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4587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DF 页数:170 大小:53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版).pdf(1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 1 版 2005 年 8 月北京第2 次印刷 前 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第三册的教学而编写的。 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 课程标准 (实验 )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本书体例以“ 专题 ” 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 专题教 学总体设计思路” 和“ 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专题中的每一 “ 学习内容 ” ,大约用1 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

2、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 知识与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 学习内容 ” 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 想一想 ” 、“ 议一议 ” 、“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 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

3、信息。 本书由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织编写。参加编写的有:马世力、吕厚轩、吕艳、刘汝明、 夷萍、陈红、陈芬芳、陈宇、李星驰、李美、李东海、张雪萍、周巩固、周莉莉、周百鸣、周建新、徐贵 亮。 由于时间紧迫,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 及时改进。 编 者 2004 年 6 月 目录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四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声源与发展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专题八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一

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充实了人类的思 想宝库,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本专题着重讲述了从先秦时期直到明末清初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 的文化盛况,到汉代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舞台的历 史演变。但在社会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力与外力的不断影响与冲击,儒家思想也经历了自身的历史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 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十分深刻。具备儒学史的基本知识,对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十分必要 的

5、。此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在介绍儒学的发展进程时,也应当注 意到儒学对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若干文化内涵的吸收。随着历史步伐向近代化的迈进,儒学的文化地位和 历史价值受到质疑。在古代思想文化的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儒学在现代的历史命运。 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活动建议: 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阅读论语 、 老子和庄子中的精彩片段。 分小组收集资料,讨论宋明理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代

6、表人物的思想。通过讨论,使学生从 总体上把握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 阅读宋明理学家们的相关著作。 分组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或班会上讨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学完本专题后,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变迁历程的小论文,在活动课上阅 读交流。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自然有必 要予以说明。学习内容“ 一、百家争鸣 ” 和“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分别介绍了一前一后两个思想文 化活跃的时期,但是前后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理出 一条主要线索,然后

7、分阶段归纳史实、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纵横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 维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 难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资料十分丰富,思想流变的线索比较复杂,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 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不仅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材 料,还应当多方涉猎,既要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又要读一些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评价地著 作。 一 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

8、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 究问题的答案, 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 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 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地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 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

9、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当时社会大变革 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这个 时期,思想家们探讨治国治民的理论,研究国家的产生与形成,探索宇宙人类的起源。总之,对世界、社 会和人生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农、兵、名、阴阳、 法等学派,教材主要讲述了儒、道、墨、法四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孔子和早期儒学 这个题目讲述的是早期儒学的形成及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儒学以六经 (诗 、 书、 礼 、 乐

10、 、 易、 春秋 )为基本文献,其创始人和奠基人是中国春秋 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孔子。孔子一生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主张以礼治国,维护国君在诸侯国中 的绝对权威,他的学说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礼” 和“ 仁 ” ,主张在人人道德 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说: “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 可见孔子学说是以人为本的学说。 孔子毕生从事文化事业,打破了 “ 学在官府 ” 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孔子讲授的课程主要是六艺, 教育内容以诗 书礼 乐为主。另外,孔子对教学规律有深刻的见解,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 式、学思并重等

11、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教育学的重要财富。 战国时代,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继承孔子“ 性相近 ” 的人性学说,提出“ 性善论 ” ; 发挥孔子 “ 德政 ” 思想,提出 “ 仁政 ” 的学说,主张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提出五论说。荀子提出“ 解弊 ” 的理论, 取百家之精华,纳入早期儒学体系;他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 的重要思想;深入讨论“ 礼” 的思想;主张 “ 性 恶论 ” 。 关于孟子 “ 性善论 ” 与荀子 “ 性恶论 ” 是否矛盾,教材做出了解释并指出二者在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 教学建议:在讲述完本板块后,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孟子、荀子在哪

12、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 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老庄之学 教材首先简要说明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特征:以“ 虚无 ” 的“ 道” 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 无为 ” , “ 逍遥 ” 为处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 道 ” 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的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 证法内容:他提出“ 反者道之动 ” 的命题, “ 反” 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个含义,认为相反的事物间都不 可避免地无条件地相互转化;他还指出“ 弱者道之用 ” ,阐述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思 想的产生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

