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工艺》教案9 捏塑成型示范训练.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474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制作工艺》教案9 捏塑成型示范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陶瓷制作工艺》教案9 捏塑成型示范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陶瓷制作工艺》教案9 捏塑成型示范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陶瓷制作工艺》教案9 捏塑成型示范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陶瓷制作工艺》教案9 捏塑成型示范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陶瓷制作工艺教案章(节)/模块项目五基本成型工艺示范及训练内容捏塑成型示范训练时数4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解现代陶艺的定义、起源、审美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多媒体图片和教师示范,学习现代陶艺的成型方法、装饰方法,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方法,掌握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雕塑成型、综合成型方法以及装饰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现代陶艺创作练习。提高对现代陶艺形式美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陶艺的成型方法和装饰方法,如何用泥土表达自我情感以及对造型的控制。难点在于解决手工制作过程中泥坯出现的坍塌变形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实操练习法教学手

2、段多媒体教学、课堂板书、实操指导教学内容及其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导入新课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明确学习陶艺成型技法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成型手法进行创作。学习新课(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提要、案例、教具、提问、课堂讨论与练习、作业、思考题、学习参考资料等设计)教学内容:三、陶艺的成型方法捏塑法在陶艺的成型技法中,徒手捏制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同初学者通过手捏成型的基本方法,可对陶土的干湿泥性有一个基本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成型方法打下基础。徒手捏制

3、造是最简单的练习做陶的方式,它加强我们对泥土的感觉,激发创作欲望和想像力。所有的陶艺作品的坯体应该是空心的,并要有一个通气孔。徒手捏制法所选择的泥料要软硬适宜,过于干燥不宜成型也容易龟裂。反之陶土太软作品成型后容易坍垮。此外一件作品也不可捏制过久,因为手温会使陶土的水分蒸发,减少可塑性。手捏成型的作品,由于坯壁薄厚不易控制,一般仅限于小型作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品。制作步骤:1、取陶泥一块,并将其捏实。2、填补不足,使形体饱满,并切去多余陶泥、找平。3、逐步完善造型,稍干后抹光。4、在抹光的造型上加鸡冠、眼睛。5、用线在形体两侧对称地刻画翅膀,捏塑就完成了。反馈练习6、掏空,在需掏挖面的中部交叉切碎

4、泥块,从切碎处开始掏挖。挖去泥胎内多余泥料,注意保持胎壁厚薄一致。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有哪几种?收集一些陶艺作品图片,并试分析其使用了哪种成型技法,装饰方法和烧制特点,这些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陶、瓷器的艺术表现?结课外作业与参考资料作业(包含书面和口头作业)1思考并阐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2、试从材料技法和文化内涵诸方面来分析一件彩陶作品。参考书目与资料陶艺设计与制作2011年中国轻纺工业出版社姚岚更新、补充无和删除内教学后记无章(节)/模块项目五陶瓷装饰示范及训练内容釉下彩装饰(一)(二)时数16教学目的与要求1 .学习和掌握造型形体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程序与方法;2 .理解造型设计的形式

5、法则;3 .了解陶瓷造型设计的特色、风格与要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造型设计的形式法则、陶瓷造型设计的程序与方法难点:陶瓷产品创意性的设计思维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实操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板书、实操指导教学内容及其过程教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导入新课1 .造型形体的构成要素及构成形成;2 .造型设计的形式法则;3 .陶瓷产品创意性思维及设计程序与方法;4 .陶瓷造型的特点、风格与要求。学习新课(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提要、案例、教具、提问、课堂讨论与练习、作业、思考题、学习参考资料等设计)教学内容:一、造型形体的构成要素,与形体形成1、点、线、面、体与空间(1

6、点的概念和应用:点可分为视觉要素的点和几何要素的点。人们习惯用比较方式把小的部分或构件说成点。可称为视觉的点。如雨点、泥点、甚至夜空中的星星。概念要素的点是有位置而无长、宽、高的点称为几何要素的点。在陶瓷造型设计中、构思基本形态,研究结构、确定造型的重要部分。就可以用点的概念来进行。(2)线的概念与应用:线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直观的具有一定长度而不计宽和粗细的线;另一种是具有一定长度又计宽和粗细的线。几何学把线又分为:“直线和曲线”。线在陶瓷造型设计中运学内容及其过程用广泛。一般可做为设计造型的轮廓使用,还可形成造型上具体的直观线条,加强造型的形式效果。(3)面的概念与运用:几何学认为,凡是线

7、运动的轨迹都会形成面,这是抽象的面。实物上处处都有可视的面。这是具象的面。面的作用极为显著各种造型的形体构造、机理、质地、体量、线角及色彩都和面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不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陶瓷造型形体的球状和柱状居多。其原因就是,容量大、宜制作,而且曲面应力大坚固耐用。(4)体的概念与应用:体不言而喻。指形体而言。有长、宽、高三维概念,也包含点、线、面的构成要素,是最接近于造型概念的构成要素。应用范围大体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和人为形体三个方面。(5)形体与空间:陶瓷造型的空间一般是借助于形体而获得,受形体的局限。分实际空间和心理空间二种。如浅而低的造型。口部向外伸展的造型获取空间感就大。(6)造

