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6792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平平安安回家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作为平平安安回家来系列的第二课时,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关注外在的交通规则遵守,更引导学生体会交通环境中的人文关怀与安全文化。通过“路上的温暖”这一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及安全出行意识,让学生理解到在追求个人安全的同时,也应关注并传递社会正能量。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对交通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多数学生可能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体验和深刻感悟。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在日常出行中主动传递温暖、关爱他人,以及如何在遇到交通紧急情况时

2、采取正确措施等方面尚需加强引导和教育。因此,本节课将侧重于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三、目标确定:道德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回家路上得到的关心与爱护,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情操,鼓励在交通环境中主动传递正能量,懂得尊重与感恩。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分享回家路上的温暖故事,学习在交通环境中展现人文关怀。(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家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主动表达感谢。五、教学设计:环节一:寻路上的温暖。1.师播放一段关于放学路上温馨互助的短视频。如:小学生帮助老人过马路、司机礼让行人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背后传递了怎样的温暖与正能量?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一一“路上

3、的温暖”。生认真观看并思考,师指名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展现放学路上温馨互助的温馨场景,如小学生主动搀扶老人安全过马路、司机耐心礼让行人等,以直观感人的方式触动学生心灵。通过这些正面行为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中存在的温暖与正能量,激发他们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美好品质与社会责任感。进而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一一“路上的温暖”,旨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感恩之心及实践社会公德的能力,让爱与温暖成为他们日常行为的指南针。环节二:探温暖的细节。1 .分享与交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朋友在放学路上遇到的温暖瞬间,可以是来自陌生人的帮助,也可以是家人间的关爱细节。通过分享,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生分

4、享与交流。2 .角色扮演:师设计几个交通场景。如:盲人过马路、老人提重物、小孩跌倒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在这些情况下给予帮助和关怀。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路上的温暖”的理解与体验。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3 .案例分析:师选取一些正面的交通行为案例和反面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行为选择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生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行为选择及其背后的原因。4 .情感升华: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路上的温暖”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公民。鼓励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5 .如:每周至少帮助一位需要过马路的人、提醒家人遵守交通规

5、则等。生在师引导下反思。设计意图:旨在通过情感共鸣与实践体验,深化学生对社会温情与个人责任的理解。通过分享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与同理能力;而角色扮演则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亲身实践关怀与帮助,不仅增强社会责任感,还促进了团队合作与情感交流,共同编织出社会和谐的温暖篇章。通过对比分析正面与反面的交通行为案例,旨在以鲜明对比触动学生心灵,深刻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此过程不仅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还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行为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情感升华环节则鼓励学生将这份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将“路上的温暖”一一即文明出行、相互关爱一一融入日常,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交

6、通环境,成为有担当的公民。环节三:传身边的温暖。1 .设计一项“寻找身边的温暖”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并记录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中的温暖行为,并宣传这种做法,下节课进行分享。生在课后观察并记录。2 .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路上的温暖”不仅是交通安全的保障,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积极传递正能量,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交通环境。生谈感想和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身边的温暖”任务,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用心观察并记录下社区与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中的温馨瞬间,如礼让行人、帮助老人过马路、司机间的友好示意等。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同理心及正面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即使在日常交通的匆匆流转中,也不乏温情与善意,从而激发他们传递温暖、共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与行动力。六、板书设计:4平平安安回家来寻找温暖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 .观察并记录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中的温暖行为,制作“爱心暖暖卡”,送给想感谢的人。2 .了解上、放学途中看到的交通信号标志,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也要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劝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