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64794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DF 页数:107 大小:54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pdf(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阅读理解练习 ( 含答案 ) - 2 - 初中阅读理解练习 生活是什么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 它哭,它就对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 这是镜子! 我的朋友却不动声 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 “愁眉苦脸 地看生活, 生活肯定是愁眉不展; 爽朗乐观地看 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 果然有道理! 于是,我突地想起一个故事。一次,穷困 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 却偏偏一分钱也没 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 纸,分别在上面写上“送给皇后的药” 、 “送给王 子的药”、 “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 点红色粉末。 那警察见拉伯雷行为古怪

2、, 疑为刺 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 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 疑,又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 伯雷一分钱没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拉伯雷,真佩服这 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 尤其有趣的是, 笔者钻研 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处就 是拉伯雷说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 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 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 的确与人的主观 世界有关: 心中没有阳光的人, 势必难以发现阳 光的灿烂! 心中没有花香的人, 也势必难以发现 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 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吧! 别 小肚鸡肠! 别斤斤计较! 别动不动就背上沉重的 - 3 -

3、十字架! 1、文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什么作用? 2、第段中“不动声色”表现了朋友什么样的 性格? 3、第段中“果然有道理” ,如何理解其中包含 的道理? 4、根据第段的记叙,请用简明的话概括拉伯 雷靠什么平安地到达巴黎。 5、第段中拉伯雷的话与前面的谜语有何不 同?说明了什么? 6、模仿第段中画横线的格式和修辞,补写两 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7、最后一段连用几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8、读了本文,你认为生活还是什么?请运用比 喻对它进行描摹。 地平线 小的时候, 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 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 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 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 些树丛和矮矮的屋

4、。 差不多一抬头, 就看见远远 - 4 - 的地方,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 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伏 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 骑了好长时间, 赶到 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 片矮屋,天地相接了, 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 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 “老爷子,你天边来的吗?” “天边?”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的地方,去 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也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太懂, 以为他是骗我, 就又对准那 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 败了

5、;矮屋那里天地平行, 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 了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 想这地平线, 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跑了 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一样兴趣 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地长大起来, 踏上社会, 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 但我却记住了这个 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 虽然时有艰苦、 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 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 线,总是在前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 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 无穷无尽的精力。 - 5 - 1、本文分别从下列角度描述“地平线”

6、。请从文 中摘出相关的语句填空。 (1)形态: (2)颜色: (3)衬托物: 2、 “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 ”此处这样说, 是因为地平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你怎样理解“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 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这句话? 4、 “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 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这 里“追求地平线”隐含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5、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6、读了本文,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 申奥形象大使杨澜陈述发言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在向各位介绍我们的文化安排之 前,我想 先告诉大家,你们2008 年将在北京渡 过愉快的时光。 我相信在座的

7、许多人都曾为李安 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所吸引,这仅仅 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 还有众多的文化宝藏等 - 6 - 待着你们去挖掘。 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 市,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繁荣相呼应。除了 紫禁城、天坛和万里长城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 北京拥有无数的戏院、 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 和歌舞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令您感到尽兴和 高兴。除此之外, 北京城里还有千千万万友善的 人民,热爱与世界各地人民相处。 无论是过去还 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汇集 地。北京人民相信, 在北京兴办 2008 年奥运会, 将推动我们文化和全世界文化的交流,他将向您 和您所领导的奥林匹克运

8、动表达奥运会的感激 之情。在我们的文化计划当中, 教育和交流将是 我们的希望,我们期待在全国尤其是数百万名青 少年中,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从2005年到 2008 年我们将每年定期举办文化活动,由全世界青少 年和表演家参加的音乐会, 这些文化活动同时在 奥运村和全市范围内展开,以方便运动员的参 加。 我们的开闭幕式将展现中国杰出作家、导 演、作曲家参与的舞台, 讴歌人类的共同理想和 我们独特的奥林匹克运动。 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 灵感,我们的火炬接力将经过希腊、 埃及、罗马、 拜占庭、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以共享和 平共享奥运为主题。 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 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从而达到

