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3680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题精.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12 月(第 15 周)教研联 盟测试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00 分钟。 2本卷设有附加题10 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最后总分不超过100 分。 一、基础知识(24 分) 1古诗文默写。 (10 分) (1),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 ) (1 分) (2)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 (1 分) (3),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 (1 分) (4),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1 分) (5) 二章中孟子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 ,。(3 分) (6)把杜牧的赤壁默写

2、完整。(3 分) ,。东风不与周郎便,。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外祖母大人因为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b chu ()劳作,尤喜纺棉。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p n q l n x 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u ch ()了一会。 (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w xi o x ()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 ,让人联想起鲁迅笔 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

3、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 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D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 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 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2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佛山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 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喜悦和惬意。(删去“内心”或“由衷”) B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 “提高” 改为“完 善

4、” ) C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把 “不畏艰险”和“执著追求”对调) D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删去“面对”或“使”)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 分)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_,有时只是默默 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 _ ;默默一次握手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 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二、阅读( 36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

5、( 10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 分) (1) 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 ) (2) 征 于色 (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3 (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 (2)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 8作者在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六个人的共同点是:出身卑微,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要经受磨炼。 C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逆境一定能成才。 D举六个人的事例,为后面论证“生于忧患”提供事实论据。 (二)( 13 分) 还债 余秋雨 ( 1)祖父临终前两眼直直地看着祖母,牵一牵嘴角露出笑意,嗫嚅道:“本来想叫孩子们多读 点书,出一个读书人。我这么走,不说读书,连养活也难” ( 2)祖母擦了一下眼泪,按着祖父的手说:“会养活,会

7、读书。” ( 3)祖父轻轻地摇了摇头,又嗫嚅道:“天天都在防灾难,没想到, 灾难出在我身上”没 说完,他头一歪,走了。 ( 4)周围的人都在猜测,带着七个孩子的祖母会做什么。出乎大家意料,祖母做的第一件事是卖房 还债。祖父在最后的日子里已经向祖母一一交代过家里的账务,自己欠了哪些人的债,哪些人欠了自己 的债。祖母一笔一笔记住了。按照当时闯荡者的习惯,这些债,大多是心债,没有凭据。 ( 5)那天晚上祖母把家里的女佣陈妈叫到房间,感谢她多年的照顾,说明今后无法再把她留在家里, 然后,就细细地打听穷人的生活方式。陈妈早就看清这个家庭的困境,却没有想到祖母会作出卖房还债 的决定。 ( 6)“这房子卖了

8、,不能全还债。选一选,非还不可的还了,有些债可以拖一拖。孩子那么多, 又那么小”陈妈像贴心老姐妹似的与祖母商量。 ( 7)“这没法选。”祖母说,“还两笔,拖两笔,等于一笔也没有还。” ( 8)陈妈叹了一口气,说:“老爷前些年借给别人的钱也要去催一催。那些人也太没有良心了, 明明知道这一家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么多天来也不来还!” 4 ( 9)“有两个到灵堂来了。”祖母说。 ( 10) “那就去找! ”陈妈忿忿地说: “领着最小的两个,志杏和志士, 上门去要, 我也陪着。 ” ( 11)祖母想了一想,说:“没凭没据,上门要债,他们一尴尬反而会把账全赖了。这样吧, 我领着孩子上门去向他们一一讨教卖

9、房事宜。这比较自然,顺便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还债的心思。 你就不要去了。” ( 12)从第二天开始,祖母就领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在三天之内“讨教”了五个人。结果比祖 母想象的还要糟糕:他们谁也没有提到那些账。 ( 13)一双大人的脚,两双小人的脚,就这样在上海的街道上走了整整三天。很快,原来在英 租界戈登路的房子卖掉了,去偿还祖父生前欠下的全部债务。 ( 14)还债的事,祖母叫十八岁的大儿子和十五岁的二儿子一起去完成。大儿子叫余志云,是 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大伯伯;二儿子叫余志敬,那就是我的父亲,他后来习惯于“以字代名”,叫 余学文。 ( 15)两兄弟把一叠叠钱用牛皮纸包好后放在书包里,一家家去还债

