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4258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专题复习汇总.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全国中考数学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 方专题复习汇总 【新课标要求】 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从代数意义、几何意义两方面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 对值的方法 (绝对值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

2、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 些数的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掌握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实际问题中的近似计算,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 算法则,掌握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3代数式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2)对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进行解释 (3)掌握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选择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 值进行计算

3、4整式与分式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2)理解整式及相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3)能推导乘法公式: 22 )(bababa; 222 2)(bababa,了解公式的几 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 分解 (5)了解分式及相关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 减、乘、除运算 【课时分布】 本单元在第一轮复习时大约需7课时下表为内容及课时安排( 仅供参考 ) 课时内容 1 实数相关概念及简单混合

4、运算 1 整式相关概念及运算 1 数式运算单元测试与评析 1 因式分解 1 分式 1 数的开方 1 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单元测试与评析 【知识网络结构】 【基础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 1: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 1无理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0 正整数 整数 负整数 有理数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2研究实数的工具数轴:明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形结合 ) 3相反数:若a,b 互为相反数,则0ab 4绝对值:它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 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它的代数意义: (0) 0(0) (0) a a aa a a 5倒数:若a,

5、b 互为倒数,则ab=1(注意互逆运用 ) 6三种非负数: 2 0 n aa aa;( n 为整数 ) 有理数 无理数 实数 实际问题 用字母表 示数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 计 算 实 际 问 题 立方根 平方根 约分 化简 计算 二次根式 分式 因式分解 通分 公式法 提公因式法 分式的加减 数的开方 分式的基本性质 十字相乘法 分式的乘除 例 1 2, 0,1,3 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2 B0 C1 D 3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有理数比较法则或利用数轴解决 【解 】选 D 例 2 设边长为3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下列关于a 的四种说法:a 是无理数; a 可以

6、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3a4; a 是 18 的算术平方根其中,所有正确说 法的序号是 ( ) ABCD 【考点】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大小估计、数的开方运算、勾股定理 【分析】由勾股定理,得:3 24.2a,所以错误,其它都正确 【解 】选 C 例 3若5 的值在两个整数a 与 a+1 之间,则a= 【考点】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 45 9,459,即 253 由5 的值在两个整数a 与 a+1 之 间,得 a=2 【解 】a=2 【说明】 实数概念复习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认识要从数的表示形式入手,特别是对于 22 7 这样的有理数; 2. 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

7、种形式:特定结构的数, 如 5.020 020 002; 开方开不尽的数, 如2 、3 等;特定意义的数,如 ,sin 45 等它们的本质特征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 判断一个实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不能只看表面,要经过化简后才能下结论例如: 0 (23) 化简后等于1,因此 0 (23) 不是无理数; 4. 要会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体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培养估算意识 专题 2:实数的运算 【基本知识 】 1运算法则 (略) 2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3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有括号 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 4计算: 30 ( 1

8、)( 31)9 【考点】实数的运算,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乘方 【分析】按乘方、零指数幂、算术平方根3 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运算法则求 得计算结果 【解 】原式 - 1+1+3=3 例 5某商场促销方案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案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商场 内消费满一定金额后,按下表获得相应的返还金额. 消费金额 ( 元)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900 返还金额 ( 元) 30 60 100 130 150 注: 300400 表示消费金额大于300 元且小于或等于400 元,其他类同 . 根据上述促销方案,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

9、惠。例如,若购买标价为400 元 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320 元,获得的优惠额为400 (1 80%) 30=110( 元) 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 元的商品,顾客获得的优惠额是多少? 【考点】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分析】按实际问题列出式子计算 【解】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 元的商品,消费金额为800 元, 顾客获得的优惠额为1000 (1 80%) 150=350(元 ) 【说明】 实数运算复习注意点: 1. 乘方运算注意事项:注意分清底数;注意书写格式,若底数为负数或分数,书写时一定要 加括号,注意运算顺序,运算时要先算乘方; 2. 有理数运算的合理性:几个分数、小数相加,尽量化

10、成小数相加;几个分数、小数相乘, 尽量化成分数相乘;能“整”不“分”、能“正”不“负” 专题 3: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1近似数的表示方法:精确到哪一位或者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几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2确定有效数字的方法:找出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和精确到数位上的数字,两者及两者 之间的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3把一个数表示成10 n a ( 110a,n 为不等于 0 的整数 ) 的形式 例 6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于2013 年 8 月 16 日至 24 日在南京举办, 在此期间约有 13 000 名青少年志愿者提供服务,将13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考点】科学记数法 【

11、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13 000 一共 5 位整数位,从而13 000=1.3 104 【解 】13 000=1.3 104 【说明】 科学记数法的规律:原数的绝对值大于10 时,原数利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0 n a形式, 注意 110a,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 原数利用科学记数 法写成10 n a形式,注意 110a,n 等于原数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所有零的个数(包 括小数点前面的零)例如 0.000 123=1.23 10 4 专题 4:整式的有关概念 1定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2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积所组成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

12、单项式单 项式的属性有系数和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的属性有次数和项数 例 7 1 (32) n mxy是关于 x,y 的 5 次单项式,且系数为1,则 m= ,n= 【考点 】单项式相关概念 【分析 】从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概念入手列出方程解决 【解 】m=1,n=5 【说明 】 1. 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如: 21 4 3 a b ,应写成 213 3 a b; 2. 圆周率 是一个无理数, 在判断某一项的系数时,应将 作为系数, 如 2 2 x 的系数是2 , 次数 2; 3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要把所有字母的指数相加如单项式 2 5 3 x y 的