13、,主张回到“ 小国寡民 ” 的社会。 庄子学术思想的渊源是老子的自然主义。他把 “ 道” 作为世界的最高原理,强调事物自生自化;他提出 “ 齐物论 ” ,就是齐一万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它们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庄子的思 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该书擅长用寓言阐发道理,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富于奇特的想像。 教材对老庄之学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美学产生的影响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教学建议: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法家思想 教材首先指出了法家呼吁改革的思想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 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

14、根本性的变化。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法家思想家们都是政治实践家,他们在各国积极推行变 法改革,其变革的主要特点为: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当时在各国进行变法的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和商 鞅。李悝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创始人,他在魏国进行了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为有名。教材对李悝变法 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作了讲述,教师可以结合变法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其作用和局限性。在变法的政治实践 中,战国法家逐步形成了重“ 法” 、重 “ 术 ” 、重 “ 势” 的不同学派。 战国末期的韩非将“ 法” 、“ 术” 、“ 势” 三者糅合为一,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又吸收道家思想,将 法治理论系统化。韩非思想

15、的历史贡献包括:提出“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事异则备变 ” 的主张,体现了 进步的历史观;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提出用“ 参验 ” 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及知识的真伪。 教材最后对法家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消失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叙述。 墨家的主张 墨家学派基本特征: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墨家学派的主旨是“ 兼相爱, 交相利 ” ,其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其组成人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 墨子的思想主要有: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系、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讲求实 用的精神;他认为认识以客观的感觉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 三表法 ” ;建立

16、了 “ 类” 、“ 故” 等中国最 早的逻辑术语。 墨家学派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对古文化作出了贡献。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初步基础。 墨子死后, 后期墨家的主要思想活动是专门探讨逻辑学问题,形成 “ 墨辩 ” 学派。 汉代以后, 墨家学派 逐渐消失。 教学建议:讲述完教材内容后可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本课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三)问题解答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答案提示: “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事异则备变 ” ,通过变法改革适

17、应社会发展这种改革的思想包含 有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想一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 面? 答案提示: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国迅速发展,出现了争霸的局面。战国时期,诸侯国 之间的争霸战争转变成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为了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诸侯争用客卿,采取礼 贤下士的态度。政治上的宽松,打破了西周以来的“ 学在官府 ” 的局面,使学移民间,大批的知识分子脱颖 而出,站在各自的利益上发表论说,传播著述,以求他们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于是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 一个最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自我测评 “ 六经 ” 包括哪些典

18、籍 ?答案提示:诗、 书 、 礼、 乐、 易 、 春秋。 材料阅读与思考 1商鞅提出 “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对于推行改革有怎样的意义? 答案提示:他认为如能强国利民,可以不法古,“ 不循其礼 ” 。反驳了 “ 法古天下,循礼无邪” 的守旧观 点,大胆破除传统的禁锢,从而促使秦孝公确定变法图强的决心。 2商鞅既然批评效法古人,为什么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呢? 答案提示:商鞅在论辩中所列举的古人的事迹,都是古人不因循先人的典型事迹,可以反证他“ 治世 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的理论。他要效法的是这些古人的做事原则而非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商鞅在论辩 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

19、驳斥对方的依据,也说明我们民族尊古的传统有十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即使改 革家也难以彻底摆脱这种影响。而论辩中用古人事迹说明问题,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一种有利的策 略。 知识链接 稷下学宫 通过稷下学宫的文化作用,说明百家争鸣的气氛对于思想和文化的进步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历史调查法等。 评价过程 设计过程评价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评 价的项目可以预先设计在表格里,也可以随时择取。表格可以与学生学习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挂在教室 的墙上,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

20、进步。 对学生在历史调查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能力进行记录,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 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相结合,对学生做出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另外,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记录,增加评价的可信度。 评价总结 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 兴趣方面的变化,力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儒 “ 儒” 的名称在商代就有了,是对一种宗教职业人员的称呼。有人认为,“ 儒” 字可能是从 “ 需” 字演变而 来的。 因为这种教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需斋戒沐浴,所以