10、。很奇怪,好几家都在准 备搬家,房间里一片凌乱。搬家最需要用钱,一见有人来还债都高兴地说是“及时雨”。只有最后 到一家鸦片烟馆老板家还债时,那个黑黑瘦瘦的老板不说一句话,也并不数钱,只是用手按了按纸 包,便翻开账簿,用毛笔划掉了欠债。 ( 16)兄弟俩正准备离开,忽听得屋子角落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慢慢交走!”随着声音, 一个浓妆艳抹的高挑女子趿着绣花拖鞋从背光处走了出来。她嘴上叼着一支香烟,懒懒地走到兄弟 俩跟前后举手把香烟从嘴里取下。她的手指又长又细,涂着指甲油。 ( 17)她问志云:“听你刚才说,这烟债是你父亲欠下的。他自己为什么不来?”志云懒得理 她,低头轻轻地说:“他刚过世。” (

11、18)女人顿了顿,问:“他过世,与鸦片有关吗?”志云点点头。 ( 19)女人停顿的时间更长了。 ( 20)终于她又问:“那你们为什么急着来还鸦片债?” ( 21)志云不语。弟弟志敬抢着说:“妈妈说了,好债坏债都是债” ( 22)女人又问:“这么多钱是从哪里来的?” ( 23)志云想拉住志敬不要说,但志敬还是说出了口:“我们把房子卖了!” ( 24)女人又紧接着问:“你们有兄弟姐妹几个?” ( 25)志敬说:“七个。” 5 ( 26)女人走到桌子跟前,看了黑黑瘦瘦的老板一眼,说:“这事我做主了。”顺手就把那包 钱拿起来,塞在志云手上。 ( 27)志云、志敬大吃一惊,连忙把钱包放回桌上,说:“这不

12、行,这不行” ( 28)女人又一次把钱包塞给志云,说:“回去告诉你们妈妈,我敬佩她这样的女人!” ( 29)志云毕竟懂事,拉着志敬向着女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阿姨,你退还给我们这笔钱, 等于救了我们家。我想请教你家老板的尊姓大名,回去好向妈妈禀报。” ( 30)女人笑了,说:“他叫吴聊,一听就是假名。真名我也可以偷偷告诉你,叫吴瑟亚,琴 瑟的瑟,亚洲的亚。” ( 选自吾家小史,有删改) 9. 根据文章情节,完成下列表格。(4 分) 主要事件 (一)祖母在祖父去世后,与陈妈商量卖屋还债事宜。 (二)(1) (三)(2) 10.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11. 联系上下

13、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 分) (1) 祖父临终前两眼直直地看着祖母,牵一牵 嘴角露出笑意,嗫嚅道: “本来想叫孩子们多读点书, 出一个读书人。我这么走,不说读书,连养活也难”(2 分 ) (2) 那天晚上祖母把家里的女佣陈妈叫到房间,感谢她多年的照顾,说明今后无法再把她留在家里, 然后,就细细地 打听穷人的生活方式。 (2 分) 12. 文章着重刻画了祖母的形象,但文末女子的形象也十分突出,作者在刻画其形象时用了哪些描写 方法和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艺术效果。(3 分) (三)( 13 分) 6 只有一张 周进平 1 这几天,项北和妻子李兰两个人分工协作,李兰负

14、责一有空就守在电脑旁边,而项北则每天 都往火车站跑,买票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2 今年春节一定要回家,老人孩子一年没见,两人都想疯了, 所以说票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了。连 日来广州的天气总是不太好,漫天低沉的阴云,让人的心情莫名的沉甸甸。这些天项北常常挤在火 车站售票大厅的窗口前,又总在深夜一脸失落地回到家。他也想不明白,这么多票都到哪里去了, 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呢?妻子守在电脑旁边,但屏幕上永远是灰色的“无票”,即使是凌晨一 时也如此。眼看着春节一天天临近,项北开始整晚泡在火车站里,他听人说从黄牛那里可以买到高 价票,又有点怕上当,就开始与那些不停游走在售票大厅里的人接触。 3 从广州

15、到武汉的票实在是太难买了,连自吹神通广大的黄牛也露出难色,说要等两天之后才 有消息,又向项北索要身份证信息和联系方式,还要求事成之后加价一百块。项北犹豫了半天,最 终还是把自己和老婆的身份证信息给了黄牛,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要能回家,其他什么都不顾了。 4 一天,项北很晚才回到他们的出租屋里,李兰还在电脑前,不断地刷屏,总是失望,她把希 望都寄托在老公的身上。见老公回来了,她急忙上前问:“怎么样?”果然,项北脸上有喜色:“我 们可以回家啦!”两人欢喜得不得了,不过李兰拿着票问:“怎么只有一张?”项北拍着妻子的肩 膀,有些尴尬,笑着说:“买不到同一趟的,我的票过几天才能取得到,不过时间车次已经告诉

