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8578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训,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经念。他告诉我们读书要动笔,随时记下读书的心得体会。我们上语文课的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把读书后的收获记下来呢?浅谈几点肤浅的体会: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1、批注笔记。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_”标出,查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注上;在书的空白处,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2、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

3、要空泛地议论。5、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6、卡片式。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

4、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如何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许多同学在课余和书本交上了朋友,有的同学得到了一本自己曾经听说过的喜欢的书往往就爱不释手,吃饭看,睡觉看,有的同学一回到学校就来到图书廊看书,有的同学甚至课间也要到图书廊看一会儿书。可惜,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许多精彩描写,往往一跳而过。如此读法,尽管书读得很多,却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不少老师在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都会提议他们做读书笔记。 然而,我们也可以听到不少呼吁:“别让阅读成为孩子的负担”!“如果一读书就要求做读书笔记,这书还有人愿读吗?”确实,在布置

5、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如果总是与好词佳句的摘抄、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负担可能会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如果不写读书笔记就一定能让读书活动持之以恒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已经几年了,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坚持得好的同学,几乎也是读书笔记作得好的同学。因此,读书笔记是否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我想问题不在于读书笔记本身,关键在于学生自身有没有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一、体会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让学生愿写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

6、、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但可以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而且作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用名人与读书笔记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动力。我就曾经不止一次地给同学们讲过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与读书笔记的故事。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记忆力惊人,甚至有外国学者形容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

7、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后来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每读一书,都做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他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同学们听了老先生与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后,很受鼓舞,有不少同学主动做起了读书笔记。 二、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让学生会写 想做读书笔记

8、的问题解决了,但只有会写读书笔记,并让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充满儿童趣味,适合儿童特点,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1、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课内做读书笔记。 我们可以把读书笔记的指导与课本学习结合进行,从指导学生课内做读书笔记开始。学完课文以后,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对课文进行总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词句用的比较好?让学生把好的词、句、段找出来,让他们分析:这些词句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好在哪里?集中讨论分析过后,可以让学生选择性地动笔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抄下来,抄录的同时,加上自己的分析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慢慢的,学生可

9、以从中摸索到一些阅读感悟的方法,慢慢的,他们也可以把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读书笔记的质量就逐渐提高了。 2、在传统的读书笔记上创新,鼓励学生尝试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新模式。 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评论式、心得式、存疑式、简缩式等。但这些形式都太过成人化,不受小学生喜欢,多数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同学,即使记笔记,也多是摘录一些词语、句子。而且,记下以后,自己也基本上不能用,久而久之,单一的读书笔记样式一定会削弱同学们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决心,甚至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课外阅读的记性。我们能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呢? 美国的教育专家告诫说,千万不要只是

10、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您可以要求您的学生照着下面的方案让他的读书笔记变得生动起来。以下就是小学生可以尝试的读书笔记的新形式: (1)想象你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根据“你”的经历和感受写一本日记。 (2)给书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给他提提你的建议。 (3)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 (4)根据该书表现的某个主题写一篇短文。例如,如果该书的一个主题是爱,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并用上书中的例子。 (5)根据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画一张画或图表,为图画或图表配上相关的信息。 (6)想象着对书中某一人物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有关书中的内容,也可以

11、对他问任何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 (7)回顾整本书的内容,给出你对这本书的评价。无论你认为这本书是有趣还是没趣,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证明。你会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吗?为什么? (8)将下面这个句子填写完整:“我喜欢(或不喜欢)作者(或某一人物)的方式,因为”(注意:字数在250300字) 这样的形式,可以让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同时,也降低了难度。当然,这些形式还主要适合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可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逐渐鼓励学生去尝试、摸索出更多适合小学生的读书笔记新模样。 三、坚持展示读书笔记的风采使学生乐写 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的展示与交流,互相观摹学习,取长补

12、短,这时,你会发现不少同学的读书笔记或者内容新颖,或者标题醒目;或者编排精美;或者图文并茂。这时,应该及时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评议,交流,展览,以鼓励其他同学也积极加入做读书笔记的行列,同时,生动活泼的读书笔记形式在交流中也可以不断发展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小学生的新形式。 因此,对于写读书笔记,不可强迫,否则,阅读将变成学生的又一心理负担,那读书活动是绝对不可能长期开展下去的。我们可以在“加强指导不断激励树立榜样吸引参与”的思路下,采取各种鼓励办法,逐渐吸引更多的同学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而不能强制。同时,如果要天天检查读书笔记,对于老师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可以仿照魏书生老师关于检查读书笔记的办法,每次检查时老师可以较认真地看一组,其他则根据质量数量积分,“每页积分+字体工整积分+内容质量积分+每天坚持积分”,累计总分评出积分高和进步大的给予奖励,不写的不批评,但要给全班讲故事、说笑话,以正面鼓励为主,以逐渐吸引学生不断加入课外阅读并坚持做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