21、用一个人洗澡的形象来代表他们( “ 需” 字甲骨文像 人洗澡的样子)。殷代甲骨文中又有“ 丘需 ” 一词, 按照古籍的说法,九家为一井, 四井为一里, 四里为一丘, 即一百四十四家为丘。丘是一个基层单位,相当于一个古代的村社。“ 丘需 ” 就是管理一个村社的教职人员, 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接待宾客。与这两项职能相适应,儒要掌握那些与迷信掺杂在一起的古代天文知识 和礼仪规则。那时宗教和政治合一,儒的宗教职责与政治职责是分不开的。 春秋时代的儒,已经不是与政治结合的教职人员了,而成为以传统礼仪知识谋生的自由职业者。他 们出任于朝廷,能够为公卿尽其忠顺;入居于家中,能够对父母兄弟尽其孝悌;遇到丧事,

22、则尽力按“ 礼” 的规定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 (公元前 551 一公元前479)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 有教无类 ” 的办学方针, 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 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 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 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

23、“ 因材施教 ”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很重视立志,他认为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 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 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行” ,提倡 “ 君子欲讷于言而 敏于行 ” ,“ 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 评,提出了 “ 过则勿惮改 ”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

24、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 磨而不磷 ” , “ 涅而不缁 ”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 ,在必要时宁 愿“ 杀身以成仁 ” ,以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孟子的 “ 性善论 ”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与道德观念,即生而性善。“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天生具备的“ 恻隐之心 ” ,“ 善恶之心 ” ,“ 恭敬之心 ” ,“ 是非之心 ” ,即是仁义 礼智之端,故曰:“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孟子 ?告子上 )人性之善, “ 求则得之,舍 则失之 ” ,品行恶者并非其性亦恶。

25、他提出: “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孟子 ?尽心上 ) 以性善作为其“ 仁政 ” 的理论基础。 唐李翱著 复性书,认为人性善, 而“ 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 至宋, 张载、二程、朱熹则认为性有“ 天地之性 ” 与“ 气质之性 ” 之分, “ 天地之性 ” 至善,人之恶者均由“ 气禀 ” 昏浊 所致。 祭酒 祭酒,官名。古代通常请年高望重者主持祭礼,因此祭酒便成为对长者或官署首长之尊称。东汉时, 始置博士祭酒。后来历朝沿置,为国子监或国子寺之长官,主管全国教育事业。历代均以儒学优长、年高 望重者任此职。清末废国子监,改设学部,祭酒更名为学部尚书。 天行有常 “

26、天行有常 ” ,是荀子提出的思想。荀子(约公元前286 一公元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在 荀子 ?天论中写道:“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就是说,天道的运行自有其规律, 不会因为尧是圣王就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就不存在。这种规律, 如果顺应, 就会得到吉庆,如果违抗, 就会遭遇凶险。注重生产,节省用度,天就不会使之贫穷;懂得养生,适时运动,天就不会使他生病;专 心一意遵循天道,天就不会令他遭祸。然而,荀子又认为,人事又是可以自为的。 老聃 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聃

27、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 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后又为柱下吏,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 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渐广,经整理成道德经上、下篇,即今本老子。 在老子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看作“ 道” 或“ 朴” ,有时称 “ 无” 。道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是超绝时空的绝 对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所惟一取法的,正是纯抽象的“ 自然 ” 。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永 远依照自然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 周行而不殆 ” 。只有通过 “ 静观玄览 ” ,即 “ 以玄观玄 ” ,才可能有所 领会。所谓 “ 不出户,

28、知天下” ,“ 其出弥远,知其弥少” 。由此出发,老子提出 “ 反者道之动 ” 的命题,意 识到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中,它们互相依存, 又自然地互相转化,“ 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 ,“ 祸 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有之以为利 ” ,“ 无之以为用 ” 。 老子一书在思想辩证方法上,蕴藏着无比精 湛的智慧。 老子政治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向往原始的“ 小国寡民 ” 的社会。他主张:“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思想的另外 一个重要方面,是他提出了无为原则。认为只有“ 无为 ” 才可以 “ 无不为 ”

29、 ,强调必须 “ 无为而治 ” ,“ 我不为而 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哲学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人们 对世界认识的高峰,直到今天还受到中国和世界的重视,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庄周 庄周,又称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人。生卒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 369 年,卒于公元前286 年。他一度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曾穿着补缀的衣服,捆着绳的草鞋去见魏王,也 曾向监河侯借贷度日,经常以钓鱼、打草鞋为生。 庄子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其妻死,竟 “ 鼓盆而歌 ”

