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树知到走近山水画(华侨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南朝宗炳提出画山水画、观山水画的目的都是为了“,OA、学习山水画技法B、畅神C、了解所处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D、了解山水形貌和建筑结构正确答案:畅神第一章单元测试1、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中伴随产生的有、。A、原始人物画B、原始山水画C、原始风景画D、原始动物画正确答案:原始人物画I原始动物画2、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是与相关的。A、生活B、工具C、技法D、审美正确答案:审美3、在先秦时期,自然山水的美是作为而出现。A、精神寄托的对象B、道德精神的象征C、托物言志的对象D、情感抒发的对象正确答案:道德精神的象征4、在先秦时期,无论是
2、工艺美术中的青铜器,还是壁画和战国帛画,最常见的绘画题材都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A、人物B、花鸟c、亭台楼阁D、山水正确答案:人物5、东汉墓出土的,画中出现了山水形象,说明汉代人们已经从实际需要开始描绘生活环境,开始拿起他们手中特制的毛笔画山、画水了。A、出行图壁画B、牧马图壁画C、庄园图壁画D、乐舞百战图壁画正确答案:庄园图壁画6、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按题材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和花鸟画三大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为描绘地理环境,促成了山水画的产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考古发现的大量存留于汉墓壁画、漆画、石刻、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山水图像是揭示早期山水形象的珍贵
3、资料。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原始社会就有了山水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毛笔是中国画所特有的绘画工具,好的毛笔具有尖、齐、方、健四大优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第二章单元测试1、画云台山记是一篇。A、山水画构思稿B、山水画论C、画品文献D、描述张天师七试弟子的人物画设计文字正确答案:山水画构思稿2、“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观点是在中提出来的。A、谢赫,画品B、王微,叙画D、姚最,续画品正确答案:宗炳,画山水序3、画云台山记是写的。A、顾恺之B、陆探微C王维D、萧绎正确答案:顾恺之4、首次在画论里提出真正的山水画不同于地图的观点。A、王微B、顾恺之C、谢赫D、宗炳
4、正确答案:王微5、以下选项,哪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色。A、“水不容泛,人大于山”B、“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C、“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D、“附以树石,映带其他,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正确答案:“水不容泛,人大于山”I“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I“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I“附以树石,映带其他,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山水画的表现范畴。A、人物、建筑B、树木C、山石D、光影正确答案:光影7、是最早奠定中国山水画理论基础和方向的一本画论。A、画云台山记B、画山水序C、山水论D、山水松石格正确答案:画山水序8、第一个把老庄之道和山水画联系
