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条件分析论文.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9117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条件分析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条件分析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条件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条件分析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条件分析论文 特征码 sFNVBQKXauKuNOFCFkFE 内容摘要:按照“入世”承诺,20XX 年年底中国金融市场完全 对外开放,民间金融市场的开放已经迫在眉睫。民间金融有其 自身优势,开放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利大于弊,民间金融存在的 诸多弊端将随之得以消除或控制。 关键词:金融市场 民间金融 开放 民间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银行业正式向外资全面开放,我国取消了外资银 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点限制和客户限制,落实加入 WTO 金融领域兑现国民待遇的承诺。 国民待遇是国际上关于外国人待遇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 其基本涵义是指一国以对待本国国民之同样

2、方式对待外国国民, 即外国人与本国人享有同等的待遇,它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基本 条件,是平等竞争的基础。目前,我国政府还在研究开放民间 金融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第 2 页 笔者认为,开放民间金融也是利弊共存,其利肯定远大于 弊。回顾我国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从公元前 2000 多年的夏 商时起,民间货币信贷已经在民间存在了四千多年,唐朝的民 间金融相当昌盛,国民经济也很发达。而真正的国家金融是在 1935 年前后才开始的,但当时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民间金融,就 是钱庄、票号和当铺等机构。上世纪 50 年代,类似当铺、银行、 钱庄这样的民间金融机构被国家储蓄所代替,并被 100%国营化。 民间金融从那

3、时被定义为“非正规金融” ,但是民间金融这种形 式一直存在并默默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当前的民间金融规模和巨大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根据有关 部门的统计,全国民间金融的规模高达 1 万亿元。另外,我国 居民和民营企业还 10 多万亿元的储蓄没有转化为投资。与此同 时,数百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却同时存在着贷款难、融资难的尴 尬。 目前非国有部门对 GDP 的贡献超过了 70%,但是它在过去 十几年里获得的银行正式贷款却不到 20%,其余的 80%以上都流 向了国有部门。目前全国中小企业约有三分之一强的融资来自 非正规金融途径。 开放民间金融市场的利弊分析 民间金融是在银行和信用社所不能及的范围内自动起到拾

4、 遗补缺作用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和生产的需求,深 第 3 页 受群众的欢迎。但无庸置疑,民间金融是把“双刃剑” ,在促进 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后遗症。 然而民间金融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民间金融自身 存在着较高的金融风险。民间金融处于地下状态,缺乏正常金 融机构规范的制度约束机制,金融监管机构难以进行监管,存 款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民间金融的金融风险较高。由 于民间金融在地下存在多年,并没有出现较大混乱。如果民间 金融走出地下变为阳光下的作业,自然要出台国家监管条例, 其自身也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各种业务行为,以确保正常运 转,从而降低风险系数。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活

5、动有可能产生不 利影响。民间金融往往会干扰政府的货币政策,不利于政府宏 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例如人民银行试图减少货币供给量,提 高了再贴现率。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也相应提高,而民间金融 并未提高利率。原本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减少了,而民间金融 提供的资金增加了,原本正规金融提供的部分资金转由民间金 融来提供,货币供给量并未按照预期数量减少甚至根本没减少。 金融市场对外国人开放和对民间开放,客观上都有利于我 国金融机构正在进行的转型。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共同 市场将使竞争与监管理念与手段趋于一致,单向的封锁行为已 无法持续。 民间金融机构的“地下性” ,决定了其处于白色和黑色之间 第 4 页 的

6、灰色地带。有人利用民间金融机构的不透明性从事诈骗活动; 还有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与地下经济关系密切,甚至被犯罪分子 用于洗钱,刺激了地下经济和犯罪活动;更有一些民间金融机 构与黑社会勾结,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此弊源于民间金融 的“地下”身份,因其属于地下,所以缺乏监管。开放民间金 融市场,应加强政府监管,指导民间金融组织制定自身管理制 度,规范民资按照规矩运行。如同票据诈骗、银行内外勾结骗 贷、高管携巨款潜逃等正规金融机构内的犯罪行为,应归咎于 个别银行薄弱的内控机制,而不应视为正规金融本身的过错一 样。 此外,民间金融的高利贷也是一直令政府担心的问题。民 间金融市场开放以后,中小企业或者居民个

7、人贷款方便了,利 率高自然就会被抛弃,高利贷没有了市场就会自己降下来。概 括地说,民间金融“地下阶段”存在的诸多弊端不会长期存在, 随着民间金融身份的阳光化会得到逐渐控制和消除。开放民间 金融市场的条件 民间金融的优势是明显的。一是制度优势。在我国现实经 济生活中,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力量等非 市场因素的影响,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管制利率,而民间融资中 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可以说,民间金融是一种纯 粹的市场金融形式和市场金融交易制度。二是信息优势。正规 第 5 页 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经常存在的,有的借款人 为了得到贷款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的财务数据或实施其他造假

8、行 为,而民间融资中的当事人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 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是成本优势。在民间融资过程中, 融资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后的管理成本很低,一般不需要 对融资方“公关”而支付“寻租”成本,因而融资交易成本较 之正规金融明显为低。四是速度优势。民间融资无烦琐的交易 手续,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使借款 人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民间金融的这些独特优势,也 是其能够和正规金融长期共存的重要原因。 我国政府比较重视民间金融的发展,并有一定的政策支持 和试点行动。20XX 年 1 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 暂行规定 、 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

9、,破题农 村金融改革。村镇银行的首批试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 内蒙古、吉林和湖北省(区)县及县以下区域开展,到 20XX 年试点范围将扩大到 15 个省(区)左右。因此,作为可以吸收 公众存款,又可以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的农村新型金融 机构,人们有理由期望即将试点的村镇银行在破解小额信贷难 题方面有所作为。 结论 第 6 页 对民间金融长期的压制已经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 民间金融开放的越晚,金融资源的浪费越大。 事实上,金融业放松准入管制而加强管理艺术,已经为当 前的国际主流。只有引入多元化的资本,才能建立服务于不同 客户群体的金融机构,否则,资金配置的扭曲将会带来更大的 经济结

10、构风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XX 年 1 月召开的全国金 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着力抓好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 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 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加快建 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 融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 他金融组织的作用。 ”“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 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 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多种形 式的小额信贷组织。 ”这证明在已经对外资银行开放之际,强调 对内资、民资的开放,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的长远利益。 未来几年内外资银行必在我国成立本土银行,开展人民币零 售业务。由于国内银行与大企业的传统银企关系难以打破,外 资银行自然会把注意力首先放在中小企业客户身上。而外资银 行的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能力,是国内银行所难以比拟的,进 入国内市场后,必然对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扩张产生巨大冲击。 此时,按照中国银监会的时间表,民间金融的开放试点可能还 第 7 页 没有结束,民间金融还不能放开手脚大显身手。 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开放民间金融,发展民营银行的问 题变得更加刻不容缓。及早开放民间金融,对内实现银行业国 民待遇,才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上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