30、。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庄王闻其名,用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表示宁 为“ 孤豚 ” ,不作 “ 牺牛 ” ,甘愿逍遥物外。这在仕人往来熙攘,求官逐利的战国时代是不多见的。 庄子 “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 一,文字雄美,想像丰富,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 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 道法自然 ” 的观点, 认为 “ 道”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 事物存在的基础。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自然界

31、本身就有 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说:“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 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对于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总的原则,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辩证观点。他说, 事物的生灭是 “ 气” 的离 合,变化不能离开物质,离开物质就没有变化,事物只是变化,并不是消灭,事物的变化过程是永不停止 的。庄周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他的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庄周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但他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在庄子看来,“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生者乐生恶死,死者乐死恶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世界上 的其他事物,

32、如大小、寿天、是非等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世界上就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了。他认为以个 人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不可能的。在认识论上,庄子走入了唯心主义歧途。 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 ?秋水:“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 归耳。 ” 说寿陵少年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然而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的步法,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记 了,只好爬着回去。成语“ 邯郸学步 ”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 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墨子 墨子 (约公元前468 一公元前376),名翟,鲁国人,有说是宋国人。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

33、、学 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平民出身,是小手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 自称是 “ 鄙人 ” ,被人称为 “ 布衣之土 ” 和 “ 贱人 ” 。 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 “ 上无君上之事, 下无耕农之难” , 是一个同情 “ 农与工肆之人” 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 称道尧舜大禹, 学习诗、书、 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 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 和与唱, “ 唱而不和, 是不教也, 智多而不教, 功适息 ” 。二、

34、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 说:“ 扣 则鸣,不扣亦鸣” 。要求教师不要处于“ 待问后对 ” 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 不扣亦鸣 ” 。 三、提出 “ 量力所能至 ” 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 “ 深其深,浅其浅 ” , 使学生能 “ 浅者求浅 ” ,“ 深者求深 ” ,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四、强调学以 致用。他说:“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 必须把行为动机的“ 志” 和行为效果的“ 功 ” 结合起来。 吴起 战国时期卫国人。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

35、不遂,遂破其家。吴起是一个极有才干的政治家和军事 家,他曾在鲁国为将,后又在魏国任职,受到谗害,奔楚,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吴起在魏、楚二国为卿 相,他所推行实施的政策体现出其法家思想。吴起主张国君要对老百姓施以德政,他反对游仕之士,提倡 多于实事。吴起罢除无能无用的官吏,奖励耕战,打击了楚国世袭贵族的势力。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族作 乱攻吴起,吴起被射杀。 申不害 申不害,申国人,楚国灭申,申氏成为楚人。申不害从楚至郑,成为郑之贱臣。战国初年,韩国灭 郑,申不害遂成为韩国人。申不害主张国君以“ 术” 来统御臣下。术,即权术。他认为,国君不要相信任何 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亲看,亲听,独自处理政事。申

36、不害曰:“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 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 )。申不害反对臣下越职行事,他说:“ 治不逾官,虽知弗言” 。申 不害以术治国,对韩国政权的巩固起了良好作用,但这种术的结果,使大臣们人心离散,人人惶恐,最后 危及国家的生存。 韩非 韩非 (?一公元前233),战国末年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韩非在政治上 主张变法图强, 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用, 于是他转而埋头于著述之中,写出了 说难、 孤 愤 、 五蠹等十余万字的作品。他把法、术、势思想熔为一炉,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

37、重视。秦王赢政曾经发出感叹说:寡人能够见到这些作品的作者 并与他有所交往,即使死掉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于是发兵加紧攻打韩国。韩国国君只好派韩非出使秦国。 韩非来到秦国后,受到了他的同学李斯等人的诬陷而被下于狱中,不久自杀身亡。 参验 韩非子 ? 奸劫杀臣:“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参” ,比较; “ 验” ,验证。韩非主张根 据名实关系而确定认识的是非,用“ 参验 ” 之法审查言论是否正确。提出 “ 言会众端, 必揆之以地, 谋之以天, 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韩非子 ? 八经 )要求从各方面考察言论得失,包括自 然(天、地、物 )和社会 (人)。批判儒家不经

