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3578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节,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加强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如下措施。一、聚焦产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效能1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平台等聚焦我省“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和“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入挖掘知识产权数据中的科技、经济、人才等相关信息,

2、开展专利态势分析,发布产业分析报告,积极服务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服务机构要围绕地方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分析预警,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支撑。2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集聚发展效能,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探索集聚全类别、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功能,整合各类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集聚载体。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建设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培育和引进质量优、信誉好、层次高、实力强的知识产权服

3、务机构,因地制宜打造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高地。3 .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苏南、苏中、苏北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合作交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服务业区域结对帮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长三角知识产权服务业一体化发展,落实长三角地区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共建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资源互补、维权互助、服务互认和人才互聘,更好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4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创新发展。鼓励服务机构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发展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推动优

4、质服务资源与企业精准对接,鼓励服务机构深度挖掘企业创新需求,帮助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商标品牌培育、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等。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度参与高校院所创新全过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区域重大创新载体,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5 .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业布局发展。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载体布局,加强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大力推荐申报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推进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向基层延伸,力争三年内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

5、企对接活动,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供给可及性和便利化,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6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加强南京、苏州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支持有条件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鼓励高水平外国机构在江苏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在苏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江苏自贸试验区、国际创新产业园建设,为创新主体提供高水平知识产权国际化服务。二、聚焦品牌培育,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7 .打造品牌化特色化服务机构。推动

6、各地积极打造区域服务机构品牌,加大区域优质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分领域加强龙头服务机构、规模以上服务机构和特色服务机构培育,到2027年,全省培育2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机构、100家规模以上服务机构。鼓励中小型特色服务机构发展,面向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强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转型升级。8 .提升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质量。发布江苏省专利商标代理行业发展状况白皮书,适时公开部分代理机构代理质量数据及排名,推动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树立质优为先的竞争导向。严格按照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7、关于印发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推广相关标准和代理委托合同示范文本,切实提高代理采购管理水平。鼓励专利代理机构将服务内容覆盖到申请前评估、申请后转化运用等环节,进一步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9 .优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供给。鼓励国内优质律师事务所在江苏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研究制定律师事务所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规范,推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提升质量。搭建知识产权律师、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审查人员、信息服务人员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服务人员的业务交流与研讨活动。支持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开展海外知识产权

8、法律风险预警研究,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10 .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持机构开发专利转化套餐式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推广“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效能。鼓励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代理、法律等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参与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和“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改革,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银行信贷、产品保险、贷款担保、企业上市等全周期知识产权咨询和金融服务,构建良好知识产权金融生态。11 .建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载体。加快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不断丰富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

9、等知识产权数据信息资源,实现知识产权服务全领域、全链条“一网通办”。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建设差异化、特色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行业、产业信息互联互通。支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产品,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三、聚焦行业规范,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环境12 .加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日常监管。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代理质量提升行动,试点开展“双白名单”管理,规范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秩序。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对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新设立专利代理机构、新执业专利代理师的执业规范指导。强化知识产权

10、代理违法行为信息的共享互通,提高跨部门跨区域监管效能。深入开展行业评价和信用评价,严格执行专利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规定,实现信用信息“应归尽归”,信用评价“应评尽评”。13 .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构建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指导苏州、南京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相关业务指引,推广知识产权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研究制定江苏省专利商标代理行业行政约谈规定,健全专利商标代理行业监管长效机制。14 .强化知识产权

11、服务业发展保障。推进知识产权行业组织、服务机构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分析利用等工作,提高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化知识产权项目中涉及知识产权服务相关评审指标,对新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的单位给予奖补资金支持。各地要严格落实责任,积极争取本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15 .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养。支持各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库,实现重点骨干服务人才“一人一档”管理。加快复合型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育,引导代理、咨询等基础服务人才逐步向维权诉讼、转

12、化运用等方向转移。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高校开展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师资库,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效能。推动知识产权学科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相衔接,建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知识产权育人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综合素质。16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业文化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功能,引导服务机构树立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的执业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行业从业荣誉感和社会公信力。积极推动落实专利、商标代理禁止性从业行为清单,督促专利商标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商标代理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维护行业秩序。大力倡导“专业、诚信、优质”为核心的服务理念,通过交流研讨、典型案例、媒体宣传等

13、方式增进行业交流,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行业有序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2025年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一检测对象与适用场景1 .疑似病例发热(38。C)伴急性关节痛/关节炎,且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无典型关节痛症状的儿童或老年人,但出现发热、皮疹等非特异性症状。2 .聚集性疫情同一社区/单位短期内出现N2例发热伴关节痛病例,需启动应急检测。3 .入境筛查来自东南亚、非洲I、南美等流行区的发热旅客。二样本采集与处理样本类型采集时间窗处理要求血清/血浆发病后1周内(急性期)4。C保存,24小时内送检;-70。C长期冻存全血发病后5天内(病毒血症期)EDTA抗凝,避免溶血恢复期血清发

14、病后2-4周与急性期血清配对检测,确诊抗体转化注意:样本运输需符合生物安全三级包装标准,避免反复冻融。三、核心检测方法及流程(一)病原学检测1 .核酸检测(RFPCR)适用期:发病后1周内(病毒血症期)。靶基因:ELrlSPl等保守区基因,引物设计参考WHO推荐序歹上。阳性判定:检出特异性片段且Ct值335。2 .病毒分离适用Veto、C6/36细胞系,需BSL-3实验室操作。(二)血清学检测L蒯抗体检测窗口期:发病后5天至3个月,阳性提示近期感染。假阳性处理:需经中和抗体试验确认(如PRNT)。2.IgG抗体检测恢复期血清XG滴度较急性期升高%倍可确诊。优先策略:急性期首选核酸检测,发病5天

15、后补充IgM检测。四结果解读与报告检测结果临床意义行动建议核酸阳性/1酬阳性确诊感染立即上报并启动防蚊隔离核酸阴性+1就阴性排除感染或窗口期未检出1一恢复期血清复测IgG单阳性(无急性期样本)提示既往感染结合流行病学史评估五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1 .质控要求每批次检测需包含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灭活病毒或合成核商业化试剂需具备国家农药登记证号(驱蚊产品同理)。2 .生物安全病毒分离在BSL-3实验室进行,血清检测需BSL-2防护。废弃物需高压灭菌(12HC,30分钟)。六特殊场景应对1 .大规模筛查:采用核酸混检(5:1),阳性样本再拆分。2 .跨境输入防控:口岸配备快速IgM胶体金试剂(15分钟出结果)。3 .康复期监测:。关节痛持续者每月复查IgG,评估慢性炎症。七检测网络建设要求1 .基层机构:具备血清学快速检测能力(I力/SG胶体金法金2 .地市级CDC配备RT-PCR及核酸提取设备,覆盖核酸检测需求。3 .省级参比实验室:负责病毒分型、抗体确认及技术督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质量管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