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办法.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8531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办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市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办法 特征码 ixUCaNfRJFMRGgiaZccy 为了切实缓解我市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全市县乡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 实施意见 ,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落实财政部、省政府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意 见。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 略,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财政体制,增加县乡可用 财力,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化解县乡债务,调整优化财政 支出

2、结构,规范理财行为,增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实现 县乡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 二、基本原则 (一)分类指导,齐抓共管。根据县乡经济发展状况,区别 对待,有针对性地指导县乡加快解决财政困难问题,实现县乡 财政状况整体好转。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县乡,重点是加强 增收节支,提高理财水平,帮助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 第 2 页 矛盾和问题;对财政收入少的困难县乡,给予重点扶持,增强 财政保障能力,支持加快财源建设,促进做大财政经济“蛋糕” 。 (二)统筹规划,保障重点。通盘计划,统筹安排全市可支 配财力,适当集中财力,将财力向困难县乡转移,加大对困难 县乡工资发

3、放、政权运转等的支持力度,保障各项重点支出。 (三)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积极推进 “乡财乡用县监管” ,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规范财政分配 关系;积极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 和人员,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三、具体措施 (一)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强财源建设工作 各县市区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 强市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切实落实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一 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发展壮大能源、化工、冶金、建材、 机械、医疗、食品、果菜、奶畜和旅游业等十大特色产业,着 力抓好一批产业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引进一批对全市发展 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项目

4、,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促进 投资增长,以项目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紧紧抓住“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历史机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 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 第 3 页 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落 实领导抓项目责任制,保证必要的经费。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 作,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突出过程控制,落实法人责任制、招 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强化质量、资金、安全管理, 做到资金到位、环境优良、管理有序,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进度月报制、招

5、商引资 项目督促检查制和激励机制。设立奖励资金,严格考核奖惩。 落实奖励政策,促进财源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调动县乡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 性 市财政局要结合“十一五”财政规划,认真研究新体制运 行情况。继续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财力分配进一步向困难县 倾斜,对新体制实施后县市区财力增长较大的,要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财力微调,将集中的财力全部用于对困难县的转移支付 补助。加大对县乡财政体制调整工作的指导力度,调动县乡政 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确保县级财力稳步增长。县 级政府要根据免征农业税后乡镇职能变化的实际情况,完善县 乡财政体制,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积极实施“乡财乡 用县

6、监管”改革,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 中收付”的管理方式,确保乡镇政府履行职能和村级组织正常 运转的需要,促进乡镇理财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强化支出管理,保证县乡政权的运转 第 4 页 各县市区要切实强化预算约束,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大力压缩会议费、差旅费、业务招待 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先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 放、县乡政府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等重点支出的需要。进 一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 “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 等各项改革,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确保县 乡政府机构运转和公共服务支出的需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

7、思想,节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制止和反对铺张浪费。 (四)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 严格控制县乡机构和人员增长。将县乡机关、事业单位编 制审批权上收市级管理,市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控制县乡机 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机关部门和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因职能 调整和任务增加所需的机构和编制,在对现有机构编制进行整 合的基础上,采取“减一增一”的办法解决,所需编制在现有 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总数内调剂安排。今后五年内,乡镇的 机构和编制总体上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建立健全人事、编制 和财政相互制衡的机制,严把增人关,用预算管编制,用经费 管人头,确保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 积极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政府要严

8、格编制管理, 不得超编制配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在编制员额内按照“按事 设岗,按岗定人,一岗多责”的原则,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整 合乡镇内设机构,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 第 5 页 严格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机构、编制、人员 管理的有关规定,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编 制超计划进人的县乡,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进行 查处。追究有关领导和主办人员的违纪责任。 (五)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坚决制止新债务的发生。除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的项目 外,县乡政府不准再借新债或变相借债。凡违反规定形成新债 务的,一经查实,按“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当事人 的责任

9、。对乡镇发生的新债务,要严格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的 责任。 坚持“谁借债谁偿还”的原则,加大债务清收力度。狠抓 各类基金会清欠。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实行发支付令、查 封财产、使用简易程序等行之有效的手段,确保把该清收的资 金坚决收回来。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各单位到期拖欠不还的 各类政府性债务,实施财政扣款。对需用财政资金偿还的政府 债务,各级政府在年初安排支出预算时,尽可能将还贷资金单 独做出安排,确保专款专用,及时归还当期贷款本息。 建立健全还债准备金制度。县乡要根据债务情况。在安排 支出预算时,按新增财力的 1015建立还债准备金或债务风 险基金,也可按债务余额的 38建立还债准备金或债务

10、风险 基金。建立健全债务责任追究制度和县乡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把偿还债务作为考核县乡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第 6 页 对于工作失误或搞“政绩”造成的债务,要追究责任人的经济 赔偿责任。 (六)加强监督管理,完善领导干部考核监督制度 建立和完善县乡领导考核监督制度,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工作实绩列为县乡领导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政绩工程” 、 “形象工程”的确定和责任追究办法,坚决杜绝乱攀比、不切 实际地举债搞建设等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切实规范县乡政府 行为。 县级财政部门要在每年的财政报告中,分别向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报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措施、成效以及 资金使用情况

11、;县级财政部门要将本县市区的上述情况汇总后 报送市财政局。 四、基本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 政绩观,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 事日程,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 加强组织领导和调查研究,制定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总体规划 和具体措施。运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狠抓落实,积极 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县乡的自我发展 能力和科学理财水平,努力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第 7 页 (二)管好用好奖励补助资金 县级财政要严格按规定分配和

12、使用一般性转移支付、 “两保 两挂”和收入上台阶激励政策以及“三奖一补”等财力性补助 资金,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努力解 决好财政困难问题。要逐步提高县乡党政机关的公用经费支出 标准,尤其要安排一定的乡镇政府公用经费支出,保证乡镇政 府机构运转的需要;要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级 的支出落实到位,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三)建立健全督查机制 市财政局要对县级财政部门上报的有关数据,特别是一般 性转移支付、 “两保两挂”和收入上台阶激励政策以及“三奖一 补”等财力性补助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县 市区编报虚假信息、虚增财政收入,不按规定分配和使用奖励 补助资金,挪用补助奖励资金,拖欠干部职工当年工资,违反 规定购买、更新小汽车和新建办公楼、培训中心,搞劳民伤财、 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 、 “形象工程”的,一经查实,由纪检 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对违纪责任人给予处分,相 应扣减其奖励补助资金。 (四)各县市区要根据中、省、市关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 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 施,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确保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 作取得实效。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