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75618 上传时间:2025-07-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耕地保护L严格耕地保护,务实粮食安全根基。2023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现状耕地面积572.55万亩,较2020年现状耕地面积570.386万亩增长2.1645万亩,增加率为0.38%,连续三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2024年国家下发的年度变更调查图斑正处于核实处置阶段,预计实现耕地保有量连续四年净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88.19万亩(不含预调出、预调出待整改),大于“三区三线”划定的487.12万亩,完成保护目标任务。2.坚持稳定总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年初印发关于分解下达2024年度耕地恢复任

2、务的通知关于下达2024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安排的通知,将年度耕地恢复任务和补充耕地任务分解下达至各县区。今年6月,结合“大占补”政策变化,印发关于推动开展耕地恢复补足耕地缺口工作的通知,组织县区进一步摸排2024年度内各类建设项目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需占用耕地情况,同步梳理各类耕地流出图斑、恢复潜力图斑等,落实到具体地块。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入约2.4万亩,其中完成新增耕地指标入库4571亩。(二)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宅基地用地保障L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坚持在土地资源上优先配置。年初印发关于2024年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安排的通知等文件,将用地指标1949亩分解下达至各县区,强化市级统筹,重点向农

3、村基础设施、农村产业发展用地倾斜。贯彻安徽省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办法,农民建房用地应保尽保,不受指标限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乡村振兴。2.规范设施农用地备案,助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截止12月5日,全市年度系统备案设施农用地208宗,总面积103.5公顷,占用耕地53.09公顷。其中养殖用地86宗,总面积68.5公顷,宗数占比41.35%,面积占比66.18%。(三)绿美江淮行动L打造“高颜值”绿美珠城,量质并重推进造林绿化。在“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空间,2024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408.2亩、森林抚育52462.3亩、封山育林20077.8亩、

4、退化林修复9658.1亩。以点带面推进建设绿美村庄6个、绿美乡镇2个,新建市级农田林网示范片10个,市级义务植树基地18个,推动城乡绿化提档升级。2 .打造“高价值”绿美珠城,做强产业兴林新特色。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大户+林农”经营模式,成功申报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1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林下经济发展示范项目2个,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42万亩。积极组织花卉苗木企业申报2024年“惠企平台”,兑现花卉苗木产业扶持政策奖补资金200万元。3 .打造“高质量”绿美珠城,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出台XX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编制林业碳票项目方法学,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

5、碳票设计方案39个,评选形成我市独具特色的碳票设计方案。在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总量(全省第15位)不占优的情况下,发行了全省单笔数额及质押贷款额度最高的两张林业碳票,共计交易金额2550万元。二、主要做法及工作亮点(一)多措并举推进耕地恢复,压实压紧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恢复工作纳入XX市局党组会周例会重点工作清单,专题调度。采取向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发送“工作提示函”等方式,交底数、交规则、交任务。建立调查、耕保、执法工作协同配合机制,实时信息共享,整改完成后,同步通过变更调查。成立四个包保小组,按照“专人包保+具体图斑地块”压紧压实责任。拟定耕地恢复计划,具体到日,实行“日统计十周通报+周调

6、度”推进机制,未按计划完成的,约谈县区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针对国家下发年度变更调查监测图斑,按照耕地保护“一盘棋”、“算好大帐”方式,分类型、分时序制定切块任务,优先整改永农中非耕地、近年流失优质耕地和临时用地使用到期占用的大块耕地。压实各县区耕地恢复责任,市级、县区、乡镇、技术支撑单位全程全天候深入田间,捡漏一批、即可恢复一批、工程恢复一批,对标对表,锚定实现稳定耕地净增加8000亩目标片刻不放松。(二)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深化林业工作效能。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机制。依托我市地域特点及资源禀赋,蚌林长办印发关于开展绿美珠城行动实施方案,以打造绿美森林、绿美乡镇、绿美村庄、绿美产业等1

7、0项“绿美行动”为重要抓手,实现“扩绿、护绿、兴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创新“乡级林长示范林”工作机制,将2个绿美乡镇、6个绿美村庄建设纳入乡级林长示范林建设任务,扩建公共绿地5000平方米,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二是细化考核指标,夯实资金支持。以总林长会议、协助单位联席会议为抓手,将绿美江淮行动任务指标实施完成情况纳入市级林长成员单位年度考核,确保绿化美化落细落实。统筹调度各级财政资金,将省、市级林业项目实施与绿美乡镇、村庄建设有机结合,精准用好绿色金融政策,整合注入各类资金200万元,为绿美江淮行动增添新动能。(一)耕地流失现象未得到根本

8、遏制。根据部下发2024年变更调查监测数据显示耕地流量变化情况,截至12月6日,全市耕地流出3.3万亩,耕地保护形势依旧严峻。(二)造林绿化空间日趋收紧。启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来,一些多年造林的地块由于采伐更新被现状调查判定为耕地,林地面积大幅减少致使造林绿化找地难,一些林企林农的收益也受到影响。(三)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有待增强。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的进程中,尚未完全实现“重视数量”向“量质并重”的绿化理念的转变。个别地区仍存在“重栽轻管”、森林经济效益未充分释放的现象。四、2025年工作初步安排(一)持续开展耕地恢复工作。重点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核实处置,确保全市区域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坚持先补后占,有效增加稳定耕地数量,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调剂管理办法。(二)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宅基地用地优先保障。年初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至县区,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不足部分,市级调剂,农村宅基地用地实报实销。同时,加强乡村产业用地的项目土地报批指导,靠前服务,提高土地要素保障效率。(三)稳步实施绿美江淮行动。2025年计划实施人工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15266亩、退化林修复22397亩。建设绿美乡镇2个、绿美村庄6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