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5813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草原 第一课时教案执教者:温雪燕一、 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的特点。2、 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3、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二、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2、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三、 教学准备1、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 下载草原风光的图片,制作课件3、 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朗读录音四、 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启发谈话1、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欣赏歌曲。2、 听着这样的歌,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自由发言。3、 师: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油然而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并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草原(板书课题)4、 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预习情况(1) 出示拼音,让学生拼读并写出生字(2) 反馈生字书写情况,字形指导。重点强调“涩”的右上角是“刃”而不是“刀”。3、 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的:出入草原-途中见闻-内蒙古外-

3、内蒙古内-告别草原)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默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否用一个字概括?(美)2、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四、 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师:作者通过描写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来介绍的,那么草原的风景到底怎样呢?让我们跟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去领略那里的美丽风光。1、 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草原的美景,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2、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在这段话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句用横线画下来,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3、 交流画出的句子,品读句子(1)句子

4、一: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学生读句子“一碧千里”在你脑海是一副怎样的景象?(板书:一碧千里)出示草原图片,指导朗读,读出草原辽阔的感觉。(板书:并不茫茫)“茫茫”什么意思?(模糊,迷蒙)师:草原如此的广阔,应该会给人一种茫茫的感觉,就如诗中写道“天苍苍,野茫茫”,但是老舍先生为什么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让我们在后面句子的学习中去理解体会吧。(2)句子二: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出示草原天空的图片,学生欣赏后再谈感受,说说那里的天和我们家乡的天空相比有什么不同?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清新、明朗”的感觉。师:在如

5、此明朗的天空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舒畅极了,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3)句子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出示中国画的图片,指导看图理解“渲染”和“勾勒”。体会这样的画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柔美、流畅)出示草原小丘的图片。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读出柔美的感觉。“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从哪个字看出来?(欲)那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流入云际”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桌讨论讨论。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师:这是一种鲜亮的绿,它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了生命的灵动,难怪老舍先生会说“在

6、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4)句子四: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学生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有感情朗读出示图片,说说作者把什么比作无边的绿毯,把什么比作白色的大花?指导朗读,体会草原迷人的色彩美。男女生读,齐读。 师:“这样的色彩实在太美了,碧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这如诗如画的草原怎能不令人为之惊叹呢?难怪老舍先生要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 课件播放草原景色的录像,师配乐引读句子“你们看,那里的天、在天底下、四面都有、平地是、小丘也是、羊群、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师:多么辽阔的草原,多么碧绿的草

7、原啊,那么可爱的羊群更是给草原赋予了生命的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4、 体会感受(1) 师:“见到如此美丽,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课件)引读作者写感受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2)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样辽阔的草原上,你最想做些什么呢?请你用上一两句话把它写下来,也可以学着老舍先生的写法,用上“既、又、”这样的关联词。 生交流感受五、 课堂小结,指导背诵1、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2、 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深深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试着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六、 布置作业1、 抄写本课的生字2、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七、 板书设计16、草原 风光美: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美 人情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