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四项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76014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四项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善四项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善四项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四项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完善四项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特征码 RcHikUrKwKJOGUgrVeqF * 市是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县级市,劳动力资源 密集,就业再就业任务繁重。去年以来,尤其是全国、省、 (上 级市)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结合全市实际, 下大力气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着力在政府促进就业 责任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保障监察监督 体系上下功夫,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20XX 年,全市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18980 个,新增就业再就业 8382 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 1790 人,累计参保职工已达 62900 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

2、制在 2.55%以内,超额完成了(上级市) 市下达的就业再就业任务目标。 一、完善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 的领导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 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指导精神,把推进就业 第 2 页 再就业工作作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 局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开发就业岗位,完善优惠政策和目标 责任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促进就业责任。 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要求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切实承担起责任来

3、,并明确政 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为了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市政 府进一步充实加强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 责人任成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 责再就业工作的中长期规划、有关政策制定、任务分解、组织 协调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起联席会议、监督检查、部门职责 分工和情况通报等项工作制度。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市 23 处乡镇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健全 了工作制度,形成了市乡两级政府分工负责、市直部门各司其 职的工作机制。市政府还与 11 个市直部门和 23 处乡镇(街道) 签订了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目标责任书。市政府将 各项指标分解

4、下达到各乡镇(街道)、市直各有关部门,并建立 了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制度,随时掌握工作 进度,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把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 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与考核评优奖惩任免结 第 3 页 合起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就业 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抓发展作为促 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途径,确立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 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千方百计增加 就业岗位。一方面扩大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岗位。对招商引资 项目,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把就业和再就业纳入企业发展总 体规划,实现经济持续

5、快速发展和就业岗位增加的双重目标。 通过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完善载体建设,积极实施“城区北扩” 战略,规划建设了 25 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20XX 年以来, 围绕培强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机械制造业“三大产业群” , 全市共引进过千万元的大项目 194 个,过亿元的 47 个,其中有 投资 10 亿元的福田汽车工业园,投资 5 亿元的中纺桑莎工业园, 投资 3 亿元的中纺金旭工业园,投资 2 亿元的上海新纺工业园 等容纳大量从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仅市开发区,今年引 进过亿元大项目 19 个,区内全部项目完成总投资 35 亿元,全 部达产后,可新增就业岗位 3.5 万个。另一方面发展民营经

6、济, 挖掘就业潜力。民营经济具有吸纳能力强、就业数量大、安置 成本低的优势,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蕴藏着巨大的 就业潜力。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简化企业 设立审批程序,放宽准入限制,建立广泛的融资渠道,改革完 第 4 页 善民营企业劳动管理、社会保障等办法,优化投资环境,促进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加快结 构调整、挖掘就业潜力结合起来,市里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与企 业主管部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非全日制、 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形式实现就业。这些措施,既扩大了民 营经济总量,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了多形式、多层 次的就业需求。(三)

7、制定落实配套政策。今年以来根据中央、 省、市一系列政策规定,我市制定了符合本市实际的综合政策 文件和部门配套文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诸发20XX34 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决定 ,劳动保障、经贸、 财政等 13 部门联合发文提出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意见,财 政局、劳动保障局又制定了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资 金管理暂行办法 ,地税局、劳动保障局下发了关于促进下岗 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税局、劳动 保障局也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 的通知 ,全市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 在各项政策落实方面,劳动保障部门开设专门服务窗口,简化

8、办事程序,20XX 年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 368 本。工商、地税等部门也积极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 人员减免注册登记费、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等税费 90 万元。 财政部门调整支出结构,落实再就业资金,投入 247 万元,用 于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再就业培 第 5 页 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就业再就业工作搭建载体和平 台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对促进就业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 年狠抓了劳动力市场建设、技能培训 和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为协调劳动

9、者自主择业和 政府促进就业的关系,市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力市场服务 功能。近年来,先后投资 30 万元,建起了一处公共职介机构和 五个分支机构,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 培训申请、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于一体, 完善了服务功能,拓宽了服务领域。引导各类赢利性职介机构 规范发展,依法取缔了 35 处非法职介组织,对 5 处个体职介组 织予以核准登记,营造了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 初步构建了以市属职介机构为主体,以民间职介机构为补充, 连接城乡覆盖全市的劳动力市场大格局。为健全劳动力市场信 息网络,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与市直各大口微机系统 联网,对全市各