9、一个最高 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 江和黄河、踏上长城、途经香港、澳门、台湾, 并在组成我们国家的56 个民族中传递。通过这 样的路线,我们保证比以往任何一次接力数量都 多的人民目睹火炬。 700 年前,有人问马可波 罗,你有关中国的描述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 过将我所见到的跟你们描述了一半而已。女士 - 7 - 们,先生们,我相信北京和中国将向运动员、观 众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证明,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 地。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 1、杨澜在发言中为什么首先提到李安导演的影 片(卧虎藏龙)? 2、陈述中说“北京有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 繁荣相呼应”。文中有哪些具体陈述与之呼应

10、? 3、在说到北京城里的人民, 陈述者用了一个 “友 善”的形容词修饰, 为什么不用“勤劳、勇敢”? 4、在文化活动安排计划中,将举办一项什 么活动?举办几年?哪些人参加?在何地点举 办? 5、火炬接力为何要走古丝绸之路? 6、中国奥运的火炬接力有何特点? 7、陈述发言引用马可波罗的话有何作用? 8、如果你也是申奥形象大使,你将作怎样 的陈述呢?请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 柏油路面湿冷冷的, 还 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 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 色风衣的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 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

11、点 - 8 - 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啊。 ”她微笑着说, 一面撑起伞, 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 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锐的刹车声, 樱子的一生轻轻地 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 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 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 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路上所有的车子 都停了下来, 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 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 五米远,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 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

12、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 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 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 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 得并不大, 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 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 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2)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 璃上。 2、找出开头的景物描写,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 这样写。 - 9 -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人 物的? 4、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

13、句后括号内的问题。 (1)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 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为什么说要“终身难 忘”了? (2)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 中央。 (句中的“涌”字改成“冲”字好不好? 为什么?) 5、 文中反复提到“蝴蝶” , 这物件究竟象征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意象呢? 6、文中的哪些话表示“我”的悲哀? 7、结尾的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8、写文章是很讲究题目的,本文的标题拟 得十分恰切、精美,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 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 处的是我妈。 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 而妈则把我 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

14、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 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 说我愿意替他拆 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 在前往医院途 中一直抱着我的, 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 - 10 - 门口,他们叫他驶开, 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 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 “你以为这是什么车? 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 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 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 “你爸爸是 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 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

15、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 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 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 时生气极了, 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 于是我马上 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 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 他除 了寄支票外, 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 说因为我没 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 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 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只是大声擤 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 “你到哪里去?什么 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 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16、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感觉? 1、全文一共选取了几件小事?请把它们一 一概括出来。从这些小事中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 怎样的一个人? 2、父亲听从妈妈的吩咐,照着妈妈开的清单 - 11 - 责骂我们,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3、父亲在医院急诊室门口叫嚷: “你以为这是 什么车?旅游车?” 父亲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 么?他是不是真的很粗暴? 4、在照相册里,找不到父亲的相片,而“他 老忙着替别人拍照”,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品 性? 5、在下列句子里有一个动词用得十分确切, 请找出来,说说父亲当时的心情。 我结婚时, 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只是大声擤 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6、这篇文章的结构很独特

17、, 说到父亲的事时, 总是由妈妈在场,而妈妈总是对“我”很体贴关 爱这种结构方式称做什么?起到了什么作 用? 7、你的父亲,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吗?请 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说说父亲对你 的爱。 - 12 - 观沙砾记 正是中午,我在岸边的柳阴下乘凉,一抬头,看 见河滩的沙地里, 腾腾地有一层雾气, 一丝一缕 的,曲线儿的模样。看得久了,又似若有若无, 灿灿的却在那雾气之中, 有了什么在闪光, 有的 如火苗,那么一小朵,里圈是红的, 外圈是白的, 飘忽不可捉摸;有的如珍珠,跳跃着无数光环, 目不能细辨,似其中有红、黄、绿、紫的色彩; 有的如星星,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光芒乍长乍 短。 我一时

