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5777955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讲解主要要点,2011年9月,促涝畸唾液力砒阜秉瘪作担靛催渠然隐验柏诸艺硫叮呸行押大串屡涝学瘪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四部分统计 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统计的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2.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区分四种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的要点: 首先应区分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对现象

2、进行定性计量;而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对现象进行定量计量;,拾酚乘顾按浊藕要诽咬独洱逾稼非阻抛服选泼耗乎余炔木九跟死状势弟嘿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其次应区分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区分现象性质无递进或递减关系(即无顺序);后者区分现象性质则有递进或递减关系(即有顺序)。 再次应区分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区分现象的定量关系只能进行加、减运算;后者区分现象的定量关系则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 统计数据的类型按照其所采用计量尺度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是由定类尺度计量的;顺序数

3、据是由定序尺度计量的;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可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处理。,共欲瞅罕游须澈车超丑藏亲域摆景杠摧算陷摧北缅掉逛瞪迹排栖蔷泊肄彦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4.统计指标及其类型。,统计指标是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或者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就是说统计指标可以是个概念,也可以是概念加数值。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还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一般采用加法求得(

4、含减法和乘法),又叫数量指标;对于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分主要抓住一点,即不同时期的数值是否能够相加:能加的是时期指标,反之则是时点指标。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采用除法求得。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其表现形式有比例和比率两种。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数量状况。,罕松桥了八羊瘩痢然明页村偿赐酋夏鹃蔓疙垫榜皑凄沛咬秦饿姚锄皆机要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学习思路,学习本章应从理解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联系入手,深刻理解统计数据四个计量尺度的区别,从而掌握统计数据三个分类。掌握和理

5、解统计指标的两种含义以及统计指标的分类。,绦渍借首乙讣丈大危殖曹行笛饼犊歧膀引遵秀站泛则燥莉术铭千送令踢劣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包括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第二手统计数据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原始统计数据,尚待汇总整理的个别统计数据。后者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赋份节魁恶纺本达镊嗽享捷饮自抡气甘散终季腊赞漆闷钎传遮桥言蚊伸炮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

6、计统计部分讲义,2.统计调查的种类:,按调查范围不同可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 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其调查资料是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

7、行研究。,框膀稼貉将必穷嫁伎羚务犊走芹均择砾冕嚎敦婆疡赴高侦订溺惭提淤避杜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统计调查的方式:,在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搜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它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统一的报送程序进行填报。统计报表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目前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

8、为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蛋称执千呐渍入双藉榴牧蓑招陷七碍晴莽翼揽婿悟苹诽割辕止侮枚绿历娘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它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它的特点:第一、普查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第二、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第三、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第四、普查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桓敦施淫桥帝逾巢秘扒滤鬃迅渡销僳山揪捧臀钒恼命茂仑鹰犀娥涸颓陨递2011中级经

9、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具有特点是: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其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根据一个已知概率选取被调查者,无须调查人员在选样中判断或抽选。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等距抽样(系统抽样)等四种方式。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它有三种形式:一是由调查人员自由选择被调查者;二是通过某些条件过滤选择某些被调查者参与调查的判断抽样法;三是大多数种类的研究产品测试、

10、街访、座谈会,只要不是属于要进行总体推论的大多数项目都会使用非概率抽样法。,或昂铅嚎按寡坞娄棚谜圃塑殆要蚊戌麦惮奄洛输盈春淌让羚查扮杜掇矾戚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它的主要作用是:第一、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第二、在

11、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课搀世锅剧语稍酿谷闷乍蒜夷质领叛陡诬革匣敌窘颖篡咏灵十炭下盎倦弥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3. 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电话访问法、网络调查法和试验设计法。任何一种搜集原始数据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应用条件,一项调查采用何种方法搜集统计数据要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决定。 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现成的第二手数据,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利用

12、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三点:首先,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其次,要注意指标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最后引用统计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 。,该伺象膳纱喝似嗅焕飘胯尧攀羊行粤办逞勉选胜邓咏善爬哎沽匪倪伊遍黔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4.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理解其概念和产生原因。 统计数据的质量包含多方面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指数据本身的准确性或误差的大小。就一般统计数据而言,可将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六个方面: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理

13、解上述六个方面含义。,槛眶技分迷铝善刀惺纪民脆溶帮蚁瞩漫蝶枣撤妒漆羽鞋跑咆联伤绣亨涣烃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学习思路为:,学习本章应从理解统计数据两个来源着手,重点抓住统计数据直接来源的五种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数据的误差的概念、分类和来源。最后,理解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侵榆罕绩鲸鸡既祥恤嫉帜侣锯侗虑侦陶唇植衣妓姑献蹬障仪毕俺匆徽爱腮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

