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39315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8江苏各地模拟生物实验试题汇编精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 1. (2018 年江苏、广东高考题,3)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 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 内的气体,作下列处理(见图1 71) ,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 是 图 171 解析: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与物理的浮力结合在一起,学生必须明确光合作用的过 程、浮力产生情况才能得分。 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需要光、二氧化碳和水的参与。无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也就不 能产生气体,因而叶片不能上浮,故B和 D被排除; A和 C中, A中是煮沸的自来水,其中 气体的含量少,相比之下C 中气体含量多,光合作用进行得强烈,产生的O2多,氧气最先 附着在叶片的表面,使叶片的浮力增大,所

2、以C中叶片最先上浮。 答案: C 2. 为鉴定可溶性糖的存在,下列中较理想的选材以及中用于检验的试剂分别 是 苹果或梨花生种子黄豆种子玉米种子苏丹溶液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龙胆紫溶液 A.B.C.D. 解析: 该题考查实验材料及试剂,要求识记水平。苹果或梨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能 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玉米种子内含有淀粉,淀 粉必须经水解产生麦芽糖、葡萄糖后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花生种子、 黄豆种子则含有 较多的蛋白质。 苏丹溶液能鉴定脂肪的存在,双缩脲试剂则用来鉴定蛋白质,龙胆紫溶液 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答案: C 3.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

3、倍体黄瓜分为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 组别甲乙丙丁 处理自然状态 开花后, 用适宜浓度 的生长素处理柱头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 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 再套上纸袋 开花前套上纸袋, 开花后, 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 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不能得到二倍体无籽黄瓜 B.乙结的黄瓜染色体将加倍 C.只有两组可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D.丙组和丁组结果将一样 解析: 本实验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我们知道, 生长素具有促进果 实发育的作用,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以促进未授

4、粉的子房发 育成无籽果实。 甲、乙两组处理产生的果实仍是有籽果实,由于秋水仙素具有抑制纺锤体的 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丁组处理与形成无籽果实无关。 答案: C 4. (2018 年上海高考题,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 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D.显微镜倍率不够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简单,但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只要学生抓住了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 明确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无分裂能力,该题就不会出现错误。 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旺盛的细胞中,且只在分裂期出现,而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 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

5、质的形式存在,故不能检视到染色体。 答案: C 5. (2000 年广东高考题,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 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 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72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 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图 172 A.a B.b C.c D.d 解析: 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多少取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中的 细胞数目越少, 反之,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要想清楚地看清载玻片上的物体,显微镜的物 镜与载玻片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大,反之则小。 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常识。 答案:

6、D 6.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是 液泡变小, 颜色由浅变深液泡变小, 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 离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 A.B.C.D. 解析:当把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中时,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洋葱 细胞液的浓度, 同时由于蔗糖是大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所以细胞液中的水分会通过渗 透作用向外渗出,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变小,颜色由浅 变深, 及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 的液体是蔗糖溶液。 答案: D 7. 观察同一材料

7、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是否使用过显微镜,是否真正理解视野亮度,物像大小与放大倍数 之间的关系。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的视野大小几乎一样,但高倍物镜一般放大倍数为40, 低倍物镜一般为10,即使使用同样大小的目镜,前者物像大,所以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少。 高倍物镜的透镜小,曲度大,离玻片近,进入透镜的光线少,所以视野暗,为了保证视野的 亮度,这时一般要选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答案: C 8. 图 17 3 为显微

8、镜下看到的几种细胞图,其中是分生区细胞的是 图 173 解析: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近似正方形,细胞核大,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A图细胞近似圆形,有大液泡,为根冠细胞。B、C图是已经长大或正在长大的细胞,失去了 分裂能力,依次为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 答案: D 9. 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对植物细胞进行多种鉴定。下列各项中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 定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细胞液的浓度 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D.蛋白质的吸水力比纤维素强 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作是一个渗透系统,这是因为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 择透过性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是活细胞的标志,二是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能

9、够使细 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因此,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不能通过质壁分离实验鉴定。 答案: D 10.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 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棕色绿色无色 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 (OH )2沉淀。 Cu (OH ) 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 酸,因此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答案: A 11. 某校生物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花盆种大豆(粒)光照温度水 A 10 向阳

10、光20 充足 B 10 暗室20 不充足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改正的错误是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黑暗的地方 C.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该维持在5D.两个花盆都应浇充足的水 解析: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单因子变量原则。对于该题是要求研究阳光对大豆发 芽的影响,因此其变量应是阳光,即一组有阳光,一组没有阳光(黑暗),浇水量应一样。 答案: D 12. 叶绿素不溶于 A.水B. 石油醚C.丙酮D. 苯 解析:叶绿素的化学性质是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B、C、 D都是有机溶剂。 答案: A 13. 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