18、不知这是什么东西, 叫小女儿去寻看, 只是一片河滩,满地沙砾,漠漠视而不识,而升 腾的雾气灼灼,使人不能久站。回到柳阴下又看, 那光亮又在那里。 女儿照着一点光走去, 双手捡 起,捂在掌内走过来,看时,乃是一块小小的沙 石片儿。 石片极平凡,三角形状,边角已成光滑,上 边隐隐有几道石纹,并不算美;放在手中,不见 有彩,拿近眼前,无光。女儿很是纳闷, 问: 它在沙滩灿烂,在这里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回事,我也不解。反复揣摩石片,想 起“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的古语, 猜这是地方不同所致,这石片或是从山上来的, 风吹雨打,裂成碎片,随水走川过峡, 万里浪淘, 停在这河滩里了;这

19、水,这气,这日,才使其显 了本色,互相辉映,有了灿灿之光。如今拿在手 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其色泽了。由此看来, 天上的星星,也是这样:它在天上,便有光亮, 成其为星,落到地上了,纯乎一块陨石,有人幻 想上天摘星,以此炫耀,恐怕摘下来,也是一块 冰冷顽石吧!再去推想,我们居住的地球,我们 - 13 - 看来,是土,是石,可从别的星球看去,也一定 会有光有色。那么,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 去去,可谓,若捞上岸来,便要有翅不能飞, 有爪不能划了。 世上什么东西生存, 只有到了它 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 生命,见其价值。人往往有其好心,忽视自然规 律,欲以己之意,加于他物,结果往

20、往适得其反。 沙砾本是无情,也有如此属性,而万千世界, 人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性,不能定然,不 可固一。应是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条件下,不拘 一格,各呈其才。那么,人便更是活的,就有生 气,就有创造,这个人世就有了最伟大的,最光 辉的色彩。 女儿还在哀叹沙砾, 说是死了, 是不是还能 再活?我让女儿把那石片儿抛到河滩去,站在柳 阴下静观,便见又,烁烁然了”,女儿笑了, 我亦笑之,沙砾似乎也在笑,一闪一闪的,绽闪 着金色的微笑。 1、注音、辨形组词。 砾()炫() 栎()眩() 烁()玄()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 悠然天然黯然灿灿然 (1) 如今拿在手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其色

21、 泽了。 ( 2 ) 站 在 柳 阴 下 静 观 , 便 见 又,烁烁然了。 (3) 放在手中,不见有彩,拿近眼前,无 光。 (4)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去去,可 谓。 - 14 - 3、 “我”在沙滩沙地上看到一种闪着各色光芒的 东西是何物?作者是怎样描述它们的?从哪几 个角度描述的? 4、这篇散文中作者进行了丰富的联想,联想到 什么呢?感悟或提出了自己怎样的想法呢? 5、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 6、 “女儿笑了,我亦笑之,沙砾似乎也在笑,一 闪一闪的, 绽闪着金色的微笑” 这句是全文的结 尾句,其作用是什么? 7、 “我让女儿把那石片儿抛到河滩去,站在柳阴 下静观

22、,便见又灿灿然, 烁烁然了”句中的“又” 字相当重要,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8、古语“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出自哪篇作品?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你能说出 这两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吗? - 15 - 牵着母亲过马路 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 年近花甲的母亲喜 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 母亲说: “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 呀! ”我便说: “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 “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 再横穿一条马 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的人群匆匆而行。 年龄大了, 母亲的双腿显得很 不灵便。她提着菜篮, 挨着

23、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 短的生活琐事, 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 【甲】 ,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 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 就是菜市了。 母亲突然停了下 来, 她把菜篮挎在臂弯, 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 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这是多么 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 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 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 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 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 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 叮嘱: “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 多年过去了,昔

