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美育课程教学大纲一、大学生美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10021(二)课程英文名称:Aesthetic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三)开课对象:大学本专科生(综合教育选修) (四)课程性质:大学生美育是一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理论和美学基本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综合教育类课程,它有着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供各个专业学生选修的重要课程。其目的通过审美指导促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
2、不断提高的目标,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五)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目的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成为“审美的人”,即: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对大学生进行较全面的审美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为他们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奠定基础。(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美的内涵、审美范畴、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自然审美、社会审美、科
3、学审美、技术审美与艺术审美等。它主要是通过应用美学基本理论对大学生的审美活动予以指导,帮助大学生辨别现实生活、科技活动与艺术活动中的美丑,使大学生获得基本的审美能力,塑造真善美相统一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形象,为大学生的有效社会化和人生幸福奠定审美基础。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大学生的审美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16 学时分数: 1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 学 内 容讲授实践合计第一章 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11第二章 美是什么12第三章 审美门户13第四章 审美范畴 14第五章 审美意识15第六章 审美心理16第七章 自然审美17第八
4、章 社会审美18第九章 科学审美与技术审美210第十章 艺术审美(一)212第十一章 艺术审美(二)214第十二章 大学生与美育216合 计1616(八)教学方式:,以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学生平时必须按时到课,不早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平时成绩综合学生平时到课情况、作业情况以及课堂参与教学情况课予以记载,占40%,旷课四次平时成绩记0分;期末成绩占60%。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教学要点:、 使学生认识美育的任务、意义,尤其是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使学生深刻理解美育与德、智、体、劳“四育
5、的关系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美育的意义 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三、做一个“审美的人”. 第二节 美育的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提高审美能力 三、培养创美能力 第三节 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完善的人格离不开美育 二、审美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 三、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第四节 美育与德、智、体、劳“四育”的关系 一、美育与德育 二、美育与智育 三、美育与体育四、美育与劳动考核要求:1、认识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理解美育与德、智、体、劳“四育”的关系第二章 美是什么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美学史上对美的探讨2、使学生认识美的本质与根源教学
6、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美学史上的探讨 一、“美是难的” 二、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第二节 关于美的本质的认识 一、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二、美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三、美是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三节 美的根源 一、美根源于实践 二、美和真、善统一于实践考核要求:1、认识美的本质2、认识美的根源第三章 审美门户教学要点: 1、使学生认识形式美的构成与意义 2、使学生认识形式美的法则 第一节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一、形式与内容 二、美的形式 三、形式美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一、色彩 二、形状 三、声音 第三节 形式美
7、的法则 一、整齐划一 二、对称均衡 三、调和对比 四、节奏韵律 五、比例匀称 六、多样统一 第四节 形式美的意义 一、“美教化” 二、美化生活 三、形上追求考核要求:1、认识形式美的意义2、了解形式美的法则第四章 审美范畴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审美的基本范畴与审美范畴的发展 2、使学生认识中国传统审美范畴 第一节 审美的基本范畴 一、优美 二、崇高 三、悲剧性 四、喜剧性 第二节 中国传统审美范畴 一、中和 二、刚柔 三、气韵 四、虚实 五、意境 第三节 审美范畴的发展 一、丑 二、荒诞考核要求: 1、了解审美的基本范畴 2、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第五章 审美意识教学要点:1、使学生认识审美意
8、识的形成和发展 2、使学生了解审美意识的特征与基本形式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审美意识的形成 二、审美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特征 一、审美意识的直觉性 二、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三、审美意识的功利性 第三节 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 一、审美观念 二、审美理想 三、审美趣味 四、审美标准 考核要求: 1、了解审美意识的特征2、了解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第六章 审美心理教学要点: 1、使学生认识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使学生了解审美意识的特征与基本形式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审美意识的形成 二、审美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