5、在一起的是南朝的。A、王微B、宗炳C、谢赫D、萧绎正确答案:宗炳9、魏晋南北朝时期,、和的大量出现,对山水画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A、山水诗B、职业画家C、山水文学D、田园诗正确答案:山水诗I山水文学I田园诗10、在中第一句便提出:“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把绘画提高到和圣人经典同体的位置,提高了绘画的功能。A、萧绎,山水松石格B、王微,叙画C、宗炳,画山水序D、谢赫,古画品录正确答案:王微,叙画第三章单元测试1、六朝后期至隋初这一段时间,山水画的发展进入了阶段。A、成熟B、倒退C、快速发展D、停滞正确答案:停滞2、隋代的画家,见于记载者并不多,从所记可知,基本上都是画家。A、花鸟画家
6、B、山水画家C、宫苑楼阁D、人物画家正确答案:宫苑楼阁3、被誉为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是。A、青绿山水画B、水墨山水画C、宫观山水画D、金碧山水画正确答案:青绿山水画4、“墨踪为之”,“笔迹磊落”是形容唐代的绘画风格。A、吴道子B、李昭道C、王维D、李思训正确答案:吴道子5、出现了水墨山水画,它是有别于青绿山水画的另外一种画风。A、中唐B、唐末C、初唐D、隋代正确答案:中唐6、的山水画,仍然是用细匀的线条勾出轮廓和脉络,而后填写青绿颜色。A、唐初B、五代C、中唐D、唐末正确答案:唐初7、游春图的特色及较六朝时期山水画的进步之处:A、山石有了皴法B、画树仍有“伸臂布指”之遗意,但较之前的稚拙状
7、态已改变不少。C、基本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关系问题,“远近山川,咫尺千里”D、人和树、屋、山石的比例得当正确答案:画树仍有“伸臂布指”之遗意,但较之前的稚拙状态已改变不少。I基本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关系问题,“远近山川,咫尺千里I人和树、屋、山石的比例得当8、江帆楼阁图中首先使用了疏密不同的线条来细分山石结构,。A、呈现出的效果像麻线一样,可以说是披麻皴的肇始B、呈现出的效果像折带一样,可以说是折带皴的肇始C、呈现出的效果像斧子劈出来的,可以说是斧劈皴的肇始D、呈现出的效果像雨点一样,可以说是雨点皴的肇始正确答案:呈现出的效果像斧子劈出来的,可以说是斧劈皴的肇9、的山水画发展到李思训,已被推上了一
8、个高峰。A、水墨渲淡B、青绿着色C、严谨工细D、粗放飘逸正确答案:青绿着色I严谨工细10、从传为王维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王维笔下的线条是。A、匀细、刚性B、随意、自然C、阔大、壮气D、劲爽、柔性正确答案:随意、自然I劲爽、柔性11、在王维之前,山水画历来是用线勾勒物形,然后填色。王维始用法,用笔点簇而成,不再用笔勾勒,水墨效果,这种画法随意,易于表达情趣,后世水墨山水大多采用此法。A、“平涂”B、“簇成”C、“没骨”D、“积墨”正确答案:“簇成”第四章单元测试1、“擅写云中山顶,显出四面峻厚的体势”,这指的是五代的绘画风格。A、关仝B、荆浩C、巨然D、董源正确答案:荆浩2、现存传为关仝的作品
9、有、。A、匡庐图B、潇湘图C、秋山晚翠图D、关山行旅图3、是中国第一部论述水墨山水画的著作。A、山水纯全集B、画山水序C、林泉高致集D、笔法记正确答案:笔法记4、董源为时期的一位宫廷画师,任北苑副使,是一位负责园林工作的官员,后人称其为董北苑。A、五代南唐B、五代后梁C、唐末D、五代初梁正确答案:五代南唐5、下面哪句话不是描述董源山水画风的?A、“淡墨轻岚为一体”B、“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均”C、“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正确答案:“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均”6、以灵活的披麻皴表现浑厚饱满的圆形土坡的质感。A、荆浩B、董源C、关仝
10、D、李成正确答案:董源7、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最早的样式。A、青绿山水画B、写意山水画C、水墨山水画D、浅绛山水画正确答案:青绿山水画8、五代山水画家中,在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两个方面都具有相当高成就的大家是。A、巨然B、关仝C、荆浩D、董源正确答案:荆浩9、匡庐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勾而复皴的方法,皴笔似一类表现石体质感,再配合淡墨染出山体起伏,以显示阴阳向背。A、乱柴B、麻线C、钉头D、折带正确答案:钉头10、陆俨少先生提出:“和,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两大流派,一盛一衰,互相替代,也好像有些规律可循。”A、斧劈皴B、牛毛皴C、披麻皴D、短线条皴正确答案:斧劈皴I披麻皴第五章单元测试1、以下哪些画家师承