24、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 男子汉的大手, 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 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 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 她一生吃了许多 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 散,但永远也抹不去【乙】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 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 - 16 - 臂弯上取下篮子, 提在手上, 另一只手轻轻握住 她的手,对她说: “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 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 闪过惊喜, 笑容荡漾开来, 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 的良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根据文章按要求分别将甲乙两处所缺的词语 补出来。 甲:乙: 2、第段中,“年近花甲”是什么

25、意思? 3、第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4、第段一开头写“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 起来” , “震颤”的原因是什么? 5、 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次“牵手” , 概括地说是哪两次? 6、根据文章,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 题后的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1)文章以“牵着母亲过马路”为题,主要回 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 “我” 的小手过马路。 () (2)母亲牵着“我”的小手,是母亲对儿子的 拳拳呵护, “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是真情的回报, 体现了人间融融亲情。 () (3)这里的母亲形象,不仅是“我”的,也是 大家的,不仅是实际的母亲,更是祖国母亲。 () (4)文章最后一句,连

26、用了两个比喻句,生动 地描绘了母亲欣慰、满足、喜悦之情。 () 爱尔克的灯光 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 我度过了五 - 17 - 十个傍晚。 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 消耗了别人不少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 匆匆 地去。用留念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 最后一次了。 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 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 的姑母或者嫂嫂, 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 人的公馆,对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庭的 盛衰。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 的本分,我没有单独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 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 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

27、四个字: “长宜子孙”。 “长宜子孙” 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 大了多少。 这也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 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 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 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 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搜 集起来的书画。 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两 个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 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 孙” ,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提 示一条生活道路, “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 轻心灵的发育成长, 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 去看广大世界, 财富只能毁灭个人崇高的理想和 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利益上

28、面。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 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 许多有为的年轻 心灵被囚禁了。 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 捱着日子。这就是“家” ! “甜蜜的家!”这不是 我应该来的地方。 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 里来的。 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 依旧是十八年前 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 这里面少了几个, 也多 - 18 - 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 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 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 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 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我高兴地来, 痛苦地去。 汽车离站时我心 里的确充满了留恋。 但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 马达的

29、叫吼, 车轮的滚动, 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 开的菜子花, 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 我不顾同 行者的劝告, 把头伸到车窗外面, 去呼吸广大天 幕下的新鲜空气。 我很高兴, 自己又一次离开了 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 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 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 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 照出来的, 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 定是我的心灵的灯, 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 路。 1941 年 3 月在重庆 1、阅读本文第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一句中,“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 里” , “这个”城市指的是哪个城市? (2)

30、结合全文看,第自然段中“我所要的东 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 , “我所要的东西” 主要指 什么? (3)第段中加点的“那些人”指的是什么样 的人? 2、阅读第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1) “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两个字:分和 - 19 - 卖。 ”这里的“儿孙们”是有悖于“祖父”的叮 嘱的,那么“祖父”叮嘱的两个字是什么?(用 本段中的两个字回答) 。 (2)作者认为“老人”应该“明白一个浅显的 道理” 。这个道理是什么? 3、按要求回答第自然段中“甜蜜的家”的含 义。 ( 1 ) 为 什 么 说 这 个 “ 家 ” 是 甜 蜜 的 ? ( 2 ) “ 甜 蜜 的 家 ” 为 什 么 要 加

31、上 引 号 ? 4、 第自然段把眼前送行的人和18 年前送行的 人对照着写,字里行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请简要地回答) 5、阅读第自然段,回答问题。 (1)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 ”作者因为什么 “高兴”?又因为什么“痛苦”? (2)把“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改写 成和“清晨的微风车轮的滚动”一样结构的 句子。 6、第自然段最后一句中, “我的心灵的灯”象 征什么? 父亲 - 20 -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 出特别的喜欢来。 在地里干活, 偶尔捉只小兔或 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 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

32、样,只是顺其自然的 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 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 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 “要不,别让妮 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 跳: “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 ”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 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 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 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 我一个人进去, 父亲则去卖那筐桃 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

