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成本会计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实务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成本会计的理论和实务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以满足企业经营和管理决策的需要。本课程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解决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认知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成本会计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成本会计的现状和专业工作的功能及表现。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另一方面是会计类岗位技能能力的训练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核算的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2、为达到初级会计师应具备的知识做准备。(二)课程改革指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性、专业性太强,长期以来存在:1、教学目标单一一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知识的认知和把握,缺乏能力的训练。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一一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选择性不明显,无职业教育特色。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环节比较薄弱,考核评价方式陈旧。课程改革指向:1、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
3、教学要求。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连续性(与财务会计内容的连续和本学科自身知识的连续)和可操作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开发“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新教材。6、促进教学形式的变化四、参考学时:72学时五、学分:4学分六、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一)知识教学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会计由基础的核算工具向经
4、营管理工具发展的必然性;认知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各项技能,是成为出色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二)能力培养目标1 .认知单一产品成本的核算。能熟练掌握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2 .认知单一产品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能理解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关系。熟练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各种方法并了解各种分配方法的适用范围。3 .认知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成本的核算。熟练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掌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4 .认知生产按工艺技术过
5、程和组织特点的分类,认知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能掌握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方法,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等问题。5 .认知熟练掌握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能熟练掌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计算的过程。6 .认知分批法的特点、理解分批法成本计算程序。能熟练掌握简化的分批法的应用。7 .理解分步法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各步骤之间成本的结转方式。熟练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的方法、深刻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应用条件以及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的优缺点。熟练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应
6、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的计算的方法、深刻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条件。8 .认知各成本计算方法的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为该方法在企业的正确应用奠定基础。明确对于一个特定企业,可以单独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结合使用。9 .认知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熟悉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及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内容。熟悉报表数据的来源,掌握各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熟练运用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掌握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方法,并能根据分项结果,对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做出评价。专业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
7、神。2 .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初步具有学以致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课程设计思路:(一)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以构建单元、模块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需要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要求,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按照成本计算的难易程度和认知规律,设置五个成本核算教学活动案例教学:五个活动:单一产品成本的核算。单一产品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成本的核算。认知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报表信息与分析。(三)按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
8、践性、层次性”的教学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立体化教材,使教材具有先进性。(四)建议本课程实行模块化学分结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项目的模块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五)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认知”、“理解”、“能”、“会”等用于来表述。“认知”用于表述事实性现象或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和“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八、课程内容纲要项目一、单一产品成本的核算(一)学习目标:1 .认知成本的实质,掌握单一产品成本的计算。2 .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和费用的分类,掌握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一般程序。(二)学习任务:模块一:单一产品成本
9、的核算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会进行单一产品成本计算相关知识基本知识:1.什么是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制造成本?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3.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基本账务处理。扩展知识: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目标成本、机会成本、可控成本、边际成本。能力训练根据本模块的知识体系设计相应案例进行实训业务,以便学生掌握产品成本的最基本的核算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以及账务处理模块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能对费用进行分类,掌握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相关知识基本知识:。1.如何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2.费用的分类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0、扩展知识:1.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2.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能力训练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会进行相关的处理。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根据本模块的知识特点进行一般程序的处理。项目二、单一产品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一)学习目标1 .理解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概念。理解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基本原理。2 .会运用相关方法进行单一产品跨月完工成本的计算(二)学习任务:模块一:单一产品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会进行单一产品跨月完工成本的计算。相关知识基本知识:o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约当产量比例法)
11、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扩展知识: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能力训练能运用相关方法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会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模块二:在产品数量的确定参考学时1学习目标理解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含义和数量的确定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在产品的含义(广义和狭义)、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正确确定在产品数量的意义、在产品收发存的数量核算)扩展知识:在产品数量与完工产品数量的关系。能力训练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在产品数量的计算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会进行完工率的计算项目三、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成本的核算(一)学习目标1 .能够将生产中发生
12、的共同费用分配给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并进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2 .能进行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进行工资的计算、结算与分配。3 .会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理解制造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的特点。4 .会进行有关计算的账务处理。(二)学习任务:模块一: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成本的核算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能进行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成本的计算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认知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发生共同费用时产品成本的计算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扩展知识:生产三种产品发生共同费用时产品成本的计算。能力训练能运用相关方法将生产中的共同费用分配给有关的产品,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会进行共同费
13、用的基本分配和账务处理模块二:各种共同费用的分配方法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理解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理解工资的计算、结转与分配,折旧费用和其他费用的分配方法、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材料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工资总额及其包括的内容。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及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折旧费用和其他费用的分配方法、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扩展知识:费用分配标准与应分配费用的关系,能力训练能运用相关方法进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按不同的要素费用和分配方法进行
14、费用的分配和账务处理项目四、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产品成本的核算(一)学习目标1 .认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和它们的关系。2 .认知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归集不同的处理。3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 .会进行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产品产生费用的分配计算。(二)学习任务:模块一:辅助生产在企业中作用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理解辅助生产车间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动服务的车间。理解基本生产车间是生产主要产品的车间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的特点。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的归集特点。扩展知识:辅助生产车间设置“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账务处理。能力训练能够进行辅