16、我 了,你先走,我随后就到,能够回家已经不错了。”李兰听老公这样说,虽然要独自先回家仍不免 有些失落,但失落的阴云很快被回家的喜悦一扫而空,夫妻俩一起凑在台灯下,把票翻来覆去地看 了好几遍,那情形倒像在鉴赏一件宝贝。这一晚,夫妻俩兴奋得难以入睡。 5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给远方的亲人打了电话,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项北问女儿想要什 么礼物,女儿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要,只想爸爸妈妈早点回来。夫妻俩心里酸酸的。 6 夫妻俩开始做着回家的准备,他们给女儿买了新书包和衣服,给老人买了一些补品,还有一 些广州的特产。项北给老婆买了回家过年的新衣,却不愿意为自己买。李兰出发的前一天,项北一 边帮她收拾行李,一

17、边说:“我们各人带各人的东西,你先走就把礼物先带回去吧。” 7 上火车已是过小年的前一天了,火车站人山人海,还有好多人在售票大厅里等票。夫妻俩看 到,有的人特意带了小凳子来坐,有的身上盖着小毛毯御寒,有的则铺几张报纸坐在地上等李 7 兰眼眶湿润了。她幸运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项北帮她把东西放好,叮嘱了一遍又一遍才下车。透过 车窗,李兰看到老公似乎有些不舍,火车缓缓开动,他还一直呆呆地站在那里。 8 到了吃饭的点,李兰打开老公为她准备的晚餐,在饭盒的下面发现了一张纸条:老婆,你回 家好好疼爱孩子,孝敬老人,其实我只买到了一张票,确实买不到了。对不起,我骗了你,安心回 家过年吧,我在这里会好好的,春节

18、过后,我再等你回来。 9 攥着纸条,李兰泪如雨下。 (选自 2015 年 1 月 12 日羊城晚报,有改动) 13. 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买火车票”这一中心事件展开,经历了两个转折点,请简要概括这两个 转折点。(第一次以项北为陈述对象,第二次以李兰为陈述对象)(2 分) 14.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1)眼看着春节一天天临近,项北开始整晚泡 在火车站里。 (2)火车缓缓开动,他还一直呆呆地站在那里。 15. 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项北只买到一张火车票。请你找出两处伏笔并作简要分析。(4 分) 16.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3 分) _ 三、

19、作文( 40 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 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 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来一块抹布,把她家窗户上的灰渍 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她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 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 8 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 子擦亮了吗?

20、”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 10 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l 4 题。 象态橡栗象 (一)在我们那片地区,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象态橡栗象。它的名字起得真妙! 让人产生好多联想 啊! 啊! 瞧它那副滑稽相,嘴上还叼着一只长烟斗哩! 这烟斗细如马鬃,棕红色, 几乎笔直, 其长无比, 以致橡栗象只好斜着身子,让它伸直,免得折断,像头前伸出一支长矛似的。这么长的一根尖桩, 这么一个怪鼻子,橡栗象用它来干什么呀? (二)整个十月份,必要时求助手们帮忙,我查看了没被下卵的许多钻井。观察的时间长短不 一,一般是两个小时,有时候达到或者

21、超过半天。 (三)妈妈在喂婴儿喝粥之前,也都先用嘴唇去试试粥的凉热。雌性象态橡栗象也是以同样的 慈母心这么对待自己的幼虫。它把长鼻尖端伸到井底深处,看看里面的食物情况,然后再留下给自 己的孩子。如果井底食物令它满意,它就把卵产下来;如果食物令它不满意,它就不再多往下钻探, 弃之而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它钻了半天而弃之不用的原因了。那是因为再钻下去也没有用处, 井底的食物经仔细鉴定不符合要求。为了自家孩子的第一口食物,这些象态橡栗象多么细心,多么 挑剔啊 ! 1. 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 分) 2. 选段(一)中描写到的象态橡栗象长长的怪鼻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2 分) 3. 根据选段(

