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第一篇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就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而乡村振兴总抓手是“千万工程”。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心得体会。一、抓住“人”这个出发点,做到凝聚人、培养人、吸引人,人人向往浙江“千万工程”的发展历程,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诠释,自始至终贯穿着发展依靠群众、过程带动群众、成果惠及群众的主题主线,把人的主
2、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形成了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服务游客、服务企业的人人向往之地。安吉县在“千万工程”创建之初,缺乏资金,他们采取分批创建的方式,把村党总支书记想干事、会成事的,群众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的村作为第一批创建村,把村党总支书记想干事、能力差点的跟着第一批跟学,作为第二批创建村。发动群众把房前屋后、路边沟边整治的干干净净,因地制宜用石头、花草、墙面作为绿化美化的工具,村子逐渐迸发出强大活力,绘就乡村“兴”画卷,逐步打造为大城市的后花园,不断吸引原乡人、回乡人、新乡人和旅乡人四类群体在乡村汇聚。就XX而言,要将“人”这篇文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3、让基层党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引领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二要着力培养一支优秀的村书记队伍,通过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力强的村支书作为第一批次创建队伍;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力差的作为后备力量;更换一批不想干事、能力又差的村支书队伍,通过创建“千万工程”让村支书名利双收。三要着力组织一批乡贤治村、名人带村、企业帮村、能人回村创建活动,发挥乡贤、名人、企业、能人在乡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四要着力发挥一批帮扶队伍优势,充分发挥好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国家科技特派团、国企省企等帮扶单位力量,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齐心干氛围。二、抓住“势”这个关键点,做到扬优势
4、避劣势、顺趋势,势不可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八八战略”,就是全面分析浙江八个方面的优势,进一步采取八个方面的工作举措,从而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发挥优势、规避劣势、顺应趋势的典型案例,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良好发展态势。浙江“千万工程”从发展之初,就充分运用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生态优势,抓住了背靠大城市、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把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形成了互相比学赶超、人人争相往来、处处人头攒动的景象。就XX而言,务必抓住优势、顺应趋势、变成胜势,一要认清资源、区位、人文优势,以绿色能源、地方特色农产品、一线网红县城的知名度为抓手,打牢网红县、生态县的发展基础。二要认清
5、交通、资金、品牌劣势,极力争取做好永盐、盐镇、串丝至琪县3条高速公路建设和G247xx段改造升级,打通产业路,补齐交通短板,努力将XX乌骨鸡打造成为“天下乌鸡王”,大力唱响“中国方竹之乡”荣誉称号。三要认清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既要抓好避险搬迁吸引群众进城,又要打造好美丽乡村吸引城里人重返农村,进农家、吃粗粮、逛山林、挖野菜,迎接逆城市化时代的到来。三、抓住“化”这个支撑点,做到高端化、体系化、市场化,化朽为奇浙江“千万工程”是一项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群众主体有机结合的宏伟工程,他们定位高端、推动高位,政策制定有方案、有导则、有考核、成体系,产品、产业、企业市场化程度非
6、常高。安吉余村作为“两山”理论发源地,以引进大型文旅项目为支撑、以矿山生态修复为抓手、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群众主体为动力源、以政府奖补为撬动点,打造成“地球卫士奖”的典型代表。就XX而言,一是工作定位上高处着眼、低处着手,既达到考核标准,又满足未来一段时期的需要。二是工作方式上要变,项目安排要由上级指导变成镇村申报遴选,资金安排要由上级包办变为各级整合、群众自筹、以奖代补,要素保障要由点上申报到面上统筹、提前规划。三是工作标准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总体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庭院美化推进工作。四、抓住“干”这个发力点,做到大胆干、踏实干、创新干,干则必成浙江人
7、常讲,“说一千、道一万,干才是关键”。浙江人20年如一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杭州萧山区凤凰村书记胡岳法当了43年村领头雁,从90年代开始带领村民集资入股,发展了股份制经济、开办加油站、乡村酒店、加工厂房、乡村地产,村集体经济一路攀升,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凤凰奇迹”,成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美丽乡村示范村。就XX而言,要干在点子上,干在关键处。一是要换位思考干,把群众愿不愿意,受不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甩开膀子干,只要认准了的,就要形成开工没有回头箭之势。三是沉下身子干,到农家、下农田、进企业,竭诚服务,不达目的不罢休。四是要灵活创新干,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资源整
8、合资源,形成欢天喜地、战天斗地、活力四射的干事创业环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浙江“千万工程”经历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三个阶段,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抓到底,实现“点上发力,面上开花”。面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2 .明确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总书记强调,要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强国
9、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方向。3 .部署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任务。总书记要求,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愿种粮、能赚钱、多得利。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亿斤以上。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抓手。4 .强调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总书记指出,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
10、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队伍素质过硬、本领高强。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的几点体会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农村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方向,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为新时代农村改革勾勒出清晰的顶层设计。八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习近平总
11、书记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刻阐述了党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为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及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及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我深受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学习心得(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有更
12、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13、四)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及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一是全面完成潘岱街道“诒让故里,桃源潘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完成孙诒让文化街区景观提升工程、山梧线沿线景观提升工程、梧吞水库周边新建车行村道及绿化工程和寺前古桥节点提升工程。二是以梧喜水库游憩、环山出游为出发点,完成梧恭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大千岭、十二盘岭道路
14、修复工程、未来乡村核心区环线工程,增设游步道、休憩驿站、山林古道、环水库道路、景观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形成观山听水、望月品茗为主题的旅游康养体验平台。三是深入谋划未来乡村二期项目-老农中校区修复提升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仲容邻里公共服务中心项目,有效衔接孙诒让故居、寺前千年古寺和千年古桥、梧豕水库等景点,彰显文化特色。(二)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锚定”诒让故里桃源潘岱”战略目标,依托孙衣言、孙诒让等历史名人,建设休憩式公园一诒让园、游园式文创街一诒让文化街区。依靠著名的谢豕底“桃花村”、仲容社区150亩桃梅林,通过环线道路整治,以微改精提的方式辐射周边,环街道全域,沿山、沿河、沿主要交通线(
15、瑞枫线、铁路线)种植观赏型及采摘型桃树,谋划研学路线、共富学堂,搭配相得映彰的绿植,恢复“十里花海,天上人间”之景。(三)潘岱特色的文旅品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土地流转,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民宿群,开发以桃花为名的婚庆基地,建立以桃花茶园、桃花果园为经营的农业合作社,发挥党建联建共建作用,衔接资产、资源、资金,创建“共富工坊”,实现家门口就业。招引第三方运营商,乘着“互联网+公益助农”东风,打造集文化旅游、农业采摘、婚庆服务、生态康养、网络直播为一体,具有潘岱特色的文旅品牌,提振乡村经济,着力实现共同富裕,再现陶渊明书里的桃花源。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总之,做好三农及乡村振兴工作,事关全面
16、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及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第八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聚焦“三农”工作这一“国之大者”,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务实,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三农”工作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书评吧主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总书记强调:“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
17、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农业农村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也是解决乡村发展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必须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从全局出发、战略高度来认识问题,把乡村振兴工作放到时代、全局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研
18、究。二是自觉做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自觉做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引导金融资源、财政资金甚至社会闲散资金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经济需求和金融服务。三是找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点和着力点。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书评吧主要积极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