11、李成?()A、米芾、米友仁B、许道宁C、郭熙D、王诜正确答案:许道宁I郭熙I王诜2、溪山行旅图的皴法特点在于对O的组合运用。A、雨点皴、钉头皴、折带皴B、荷叶皴、豆瓣皴、钉头皴C、豆瓣皴、雨点皴、钉头皴D、豆瓣皴、钉头皴、披麻皴正确答案:豆瓣皴、雨点皴、钉头皴3、雨点皴,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以O短笔点凿而成,皴法非常有力,下笔飞舞如雨点。A、秃锋B、侧锋C、中锋D、散锋正确答案:中锋4、溪山行旅图中的用笔坚劲老硬,画树多用的是O法。A、夹叶树B、平出枝C、蟹爪枝D、鹿角枝正确答案:夹叶树5、范宽的代表作品有()。A、溪山行旅图B、雪景寒林图C、临流独坐图D、雪山萧寺图正确答案:溪山行旅图
12、I雪景寒林图I临流独坐图I雪山萧寺图6、早春图中树的画法多用O画法。A、鹿角枝、平出枝B、蟹爪枝、夹叶树C、鹿角枝、夹叶树D、鹿角枝、蟹爪枝正确答案:鹿角枝、蟹爪枝7、溪山行旅图中轮廓和结构线的用笔特点:OA、中锋用笔,用笔带一点方的感觉B、用笔要有节奏C、圆笔侧锋D、山石的轮廓和结构线都是浓墨勾写正确答案:中锋用笔,用笔带一点方的感觉I用笔要有节奏I山石的轮廓和结构线都是浓墨勾写8、郭熙所画山石墨丰笔阔,用极灵活的O画卷云皴。A、圆笔、中锋B、方笔、秃锋C、圆笔、侧锋D、方笔、侧锋正确答案:圆笔、侧锋第六章单元测试1、李唐的山水画从面貌上看以南渡为界,南渡后,李唐的画创新的多,开始关注自然中
13、的小场景的描绘,代表作。A、四景山水图B、清溪渔隐图C、万壑松风图D、溪山清远图正确答案:清溪渔隐图2、把李唐开创的简率、刚劲、局部取景的画风发展成熟,成为南宋画风的杰出代表。A、夏圭B、马麟C、马远D、刘松年正确答案:夏圭I马远3、马远擅于对画面空间结构的处理,把主景重点表达,省去中景,使山水画布局达到最“简化”。其代表作为。A、四景山水B、踏歌图C、万松金阙图D、万壑松风图正确答案:踏歌图4、以下选项不是夏圭的作品的是。A、雪景寒林图B、长江万里图C、溪山清远图D、烟岫林居图正确答案:雪景寒林图5、万壑松风图和清溪渔隐图,两图技法演变在笔墨上的最大特征是:由向发展。A、大斧劈皴、小斧劈皴B
14、小斧劈皴、大斧劈皴C、乱柴皴、刮铁皴D、刮铁皴、乱柴皴正确答案:小斧劈皴、大斧劈皴6、细品万壑松风图中的皴法,具体可分为“、“”、“”。用笔刚劲犀利、粗阔而夹杂着偏锋。A、马牙皴B、折带皴C、钉头皴D、刮铁皴正确答案:马牙皴I钉头皴I刮铁皴7、马远师法,其画“石皆方硬,以大斧劈带水墨皴,甚古”。A、李思训B、李唐C、董源D、李成正确答案:李唐8、大斧劈皴的特征是A、山石水墨淋漓,一气呵成B、用笔大胆、泼辣C、笔痕刚劲简洁D、侧锋刷扫,笔触拉长正确答案:山石水墨淋漓,一气呵成I用笔大胆、泼辣I笔痕刚劲简洁I侧锋刷扫,笔触拉长9、和把“斧劈皴”运用得出神入化,并成功地将最初表现北方地貌的“斧劈皴
15、引入到表现南方的地域特征中,将南方自然表现得生动形象。A、夏圭B、刘松年C、马远D、李唐正确答案:夏圭I马远I李唐10、在山水画中,树枝有上仰、下俯、平出三种主要类别。上仰枝为“鹿角枝”,下俯的枝被称为“蟹爪枝”。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第七章单元测试1、宋代的千里江山图,是他留下的唯一作品,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值得燧赫的名迹。A、王希孟B、王诜C、赵伯驹D、赵伯骊正确答案:王希孟2、和千里江山图同为两宋时期青绿山水画的杰作。A、江山秋色图B、梦游瀛山图C、江山小景图D、万松金阙图正确答案:江山秋色图3、是赵伯骊的存世作品。A、静听风松图B、梦游瀛山图C、溪山雪意图D、万松金阙图正确答案:
16、万松金阙图4、千里江山图,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A、浑厚古雅B、清新淡雅C、古拙秀逸D、富丽堂皇正确答案:富丽堂皇5、被视为南宋青绿山水从追求北宋的雄浑之美向江南水乡清雅之美的转变的代表作。A、江山小景图B、万松金阙图C、江山秋色图D、梦游瀛山图正确答案:万松金阙图6、千里江山图这幅画到现在已近千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除了的展览外,千里江山图仅公开展出过三次。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一次是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中。A、 2016年B、 2018年C、 2017年D、 2019年正确答案:2017年7、故宫对千里江山图等珍贵藏品的展示都是在进行。A、春季B