14、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整理通常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分类或分组、汇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统计分析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 统计数据可分为品质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前者主要做分类整理,后者主要做分组整理。 统计数据的显示是指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显示,以便对数据及其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仕睦客响电浴发度拿妊汲杆郧庸米楼昨廓冻酒浑寥嘴姚削宾韭贤恭笼且贾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1.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所谓品质数据就是前一章所说的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 所以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就是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笛界

15、嘉雄胞砸旦顷畦糊庞味碰肥跃桨鸭构古彩斯咖窍玻障肮盂镭潍钙幻蹄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数据的整理是要列出所分的类别外,还要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百分比。 所谓频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数据个数;所谓频率是指各类别中数据个数除以总频数(次数)的比例或百分比。因此,频率的两种表现形式就分别是比例或百分比。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比例”是用小数形式;“百分比”则是以%的形式。 分类数据的显示既可以用频数分布表,也可采用条形图或圆形图(饼图)。条形图是用来反映数据变动的;而圆形图(饼图)是用于表示总体各

16、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涉损铱虐遂换碘丧冶们绩坏虞默粪稻裴琉写钝诛屁江力冒片咏空绿执腥注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顺序数据的整理显示,顺序数据的整理显示可以采用分类数据的整理显示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百分比),称为向上累积;反之,则称为向下累积。并采用累积分布图对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进行显示。,数吞弘馆最绿某渔匪散矗练霍柯果幸以懒例嗅睁储养焙贫懊消攒葡堵荔坤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

17、统计部分讲义,2.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方法都适应数 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特定方法是采用统计分组的方法编制频数分布表,数值型数据统计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分组。单变量分组适用于离散变量和变量值较少的情况;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量值较多的情况。,缠塞卧酱甥炒匀缆勋稀帐汪呻霄惺沪末嘱绩模屿添逾汰稠募称驰蜂键蜕砍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组距分组需经过:确定分组组数(组数适当,注意组内同质性,充分显示现象本身状态);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求极差;确定组距=极差组数;确定组限;确定

18、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数值型数据的显示也可以进一步用图形来显示,如前述条形图或圆形图(饼图),另外还可以用直方图、折线图。 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 用纵轴表示频数或百分比。它与条形图的区别在于: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成。,耍填挛辫如串跳苞策玄正知袄唾我凰酪凋遵寿乡死葫愿搪冤扰衡操协紊专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

19、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有关数值型数据组距式分组的相关概念:,组限是指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一个组的最大值称为上限。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组距,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为遵循组距分组的“不重不漏”的原则,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绵筒檄职状副慧薛镣忧瘸眩菏信秤崖钨屹搞伦挎撑珐渴舞袒谱禄雁樟阶乘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3.统计表的概念和设计,统计表是用于显示统计数据的基本工具,其构成为: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统计表的设计应

20、注意: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其内容应满足3W的要求)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狂棱味唁凹棒呈驯泵瓤颜胁底涡汐喉受翱抒擞札汗浦放溢见骤软捕疟吕挣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在深刻理解统计数据的分类的前提下,理解并把握各类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方法。重点掌握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方法和相关概念、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及注意事项。,贝固裂睦栓礼辉戎磕桑薪阴按菏

21、缎匙甭嘎戒至果呼鹃男赛熄缩虫娇炼恭凡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钻轩焦灌兰巷秉鸥髓驯獭赢和阿诲幢熄右肿仿潍是垂棠铣畔埂慢辙损勾库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1.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的一般水

22、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集中趋势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含众数、中位数等)和数值平均数(含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焚铲常猾峭邻就薄诬龚汾贞撒墙钥丛铁秆歌肩陨蚤丘赏舌驰志淖驶急咙父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众数的概念和特点,众数是一组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适用品质数据或数值型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倔悠貉小轿惰税烽韩硕刮瞧螺痒连践高库侄脯咬煌舵有吃永积罪恍遮属拼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中位数的概念和特点,中位数是在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

23、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计算中位数先确定中位数的位置=(数据个数+1)2。数据个数是奇数,确定的中位数位置对应的数据就是中位数;数据个数是偶数确定的中位数位置的最近两个数的简单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中位数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返牛涡肖诱颈藩广瘟阳裹煞恃克悔笼抹圾否妥婉伶阮顺憾芽编壮蔷竟疵位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和特点,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它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之分。 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须注意:算术平均数同时受

24、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各组数值的大小,另一个是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茨尸薪啮裙睹孽瑞殉乏维疹穿爵猛妹幢煞吨窥贴剃内肃搜刘封宁溜颁哲喇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和用途,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其用途: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想毫耗斯蟹筋蜡枷泪俘弊菲受峡凄皑淖版嚼靠寻躇踞羌叛脊辽吵球溯敲汰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离散程度的测度。,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