22、二)的内容,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3 分) 4. 根据上面三个文段的内容,简要概括象态橡栗象的形象特征。(3 分) 9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 周教研联盟测试 八年级语文科试题答案 说明: 1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00 分钟。 2本卷设有附加题10 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最后总分不超过100 分。 一、基础知识(24 分) 1古诗文默写。 (10 分)【注:一句一分,错一字扣一分。】 (1) 无风水面琉璃滑 ( 1分)(2) 家书抵万金 (1 分)(3) 常记溪亭日暮 (1 分)( 4) 采菊东篱下( 1 分)(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分) (

23、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铜雀春深锁二乔。(3 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不辍( 2)盘曲嶙峋(3)踌躇(4)杳无消息 3.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要根据成语适用范围加以鉴别,不能望文生义。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类型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等。 A项中“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应为“胸无点墨”。 B项中“断章取义”是贬义词,应为“引经据典”。 D项中“心领神会”是褒义词,应为“心照不宣”。 4. C (删去“榜样” ) 5. 示例: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微微一个点头是

24、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 (每空 2 分) 二、阅读( 36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 6 (1)任用,选拔(2)表现( 3)同“弼”,辅佐 ( 每空 1 分) 7(1)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2 分) (2)( 一个国家 ) 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 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2 分) 10 8C 解析: “一定”用得过于肯定,以偏概全了。(3 分 ) (二)散文阅读(13 分) 94 分 (1)祖母带孩子“讨教”卖房事宜时债主皆不提账,祖母不得不卖屋还债。(2 分) (2)志云、志敬

25、还债时,唯有烟馆老板免债。(2 分) 102 分 从祖父临终时,祖母不怨他,反而答应养活小孩,看出她宽厚,不怨人;从她卖屋还 债,看出她诚信忠厚;从她细细打听穷人生活,看出她能吃苦;从她借讨教买房事宜探知欠债 人意思,看出她思虑周全。(1 点 1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14 分 (1) “牵一牵”看出祖父临终时的虚弱,以及他对自己吸鸦片导致家庭败落的歉疚与无奈。(2 分) (2) “细细地”写出祖母打听得很仔细,可见她是下定决心卖屋还债,从而表现了她的忠厚诚信。(2 分) 123 分 主要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两种描写方法,以及欲扬先抑和对比的手法。(1 分) 先运用 外貌描写写出她身上的

26、风尘气息,这是抑笔,接着运用语言描写,逐步写出她的关心和慷慨,塑造 出一个有情有义的女性形象,与其他债主形成鲜明对比。(2 分) (三)小说阅读(13 分) 13. 2分项北找“黄牛”买票;李兰发现只有一张票 14. 4分“泡”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项北为买车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突出了项北买票 的热切、执着。 (意思对即可) “呆呆”通过神态描写,表现项北送别妻子的恋恋不舍,以及他渴望回家却回不了的失落心绪。 15. 4分项北说“买不到同一趟的,我的票过几天才能取得到”,暗示项北其实只买到一张票, 怕李兰不开心,所以编了个善意的谎言。 项北给老婆买了回家过年的新衣,却不愿意为自己买。票只有一

27、张,项北明知自己回不去,所以 才不舍得再花钱买过年的新衣。 站在车窗外的项北似乎有些不舍,火车缓缓开动,他还一直呆呆地站在那里。因为只有一张票, 项北回不了家,所以目送妻子离开而恋恋不舍。 (1点 1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6. 3 分作者借纸条道出缘由,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同时也突出项北编造善 意谎言的良苦用心。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深化了小说主题,反映了春节时农民工返乡一票难求的 11 社会现实,使情感表达更含蓄,发人深思。(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 40 分) 18略 附加题( 10 分) 1. 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布尔。 (2 分) 2. 选段(一)中描写到的象态

28、橡栗象长长的怪鼻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2 分) 象态橡栗象用它的长鼻子在橡栗上钻孔,(1 分)并寻找适合新生儿生长的橡栗产卵。( 1分) 3. 根据选段(二)的内容,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3 分) 突出了作者一丝不苟地观察研究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对自然 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昆虫世界的人文关怀。 4. 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象态橡栗象的形象特征。(3 分) 能回答到象态橡栗象如慈母、细心、挑剔、耐心等即可给分。言之有理者即可。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