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703296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语句子结构及句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日语句子结构01 、主谓结构名词谓语句 学生形容词谓语句 桜 动词谓语句(自动词) 子 遊02 、主宾谓结构(他动词) 鈴木 英語 勉強03 、主补谓结构主语补语谓语 李 電車 通勤主语补语宾语谓语 彼 友 贈04 、主状谓结构主语状语谓语 彼女 静 立主语宾语状语谓语 彼女 先生話 静 聞05、日语句子特点: 主语+(宾语)+谓语 句子的语法成分需要通过助词体现 时态形式的变化二、日语的句子成分 主语:是判断句的主体或表示性质、状态、动作行为、存在的主体的成分。日语中的主语多用提示助词和主格助词。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对象,且出现在他动词(及物动词)的前面,用连接。 谓语:表达判断

2、、性质、状态、动作行为、存在等的成分,一般在句末。 谓语主要说明主语“是什么、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定语(連体修飾語):在句子中修饰或限定名词,说明其所属、性质、状态,一般位于名词前。 定语句:用主谓结构的句子做修饰成分,这类句子叫做定语句。 状语(連用修飾語):在句子中说明动词、形容词的状态、程度、数量等的成分。补语: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的部分。是表示时间、场所、方式、方向、目的、对象等补充说明的成分一般用格助词。 对象语: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希望、能力、好恶、巧拙等对象的成分。形式上是主谓结构,但从意义上分析是动宾结构,用。 独立语:独立存在。三、日语四大句型:01、判断句(名词作谓语)断

3、定句:以体言(名词、代词)作谓语的句子。例:私田中。 田中作谓语02、存在句(存在动词作谓语)存在句:表示存在关系的句子,经常以/作谓语。例:王今教室03、叙述句(动词作谓语)叙述句:以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例:李飲物買。 買作谓语04、描写局(形容词作谓语) 描写句:以形容词、形容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例:富士山美。 美作谓语四、日语句子的三个维度日语句子按照时态划分,分为:现代式、过去式;按照语体划分,分为:敬体形、简体形;按照表达的意思划分,分为:肯定、否定。由01、断定句(用体言作谓语)02、叙述句(用动词作谓语)03、描写句(用形容词、形容动词作谓语)04、存在句(用表示存在的动词作谓语)(

4、场所)/(场所)/五、连接词的用法比较:方原因:转折:假设 :建议:意志形意志:意志形+请求:命令形允许、禁止、必须干什么:/推测:特定句式:使役 被动 使役被动 意志形 可能形 命令形 相似性、比喻:罗列:/ 六、助词的用法的用法: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刻;2,表示行为地点和状态发生的地点;3,表示目的;4,表示动作对象;5,表示情感发生的理由;6,表示变化结果;7,表示行为基准;8,连接被动句;9,连接使役句的用法:1,表示动作进行的场所;2,表示手段和方法;3,表示材料;4,限定时间和数量范围;5,表示理由;6,表示根据;7,表示动作发生时的状态的用法:1,名词并列;2,表示共同动作的双方

5、;3,表示动作的对象;4,指定、引用发言和内容;5,表示对象比较;6,作为连接助词使用特殊用法一. 日常的情况下上车(乘坐交通工具)用,下车用 上下车、船只、飞机等时注意“上车用,下车用”。这里表示动作的着落点,表示移动动作的起点。但是,名词带(补格助词)做补语是经常困绕初学者的问题。有的人说:用代替行不行,当然不是不行,不过,这样的用法比较少。 二. 表示时间的时候前面用,后面用 在动作的先后顺序上,经常使用带有定语的“前”“后”词汇(这里的规律不包括空间的前和后)。这时在一般情况下,用“前,後”的规律。其实,过去时连体形+後=连用形+。另外,从习惯来说,後是补语,但是不用这个补格助词,只用

6、“后”,以状语的形式出现也是可以的。三. 勤用、働用 关于工作和上班,过去日语中是分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用“勤”和体力劳动用“働”。但是现在已经不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但是选择的动词与助词的关系仍然保留。 四. 自己决定用、别人决定用 决定做某一件事情,自己主观决定,用名词+ 或者动词+;别人(领导、上级、集体)客观决定,用名词+或者动词+。有时自己也在决定事情的成员里,但是客观地描述这一事情也用名词+或者动词+。 自己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后,确实一直进行,则用名词+ 或者动词+。客观决定后一直进行,则用名词+或者动词+,一般译成“规定为”。 五. 往高走,过程用,目的地用 我们平时说

7、“登山”,说山登,但是也会遇到山登,有人感到奇怪。其实,这里的登是自动词,是补格助词,表示移动动词移动的范围。那么这2句有什么不同呢?前者是强调登山的目的,力求登顶;而后者是强调登山的过程,登不登顶是无所谓的。但是有一条要注意,如果说山行是表示行动的方向,也可以说山行,但是绝对不能说山行。 六. 友达相谈、先生相谈 补格助词的一个功能是表示必须有2个人的动作的对手。如练习会话、打乒乓球、商量、打架等动词在执行时必须有对手,而且2个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有时,只有一方的要求,而另一方没有这样要求时,就改成,即:双向用、单向用。这里注意,不一定所有的双向动作都改成单向,要考虑是否合理。 七. 表达

8、内容具体用,抽象用 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内容用。另外,如果用补助动词时,表示抽象概念的部分,名词+变成名词+,而名词+的部分不变。 八. 乗换、乗换 换和乗换的用法很有意思:同一类的物品进行更换用,不同的物品之间的更换用。如:在某个车站公共汽车换乘另外的公共汽车用,而如果是由无轨电车换乘公共汽车就用;但是如果是由1路电车换乘2路电车,虽然都是电车,但是前后是不同的电车,所以还得用。 九. 庭椅子作、庭椅子作 表示空间时用来表示动作的落脚点,译成中文可用“往、向”;而用表示动作的场所,一般都译成“在”。 “庭椅子作”表示在一个院子里安装椅子。“庭椅子作” 表示做椅子的动作在院子里进行,而不在房间里。 把上面的2个句子合在一起,可以说这样的句子:“为了在院子里安装椅子,所以在院子里做了一天椅子。” 庭椅子作、一日庭椅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