8、型形体的形成:陶瓷造型设计是根据功能与审美要求和生产条件来构思和完成的。所以在构思和描绘乃至实验的过程中要遵循和发现各种规律和手法来进行,万万不可意想天开的粗制乱造。书本上曾介绍过的规律与方法很多。如:模拟转化、形体演变、塑造形成、线面运动、柱体旋削、块体堆积、分割组合、形体穿插、形体倒置等手法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二、造型设计的形成法则1.变化与统一。这里设计哲学中的一大规律。它与人生哲学的对立统一律相一致。诸如:(1)对比与和谐对比:在造型的线型、体量、空间、质地、色彩等诸因素中,把同一因素,不同差别程度的部分组织在一起,产生对照和比较这就是对比。对比是强调同一因素中不同程度的差别,以达

9、到互相衬托彼此作用,而且空出各自特点。因此,对比只能在同一因素中产生。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如:红与黑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一个是在色彩因素中的对比;另一个是在线形因素中的对比。和谐:把具有对比性的各部位,做有机地处理。使造型完整一致。称其为和谐。和谐是寻求同一因素,不同程度差别中存在的某种共性东西。用这些共性达成联系和统一。使型体有整体效果。(2)重复与呼应重复手法:使造型形体某些主要特征、形式、格律,有变化的反复运用,有节制地重复出现在变化中,显示同样的和谐基调。2 .平稳与生动平稳是具有实际功效的平稳和视觉心理印象的平稳。在陶瓷造型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如果设计的得体。它会给人带

10、来一种安全感。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如果在平稳的基础上再设计出生动化的情感。有静有动、有主有次、有章有序、有力度而又灵活。那将是一件乘心如意的好作品。3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包括主体与构件、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这是确立造型美的一大要素。尺度是指人们根据生态、生理、生活方式中的经验规定的度量单位或标号。比例与尺度在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古有“黄金分割法”这就是最好的使用比例的见证。所以在陶瓷设计中比例与尺度不可忽视。4 .透视与错觉透视变形在前一单元讲过的测绘造型时,经常会发现,按测定的尺寸和形状画出的测绘图与测绘实体感觉不同;而且同样根据图纸或样板旋制出的子型也会有一

11、定差别,其原因是,主体造型因为透视作用引起视觉上的形体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变形。它不同于工艺上的变形。上述情况在绘画中也经常遇到,比如,笔者创作了一幅大型素描:邓小平在联大中国人民正义的声音在创作过程中,严重地按照照片尺寸放大,结果身材和手臂特别显短。于是加长了许多才感觉视觉上的美观。5 .模拟与概括一般说,陶瓷器皿的设计。不是通过直接用某种现实形象或事物来完成设计,而是按照生活需要及生产条件创造的具有某种功能的器皿造型。形成了“抽象化的具象品”。但是,有时设计者也会模仿一些自然物象来完成自己的创作。这就需要用模拟与概括的法则来实现设计的目的。我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如图:清代的石榴尊造

12、型,和现代的许多造型平均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在设计中使用和开拓这种形式美法则。三、产品创意思维设计程序与手法1陶瓷产品创意思维说到“创意思维”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世界许多设计大师都在用毕生精力来研究它。我国工业设计大师柳冠中先生就给我们开过“设计思维”这一课。因为本人在在这一方面的的学识和经验都很肤浅。所以只能从皮毛上和同学们谈一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1、制定小组和个人作业计划,做出时间安排表,按计划实施;2、课堂听课与业余自学相结合,认真查阅相关设计资料,做好市场调查研究;3、获取最新、最优的信息资料,不断提高分析、研究、借鉴和创新能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4、不断提高

13、产品设计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设计能力;5、不断提高职业品行和素质,加强设计道德的训练,反对危害社会和危害人民的设计,树立对人类和环境有益的“优良设计”思想。下面就讲一下有关创意思维的内容。“创造性思维”又称“变革型思维”现称“创意思维”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的、创意的物化思想模式。创造思维,在本质上高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阶段。其思维形式如表:创造(创意)思维1抽象思维2形象思维3发散思维4收敛思维5直觉思维6灵感思维7革新思维多种思维形成的协调与统一:1智能因素2环境与条件因素。创造思维在国内的设计院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可下力量

14、攻一攻这个学科,把它的理论用到陶瓷设计上去。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程序与方法做为一个学科也已在国内的高校设计专业出现。主要讲的是设计的全过程与普遍的设计方法和创造法则。创造法则为:综合法则、还原法则、对应法则、移植法则、离散法则等等创造技法有:综摄法、类比联想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头脑风暴法、废弃物利用法、检核目录法、功能思考法、灵感捕捉法、逆向发明法、模仿制创法、机遇发明法、KJ法、专利使用法等等。上述方法因课时有限不在本课程教案中列出。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组成业余兴趣研究小组,我很愿意做你们的业余研究小组的辅导老师。反馈练习造型创意设计习题与作业要求设计陶艺作品一套注:标注尺寸归纳总

15、结课外作业与参考资料作业(包含书面和口头作业)参考书目与资料陶艺设计与制作2011年中国轻纺工业出版社姚岚更新、补充和删除内容无教学后记无附件3陶瓷工艺品制作工艺授课计划表(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系部:人文艺术学院课程:陶瓷制作工艺教师:郑秋周次理论操作授课内容学时数备注10第一章、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简史第二章、陶瓷艺术与工艺811第三章、基本成型工艺示范及训练(一)812第三章、基本成型工艺示范及训练(二)813第四章、陶瓷装饰示范及训练(一)814第四章、陶瓷装饰示范及训练(二)815第五章、陶艺创作思维训练及创作(一)816第五章、陶艺创作思维训练及创作(二)817第六章、陶艺拓展训练(一)818第七章、陶艺拓展训练(二)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