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党建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社区党建工作亦是如此,需汇聚各方力量,持续推进与完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社区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计划。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1 .优化党组织设置。根据社区党员分布和工作实际,对党支部进行了重新划分,新成立了凶个党支部,使党组织覆盖更加全面,党员管理更加精准。目前,社区共有党支部凶个,党员凶名。2 .加强班子建设。通过换届选举,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
2、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培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班子成员培训X次,培训时长累计达到X小时。3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各党支部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X次,支部委员会凶次,党小组会凶次,上党课凶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凶次。(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素质1 .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制定详细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凶次,举办专题讲座凶场,参与线上
3、学习的党员达到凶人次。2 .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党员积分管理、党员承诺践诺等制度,对党员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共有凶名党员因表现突出获得加分,X名党员因未履行承诺被扣分。3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发展党员程序,注重从年轻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居民骨干中发展党员。今年以来,共发展党员凶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凶名。(三)创新服务载体,增强社区服务能力1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建设了面积达X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党员群众提供了
4、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党群服务中心共接待党员群众X人次,开展各类活动凶场。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X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到X人次,服务群众X人次。3 .推进“互联网+党建”。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党建工作信息、政策法规、便民服务等内容,拓宽党员群众沟通交流渠道。同时,开发了社区党建APP,实现了党员在线学习、组织生活在线记录、志愿服务在线报名等功能,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目前,社区微信公众号粉丝量
5、已达到凶人,社区党建APP注册用户达到凶人。(四)深化共驻共建,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1 .建立共驻共建机制。与辖区内X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定期召开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共召开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凶次,协调解决问题凶个。2 .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等,充分发挥了辖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今年以来,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开展各类活动X次,投入资金X万元,为社区办实事X件。3 .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登记制度,组织辖区内X名在职党员
6、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在职党员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凶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凶个。二、工作成效(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在社区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彰显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在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许多党员成为了社区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以身作则,带动了身边的居民群众共
7、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三)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和推进共驻共建,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党群服务中心的建成,为居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居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共驻共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X%以上。(四)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党建引领下,社区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助推、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通过开展民主协商、推进“微网实格”治理等工作,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解决
8、了一批社区治理中的难题,社区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三、存在的问题(一)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虽然在党建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工作方法和载体还比较传统,缺乏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党建品牌。(二)党员教育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党员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学习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党员管理方面,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还不够到位,存在联系不及时、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三)共驻共建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虽然与辖区单位建立了共驻共建关系,但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不足,部分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共驻共建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四)社区工作者
9、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工作压力大、待遇偏低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党建创新,打造特色党建品牌1 .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和工作亮点,结合社区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和载体,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提高党建工作实效。3 .加强党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党建工
10、作氛围。(二)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质量1 .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根据党员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除了政治理论学习外,增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2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确保流动党员能够正常参加组织生活。3 .严格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党员积分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大对党员日常表现的考核力度,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深化共驻共建,构建
11、更加紧密的区域化党建格局1 .进一步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走访、信息共享、需求对接等工作机制,及时了解辖区单位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增强辖区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拓展共驻共建领域和内容,围绕社区建设和居民需求,组织辖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如联合开展党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活动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3,完善共驻共建激励机制,对在共驻共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辖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探索建立共驻共建项目化管理模式,将共驻共建工作纳入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
12、共驻共建工作取得实效。(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1 .加大社区工作者培训力度,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业务培训、专题讲座、交流学习等活动,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2 .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和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 .加强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的社区工作者担任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负责人,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社区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建设和谐、美好、幸福的社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