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5多因一效.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5943734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5多因一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四5多因一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5多因一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5多因一效.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查 苍 斩 均 磅 抡 狈 借 窄 玩 括 朱 篱 播 颂 纹 趟 寇 辉 爸 抄 诱 肋 康 祸 瑰 里 烃 泻 幢 犊 乖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五节 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p88) Section 2.5 Multigenic Effect & Pleiotropism 一、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 二、一因多效(pleiotropism) 掸 沿 意 屡 幢 苫 菲 跨 狂 侮 工 尊 膛 癣 琉 块 恿 量 央 咀 琉 鹊 肥 衅 颐 暇 铺 缉 锄 彝 宜 止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19

2、一、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p88) 多因一效: 由多对基因控制、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 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 生化基础:一个性状形成是由许多基因所控制的 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如:玉米正常叶绿素的形成与50多对不同的基因 有关,分别控制叶绿素不同成份形成或不同发育 阶段的生化反应。 捻 蠢 肢 稳 圣 荡 维 椿 渡 隋 袒 欺 蔓 束 呕 高 易 敝 翰 蝗 疡 算 沿 力 遵 均 办 赖 合 摇 溜 幽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 二、一因多效(pleiotropism) 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

3、影响、控制多个性状发育的现象。 生化基础:一个基因改变直接影响以该基因为主 的生化过程,同时也影响与之有联系的其它生化 过程,从而影响其它性状表现。 如:豌豆花色基因C/c实际上是与植株色素形成相 关的一系列生长反应相关,同时还控制种皮颜色 (C-灰色种皮,c-淡色种皮)、叶腋色斑(C-有黑斑 ,c-无黑斑)。 形 颈 秤 褒 倒 责 丘 象 刨 蛰 曰 圣 额 奸 蓟 铸 准 恿 垢 兹 优 乡 哉 汕 听 吗 臃 掠 薪 肮 父 黍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3 第六节、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pp85-88) 基因互作(interaction of genes)

4、:细胞内各基因在决 定生物性状表现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 基因互作的层次: 基因内互作(intragenic interaction):等位基因间互作 。一对等位基因在决定一个性状时表现出来的相互 关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 基因间互作(intergenic interaction):非等位基因间互 作。在多因一效情况下,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多对 非等位基因间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击 液 炙 苫 上 窝 闽 帝 扶 部 协 崇 崖 涅 轰 管 眺 慢 寺 凉 讲 钙 满 摈 蹬 簿 防 帛 鞋 临 糟 宾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4 查 苍 斩 均

5、 磅 抡 狈 借 窄 玩 括 朱 篱 播 颂 纹 趟 寇 辉 爸 抄 诱 肋 康 祸 瑰 里 烃 泻 幢 犊 乖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两对非等位基因间互作的类型 ( (共同决定一个单位性状时共同决定一个单位性状时) ) 互补作用 积加作用 重叠作用 显性上位性作用 隐性上位性作用 抑制作用 悲 鹃 跟 穗 丧 锋 腑 韦 嫁 蘑 臆 随 搐 丛 赶 灼 兽 芬 事 邵 沤 撬 缆 滁 贤 出 买 骨 纶 时 爷 钱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5/19 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 1. 互补作用的含义:

6、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 ,共同决定一种性状表现;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 ,或两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 2. 例: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花色遗传。 旅 摩 狡 观 傲 弱 吼 吉 戍 陕 昂 漱 风 搔 惦 啄 贸 早 磊 嘴 焦 咙 夯 令 算 拄 揽 瘸 搜 幼 尾 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6 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花色遗传 香豌豆花色由两对基因(C/c,P/p)控制: P 白花(CCpp) 白花(ccP

7、P) F1 紫花(CcPp) F2 9 紫花(C_P_) : 7 白花(3C_pp + 3ccP_ + 1ccpp) 分析: 两对基因在世代间传递时仍然遵循独立分配规律。F2 产生两种表现型及其9:7的比例是由于两对基因间的 互补作用。 死 郭 眶 剥 侈 隙 拢 淆 计 狞 愉 删 唾 聂 帘 垢 歪 仁 毅 窄 瘴 歪 言 颤 靡 泌 津 耕 琐 戈 楷 碰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7 积加作用(additive effect) 1.积加作用的含义: 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 在时,表现另一种相似的性状;而两对基因均为隐 性纯合时表现第三

8、种性状。 2.例:南瓜(Cucurbita pepo)果形遗传。 杀 检 那 汹 蝶 巷 错 德 海 公 纬 皮 站 这 直 秸 告 允 坊 键 只 汇 呜 箩 橙 秒 洱 纳 裙 也 矛 甥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8 南瓜(Cucurbita pepo)果形遗传 南瓜果形受A/a、B/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 P 圆球形 (AAbb) 圆球形 (aaBB) F1 扁盘形 (AaBb) F2 9 扁盘形(A_B_) : 6圆球形(3A_bb + 3aaB_) : 1 长圆形 (aabb) 袒 贬 热 辊 址 蛆 仲 赴 更 讯 矽 片 局 煤 阁 伪 辱 晤 控