11、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 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用弱光线B.开大光圈,用弱光线 C.缩小光圈,用强光线D.开大光圈,用强光线 解析: 显微镜观察用的是透射光,如果标本无色透明,往往难于分辨。这时如果使视野 变暗,效果会好些。为使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有平面镜反射、缩小光圈、使用较弱光线等。 答案: A 14. 在“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 分别处理如下,其中含DNA少的是 第一,放入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和黏稠物; 第二,放入2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和黏稠

12、物; 第三,放入冷却的95 %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和黏稠物。 A.B. C. D. 解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不同。在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 溶解度最小, DNA析出,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中;在2 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溶 解度最大, 所以 DNA呈溶解状态, 过滤后存在于滤液中;酒精溶液可使DNA分子凝集, 因此, 在冷却的95 %的酒精溶液中DNA凝集,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中。 答案: B 15.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试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 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13、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作同样的实验 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一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用 一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答案: D 16. 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 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K +和 NO 3 通过细胞膜进入

14、细胞质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解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有质壁分离现象和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原理、细胞对矿质元 素的选择吸收等。根据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分析,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之所以复原,根 本原因是它有选择地从外界溶液中吸收了无机盐离子,使得失水后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 液浓度的缘故。 答案: C 17.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答案: D 18. (20

15、18 年上海高考题, 16 )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A.蓖麻籽种仁B. 洋葱根尖C.菠菜幼叶D. 蝗 虫 的 精 巢 解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一个时期,其染色体变化是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 色体含有4 条染色单体。 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蝗虫的精巢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出现四 分体这一细胞分裂时期。 答案: D 19. 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A.试管是否干净B.肝脏是否新鲜 C.卫生香(或火柴梗)是否点燃D.是否有对比实验 解析: 该题必须结合试测要点加以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只有新鲜肝脏中含 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而A、C、D项都不起

16、决定性作用。 答案: B 20. ( 2018 年上海高考题,10)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 气,应投入 A.新鲜猪肝B.煮熟猪肝C.冰冻猪肝D.生锈铁钉 解析:过氧化氢在无机催化剂Fe 3+和生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 水。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生锈的铁钉能催化该反应,但释放的氧气少;生物体内酶的催化 作用具有高效性,所以新鲜的动、 植物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最强,释放 氧气最多;冰冻的猪肝含有过氧化氢酶,但由于温度低,酶的活性受到影响,催化效率低, 释放氧气少;煮熟猪肝内的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加入后不释放氧气。考查酶的高效性。 答案: A

17、21. 下列关于细胞质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的标志是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移动 B.细胞质流动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沿细胞壁的环形流动,也有管状或线条状细胞质的流 动 C.有的植物的细胞质能流动,有的不流动,所以实验时要选好材料 D.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在不同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 解析: 细胞质的流动是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其流动速度有差别,所以观察起来, 有的 明显,有的不明显。总的来说,流动速度很慢。但不易察觉,并不是不流动。为了便于观察 流动现象, 应在目镜中加一指针做参照物。流动速度随温度、水分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细 胞质的流动是多方向的,请仔细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实验时也

18、要留心。 答案: C 22.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参照下表应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 料 植物种别(选项) 细胞周期时间(小时) 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 A物种10.6 0.4 11 B物种18 0.5 18.5 C物种16.5 2 18.5 D物种10.4 2.3 12.7 解析: 细胞周期我们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较长,而分裂期占时间较 短。所以我们应选择分裂期时间比较长的材料,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答案: D 23. 下列哪组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壁的伸缩 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原生质层的伸缩

19、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B.C.D. 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有内因条件和外因条件。内因条件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 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当细胞开始失水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收缩,随着细胞继续失水, 细胞壁不再收缩,而原生质层能继续收缩,这样就出现了质壁分离。外因条件是外界溶液的 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一般情况下,仅考虑外因条件。 答案: A 24. 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 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 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 解析:

20、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着的,悬浮在基质中的 细胞器会随之运动,所以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改变证明了细胞质是流动的。因为细胞质流动 的速度慢, 所以没有标志物难以察觉。为了观察的方便,要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 等作为标志物。 而叶绿体随光照强度不同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是对光照的适应性反应,虽 与细胞质流动相关,但能依此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答案: B 25. 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 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 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174) ,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图 174 A.顶端产生

21、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解析: 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 验主要证实了顶端能够产生影响植物生长的“影响物”。 答案: A 26. 将一株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小时,然后将一片叶的主脉中部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 小时,将此叶片脱色处理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叶的上部呈棕褐色,下部呈蓝色,这个实 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A.光B.CO2 C.H2O D.叶绿素 解析: 叶片的主叶脉中部切断,使上部的供水量减少,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所以产生淀 粉少,遇碘呈棕褐色,而下部由于水量供应充足,故遇碘呈蓝色。 答案: C 27. 图 175 所示的试管中盛有等量的指示剂(中性呈红色, 酸性呈蓝色),若在绿色 灯光照射下,试管中指示剂由红转蓝最快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