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凝血病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64783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性凝血病题目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伤性凝血病题目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伤性凝血病题目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性凝血病题目及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创伤性凝血病学习题(2017.09) 姓名: 科室: 得分:一 选择题: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B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 B.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 C.血小板的损伤 D.小血管内血流淤滞 E.白细胞的破坏作用 2. 细胞损伤后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的作用是:EA.和凝血因子共同激活凝血因子 B.和Ca2+、凝血因子、共同激活凝血酶 C.激活凝血因子 D.激活凝血因子II E.和Ca2+、凝血因子共同激活凝血因子3. 活化的凝血因子可直接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CA.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 B.使血小板活性增强,促进其聚集 C.使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

2、肽释放酶 D.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 E.促使组织凝血活酶的释放4. 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生成: DA.PAF B.纤维蛋白单体 C.PF D.FDP E.MDF5. 能反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最常用检查是 EA.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血红蛋白浓度测定 D.血浆胆红素测定 E.以上都不对6. 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时释放出红细胞素,在DIC发病中的作用类似: EA.凝血因子 B.纤溶酶 C凝血酶 D.凝血因子 E.血小板因子7. DIC时血液凝固障碍准确的表述为: BA.血液凝固性增高 B. 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 D. 纤溶活性增高E.血液凝固

3、性降低8. 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是: B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凝血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被激活 D.凝血因子X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二 简答题 1、创伤性休克凝血障碍的机制? 答:1、主要是由于消耗所致。血液中的凝血成分包括PLT、纤维蛋白原(Fib)及其他凝血因子伴随失血的丢失和凝血激活造成的消耗而减少 2、其次是稀释,即休克复苏过程中大量输入液体和浓缩红细胞(RBC)造成凝血因子稀释性减低 3、此外是体温降低、酸中毒、低钙、贫血等4、纤溶亢进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不利于形成稳固的血块和止血 2、 大量输血的定义?答:1 大量输血的定义:输血10单位以上; 2 24小时内输血达病人的1个血容量; 3 3小时内输血超过50血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