33、城里找他,父亲已经 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 翻山越岭, 还得走 20 里啊! 3 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 我送干粮和桃子。 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 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 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 烙的白面饼, 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 中午我们父 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 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吃 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 里的 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 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天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 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 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 - 21

34、- 的情和爱,也在这3 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3 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 年前一样, 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 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 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 的桃子又红又大, 我倒有些不习惯, 怪父亲过于 奢侈。 “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 ”并 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 我双手捧着桃子, 一口一 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 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 他说他怕我回来 找不到自己的宿舍。 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 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 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 躺在床上不一

35、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 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 元的住 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 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 我扑过去扶摸着 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 亲,请您爱惜自己。 ”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 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我 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 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那又 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 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 1 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 欢来”一句中“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 2、文章前两段

36、写父亲对自己不“特别”地“喜 欢” 、 “不关心”,有何作用?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 “弓起的背”、 “刀 - 22 - 刻的脸”、 “磨出老茧的双肩” 、 “青筋凸起的双 臂” ,意在表现什么?(不超过12 个字) 4、 下 列 对文 中 画 线句子 理 解 正 确的 两 项是 () A、 “就为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 的“第一次” 说明父亲直到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 关心“我”。 B、 “不学出个样子来, 无颜面对父亲” 说明“我” 已被父亲深深地打动, 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 爱。 C、 “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 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 “

37、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 “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 对父亲的好意并不 领情。 5、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6、本文的主旨具有多种含义,请用自己的话概 括出来(至少概括2 条) 母 亲 的 名 字 我懵懵懂懂地长到19 岁,竟还不知道母亲 的名字。这种事情在我们那个偏远的小村,没有 人会觉得奇怪。 后来我参加了高考, 有好几张表格要填到母 亲的名字, 这使我颇感为难, 幸而在户口簿上查 到“高杨氏”三个字,便无可奈何地把这个称呼 当成了母亲的名字。然而,从那以后,我时时记 起母亲慈爱的目光和温馨的微笑,记起母亲两鬓 - 23 - 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痕, 也便时时感受到一

38、种良心 和灵魂上的谴责。 其后我考入山东师大, 父亲又病逝, 家里只 剩下母亲一人。 到学校后给谁写信呢?我知道母 亲虽然不认识字, 可是当她收到我的来信时, 会 用手触摸,用心去“阅读” ,而当她把信塞到枕 下,便又会在每一个不眠的夜晚见到远方游子的 面影。我思忖良久, 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问母亲有 没有名字。 母亲听了一怔,然后笑笑说: “多年没有人 叫过了,又提它做啥?” “我到学校后写信给您。 ” “庄上人都不知道我的名儿,”母亲喃喃地 说, “我收不着你的信。” 我这才知道母亲原来有过一名字叫“杨瑞 蓉” , 这个名字曾以伴随她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嫁到高庄后, 母亲便失去了它, 再也没

39、有人叫过 了。可是她挚爱着自己的名字, “杨瑞蓉”三个 字一直深深地藏在心底,40 年来不曾忘记。 现在每当我要写家信时, 便不禁对着稿纸发 呆。寄给谁呢?母亲虽然有过一个美丽的名字却 又已失去!她永远不可能体味远方独生子来信时 的那份惊喜和欢悦, 她能做的只不过是佝偻着为 多年生活的重负压弯的身子, 在空寂的院子里来 回走动,或是倚靠着村口那堵泥土矮墙,向远处 灰黑色的树木长久地眺望 每每想到这些情景,我的手就不知不觉把 “杨瑞蓉”三个字写下来,我触摸着字面,却如 抚摸着雄浑粗厚的黄河水。 1、本文以为记叙顺序,能体现这种 顺序的词语有 2、第 2 段中,作者说“时时感受到一种良心和 - 2