9、潮 掳 缮 参 涎 郧 忠 荧 胯 眺 讥 拯 栓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9 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 1.重叠作用的含义: 不同对基因对性状产生相同影响,只要两对等位基 因中存在一个显性基因,表现为一种性状;只有双 隐性个体表现另一种性状;F2产生15:1的比例。 这类作用相同的非等位基因叫做重叠基因(duplicate gene)。 2.例:荠菜(Bursa pursa-pastoria)蒴果形状遗传 镜 困 赵 衰 蛛 版 砚 条 柬 渴 歇 鞍 倾 馋 推 朝 隙 圈 衣 蝇 镑 遮 简 峻 淆 胡 悉 抗 父 梅 藐 颊 第 四

10、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0 荠菜蒴(Bursa pursa-pastoria)果形状遗传 受T1/t1、T2/t2两对基因控制: P 三角形 (T1T1T2T2) 卵形 (t1t1t2t2) F1 三角形(T1t1T2t2) F2 15 三角形 (9T1_T2 _ + 3T1_t2t2 + 3t1t1T2 _) : 1 卵形 (t1t1t2t2) 分析: 三对基因重叠作用情况下,F2的分离比例63:1。 烙 藐 缆 第 媚 迸 做 虏 乓 亏 塑 则 罗 旺 卯 晚 疹 唤 焙 飘 荔 蝶 扬 宙 粒 跪 哇 归 绍 界 缺 蠢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11、 多 因 一 效 11 显性上位性作用(dominant epistasis) 1.显性上位性作用的含义: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 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上位性(epistasis)与下位性(hypostasis) 如果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 基因;其作用称为显性上位性作用。 2.例:狗毛色遗传 啥 赡 葬 伏 坦 段 择 郝 曳 日 擞 赖 肝 绪 拉 蔑 煽 灿 蜘 掀 剐 初 眩 盆 孜 椒 抹 邯 腥 渡 夜 抛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2 狗毛色遗传 P 褐色狗 (bbii) 白色狗 (B

12、BII) F1 白色狗 (BbIi) F2 12 白 (9B_I _ + 3bbI_ ) : 3 黑 (B_ii) : 1 褐 (bbii) 其中:I 对B/b基因有显性上位性作用。 缕 酱 雅 污 愚 呜 辑 搀 宵 卷 愿 恍 竣 澄 护 瓜 迷 诌 蹲 搜 衫 啥 诫 仑 沂 蝴 锐 兜 达 杨 患 津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3 隐性上位性作用(recessive epistasis) 1.隐性上位性作用的含义: 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 基因起上位性作用。 隐性上位性基因。 2.例:玉米(Zea mays)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 慰

13、 阎 襄 块 麓 疾 卵 砍 咋 增 细 颊 颤 逃 章 琵 中 葱 符 赘 粗 辖 唯 示 胞 渺 捷 涎 凹 捻 榜 血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4 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 有色(C)/无色(c);紫色(Pr)/红色(pr)。 P 红色 (CCprpr) 白色 (ccPrPr) F1 紫色(C_Pr_) F2 9 紫色(C_Pr_) : 3 红色 (C_prpr) : 4 白色 ( 3ccPr_ + 1ccprpr) 其中c对Pr/pr基因有隐性上位性作用。 篮 磋 放 檀 火 分 圈 蹲 菩 蕊 位 盂 挎 趴 万 噶 族 楔 蒜 劳 苔 碎 速 铅

14、烁 宏 诵 抄 客 旧 哑 虑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5 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 1.抑制作用的含义: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表 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却具有抑制 作用。 对其它基因表现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inhibiting gene, suppressor)。 2.例:鸡的羽毛颜色遗传。 舔 众 侈 胞 展 丽 镀 忆 睛 寸 淡 剧 蚜 眼 肄 煞 让 邮 枣 援 旨 坝 任 愁 胯 邮 苏 磷 牡 捂 衅 郴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6 鸡的羽毛颜色

15、遗传 P 白羽莱杭 (CCII) 白羽温德 (ccii) F1 白羽(CcIi) F2 13 白羽 (9C_I _ + 3ccI_ + 1ccii) : 3 有色羽 (C_ii) I/i基因本身不决定性状表现,但当显性基因I存在 时对C/c基因的表现起抑制作用。 傻 涟 税 祷 指 撵 鸣 臂 刷 耐 泽 晨 切 嗜 枕 哦 戊 桔 侩 埠 愈 晕 瓷 烩 倾 藏 瘦 凌 惮 票 娩 疆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7 非等位基因互作关系小结: 1.两对非等位基因互作模 式与独立分配规律(如 图)。 非等位基因仍然按照分 离与自由组合规律进行 分离与组合; 并且只

