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评课稿.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5931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评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富锦三中数学教师康晓磊。刚才我们共同听取了*老师讲授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下面由我对本节课进行评议,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评议。 一、教材分析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1-1)第二章第四(三)节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之后进行学习的圆锥曲线。本节课,教师将导学案提前及时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便能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内容,大大降低了授课难度。这种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能在课堂上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教师

2、结合导学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突破难点,体现重点。以上的教材处理过程,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诠释了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教学理念。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2)会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能够利用给定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坐标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严密细致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抛物线型建筑,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抛物线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享受,陶冶了情操。重点:(1)抛物线的定义及焦点、准线;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和p的几何意义。难点:在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三、评议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学案导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启发法。学案导学法的精髓在于教师通过课前的充分备课、精心设计将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相关数学思想方法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提前发给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先学后教”,在课堂上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直观演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在观察中总结,为之后的由形到数打下基

4、础,在演示的过程中渗透启发引导法,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揭示本质,从而得到正确的定义。本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有课前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探、思、答为主线,教师的引、导、启为辅线,合理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极大程度的发展,让教学真正实现了学在教之前,教在关键处。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我校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其中,课前准备的主要载体为导学案,课上以姚

5、明投篮为情境引入,结合几何画板演示,自然引出抛物线的概念,随后以“建设现代化”这一口诀为指引,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的模式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又以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图像变换的知识总结出其它三种形式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在总结了相应知识点之后,及时进行例题的巩固和练习题的应用,由“活学”升华为“活用”,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全课总结,并上升到了数学思想的理论高度。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没有出现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1板书设计简洁,字迹工整。 2教态自然亲切,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但不足是肢体语言较少。3语言简练,生动,评议清晰,自然亲切,富有启发性。4操作

6、方面,*老师灵活运用教具,多媒体操作比较熟练。 六、教学效果 教学效率高,课堂容量很大,*老师充分有效利用了课堂40分钟的时间。 学生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能积极配合老师并参与课堂活动,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还开拓了思维,学生在民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和和情感体验。总体来说:本节课课堂结构设计合理,讲练时间安排得当,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和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指导,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会学和学会的最终目的。 整节课都深刻体现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这种新课程教学理念。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不当之处,本节课中有个别学生的导学案完成不好,这严重影响了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的教学效果。 我建议老师课下在对学生导学案的检查上更加严格,以便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上评课内容,均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领导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