10、类劳动力资源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和跟踪管理, 及时采集、分析、发布用工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 第 6 页 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同时,公共职介中心实行全员目标管 理责任制,每人分工包抓一定数额的用工单位,定向联系,及 时沟通,并将搜集到的用工情况纳入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统一 分析和匹配后,通过新闻媒体、劳动保障专刊和信息专栏等形 式向社会发布,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基础设施和 信息网络建设的加强,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服务功 能,形成了以求职登记为“晴雨表” ,以用工反馈为“回音壁” 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主渠道。20XX 年以来,市职业介绍中心与团 市委联合举办了“青春创业、送就业

11、下乡” “首届青年人力资源 交流大会”等活动,把就业政策、就业信息送村入户,服务到 人,大大方便了劳动再就业。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 来,新建了家政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学校三所培训实体, 建起了以高级技校为龙头,以职业学校为主阵地,多种社会力 量办学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形成了大发展的局面。高 级技校在市开发区规划征地 630 亩,投资 1.3 亿元建新 校区。一期工程投入 6000 万元,占地 330 亩,建筑面积 4 万平 方米,已于 20XX 年 10 月投入使用,现已招收新生 2500 名。在 抓好技能培训载体建设的同时,针对社会需求,开展了下岗失 业人员技能培训、转业转

12、岗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 职业技能培训,并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免费培训,着力在增强 求职者的就业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业能力上下功夫。 20XX 年,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 54 期,培训人员 5961 名, 第 7 页 其中失业人员 3256 名,为 3059 名职工发放了岗位技能等级证 书。为积极推动劳动预备制度,全面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 就业准入制度。20XX 年 5 月,市举办了首届车钳技能大 赛,6 月又承办了(上级市)市首届车钳技能大赛。职业技能 培训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而且改变了劳动者就业观 念,树立了自主就业、竞争就业。流动就业的市场就业观。市 小康食品

13、包装机械公司总经理孙学军,原先是无线电零件厂的 一名下岗工人,参加职业培训后,观念有了转变,技能有了提 高,组织 57 名下岗失业人员挑头创办了小康食品包装机械公司, 成为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的楷模。 三是建立乡镇(街道)就业工作平台。为把劳动保障工作 向乡镇街道和农村延伸,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经市政府批准,在 11 处乡镇(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每 所定编 3 人,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隶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 办事处)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事业单 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介绍、管理 等劳动保障工作。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建立

14、,极大促 进了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促进民营经 济组织的社会保险扩面、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劳动力外出 务工和开发就业岗位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 8 页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康有序开 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建立完善的社会 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 弱有所助、安居乐业,对于促进就业再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近年来,我市在不断完善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的基 础上,又先后实行了女工生育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XX 年 1 月 1 日,又实施了市离休人员医疗保险管理 暂行办法 。至此,养老、

15、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五位一 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XX 年,劳动保险处为 10348 名企业离退休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 6821 万元;机关 养老保险处为 5174 名离退休人员拨付养老金 6992 万元;农村 养老保险处为 667 名投保人员发放养老金 49 万元;医疗保险处 为 5558 人次患病住院人员支付医疗费用 5188 万元;工伤保险 为 327 起工伤事故支付工伤费用 324 万元;生育保险为 1937 名 女职工支付生育保险金 325 万元;失业保险处为 3811 名失业职 工支付失业救济金 906 万元。在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的同 时,不断探索新的参保方

16、式,完善个人参保机制。专门成立劳 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为下岗失业职工、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种 灵活、弹性就业人员代缴各项保险、办理退休手续,提高非公 有制经济的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在 第 9 页 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跟着你,哪里就 业都一样”的运行机制,使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 自成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以来,共有 8360 名个人参保职工, 有利地推动了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 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 四、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监督体系,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职 工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我市把加强执法监察工作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 的重要手段来

17、抓。成立了规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的劳动保障 执法监察大队,配备了交通、通讯等工具。严格按照省 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运用日常监察、年度 检查、专项监察、举报专察等形式,围绕企业用工、劳动合同、 缴纳社会保险费、清理企业拖欠工资等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 20XX 年共对 417 个用人单位进行年检,查处举报案件 184 起, 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88 份, 询问通知书62 份。对 6 家 拖欠社会保险费、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的用人单位申 请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对 55 家欠薪企业进行执法监察,补发历 史拖欠 696.22 万元,检查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 82 家,涉及 民工 18119 人,补发农民工资 5798 万元,为农民工追回经济损 失 131 万元。处结劳动争议案件 190 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 第 10 页 失 390 万元;受理来信来访案件 116 件次,处结率达 98%以上。 依法维护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市就业再就 业工作的开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