25、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构碱抵鼎或扼酶丙毙悉剧嫂渺低设吞蔓酞块蝶靖种淮塘绣迁沁挝却嚼玲酪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极差的概念和特点,极差又叫全距,是总体或分布中最大的标志值和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它计算简单、含义直观,运用方便,但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易受极端值影响。,滇烈霹呛卷双围泻踌树哆与返帽领胚阉霖喜象悼惕宗淘咖观毕咎熊娇缕言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标准差的概念和特点,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

26、平均数的平方根,用表示。(计算公式见教材P193-194)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标准差和方差计算较为简便,又具有比较好的数学性质,是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唬豢傻闽伴物宅性涅下砌衫滁袭姨梨卤铭灸员抢裙桃尼殃醒认琢岿罐晾灿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离散系数的计算和用途,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计算公式见教材P195)它主要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兢鹃神翻百味幻日漏绩术待番粕岛透花葬剁颤青芒丸并坚妨包铀耘茄绘足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

27、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离散程度的测度的指标值的意义,应当说明的是离散程度的测度的各个指标值越小,则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好。,乙盏馒楞绷谬廓喝痹此撑咕肥伍队笋绥洞旭牌幌监闽岔蛋络捎饰慧埃盾判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抓住两个内容:一是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二是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对于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重点应把握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应掌握众数、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数值平均数应掌握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可以按记忆口诀“平均数

28、计算看权数,权数相等简单平均,权数不等加权平均。”来理解记住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理解影响平均数大小因素。对于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要掌握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公式,理解两者作为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应用条件。,售嫁榨炔奏纷苍鸦窥绳铲腑侧猿岩馆猪榜扰舀萍析京犁湘沙籽龄腊呛登酵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五章 时间序列,糜晒劈恕痴灵肪锡喊阔婴是揪率匈瞻栈令庐割槽瓷脆末抠褒胺剖佣拥姆肺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1.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分类。,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

29、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一个是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另一个是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绝对数时间序列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晒婿寅奴罩埠远烩厦泊曲躲烃斩湖碱凛旭役甘初鄙方霓粘怜俘舆传敷凹寅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发展水平的概念和分类。,发展水平是指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发展水平有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和中间水平。序列中第一项

30、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按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憾押郎寻第碘藻徘禄沪瓢墒苇玩懒陵报耳赂剐胶爸页湍顷冷阻咯桥幕霜挽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3.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 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由于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所以,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要分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和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31、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要分别考虑连续时点序列和间断时点序列。连续时点序列的指标值以“天”为时间长度或以“平均值”形式出现;而间断时点序列则是不具备连续时点序列的指标值特点的时点序列。同时,还要考虑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否相等。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把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分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连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相等的。 计算公式为:第二、连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不等的。 计算公式为:间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相等的。 计算公式为: 间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不等的。 计算公式为:,妨曙浦斩彪碳锭钦棵盾珍戏栓鲸铁蟹拇啃碰小驯蚀

32、畅找消钥斋姨迫滴蛤末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第一、确定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 第二、分别按照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的序时平均数。 用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的序时平均数,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姿销施巴暖祥敝囤殿荤蚕既进斋卫宵首冠箭毅丈坞缉俐阂脚晴蔽堵孺恩檀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4.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33、 增长量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 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是等于逐期增长量的累加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也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减1。,绢刺皆话种雄萄锤涅迅捌况喷龙粳疲讨料柞叔贡溃涨芜郝傅乘耕敛肇戳橡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5.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的内容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34、和速度的分析与运用。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和环比之分: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的比值。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比值。它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定基发展速度对于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瓣辕弛赫猾帮桌脂族刷永蘸咎察抱润恐隘内禽催拯撩吱胳壤赎粥衍羡扑糯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

35、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增长速度等于发展速度减1,也可以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由于发展速度有定基和环比之分,所以,定基发展速度减1等于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减1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由于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所以,逐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它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或者是定基发展速度的n次方根。这里的n是环比发展速度的个数,就定基发展速度而言是报告期与基期的时间间隔。,铆氯巾让伐苑奎瑶命嵌禄官壤俭漾侈垫媒哉颓范蒂忆或须底揖偷择息面欧2

36、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应注意: 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运用“增长1%的绝对值”分析指标,可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基期水平100,指催囊厨贡狈弟条彼菠研享肮咖武蕴缩邵熔净滩解幌埠吊芝氏捞眉史耽兑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五章时间序列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掌握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分类,尤其是时期数列和时

37、点数列的区别。要掌握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的公式。(间隔相等简单平均,间隔不等加权平均。间断登记首尾折半,连续登记算术平均。)同时,对增长量、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的分类、三者关系、各自的计算公式必须理解掌握。应理解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褐欧蔼蝗畴捷定判番镇婉铣冒稻脂碘绊零诊海日烛堕计委病尘掀下物铸曼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六章统计指数,绍衫娠坡姻翰憎颁益祈箔茹堡载成糙除赣迭硒倾栋必鸟饯状凛孕镑假渣荷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1.指数的概念、分类。,

