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4772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教学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电路是由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 组成的。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家庭中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电源是提 供电流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开关是用来控制用电器工作,接通或断开电路 的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导线是用来连接用电器、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的, 常见的导线是金属导线。 2、短路的危害 直接用导线把电源连接起来,中间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时,电流过大,易烧坏电源和导 线的绝缘层,甚至引起火灾。 3、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内部的导电机制不

2、同。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例如金属 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加有电压时,这些 热运动的电荷就在电压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绝缘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绝缘 体两端加上电压也不能形成电流。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成为导体,例如玻璃在温度升高 时,其导电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电路。 图甲中的L1和 L2组成的就是串联电路,L1和 L2首尾相接,逐个顺次连接起来,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 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

3、电路。 并联电路如图乙中L1和 L2所示, 它是把用电器并列起来的电路。在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路中的电流在 分支处分成两部分,并联的各个用电器要各用自己的开关控制,如果要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应该在干 路中设置开关。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同时存在着串联和并联,这种电路叫混联电路。 5、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 a,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荷的定向移动有三种可能:正电荷定向移动,负电荷定向移 动,或者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 电流方向的规定是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电子存在的情况下做的决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 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移动的电荷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所以实际上金属导体中电流的

4、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 移动方向相反。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电流是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发生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定电流的存在, 从而去认识电流。 电路中电流方向由电源的正极到电源的负极。 b,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强弱可使用电流表。使用时要注意: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要测量的那部分导 体的电路中, 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并根据相应量程会正确读数。 使用电流表要特别注意不能把它直接接到电极间。 6、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通常把这类提供电压的器件称为电源。 b,电压的测量要用伏特表,测量时要将伏特表并联在

5、测量部分电路的两端,伏特表的正接线格跟电 源正极一端相连,要根据测量部分的电压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根据量程的数值和每一小格数值正确读 出电压数。 7、电阻及变阻器 a,电阻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导体本身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 L L1 乙甲 1L 2L 1L 丙 L3 2 1 2L L s s L3 1 2 1L 2L L3 s1 s2 L1 L2 3L 2s 1s 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和外界条件无关。 对电阻的公式 I U R,千万不可理解为电阻和所加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的电流成反比。这个公式 它告诉我们要测某段导体,从电阻可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及

6、这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 I U R即可推 得。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要掌握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必须同时使用上、 下两个接线柱,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强度。 8、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a,从数学角度来看, R U I,是 U、I、R 三个量的简单代数式,当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 度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U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要特别注意定律叙述中两处出现“这段导体”的文字。公式 R U I所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的I、U、 R 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所

7、以解题时要注意这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不要把不是 同一段电路的I、U、R 代入公式 R U I中去。绝不能用这个电阻去除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不能用这 个电阻去乘另一个电阻所通过的电流强度,总之,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9、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仅以两个电阻为例) 电路图电流电压电阻 电压分配或 电流分流 功率 I=I1=I2 总电流等于各 导体上的电流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 部分电压之和 R=R1+R2 总电阻等于各 部分电阻之和 2 1 2 1 R R U U 电压的分配与电阻 成正比 P=P1+P2 总电功 率为各 部分电 功率之 和 I=I1+I2

8、总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 支路两端电压 21 111 RRR 总电阻的倒数 等于各并联电 阻倒数之和 1 2 2 1 R R I I 各支路上电流的分 配与电阻成反比 P=P1+P2 总电功 率为各 部分电 功率之 和 例 1、根据下图甲、乙两个电路图识别小灯泡是怎样连接的? 例 2、将图中给出的 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 应的电路图。要求: 1 L L2 s a b 甲 s 乙 s 丙 L1 L2 L1 L2 1RR2I1I2 U2 U U1 U 1 1 R 2 R 2 U 1I 2I I 1 L 2 L v s d a c b RRR R 甲 乙 R1 v A

9、 S 2R P U R U 1 1 2 U 2 R L 1R2R 3 R S1 2 S A 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三盏灯并联开关 S1控制电灯L1和 L2 开关 S2控制电灯L1、L2和 L3 例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和闭合前的电压表的示数() A、不变B、增大 C、减小D、无法确定 例 4、用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弯成正方形abcd, 若每 一条边的电阻均为R,如图甲所示。 现将四个顶点的任意 两个接入电路,设电源电压为U 保持不变,应如何选择 连接顶点。干路中电流强度最大?数值是多少? 答: 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要干路中电流强度最大,则总电阻必须最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并

10、 联的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其中任意一只电阻,因此,只需将正方形abcd 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顶点接入电路, 就可满足要求。此时,相当于R 与 3R的两只电阻并联,如图乙所示。 由RR RRR4 3 3 111 总 总 得R R U R U R U I 3 4 4 3 总 例 5、如图,当滑动变阻器接触头P 向右移动时,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电源电压U 不变) 例 6、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 欧,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 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在4.5 伏的电源 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盏灯正常发光? 解: 例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 伏且不变, 电阻 R1=12 欧,R2=12 欧, R3=6 欧,在以下情况中电流表 的示数各是多少? S1、S2都断开时 S1、S2都闭合时 S1闭合, S 2断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