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函数概念、一次函数.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45129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函数概念、一次函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函数概念、一次函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函数概念、一次函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函数概念、一次函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公开课教案:函数概念、一次函数.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函数概念、一次函数(教案) 【复习目标】 1. 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知道函数、 一次函数的概念,能说出函数的三种表示 方法、一次函数的性质. 2. 会根据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或点的位置,能画简单的一次函数图象, 会用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3. 能比较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异同点,体会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能解决有关实 际问题 .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回顾 1. 点评小题,回顾知识. 2. 梳理知识,点拨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题回顾知识,避免简单地知识再现,而是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平 面直角坐标系和函数、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感受平面直角坐标

2、系内的图形变换. 通过梳理 知识让学生学会从定义、性质方面进行总结,明确k、b 的值决定直线的位置. 在点评小题 时可择其重点和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点评与回顾. 如点评选择题第3 题,让学生明 确既可以用“代入检验法”,也可以用“图解”法,或是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用“排除 法”完成 . 而点评第4 小题时, 可用“概念判断法” , 根据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结构特征解决. ) 二、例题精讲 例 1已知直线 1 l 的函数表达式为102)1 (mxmy (1)若直线 1 l 与 y 轴的正半轴相交,求m 的取值范围 . (2)若直线 1l 平行于直线xy2 ,求直线1l 的函数表达式. (3)满足

3、条件(2)中的直线 1l 与直线1:2xyl相交,求交点坐标及这两条直线与y 轴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变式 1: 当 x 为何值时,直线 1 l 在直线 2 l 的上方?当x 为何值时,直线 1 l 、 2 l 表示的两个函数值 都大于 0? 变式 2:若直线 1l 与直线2l 的交点为 C, 直线 1l 与 x 轴交于点 B,你能在x 轴上找一动点P,使 得 PBC为等腰三角形吗?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本题对刚梳理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解题边画图, 主要关注学生对函数知识点和分类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通过变式1 让学生理

4、解一次函数 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联系,变式2 引导学生用分类思想解决特殊三角形问题,要求 分类标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从而渗透数学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能力. ) 例 2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 2 的距离为 1 y千米, 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 2 y千米, 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 1 y、 2 y关于x 的函数图像如右图所示: (1)根据图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能直接写出 1 y、 2 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吗? (3)当客车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200 千米? 变式 1: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请写出S关于x的

5、函数表达式. 变式 2:甲、乙两地间有A、B两个加油站,相距200 千米,若客车进入A加油站时,出租车恰 好进入B加油站,求A加油站离甲地的距离. (设计意图 : 本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让学生学会从图像中获取 信息,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含义,关注特殊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而后抛出问题,让动手解 决问题 . 在教学中, 通过放手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只需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和 智慧,引导学生用“线型示意图”和“函数图像法”两种方法求出函数表达式,由“形”到“数”, 充分体会 “数形结合” 的思想方法 . 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说老师想说的话,做老

6、师想做的事, 并及时对方法进行小结和归纳. ) 三、自主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 设计意图: “编筐扁篓,全在收口”.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小结,既注重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四、当堂反馈 1把直线y=2x1 向上平移2 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 2已知1y与x成正比例, 且2x时,4y,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 _. 3在我市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的女子 800 米耐力测试中,某考点同时起跑的小 莹和小梅所跑的路程s( 单位:米 ) 与所用时间t( 单位:秒 ) 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 和折 线OBCD,如图,下列说法正

7、确的是( ) A小莹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小梅的平均速度比小莹的平均速度大 C在起跑后 180 秒时,两人相遇 D在起跑后 50 秒时,小梅在小莹的前面 y ( 千 米) x(小时 ) 10 6 O 600 出租车 客车 3 4. 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 ,BC=5,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1, 0) 、(4, 0) , 将 ABC沿 x 轴向右平移, 当点 C落在直线y=2x-6 上时,线段 BC扫过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28 ( 设计意图: 通过独立练习,巩固本课内容,达到复习目标. 同时及时反馈回授,提高复习效益.) 【教学设计说明】

8、 本节课由函数概念和一次函数组成,在设计过程中,笔者主要根据常州地区的中考形势,并 结合我市中考复习的统一部署,严格按照雷老师提出的:以小题回顾知识、以典例承载方法、以 练习巩固成效、以回授查漏补缺的基本复习策略,努力体现 “基础性”、 “方法性”、 “过程性”、 “思 想性”,以落实预设的教学目标. (1)立足教材,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 本设计通过“预学尝试互动反馈 重点评析总结提炼”四个环节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预学提问,师生合作梳理,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提炼 与总结 . (2)立足过程,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9、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自然渗透. 本设计通过 两道典型例题,努力让散落的 “珍珠” 串成美丽的 “项链” . 对于例 1 的教学,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讲解思路, 对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和方程、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的联系,渗透学生对一次函数的运用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同时,通过画图,在学生 自主思考、 同伴交流的基础上,能较深刻地根据所画出的具体图形感受分类讨论思想的无穷魅力, 然后通过数量上的计算来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做出正确的答案,而 是真实地感受了数学的研究方法,这必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 2 注重变式训练, 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一次函数与行 程问题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与预设冲突的内容,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