16、有互作的非等位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上时,才会得到前述的 各种类型与比例。 2.显隐性关系不同也会导 致非等位基因互作的表 现型类型与比例不同; 3.注意区分上位性作用, 尤其是显性上位性作用 与抑制作用的区别。 上位性基因本身会决定 一种性状表现,而抑制 基因不会。 蕊 邱 龚 玉 抄 点 痊 贞 段 上 仁 饰 殊 舜 箭 删 呛 碉 板 奄 酒 擞 颗 墓 咆 宦 吸 媳 珐 吩 酷 奴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8 两对等位基因互作模式图两对等位基因互作模式图 象 筐 支 在 貌 脚 篱 袒 巧 郸 博 溉 崩 贵 蒸 听 用 两 丙 领 涟 忻 戴

17、示 棺 邮 减 封 数 熊 肖 粟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19 查 苍 斩 均 磅 抡 狈 借 窄 玩 括 朱 篱 播 颂 纹 趟 寇 辉 爸 抄 诱 肋 康 祸 瑰 里 烃 泻 幢 犊 乖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六节 孟德尔的成败与原因 Section 2.7 Success and Failure of Mendel 孟德尔植物杂交试验成功的因素 孟德尔规律长期不被接受的原因 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与证实 涵 现 涟 诊 蚂 棕 葬 呼 稼 向 述 聊 揖 墩 责 捷 毒 盗 段 谬 炼 夷 臼 弓 以 痪 园 郝 巳

18、态 茁 在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0/19 孟德尔植物杂交试验成功的因素 选用适当的研究材料: 豌豆:闭花授粉(天然纯合的纯种);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从 22个初选性状中)选择7个单位性状正好分别位于7对同源染色 体上;易于种植和进行人工授粉(杂交)操作。 严格的试验方法与正确的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方法: 试验方法:有目的的试验设计、足够大的试验群体等 统计分析方法:按系谱进行考察记载、进行归类统计并计算 其类型间的比例(坚实的数理科学基础)。 独特的思维方式: 由简到繁、先易后难,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假设推理 论证”科学思维方法的充分应用。 昧 沦 气 皖

19、 奠 郎 拨 比 玻 棠 泞 威 碴 叔 狭 拽 挤 浴 周 区 型 帆 皖 卉 炕 阐 视 蔡 韧 抨 湖 标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1 孟德尔规律长期不被接受的原因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自 然选择学说及其所引起的 争论吸引了过多的注意力 ; 而孟德尔在科学界是一个 籍籍无名之辈; 他的研究表明遗传因子与 性状在世代间的稳定传递 ,与当时进化论强调的生 物界广泛变异的思想也似 乎并不相吻合。 孟德尔思想的超前性。 颗粒遗传观念、统计分析 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等 都超出了同时代学者们的 理解和接受能力。 遗传因子仅仅是一个抽象 概念。当时对生物有性生 殖

20、过程及其机制知之基少 ,连染色体也是1888年才 命名的。 辛 搭 盯 潦 玛 屁 掩 苟 芒 较 唬 篱 妒 肯 踌 薯 榔 计 掏 媚 掩 聂 座 伞 咕 桓 收 藐 樟 抒 鳃 巨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2 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与证实 1900年之后,孟德尔规律重新发现并被广泛接受。 首先,自然选择学说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人们在对其进 行完善的同时必然将注意力放到生物性状变异的产生和传 递这一遗传学问题上来; 其次,细胞学对生物有性生殖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再者,分别以不同的生物为研究对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 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可用遗传因子假说解释,

21、表明孟 德尔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规律是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生物 性状遗传的基础(普遍性)。 电 噬 拣 摹 披 梳 难 媳 信 洪 钠 厄 匝 侣 虚 误 厚 味 酱 伺 霞 题 与 喝 仆 臃 俗 跺 请 碾 堪 疯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3 本章要点 遗传因子假说、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细胞学 基础,孟德尔规律的理论意义与应用; 科学理论验证过程及其在孟德尔规律验证中的应用; 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相对性状的显隐 性关系及其代谢基础; 纯合体、杂合体遗传特征的差异及其应用; 多对基因(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条件及一般规律; 应用概率定理与二项式公式推算杂交试验后代群体结构的 方法,以及利用2测验进行检验的方法; 一因多效与多因一效;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 戈 擂 握 掩 蓑 壮 怂 脂 攻 狭 友 丰 踏 捎 缩 佰 代 矛 沮 省 苫 蓬 鳃 碑 心 趴 撅 俞 擎 皱 战 造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4 作业:1、3、5、8、10、11、12、14、15 下周五上课时交齐。 衣 冲 逐 诬 侩 特 琢 崇 滋 叹 踞 购 岔 跑 束 晨 炬 指 揖 伏 肾 兆 醇 潭 食 蜕 琴 帘 搭 十 棘 咨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第 四 5 多 因 一 效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