15、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能区分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基本生产车间费用归集的不同之处。模块二: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产品生产费用的分配计算。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理解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产品的各种分配方法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车间发生直接费用(料、工、费)分配的原因,费用分配的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扩展知识:车间发生直接费用的顺序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能力训练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费用的直接分配、交互分配、计划成本分配。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费用的分配,会区分各种方法的不同之处。项目五、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一)学习目标1 .认知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含义
16、和一般程序,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同企业的生产类型及特点、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对成本计算的影响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2 .认知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会进行品种法的计算及应用。3 .认知分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计算程序、理解分步法下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计算程序。会进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成本项目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分步法的计算及应用。4 .认知分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分批法的计算程序、会进行分批法的计算及应用。(二)学习任务:模块一: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参考学时1学习目标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企业生
17、产类型及特点、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扩展知识: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力训练会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工艺技术过程、成本计算对象、选择成本计算的相关方法。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模块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认知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品种法的计算程序、能进行品种法的计算及应用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认知品种法、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品种法的计算及应用。扩展知识:品种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力训练理解品种法的特点及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品种法的计算及应用。考核建议品种法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的计算和应用。模块三:产
18、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理解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理解分步法划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别对应的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熟练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的方法:深刻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熟练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份额的计算: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认知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的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平行结转分步法份
19、额的计算。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扩展知识: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分项结转车间在产品明细账的设置。能力训练能进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综合结转、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的计算。能进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份额的计算。深刻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深刻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考核建议分步法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的计算和应用。模块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参考学时3学习目标认知分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分批法的计算程序、能进行分批法的计算及应用。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认知分批法、分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分批法的计算及应用。扩展知识:简化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
20、用条件能力训练能进行分批法计算程序的处理、熟练掌握分批法的计算及应用。考核建议分批法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的计算和应用。模块五: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参考学时3学习目标认知分类法与其他成本核算方法的关系,理解分类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能进行分类法计算及应用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认知分类法、分类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分类法的优缺点、分类法的计算及应用。扩展知识: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的成本计算能力训练能进行分类法计算的处理、熟练掌握分类法的计算及应用。考核建议分类法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的计算和应用。项目六、成本报表(一)学习目标1 .认知成本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和类型2 .认知成本报表的含义,理解成本
21、报表的特点、认知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3 .理解成本报表的编制依据和要求、能按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成本项目结构、产品品种结构)进行编制。4 .理解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能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理解制造费用表的结构,能编制制造费用明细表。(二)学习任务模块一:成本报表的概述参考学时1学习目标认知成本报表,成本报表的种类、编制依据、编制要求。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成本报表的概念,成本报表的特点、种类及编制要求。扩展知识:内部报表、满足微观管理与成本分析的要求、适应宏观管理的需要。能力训练理解成本报表的种类及编制要求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的计算和应用。模块二:成本报表的编制参考学时2
22、学习目标认知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结构、认知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会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产品生产成本表的概念。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编制方法和按产品品种类别的编制方法及它们的作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概念。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扩展知识:主要产品、非主要产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能力训练会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考核建议知识理解测试并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模块三:制造费用报表的编制参考学时1学习目标认知制造费用报表的结构,会编制制造费用报表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概念。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管理费用明
23、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扩展知识:计划数、预算数能力训练会编制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的计算和应用。项目七、成本分析(一)学习目标1 .认知成本报表分析的内容、认知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并熟练掌握。2 .能熟练运用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经济指标为管理提供服务。3 .会分析各种成本、费用报表。模块一:成本分析概述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认知成本分析,理解成本分析方法的运用。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认知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成本分析的依据。在分析和评价中应遵循的原则。会运用成本分析的比较分析法、比率
24、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扩展知识:连环替代法应遵循的顺序和不同顺序下各因素替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能力训练理解成本报表分析的不同方法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成本报表分析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认知产品成本报表。能按产品类别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能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及其完成情况的计算分析。能进行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能进行产品单位成本分析、能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分析。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按成本项目进行的分析、按产品品种进行的分析)。可比产品降低情况的分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
25、况分析。产品单位成本项目分析。材料耗用量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分析、产品产量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分析、产品质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分析扩展知识: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分析的必要性能力训练会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会进行直接材料项目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项目的计算分析、制造费用项目的计算分析。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八、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1 .教材编写定位:成本会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成本计算和成
26、本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之后,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成本会计的内容。2 .教材编写目标要求:教材要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要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教材具有可读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要有层次性。格式要具有创新性。3 .教材教学目标的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材教学培养目标:知识教学目标一一基本知识(认知)扩展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一一计算能力(基本)、分析能力、运用能力专业思想教育目标一一正确的态度取向
27、关心、爱国、大局4 .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色要求:编写思路:以案例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编写目的。基本特色要求:教材文本由基本知识(正文)、扩展知识(知识连接)、资料体系、学习引导等组成。要使教材具备可读性、可操作性: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促进教学形式的变化。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两条主线,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二)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按照案例教学要求,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2 .教学评价采用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
28、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三)资源准备本课程实施需要下列资源:1 .原始凭证(借款单据、票据、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现金支票存根、转账支票存根、收款收据、差旅费报销单、收料单、入库单、领用单、出库单、领料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税收缴款书、各种费用分配表、计算表、汇总表等)。记帐凭证、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明细账、三栏式总账等等。2 .要选择部分企业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九、说明1 .该课程按照定位要求,采取卖鞋模块模式结合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于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不同层次之间可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调整。2 .本课程所列扩展性知识一般不作为学生学习考查评价内容。3 .本课程所列的总学时、模块课时为建议课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