38、 “ 参验 ” 而肯定三千年前的“ 尧舜之道 ” ,“ 非愚则诬也 ” 。(韩非子 ?显学 ) 二 儒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 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

39、程的认识,培育学生重 视传统思想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 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焚书坑儒 ” 批判 这个题目讲述了“ 焚书坑儒 ” 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 影响及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它的批判四 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 况去不返,于是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以古讽今。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 想文化的泛滥,秦始皇制造了“ 焚书坑儒 ” 事件。 “ 焚

40、书坑儒 ” 事件否定了先秦思想文化成就,成为中国古代 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文化进步的正常路径被阻断,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教材举了“ 孔壁中经 ” 发 现的故事证明秦代焚书确实使儒学的传播受到限制。 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 焚书坑儒 ” 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焚书坑儒 ” 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 端。 罢黜百家 教材对汉武帝时代的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描述,指出这一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的确立, 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在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 行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

41、学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 策要适时 “ 更化 ” ;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 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 六经 ” 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教材对罢黜百家的文化政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儒学 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太学的出现 汉王朝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表现之一就是太学的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 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创办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采 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教材接下来对太学

42、建立后在汉代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描述,指出太学的兴立,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积极 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在积极参政的同时和 民间有较密切的联系,对于弊政的危害有比较直接的感受,因此他们的思想言论对国家政策有一定的影响, 东汉时期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这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较早的史例。当时太学生的 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这个题目讲述了汉代儒学兴起以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 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是“ 世官制 ” ,汉文帝时, 已经

43、通过察举方式选拔官员,但这种制度还不完备。到 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得以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 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隋唐时代,开始实行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内容来选拔官员,儒 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教材接下来对科举制度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消极作用: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 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使得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 相对薄弱;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狭隘。积极作用: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 于社会重学风

44、气的形成;将考试本身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追求公平公正的出发点。 本课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课难点:对 “ 焚书坑儒 ” ,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答案提示: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是实用 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2汉武帝是以“ 雄才大略 ” 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能不能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 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有何关系? 答案提示: 汉武帝改

45、革仕进制度,大力选拔人才; 实行 “ 推恩令 ” ,解决了诸侯王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 的问题;惩治豪强,打击不法贵族;推行盐铁官营;铸“ 五铢钱 ” ,统一货币;抗击匈奴,保持了北方边疆 的和平稳定;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提拔儒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为以上政策的制定 和推行进行了理论准备和人才准备。 议一议 1 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相互辩论,前来太 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提升。说明了汉王朝最高统治者对儒学和教育文化的重视。 2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46、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 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我们今天应当怎样 来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提示:反映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能够因学得仕,并不受到家族等级的严格限制,也反映了 社会对文化的普遍重视。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以仕途为惟一理想归宿,人人汲汲于功名利禄,使得专门从 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知识分子寥若晨星。中国古代士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人才流向的这一特征,也是导致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的严谨完备以及科学的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答案提示: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

47、化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谈谈你对 “ 焚书坑儒 ” 事件及其影响的看法。 答案提示: 先对文中两段史料关于“ 焚书坑儒 ” 的态度进行阐述与分析,然后再阐明自己对这一事件及 其影响的看法。注意“ 焚书坑儒 ” 事件发生的特殊背景,以及儒学在秦灭亡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 博土 博士是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文化称谓,现今依然沿用。 但是 “ 博士 ” 的涵义在不同的时代又有所不同。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撰写历史习作等。 评价过程 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到历史学习档案中,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参

48、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有 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查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内容之一,学完本课后, 通过让学生撰写“ 焚书坑儒 ” 事件的影 响,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等历史小论文,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 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进行记录,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评价总结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公正。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不同 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对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五)历史问题注释 李斯 李斯,楚国上蔡(今

49、河南上蔡 )人,秦代著名政治家。他年轻时当过小官,后拜荀子为师,学习治国之 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 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 ,惟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 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公元前247 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吕不韦 手下做门客, 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上了秦王赢政的侍卫。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劝说秦王抓紧 “ 万 世之一时 ” 的良机, “ 灭诸侯成帝业” ,实现 “ 天下一统 ” 。秦王嬴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 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 237 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