40、4 - 灵魂上的谴责”,这是为什么? 3、第 7 段中加点的“失去”一词应该怎样理解? 4、 第 8 段 中 , “ 空 寂 的 院 子 ” 照应 了 前 文 “”一句话 5、体会第 3 段和第 9 段“触摸”的不同含义, 填写下面的空格 母亲触摸, 心中; 作者触摸 ,心中 寻人启事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 女孩正坐在长椅上, 浓浓 的树阴牢牢地笼罩着椅子, 就像母爱, 寒冷而郁 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来讲, 母亲不疼她, 母亲除了爱 好挣钱外,最大的偏好就是苛求她。 必须、不准、 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 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 女孩蓄谋已久。 女孩 在留下这

41、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 “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 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着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 市 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女 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在 B 市,女孩卖报、 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 - 25 - 才能品味到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 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 市,这 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 回来吧,妈不再不再” 女孩子开始惭愧。 可不能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 市。 每天晚上, 抱着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睡,已经 成了女

42、孩离家后的一种习惯。在C 市的两个月 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 C 市日报上找到了与自 己有关的文字, 但不是寻人启事, 而是一则生日 祝福: “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 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 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 下里默含过百遍、千遍的号码。 “此用户寻女未 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满了,女孩风尘仆仆地赶回A 市, 近家情怯, 女孩颤抖的手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却 是个陌生人。 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 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母,速 归。 1、女孩离家出走的原因

43、是什么? 2、第( 6)段运用了和 两 种 描 写 方 法 , 请 你 猜 测 女 孩 此 时 的 心 情:。 3、第(8)段画线处“女儿,回来吧,妈不再 不再”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省略号的表达效 果。 4、试用几个词概括女孩的性格特征。 - 26 - 5、第(12)段加点词语 “总算”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6、读过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平分生命 男孩子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 他 是妹妹惟一的亲人。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 个不幸的孩子身上。 妹妹染上了重病, 需要输血, 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子没有钱支付任何费 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 男孩的血型与妹

44、妹相 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 男孩开始犹豫, 10 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 向邻床的妹妹微笑。 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 不动,医生忙完后,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 地问: “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 笑孩子的无知,但转念又被孩子的勇敢震撼了: 这个 10 岁的小男孩,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 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 男孩为所作 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他下定了死亡的 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 说: “放心吧,孩子,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 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

45、真的?那我还 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了爱心:“你 能活到 100 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 - 27 -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 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 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抬起 了胳膊 -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 事地对医生说:“那我就把血抽一半给妹妹吧, 我们两人每人活50 年! ” 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 这不是孩子无知的承 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 当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的疼痛时, 男孩为什么犹豫?最终他为什么答应为妹妹输 血? 2、抽血时,男孩一声不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 微笑,这表现了男孩怎样的心理? 3、医生的手渗出了汗的原因是

46、4、文章末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 似乎总与我结缘, 一直陪伴 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 到了七岁, 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 面对一学期两元钱 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 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 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 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 我的哀求感动了 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 多里的山路往返, 风雨无阻的跋涉, 成为我平生 - 28 - 最大的乐趣。 小学毕业之际, 我以优异成绩准备 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

47、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 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 家庭中消失, 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 瘦小的我能 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 为交不起住宿费, 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 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泊不眠夜, 趁着蜡烛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 的速度铺好“床铺” 。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 的棉被折成两半 -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 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 赶紧蒙上被子。 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 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 笔学费的几个月后, 大学录

48、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 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 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 既高兴又忧愁。 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笑对 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 元学费。为了 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 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 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 我说我要用双手和 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当我做家教、打工 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 我的同龄人正三天 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 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不敢进, 录像厅与我无缘, 我仿佛超出 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 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 一个

49、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 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 29 - 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 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 我用辛勤战胜了贫 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 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 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 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 时一身自信, 出门时满身轻松, 我就这样潇洒地 战胜屯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 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 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 我 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 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 夜里搓着手拿起笔 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 我已经脱离了贫 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 个字 -“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 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 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 它让我在人生道 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 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