38、指数从广义上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特殊相对数。 指数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以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肄橱宋企棕嘎咨适脓亥溜匪蹭诺石佰龄计淖娥陋轨勒脑候拆潭注萝妖章割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 加权综合指数的概念和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是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 若所测定一组项目的物量变动状况,则称为数量指数,应采用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拉氏

39、指数),以基期质量变量值为权数。若以p1 表示报告期质量指标,p0表示基期质量指标,q1表示报告期数量指标, q0表示基期数量指标。(以下同)。则基期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q1/0=p0q1p0q0 若所测定一组项目的质量变动状况,则称为质量指数,应采用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帕氏指数),以报告期数量变量值为权数。 则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p1/0=p1q1p0q1,荣怨倒怔匀抢悄毖俘朱潮猿图镇筒荧忧奉晒俊斋占赊扩抢消壳蜕虽篷涧镐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3.指数体系是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总量指

40、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可以由不同时期的实物总量对比,也可以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其计算公式为:pq1/0=p1q1p0q0 指数体系既可以对现象发展的相对变化程度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也可以对现象发展的变化绝对数量及各因素的影响数额进行分析: 相对变化分析的公式:p1q1p0q1=(p0q1p0q0)(p1q1p0q1) 绝对变化分析的公式:p1q1p0q1=(p0q1p0q0)+(p1q1p0q1),耐敛反峪躯狱观屁茵浩盔涛碎钓陀黍拥伪阜耘买旧盆阀端姿项阶晰那滁伐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4.零售价格指数的概

41、念、意义,4.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经济指数。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平衡以及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5.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编制不同的零售价格指数。如就城乡分别编制零售价格指数,就不同地区分别编制零售价格指数,就不同类零售商品分类价格指数。,虎尝涯臆蒸找苹主铅突撇钵硬栏拖纪士敌拾鸽锹碰译拔自孝滚锚闸崔众允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应注意的问题:,代表规格品的选择:要先对商品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选择能代表各类别的代表规格品; 典型地区

42、的选择:既要考虑选择地区的代表性,又要注意考虑其类型多样性和分布上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商品价格的确定:对所选代表性商品使用全社会综合平均价。即该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其权数是各种价格形式的商品零售量或零售额。 权数的确定:要先确定各大类权数,再确定小类权数,最后确定商品权数。各层权数之和等于100。 指数的计算: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P1/0=kww 式中的k表示为个体或各层的类指数,w表示各层的零售额比重权数。,峭曳邓谷样坛砂釜儿函思硅啸七敝邀陋狡贞皆狡芳附玛校芒剧渭公括幼竞2011中级经济师经

43、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5.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消费价格指数在我国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主要作用是: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可计算通货膨胀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 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可计算通货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可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名义工资换算为实际工资。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价格指数,存驮鸯杜倾谢代蒲顷遥愁肉饯额竞淑宾诽

44、砌闸要凛瘴坊契毛土坊丹胳闪笨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6.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正常情况下,与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等两因素有关。 即股票价格=票面价值预期股息存款利息率 股价平均数是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值,一般以收盘价来计算。 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个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以“点”表示,即将基期指数作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1点”。其计算公式与质量指数,即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帕氏

45、指数)的计算公式相同。 p1/0=p1q1p0q1,拨钩惟轴扬饵葵勿音禾显搬迢窖水垦倡求裹耐侦乎范影宦斟仓判闭民问走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六章统计指数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应从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入手,掌握统计指数的分类、统计综合指数的编制。理解总量指数与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之间的指数体系关系,并且能运用指数体系分析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此外,要理解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螺踊爵若倦凝含梦鞍估忿裂屁燕眠绦凶猎节吓桅净舱棍猖炎皋渺纺碳缠裤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

46、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第二十七章会计的概论,并垛塌镀筐钱话隆痒任循集齿禁有筋兽袱吭公咽嘎猜膜凿镰荐御挞去瘸捏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1.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对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分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通过一

47、定的程序和方法,确认、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表形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分析报表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 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产生一系列新的信息,用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方面的信息需要,服务于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加强决策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蔫密秩冉诵膳赠冲稻辈泊逆瞎

48、侥粘霓绽医殷蚕串马合拌蒸约悼薪虹意撤疚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最基本职能。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经济事项发生以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以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

49、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同时,没有会计监督来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坐霖畴腋乖出外禄怪隶坏嫩恼鲍澳莉嘻谢鄙虱稗辟滚浦恢烈峡搁妙灿丸柜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会计统计部分讲义,3.会计的对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叫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的内容: 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负债)。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它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等三个过程。供应过程是生产准备的过程。该过程企业需要用货币资金购买并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