也可用单 站计算点据结合交叉点法(或网格法)进行绘制。 (2)年干旱指数均值等值线线值为:0.5 ,1,1.5 ,2,3,5,7, 10,20,50,100。 20 (四)河流泥沙 1. 河流泥沙是反映河川径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资源开 发利用和江河治理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统计分析的河流泥沙主要是 悬移质泥沙。 2. 选取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采用19562000 年实 测泥沙资料, 分析计算19561979 年、19712000 年、19802000 年、19562000 年等三个统计系列的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

45、,以 反映各河流泥沙的时间变化情况。填报附表2-4-1 。 3. 选择一些资料条件好、淤积严重的水库、湖泊和河段,进行 泥沙冲、淤变化情况分析。 4. 选择中、 小集水面积的典型流域,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 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五)地表水资源量 1.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 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本 次评价要求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与 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天然年径流 系列,作为评价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 2.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是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本次评 价要求统

46、一采用45 年( 19562000 年)径流系列进行地表水资源 量分析计算。 (1)凡资料质量好、观测系列长的水文站(包括国家基本站和 专用站)均可作为径流选用站。 (2)由于河道外引用消耗的水量不断增加,许多水文站实测径 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需要将测站以上受地表水开发利用影响而 21 增减的水量进行还原计算,将实测径流系列还原为天然径流系列。 对主要径流控制站(包括大江大河控制站、水资源三级区代表站和 控制工程节点站)应进行分月还原计算,提出历年逐月的天然径流 量;对其他选用站可只进行年还原计算,提出天然年径流系列。还 原计算要求和方法参见附录-1 。 (3)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

47、件,导致入渗、径流、 蒸发等水平衡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径流的减少(或增加) 。 下垫面变化对产流的影响非常复杂,在还原计算中没有考虑;而在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许多流域的径流因下垫面变化而衰减的现象已 经非常明显,必须予以考虑,以保证系列成果的一致性。因此,要 对选用站的年降水径流关系进行分析,检查 19562000 年天然年 径流系列的一致性,若发现在同量级降水条件下1980 年以后点据明 显偏离1980 年以前点据, 则表明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较大,应对 原 19561979 年天然年径流系列进行一致性分析修正。一致性分析 修正方法参见附录-1 。 (4)按附表2-5-1内容填报主要

48、径流控制站历年逐月实测和天 然径流量; 按附表2-5-2内容填报选用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 3. 在 单 站 天 然 年径 流 均 值 计 算 的 基 础上 , 选 取集 水 面 积为 3005000 平方公里的测站(测站稀少地区,可选取一些集水面积 小于 300 平方公里或大于5000 平方公里的测站)的年径流深均值, 还可采用一些区间点据(区间集水面积应与上游测站集水面积量级 基本一致) ,绘制19562000 年同步期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编 号为附图2-5-1 ) 。 (1)选用测站和区间的年径流深均值均应点绘于相应集水面积 内径流分布的重心处,一般可用下列方法确定点据位置: 1)

49、集水面积内自然地理条件基本一致、高程变化不大时,点据 位置定于集水面积的形心处。 22 2)集水面积内高程变化较大、径流深分布不均匀时,可借助降 水量等值线图选定点据位置。 3)区间点据一般点绘于区间面积的形心处,当区间面积内降水 分布明显不均匀时,应参考降水分布情况适当改变区间点据位置。 4)各选用测站的集水面积一般不应重叠,若有重叠时,下游站 应计算扣除了上游站集水面积后的区间面积的径流深,点绘在区间 面积的形心处。 (2)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线距为:径流深2000mm 者,线距 1000mm ;径流深8002000mm者,线距200mm ;径流深200800mm 者,线距100mm ;径流深50200mm者,线距50mm ;径流深50mm 者,线值分别为5、10、25mm 。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 (3)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的勾绘方法: 1)在选用站网控制性较好、资料精度较高的地区,应以点据数 值作为基本依据,结合自然地理情况勾绘等值线;径流资料短缺或 无资料的地区,如南方水网区、北方平原区、西部高山冰川区及高 原湖盆区等,可根据已有的有关研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