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感.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75367 上传时间:2025-07-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感一、纲领性文件的历史站位与战略意义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锚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1 .政治性: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强调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2 .人民性:提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举措回应民生期盼。3 .创新性: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构建横纵贯通的智慧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形态重塑。这份文

2、件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总蓝图,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它深刻揭示:教育强国的本质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文化传承效能增强,为国家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新时代路径纲要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置于首要位置,这要求我们:1 .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如安徽省教育科学学院实施的”红色园丁培养计划,将教育家精神与四有好老师标准深度融合。创新实践育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红色研学、基层治理等实践,如浙江省提出的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实现价值引领与身心发展双促进。2 .厚植文化自信根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教育,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课程体

3、系,如天津中小学通过”行走的党课”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支持高校开设非遗传承特色专业,构建文化育人的立体化场景。3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家校社政联动平台,借鉴贵州省“清朗网络”专项行动经验,构建正向网络育人生态。实施心理健康护航工程,落实纲要提出的“健康第一”理念,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体系。三、体系重构:高质量教育生态的突破方向纲要提出的“八大体系”建设,标志着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1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攻坚破解城镇挤、乡村弱”难题:湖北省通过教师城乡双向交流1.5万人次,推动优质资源下沉;XX省实施“50%县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计划,

4、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双减“深化:建立作业设计质量监测系统,将课后服务升级为素养提升第二课堂2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跃升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共同体双驱动模式,如内蒙古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85%o探索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借鉴宁夏建设10个现代产业学院经验,打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最后一公里”。3 .高等教育创新引领突破实施“双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评价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围绕芯片、种源等“卡脖子”领域,打造高校-企业联合攻关体,促进成果转化效率提升30%。四、数字化转型: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纲要将数字化定位为教育变革的

5、关键变量,需重点突破:1 .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教学、管理、评价数据全链条贯通,如北京市推广”网格通APP实现90%以上诉求线上受理。开发沉浸式教学资源库,运用VR/AR技术重建圆明园遗址等历史场景,增强学习体验感。2 .教学模式革新推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通过智能学情分析系统,实现“一生一策”精准教学,如浙江省“惠企政策智能匹配”模式在教育领域的移植创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建立慕课西部行计划升级版,缩小区域数字鸿沟。3.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学生成长档案不可篡改、全程追溯。开发教育决策支持系统,对学位供给、师资配置等进行智能预测

6、预警,提升资源配置科学性。五、教师队伍: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建设落实纲要”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要求,需多维度发力:1 .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工程”,将师德考核贯穿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全过程,建立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度。创新师德养成载体,开展我与教育家的时空对话等活动,强化职业认同。2 .专业能力迭代升级构建”U-G-S”协同培养模式(高校-政府-学校),如安徽省与北师大共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实现理论实践双向赋能。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建立退休名师工作室,传承教学智慧。3 .地位待遇实质提升推动教师工资与公务员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建立教师荣誉体系,设立国家级教学成就奖,增强职业尊荣感。六、实践启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纲要需强化三种意识:1 .战略意识:跳出教育看教育,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如支持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2 .创新意识:敢于突破固有模式,在课程设计、评价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如探索项目制学习”跨学科主题课程”O3 .躬耕意识:发扬”教育家精神”,像张桂梅同志那样扎根一线,用爱心与智慧点亮学生人生梦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纲要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才能将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根基、积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