13、系数是 5 3 ,次数 是 3; 4. 多项式中的项若不含字母,只是一个数字,则此项为常数项,写项时不要漏掉 专题 5:整式的化简与求值 1整式的加减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乘法(1)幂的运算法则;(2)整式乘法常见类型;(3)乘法公式 3整式的除法 例 8化简: 2 (1)2xx = 【考点】整式的加减、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公式展开后合并同类项 【解 】原式 =x 2 +2x+1- 2x=x 2+1 例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a 3b)2=a6b2 B a?a 4=a4 Ca 6 a2=a3 D3a+2b=5ab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

14、;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等于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 除法求解 【解 】A. (a 3 b) 2=a6b2,故本选项正确; B. a?a 4=a5,故本选项错误; C. a 6 a 2=a62=a4,故本选项错误; D. 3a 与 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说明】 1在中考中,直接考查整式乘法的题目并不多,而是在很多其它问题的解决中用到乘法公 式,这就要求熟悉乘法公式的特点,看清项数及公式形式中的a、b,准确进行计算; 2要准

15、确认识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必须结合面积法证明这两个公式,这种证明方法在 初中数学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化简求值时要注意:当字母是负数时,代入后应加上括号,另外字母是分数时,遇到 乘方也要加括号 专题 6: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乘积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 式; 2因式分解法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mambmcm abc (2)公式法: 22 ()()abab ab ; 222 2()aabbab; 3322 ()()abab aabb; 3322 ()()abab aabb; (3)十字相乘法: 2 ()()()xpq xpqxpxq 例

16、10分解因式: 322 288xx yxy 【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分析】因式分解的一般思考方法是:先看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再看能否用公式,二次三项 式一般可以考虑用十字相乘法,对于项数为四项或四项以上的,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解 】原式 = 22 2 (44)x xxyy= 2 2 (2 )x xy 例 11 当 m+n=3 时,式子m 2+2mn+n2 的值为 【考点】利用因式分解方法解决问题 【分析】将代数式化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解】 m2+2mn+n2=(m+n)2=9 故答案 为: 9 【说明】 1分解因式是研究代数式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分解因式的

17、思路和方法始终贯穿在数学 变换中,通过分解因式将多项式合理变形,是求代数式的值的常用的解题方法,许多有 关整式、分式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都离不开分解因式公因式; 2因式分解的思考方法是:先提公因式,再由项数定方法(二项考虑平方差公式、三项考虑 完全平方公式或十字相乘法、四项以上考虑分组分解法), 最后考虑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3提取公因式后所得结果应为:n 项式 =公因式 新的 n 项式;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 是多项式对多项式在教学中要注意下述变形:abba ,()baab , 22 ()()baab, 33 ()()baab, (1)(2)(1)(2)aaaa; 4运用公式的关键是熟

18、悉公式的结构特点,了解公式中a、b 的广泛含义,才能准确、迅速 解题 专题 7:分式的概念 形如 A B ( A、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 B0 ) 的式子叫做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 理式 1. 若分式 A B 有意义,则0B;2. 若分式 A B 无意义,则0B; 3. 若分式 A B =0,则0,0AB;4. 若分式 A B 0,则 A,B 同号; 5. 若分式 A B 0,则 A,B 异号 例 12使式子 1 1 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则满足分母不为0 【解 】x 1 例 13 使分式 1 21 x x 的值为零的条件是

19、x= 【考点】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要使分式值为零,则满足分子等于0 且分母不为0 【解】10x且 210x得1x 【说明】 1. 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零指数底数不为零是考虑一个代数 式有意义及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三个重要方面; 2. 看到一个分式就要反应出分母不为零这个要求; 3. 对分式的处理有时需要看成一个整体分式,有时需要把分子分母分开看成为两个整式相 除 专题 8:分式性质及运算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 或除以 ) 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 变 AAM BBM , AAM BBM ( 其中 M 是不为零的整式) 2分式的运算与分

20、数的运算相仿 例 14 若所分式 ab ab ( a、b 均为正数 ) 中的 a、b 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等于 原来的倍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本题实质是在分子上乘上4、分母上同乘上2,亦可用特殊值代入方法解决。对此 题可以做一个变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题目的本质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解 】分式的值等于原来的2 倍 例 15 先化简,再求值: 23 (1) 11 x x xx ,其中32x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 将原式括号中各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整理后再利用平方差公 式分解因式,然后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 算,约分得

21、到最简结果,即可得到原式的值 【解 】 232(1)(1)3 (1) 11111 xxxx x xxxxx 2 24211 111(2)(2)2 xxxx xxxxxx 当32x时,原式 = 13 3322 【说明】 1. 在分式约分时,分子分母公因式的判断方法:(1)系数取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 为公因式的系数;(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低次幂作为公因式的因式;(3)如果分子、分母是 多项式,则应先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判断公因式; 2. 在分式的运算中要注意负号及括号的处理,分式的加减运算要把分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 减,一定要添加括号; 3. 分式的计算 (或化简 )主要依据分式的约

22、分和通分,运算时要注意观察式子的特点,灵活运 用运算法则,防止盲目繁琐的运算;若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可考虑先进行因 式分解分式的计算是考查学生因式分解、通分、约分等运算能力的经典题型,是中考 的重要题型之一,复习中要重视 专题 9: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1. 形如 a ( 0a)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3)分母中不含有根号 3. 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必须把它们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看它们的被 开方数是否相同 4. 二次根式的性质: a 0( a 0) ;( a ) 2 a(a0) ; 2 aa; ab a b(a0 ,b 0) ; a b a b (a0 ,b0) 例 16若式子 1 2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1xB1xC1xD1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