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6645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 特征码 MaNNlgtCgtNfOMeBPhpg 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 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 。尽管规划的具体内容尚在讨论和制定之中,但 延续了 50 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 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三大信号。 信号一:“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 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大背景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目前,中国 95以上的商品 资源由市场来配置。中国社会科

2、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 耀说:“由计划向规划转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 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 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 可以预见的是,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规划将主要运用市 场机制,由企业自主决定投资方向。投资效益将成为引导资源 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在发挥国家规划对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的 第 2 页 同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信号二: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以往的五年计划,各类指标的具体程度超出现在很多人的 想象。“七五“计划中,仅规定了产量指标的工业品就有

3、28 种。 在“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准备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 人就明确提出,不搞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 从“计划“到“规划“,体现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 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突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 到了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专家预测, “十一五“规划将凸显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考虑资源承载能力, 为谋划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一幅清晰的“路线 图“。 信号三: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与竞争性行业各项具体指标的消失形成对照的是,“十一五 第 3 页 “规划将增加人

4、文和社会指标,如扩大就业,加强义务教育、公 共卫生和公共安全,健全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这是政府转变 职能,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尤其在公共服务 方面,政府要有自我约束,要对百姓有所承诺。发展改革委宏 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如此评价这种变化。 那么,“计划“让位于“规划“,是否意味着政府工作更轻松? 显然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是政 府的四大职能,这后两项任务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职责,也恰恰 是当前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如何使政府真正做到既不“越位 “,又不“缺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 场监管的同时,应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优化发 展环境等方面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