17、夏季C、秋季D、冬季正确答案:秋季8、千里江山图充分运用了中国山水画中“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以精密的笔法,描绘了千里江山的雄壮瑰丽,宋徽宗收到该图后,颇为嘉许,将此图赏赐给了。A、赵伯驹B、郭熙C、蔡京D、溥光正确答案:蔡京9、千里江山图,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是用幅整绢画成的,无作者款印,本幅上有题诗。A、清康熙帝B、清乾隆帝C、宋徽宗D、宋钦宗正确答案:清乾隆帝10、千里江山图的山脚运用的是什么皴法?A、雨点皴B、短线条皴5、以下选项中,那一项不是倪瓒的代表作。A、容膝斋图B、六君子图C、青卞隐居图D、渔庄秋霁图正确答案:青卞隐居图6、“披麻皴”的特点表现为A、山石
18、没有明显的轮廓线,以无数的长短线条顺山势分披,以分出其阴阳向背及其体积。B、中锋用笔,圆润淡雅,含而不露。C、侧锋圆笔,变化丰富。D、沿着山石结构顺势挥扫,头重尾轻,以侧笔为主。正确答案:山石没有明显的轮廓线,以无数的长短线条顺山势分披,以分出其阴阳向背及其体积。I中锋用笔,圆润淡雅,含而不露。7、山水画发展到元代,成为主流。A、院体画B、文人画C、世俗画D、职业画正确答案:文人画8、山水画的皴法主要反映在注重书与画的结合方面,强调线条抑扬顿挫的书写趣味。A、元代B、五代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元代9、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五代董源的夏山图相比,有什么不同?A、富春山居图披麻皴更短,且似疏
19、而实,似松而紧。B、材料上,由绢改为水墨效果极佳的纸。C、富春山居图披麻皴更长,且疏朗轻松。D、技法上,由水晕墨章变为圆柔的干笔皴擦。正确答案:材料上,由绢改为水墨效果极佳的纸。I富春山居图披麻皴更长,且疏朗轻松。I技法上,由水晕墨章变为圆柔的干笔皴擦。10、青卞隐居图中的皴法丰富,融合了、的笔意,有“解索皴”、“卷云皴”、“乱柴皴”、“牛毛皴”等皴法,旨在表现江南植被葱郁深邃的环境。A、巨然B、郭熙C、董源D、范宽正确答案:巨然I郭熙I董源n、“元四家”中的与其他三位画家不同,其皴法中湿笔较多,因此他的山水画笔力雄厚,墨色沉郁。A、王蒙B、倪瓒C、吴镇D、黄公望正确答案:吴镇第九章单元测试1
20、明代初期的统治者推崇的山水画。A、五代B、唐代C、元代D、南宋正确答案:南宋2、从起,浙派开始兴起并逐渐占居了明代画坛的主流地位。A、明中期B、明初C、明末D、明中后期3、文征明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是。A、昼锦堂图B、桐荫玩鹤图C、雨余春树图D、桃源仙境图正确答案:雨余春树图4、以下哪一项不是“吴门画派”在明代中叶兴起的原因。A、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扶持B、江南经济繁荣C、统治者对元代画风的压制减弱D、明代都城迁往北京正确答案: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扶持5、清代山水画家,他的墨法创“积墨法”,层次变化丰富,又擅用黑白对比。A、八大山人B、悼寿平C、石涛D、龚贤正确答案:龚贤6、清代龚贤使用紧密排列的“”
21、从而形成了其独创性的绘画风格。A、直接皴B、线皴C、面皴D、点皴正确答案:点皴7、明代最著名的院体与浙派画家戴进,师法一派的山水画风。A、荆浩、关仝B、董源、巨然C、马远、夏圭D、李成、郭熙正确答案:马远、夏圭8、“折带皴”的特点为oA、侧锋圆笔,变化丰富。B、沿着山石结构顺势挥扫,头重尾轻,以侧笔为主。C、皴法用笔方折,行笔中以中锋为主依山石结构转向侧锋,山石棱角鲜明。D、中锋用笔,以无数的长短线条顺山势分披,以分出其阴阳向背及其体积。正确答案:皴法用笔方折,行笔中以中锋为主依山石结构转向侧锋,山石棱角鲜明。9、庐山高图使用、相结合的皴法。A、“披麻皴”B、“斧劈皴”C、“解索皴”D、“牛毛皴”正确答案:“披麻皴”I“解索皴”I“牛毛皴”10、到明末,董其昌在审美理想上追求的绘画风格,皴法以“披麻皴”为主而稍加变化,用以表现圆弧形的山体。方状石坡用短笔“折带皴”来表现,“披麻皴”和“折带皴”搭配使用。A、董巨、“元四家”B、李成、郭熙C、范宽、李唐D、马远、夏圭正确答案:董巨、“元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