9、 审美意识的特征 一、审美意识的直觉性 二、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三、审美意识的功利性 第三节 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 一、审美观念 二、审美理想 三、审美趣味 四、审美标准考核要求:1、理解审美意识的特征2、了解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第七章 自然审美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形成和特征,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审美指导 2、使学生认识自然美的重要形式-风光美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美的形成和特征 一、自然美的形成和发展 二、自然美的特征 第二节 自然美的重要形态-风光美 一、风光美的类型 二、风光美的构成 三、风光美的风格 第三节 自然美的审美指导 一、自然美的审美功能 二、善于发现
10、自然美 三、真正融入自然美考核要求: 1、认识自然美的重要形态-风光美 2、学会对自然美进行审美第八章社会审美教学要点:1、使学生认识社会美的形成、特征和核心,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审美指导 2、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美与社会环境美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美的形成和特征 一、社会美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美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美的核心 一、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 二、人的外在美 三、人的内在美 第二节 社会生活美 一、生产劳动美 二、社会变革美 三、日常生活美 第三节 社会环境美 一、社会风尚美 二、生活环境美 第四节 社会美的审美指导 一、认识社会美的审美价值 二、借助艺术作品,感受
11、现实生活中的美考核要求: 1、认识社会美的核心 2、认识社会生活美3、学会对社会美进行审美第九章 科学审美与技术审美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科学美、技术美的特征和功能,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美的审美指导 2、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美对审美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科学技术美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与审美的基本关系 二、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谐和 三、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冲突 第二节 科学美的特征和功能 一、科学美的本质特征 二、科学美的功能第三节 技术美的特征和功能 一、技术美的本质特征 二、技术美的功能第四节 科学技术美的审美指导 一、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获得亲
12、切自由的科技美感享受 二、热爱科学技术,努力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情感结构 三、开展多种艺术活动,使艺术审美与科技审美和谐互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核要求: 1、理解科学美的特征和功能 2、理解技术美的特征和功能3、学会进行科学技术审美 第十章 艺术审美(一)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艺术美的基本特征和审美功能 2、使学生认识艺术美的创造本质,并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审美指导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艺术美的创造本质 一、关于艺术美的几种界说 二、艺术美的创造本质 第二节 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一、独特性 二、形象性 三、情感性 四、典型性 五、理想性 第三节 艺术美的审美功能 一、愉悦娱乐功
13、能 二、启迪认识功能 三、感化教育功能 四、调节补偿功能 第四节 艺术美的审美指导 一、要确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 二、要加强理论修养与知识积累 三、要有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态度 四、要多欣赏优秀作品,增强审美想象能力五、要掌握鉴赏艺术美的基本方法考核要求: 1、理解艺术美的审美功能 2、了解艺术审美的途径第十一章 艺术审美(二)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实用艺术审美、造型艺术审美、表情艺术审美、综合艺术审美、语言艺术审美等多种审美形式 2、使学生基本学会进行艺术审美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用艺术审美 一、实用艺术的含义和类别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如何欣赏实用艺术
14、第二节 造型艺术审美 一、造型艺术的含义和类别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如何观赏造型艺术 第三节 表情艺术审美 一、表情艺术的含义和类别 二、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如何欣赏表情艺术 第四节 综合艺术审美 一、综合艺术的含义和类别 二、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如何欣赏综合艺术 第五节 语言艺术审美 一、语言艺术的含义和类别 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如何欣赏语言艺术考核要求: 1、基本学会造型艺术审美 2、基本学会综合艺术审美 3、基本学会语言艺术审美第十二章 大学生与美育教学要点:1、使大学生了解自身审美活动的特征,自觉进行审美活动 2、使大学生掌握自身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数: 1
15、 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和美育的途径 一、大学生的爱美之心 二、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 三、大学生美育的途径第二节 大学生形象的塑造 一、青春朝气 二、修养风度 三、聪慧高尚考核要求:懂得如何塑造大学生美的形象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大学美育,仇春霖主编,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美学十五讲, 凌继尧著, 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美的欣赏与创造,邓安庆著, 第一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美感科技活动中的激励因素,许康著,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0 4、审美人生论,崔文良著,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著,第一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7、谈美,朱光潜著 ,第一版,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执笔人:张爱社 审核人: 审核院系: 政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