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8154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特征码 QsxgvGWnYUcZyKrdAHnN 党的十六大,对民营经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全国的 民营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今年 3 月,广东省委依据党 的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这是全 面指导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广东增创发展新优 势,推进全省工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产生重大影响,也标志着广东民 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但在山区县,目前仍存在着加 速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有差距、环境欠佳、企业融资难、管理 机制落后等一些问题和困难,亟需认真加以解决。 一、

2、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认识不足,观念陈旧。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和人们 观念的陈旧,贫困山区县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疑虑,思 想上固守“民营经济等同于私有化”的错误观念,担心民营经 济的壮大会冲击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致使社会主义“变 色” 。因此不敢大胆地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地保护和支持民营经 第 2 页 济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山区县域民营经济 的发展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二)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得不到 有效保护。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逐步修改宪法 ,基本上

3、 完成了对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从允许到肯定的过程。但 是,目前国家没有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地方也没有 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保护、鼓励民间企业家投资的地方性行 zd 规或政策规章,致使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法律保护方面的障 碍。 (三)民营经济融资难,企业的发展得不到银信部门的大 力支持。目前,山区县金融部门开展放贷项目比较局限,县一 级根本无放贷权,大部分民营企业只得从“地下钱庄”和私人 手中用高利率借款以及相互担保等途径应急资金,大大增加了 民营企业的营运成本。 (四)财税政策不平等,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民 营企业因国家鼓励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不配套,而无法享受三 资企业的税收优

4、惠待遇,和财政对国有企业提供的技术改造资 金、贷款贴息和其他各种服务。另外,民营企业除了缴纳正常 税费外,还面临名目众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这些 都造成了民营企业待遇的不平等和发展的困难。 (五)现有民营企业素质不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以家族式、经验型的经营管理为主, 第 3 页 在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主、管理人员 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都较低。据调查,山区县域民营企业从业 人员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的占 0.75%,高中文化的占 31%,其余 的均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族式、经验型的经营管理, 文化素质不高,使山区民营企业难以适应瞬

5、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在经营管理中容易盲目决策,企业发展无长远规划,企业经营 常常“四面出击”或是“一哄而上”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 险。此外,山区民营企业还存在产品单一、市场狭小、科技含 量不高、信息不灵等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加速发展山区县域民营经济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 宽松环境。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山区贫困县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 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山区经济的“七分天下” 。就如地处粤东北部,毗 邻赣南、闽西,只有 25 万多人的平远山区县而言:目前,全县 有大小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

6、6011 户间 ,其中民营企业 2699 间,从业人员 3 万多人。20XX 年度,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 产值 78822 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 96.1 %,税收 5009 万元, 占全县纳税总额的 72 %。今年 18 月份,民营企业出口创汇 385.95 万元,同比增长 31.4%。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的份量,也足以说明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第 4 页 组成部分,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 作用,也已成为山区贫困县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贫困山区县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推动

7、县域经济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自觉地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广东省委关于加快 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力发展县域 民营经济的思想,同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结合山区贫困县的实际,制订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规定,努力营造一个政治平等、社会尊重、政策支持、法律保 护、服务到位的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山区县域民营经济做强做 大,逐步提高民营经济对县级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二)建立和建全法律保障机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 护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个人的 私有财产需要法律来保护,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 范。因此,山区县要进一步创建良好的

8、法制环境,强化执法刚 性,加强民营企业的保护工作,使民营企业家食上“定心丸” , 安心大胆创业。同时要坚决清理、废止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地 方性行 zd 规及规章、政策,抓紧时间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 尽快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要落实执法责 任,明确执法部门及政府各职能部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职 责。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强买强卖及破 第 5 页 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坚决及时地追究处理, 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办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各种贷款 业务。 金融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借贷机制,切实解决好民 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9、。一是建立专门以山区县民营企业为主要 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在原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 中小企业信贷部的基础上成立专门银行或赋予县级农村信用联 社新的职能,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金融部门 通过适当方式放宽民营企业贷款的抵押条件。可实行无形资产, 动产资产抵押贷款,允许企业以信用、品牌贷款抵押等,降低 申贷“门槛” 。三是对山区县银行、信用社要适当放宽信贷政策, 扩大授信额度并简化贷款手续,以满足山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的形势需要。 (四)发挥财税部门职能作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财税部门要从重国有轻民营的观念上转变过来,要按照 “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的原则。在开

10、放投 资领域、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及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对民营企 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一是在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上要不分国 有还是民营,只要投入的目标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 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大力扶持其发展,使民营企业享受到 国有企业的扶持待遇。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项 第 6 页 资金。山区县财政虽然是“保吃饭”的财政,但也要立足“一 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山区县域民营 经济的发展,培植壮大财源。每年可从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县 级预算外资金和回收的本级原发放生产周转金中按百分比提取 部分资金,作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贷款

11、贴息和担保贷款等。 三是制定有利于 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调整现行的税制,合理确 定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尤其是所得税的 负担是当今世界税收改革的趋势。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应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的原则下,适当调整现行税收制度。对 在山区贫困县投资办厂的民营企业,要同样享受三资企业的税 收优惠待遇,除从获利年度起“免二、减三”外,在期满后的 五年内,再给予应纳税款 30%50%的减征,切实降低民营企 业的税收负担。四是投资开发建立民营经济科技园工业园区 , 为发展高科技的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五是逐步建立 和完善覆盖民营企业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从业人

12、员 的后顾之忧。同时,财政要适当安排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就 业、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 技能。六是培训好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帮助企业建制、建帐, 加强财务管理;帮助企业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努力降耗增效,增 加企业收入。七是强化政府收费管理。坚决取消不利于山区贫 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收费项目,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 第 7 页 另外,由于山区闭塞,还要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技术、 产品、市场及信息服务,不断帮助企业创新改革,不断增强企 业的发展后劲。 (五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使民营经济做强做大。 一是政府要象关心国有企业一样关心民营企业,通过有计 划、有步骤的

13、学习、培训,使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文化知识, 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家求高、求强、求大的意识和 魄力。二是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市 场经济知识及现代化管理知识。使其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 高其预测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帮助企业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取代家族式、经验型等 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民营企业管理跨越式发展。 四是帮助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升级,调整和优化民营企 业产业、产品结构。山区民营企业多以传统及资源型产业为主, 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政策 和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引导那些资金、技术较为雄厚、管理 水平较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步提高民营企业的科 技素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五是为民营企业提 供信息,开拓产品市场服务。山区县要积极协助民营企业做好 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调查论证,引导好民营企业的项目投资,尽 量减少民营企业投资决策的失误。使政府弱化了的“宏观调控” 经济的管理职能转变为高效的服务职能。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