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81549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2、儿童对某些特定的反应最容易形成的时期,称为( )A、敏感期 B、最近发展期 C、关键期 D、最佳期3、儿童想像的萌芽阶段是( )A、刚出生 B、1-3岁C、1.5-2岁 D、3-6岁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C、视觉 D、听觉5、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记忆是( )A

2、、语词记忆 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6、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 )A、1岁左右 B、4岁左右C、3岁左右 D、2岁左右7、学前儿童对科学概念的掌握( )A、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B、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C、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 D、以上都对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思维主要依靠( )A、符号 B、动作C、表象 D、形象9、幼儿语音发展顺序中,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A、元音在前,辅音在后 B、辅音在前,元音在后C、同时出现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华生认为天生的情绪不包括( )A、怕 B、爱C、怒 D、喜11、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情感是( )A、

3、道德感 B、美感C、理智感 D、自尊感12、儿童动作发展发展的规律不包括( )A、首尾规律 B、前后规律C、大小规律 D、主次规律13、18. 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A、规律型 B、容易型C、迟缓型 D、困难型14、儿童在陌生的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这类儿童的依恋模式是( )A、安全型 B、矛盾型C、回避型 D、混乱型15、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 )A、学习 B、劳动C、交往 D、

4、游戏二、名称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注意的广度17、时间知觉18、无意想象19、移情20、皮格马利翁效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21、简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2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特点与趋势。23、简述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24、简述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回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题评分。共12分)25、试述造成口吃的原因及应对法方法。26、试述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27、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一天,

5、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这时,莉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说完便领着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中。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2)联系实际说明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B 5、D6、B 7、A 8、B 9、C 10、D11、A 12、D

6、 13、B 14、C 15、D二、名词解释16、注意的广度:指的是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注意到的刺激和数量,也指将注意力保持在特定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17、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18、无意想象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预定目的想象。19、移情:指在人际交往中,当感知到他人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因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20、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对某种情结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三、简答题21、答:(1)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价值(2)研究和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

7、;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22、答:(1)在理解内容上,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在理解依据上,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来说明理解; (3)在理解程度上,从对事物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4)在理解的客观性上,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在理解的相对性上,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23、答:(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24、答:

8、(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四、论述题25、答:口吃是言语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原因: (1)生理原因:2-4岁儿童言语调节机制还未发育完善,容易造成发音困难。 (2)心理原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一是儿童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的语言速度相对较慢,二者的时间差造成了言语流的脱节。二是儿童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词语去继续表达。这都是儿童过度激动和紧张,使得发音系统受到抑制,出现了发音的停滞和重复。多次以后,形成条件反射,造成口吃。

9、此外,幼儿处于好奇心和模仿心理,觉得口吃“好玩”,模仿别人口吃,结果不自觉地形成了口吃的习惯。 对策:矫正口吃的重要性原则是解除紧张。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对自己的言语行动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如果经常对他的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纠正,则会加剧紧张情绪,会导致口吃严重或孩子不愿说话。所以,成人应和颜悦色提醒幼儿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对生活在集体中的幼儿,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不能嘲笑口吃幼儿,更不能模仿。26、答:儿童的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度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明显地提

10、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具体如下:(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继续发展。无意记忆占优势主要表现在: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表现在:儿童的有意记忆是在成人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表现在: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表现在: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它们的差别逐渐缩小。(4)幼儿识记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语词记忆对形象记忆的绳头及相互接近,都反应了幼儿记忆过程中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语言的参与使记忆过程中的意识性和条理性都有所提高。五、案例分析题27、参考答案详见教材p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